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2年10月29日 星期六

已有两名中国公民在韩国梨泰院踩踏事故中身亡

  中新网首尔10月30日电 (记者 刘旭)中新网记者当地时间30日从中国驻韩国大使馆领侨处获悉,使馆接韩警方通报,有另外一名中国公民在首尔梨泰院踩踏事故中身亡,具体身份信息暂不明确。

  当地时间29日晚,韩国首尔龙山区梨泰院发生大规模踩踏事故。据韩国消防部门30日最新消息,踩踏事故已造成151人死亡,82人受伤。30日早些时候,中新网记者从中国驻韩国大使馆领侨处获悉,有一名中国公民在事故中遇难。截至目前,共有两名中国公民在事故中遇难身亡。

  据悉,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正同韩警方等有关部门沟通并密切关注中国公民求助情况,如有最新消息,将及时发布。(完)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030/c1002-32554837.html

韩媒:首尔踩踏事故死亡人数升至151人 包含19名外国人

  中新网10月30日电 据韩联社最新消息,首尔梨泰院踩踏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升至151人,其中包括19名外国人。

  据韩国消防部门此前数据,截至当地时间10月30日早上6点,梨泰院踩踏事故造成149人遇难,包括2名外国人;76人受伤,其中19人重伤、57人轻伤。

  消防部门和警方正在调查遇难者的身份。

  此外,韩国外交部30日表示,外交部长官朴振当天上午7时紧急召开会议,讨论踩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他在会上听取伤亡人员中有外国人的报告,并部署相关工作。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030/c1002-32554813.html

印度宣布将食糖出口限制延长一年

新华社新德里10月29日电(记者胡晓明)印度政府日前宣布,将食糖出口限制延长一年至明年10月31日,以确保国内市场的食糖供应。

印度商工部外贸总局28日发布公告说,对糖(原糖、精制糖和白糖)的出口限制延长一年至明年10月31日。公告还说,限制不适用于根据关税减让配额出口到欧盟和美国的糖。

印度是世界主要食糖生产国和出口国。印度糖厂协会预计,2022-2023榨季(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该国糖产量将达3650万吨,比上一榨季增长2%。

有分析称,印度实施食糖出口限制很大程度是为应对国际糖价上涨而采取的预防性措施。

受俄乌冲突升级影响,全球粮食价格持续走高。为应对国内供应紧缺和价格上涨,一些农产品大国陆续出台出口限制措施。印度政府6月1日宣布对本国食糖实施出口总量限制,2021-2022榨季(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将出口总量限制在1000万吨。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030/c1002-32554784.html

聚焦能力建设 促进自主发展

  近日,冈比亚首都班珠尔市市政厅迎来了一批年轻客人——20余位来自冈比亚的在校大学生和青年创业者,在这里体验操作一批新款智能会议机。“通过如此简单操作就能实现远程教学真的不错”“居家办公原来也能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市政厅里不时传出青年们的赞叹声。

  这批智能会议机由中非发展基金与海信集团共同投资的海信南非工业园捐赠,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宣布的“九项工程”的具体举措,旨在帮助冈比亚青年高效便捷参加教育培训,提升专业技能。

  “这批设备很珍贵,是冈中友好的体现。”班珠尔市市长洛荷·马利克·罗维现场主持了捐赠仪式,他表示,非中合作对非洲的发展十分重要,中国向冈比亚提供了基础设施、农业发展、医疗卫生等多领域务实帮助,对冈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这批智能会议机由海信南非工业园生产,并由海信在冈比亚的专门团队提供调试、教学和其他服务,相关环节实现高度本地化。就职于海信冈比亚团队的当地青年莱恩·斯图华特对现在的工作非常满意,他向记者表示,不论供职于南非的工业园,还是冈比亚当地的分支机构,都能接受中企提供的全方位培训,“更重要的是,中企的科研和管理水平居世界前列,给非洲青年提供了开阔视野的平台,为我们带来了用先进技术创造美好生活的机会。”

  能力建设工程是中非共同实施“九项工程”中的一项。中非发展基金董事长宋磊表示:“聚焦冈比亚青年就业技能培养,使之学有所用,全面提高青年群体核心竞争力,是我们开展对非合作的重要考量。”据介绍,截至今年9月,中非发展基金已累计对37个非洲国家投资超过64亿美元,带动中企对非投资310亿美元,并为非洲工业化发展提供规划、咨询、培训等融智服务,提升当地自主发展水平。

  统计显示,2017年至2021年,中方累计邀请近1000名冈比亚学员来华培训、学习,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2019年,冈比亚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揭牌,在冈比亚掀起了“中文热”,促进了冈比亚民众对中国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了解,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中国在基建、农业、科技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令人印象深刻。”冈比亚大学校长罗宾逊表示,教育对冈比亚扩大人才储备、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感谢中方为冈比亚大学建设与科教提供的帮助”。

  “在中国等国家的支持下,联合国青年能力培养工作不断取得进展。希望通过南南合作,促进更多发展中国家在青年就业、创业等方面取得新成就。”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副主任王晓军说。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30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030/c1002-32554684.html

世界政党政要广泛持续祝贺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 近日,世界政党政要广泛、持续来电或来函,热烈祝贺习近平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土耳其正发党主席、总统埃尔多安表示,欣闻您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我向您表示衷心的祝贺。我愿同您进一步深化土中关系,造福两国人民。

  纳米比亚人组党主席、总统根哥布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为纳米比亚等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现和平发展的全新选择。相信在您的坚强有力领导下,中国将成功应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继续创造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刚果劳动党主席、刚果共和国总统萨苏表示,在您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之际,我谨代表刚果劳动党,并以我个人名义,向您致以诚挚热烈的祝贺。刚果劳动党相信,您的再次当选将继续开创新时代,为中国的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文莱苏丹哈桑纳尔表示,相信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期待中国继续发挥大国战略引领作用,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不丹第四世国王旺楚克表示,谨就您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在您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稳定和繁荣,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巴林国王哈马德表示,我期待同您一道,加强和巩固巴中各领域合作,更多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表示,您领导中国在各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巩固并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我期待同您一道,继续巩固两国战略伙伴关系。

  马尔代夫总统萨利赫表示,中国是马尔代夫的亲密朋友和可靠发展伙伴。相信在您的领导下,两国持续半个世纪的友谊和密切合作将得到进一步加强,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伊拉克总统拉希德表示,伊中两国合作成果丰硕,希望通过这些合作,为实现两国发展和稳定、增进两国人民福祉作出新贡献。

  佛得角总统内韦斯表示,祝贺您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我愿同您一道努力,继续坚定推动佛中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中非共和国总统图瓦德拉表示,我谨代表中非共和国政府和人民,并以我个人名义,就您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致以热烈祝贺。您的再次当选,充分体现出中国人民对新时代中国取得伟大成就的由衷自豪以及对您的完全信赖。

  乍得共和国总统穆罕默德表示,您的再次当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和中国人民对您的充分信赖,表明您的伟大领袖风范和卓越贡献得到充分认可。

  吉布提总统盖莱表示,您才干卓越,勇于担当,坚持不懈,忘我工作,带领中国在各方面成为全球发展的典范。

  埃塞俄比亚总统萨赫勒-沃克表示,坚信在中国共产党坚强、英明领导下,中共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定将得到成功落实。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定将实现,并对全世界产生积极影响。

  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表示,谨就您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向您致以最诚挚和最热烈的祝贺,祝愿您在引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的历史进程中取得成功。

  毛里塔尼亚总统加兹瓦尼表示,在您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实现国家全面发展和现代化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世界上赢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利比里亚总统维阿表示,祝贺您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利比里亚珍视互利共赢的利中伙伴关系,期待同中国继续加强合作。

  塞舌尔总统拉姆卡拉旺表示,您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充分体现了您卓越的领导才能以及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对您的信任和信心。相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一定能实现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国家发展目标,在建成现代化强国道路上奋发前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多米尼加总统阿比纳德尔表示,中共二十大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多政府将为实现两国共同发展、同享和平进步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

  圭亚那总统阿里表示,很荣幸地代表圭政府和人民,对您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表示最诚挚的祝贺。祝愿中国人民在您的领导下成功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期待继续与您一道努力,擘画圭中两国更加宏伟的合作蓝图。

  乌拉圭总统拉卡列表示,我谨向您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致以最诚挚的祝贺,坚信得益于两国间牢固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合作关系,乌中双边关系必将取得更大发展。

  克罗地亚总统米拉诺维奇表示,祝贺您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坚信您将在这一重要岗位上继续带领中国人民迈向繁荣进步。克罗地亚和中国作为好朋友、好伙伴,将全面推进双边关系发展,不断开拓合作新领域。

  亚美尼亚总统哈恰图良表示,您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利益作出了重要贡献,享有崇高政治威望,获得全党的高度信任。期待同您共同努力,进一步深化和加强两国各领域合作。

  基里巴斯总统马茂表示,相信在您的领导下,伟大的中国人民将在未来五年和更长时间内全方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共同富裕和现代化。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帕努埃洛表示,在您带领中国继续向前迈进之际,我期待不断深化我们的友谊,共同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利比亚总统委员会主席曼菲表示,值此您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之际,谨向您致以诚挚祝贺。您肩负的使命将对国际和地区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波黑主席团轮值主席扎费罗维奇表示,我谨对您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表示热烈祝贺。发展对华关系对波黑极为重要。相信波黑同中国将本着相互尊重和相互欣赏的精神,继续巩固和发展双方友好关系。

  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表示,祝贺您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祝友好的中国人民不断发展进步。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秘书长、政府总理李显龙表示,热烈祝贺您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相信在您的杰出领导下,中国一定能够向着长期目标不断迈进,战胜挑战,实现持久稳定和繁荣。我期待与您一道,进一步加强新中关系。

  尼泊尔大会党主席、政府总理德乌帕表示,尼泊尔高度重视发展同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全方位关系。期待同您和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增进两国历史悠久的互利友好关系。

  莱索托繁荣革命党领袖、首相马特凯恩表示,您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表明了中国人民对您的信任。莱索托繁荣革命党将不遗余力地同中国共产党开展各层级合作。

  巴哈马进步自由党领袖、政府总理戴维斯表示,中共二十大为中国进一步实现全面发展擘画了蓝图。相信在您领导下,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格鲁吉亚“格鲁吉亚梦想-民主格鲁吉亚”党政治委员会成员、政府总理加里巴什维利表示,相信在您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实现中共二十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为中国进一步走向繁荣发展注入新动力。

  所罗门群岛“我们的党”领袖、政府总理索加瓦雷表示,向您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致以最热烈、最衷心的祝贺。我们深信,在您的领导下,中国将取得新的伟大成就。所罗门群岛将继续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深化同中方合作,造福两国人民。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独立行动党主席特罗瓦达表示,相信在您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将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步伐,更好应对当前复杂国际形势,在全球治理上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建设一个更加平衡、安全、和平和团结的世界。

  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盖特表示,相信在您的英明领导下,中国将取得更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并继续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阿盟愿继续深化同中国的战略关系。

  非盟委员会主席法基表示,坚信中国人民将在新时代取得巨大成就,并为世界和平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日本社民党党首福岛瑞穗表示,谨对您再次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致以衷心祝贺。相信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期待中国共产党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此外,发来贺电贺函的还有科威特首相艾哈迈德,卡塔尔副埃米尔阿卜杜拉,萨尔瓦多副总统乌略亚,中非共和国团结一心运动全国执行书记、国民议会议长萨兰吉,巴西国会主席、参议长帕谢科,巴西进步党主席、总统府民办主任诺盖拉,塞尔维亚社会主义者运动主席、政府内务部长武林,乌兹别克斯坦企业家和实业界人士运动-自由民主党主席、议会下院副议长海托夫,欧洲议会副议长帕帕迪莫里斯,巴西前总统罗塞芙,希腊前总统帕夫洛普洛斯,尼泊尔共产党(联合社会主义)主席、前政府总理尼帕尔,尼泊尔共产党(联合社会主义)高级领导人、前政府总理卡纳尔,蒙古国前总理阿玛尔扎尔格勒,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马来西亚巫统主席扎希德,泰国为泰党主席春拉南,尼泊尔农工党主席比久克切,塔吉克斯坦共产党主席阿卜杜洛耶夫,也门复兴运动主席巴卡利,马里变革党主席迪亚瓦拉,贝宁复兴进步联盟主席乔贝努,冈比亚国家人民党全国主席、总统顾问博江,布基纳法索争取进步人民运动主席萨康德,赞比亚社会主义党主席蒙贝,巴西共产党主席桑托斯,卢森堡共产党主席吕克尔特,日本立宪民主党干事长冈田克也,埃及社会主义党总书记沙班,黎巴嫩共产党总书记格里布,叙利亚统一叙利亚共产党总书记哈立图,也门社会党总书记萨卡夫,南非共产党总书记马派拉,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联合民族大会党总书记坎海,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帕乌诺夫,阿塞拜疆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加吉耶夫,巴布亚新几内亚潘古党全国总书记托维贝,英国共产党总书记格里菲斯,共产党(意大利)总书记里佐,葡萄牙共产党总书记德索萨,瑞士共产党总书记阿伊,坦桑尼亚革命党副主席基纳纳,欧洲左翼党第一副主席莫拉,巴勒斯坦法塔赫中央委员、阿拉伯关系和中国事务部部长扎齐,马达加斯加“与拉乔利纳总统一道”全国协调员、政府领土整治部长奥尔德,德国联邦议院社民党党团主席米策尼希,印度人民党高级别领导人维杰·乔利,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执行主席施瓦布,亚洲政党国际会议联合主席德贝内西亚、郑义溶,日本自民党前干事长二阶俊博,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十仓雅和等。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029/c1002-32554664.html

2022年10月28日 星期五

中国风电助力泰国绿色转型

 

  在泰国东北部连绵起伏的山丘上,32座高约120米的白色风力发电机错落排开,巨大的叶片迎着风缓慢转动。这是中国公司在泰运维的猜也蓬风电场项目的一部分。

  该项目由泰国电力局旗下主要新能源企业EGCO公司开发,中国金风科技提供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80兆瓦。

  图为在泰国猜也蓬府拍摄的由中国金风科技提供的风力发电机。

  新华社记者  宋  宇摄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029/c1002-32554548.html

美国为产业回流大搞“诱”“逼”两手(环球热点)

  《两党基础设施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自去年以来,美国以各种名义通过的多项法案,都包含了歧视性的电动汽车补贴条款。这些条款破坏了全球公平竞争的产业发展环境,损害了他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招致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世界多国的反对和批评。专家分析指出,为了促使制造业回流美国和实现自身的再工业化,美国通过一系列歧视性法案,一方面诱迫各国企业赴美建厂,一方面大搞脱钩、断链,扰乱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剧了全球经济衰退风险。

  

  多项法案 引发多国不满

  当地时间10月19日,拜登政府宣布,美国能源部将从去年通过的《两党基础设施法案》中提供28亿美元赠款以支持本土电池供应链。据统计,款项将提供给12个州的20家生产制造企业,投资的电池相关组件可用于电网和电动车。同时,拜登政府发起一项美国电池材料倡议,致力于动员整个政府,确保用于电力、电气和电动车的关键矿物材料的稳定持续供应。

  近几个月来,美国政府已经出台多项涉及电动汽车的政策法规,引导相关制造业回归美国本土。

  芯片是电动汽车的重要零部件。8月9日,美国政府正式通过了《芯片与科学法案》,将拨款527亿美元以支持芯片公司的研发和生产。接受政府资助的公司10年内不得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受关注国家”扩大先进产能。基于此法案,英特尔、美光科技、高通和格罗方德半导体、台积电、三星等多家企业已经公布了巨额投资计划,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俄亥俄州、纽约州等多地新建工厂或扩大产能。

  8月16日,作为《通胀削减法案》中的一环,美国政府重新修订了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购置补贴和税收抵免政策,并新增了提供优惠的条件——汽车必须在北美(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生产,并且一定比例(逐年提升)的电池零部件和关键矿产必须在北美生产和采购。

  对一些深陷能源危机的欧洲企业而言,这些补贴政策颇具吸引力。近日,英国本土电动车新锐Arrival率先做出重大决定,离开英国“大本营”,奔向美国“新天地”。特斯拉也选择将正在德国生产制造的4680电池产线搬回美国。10月19日,德国宝马集团宣布将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进行新一轮价值17亿美元的电动汽车投资。

  这些现象引发欧洲多国警惕。10月19日,德国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与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举行视频会议。双方均表示,美国政府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计划向在美企业提供大量补贴,会吸引企业从欧洲迁往美国,破坏了美欧之间“公平竞争”的环境,呼吁欧盟做出回应。

  除了巨额补贴,《通胀削减法案》也为境外电动汽车进入美国市场设置了巨大的贸易壁垒。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近日在商务部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方对美方近期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中有关歧视性电动汽车补贴条款表示关切。相关措施以整车在北美当地组装等条件作为提供补贴的前提,对其他进口同类产品构成歧视,涉嫌违反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原则。

  面对此种情况,日本通过外交途径悄悄向美国政府提出抗议,而韩国方面则极为愤怒。为抗议美国停止向韩国国产电动汽车提供补贴的“排韩”法案,此前韩国政府联合代表团紧急赶赴美国。不仅如此,韩国总统尹锡悦还曾三次向拜登发出呼吁,希望为争端找到解决办法。韩国政商界人士呼吁,韩方应采取强有力的切实行动,要求美国修改法案或推迟法案对韩国汽车业的施行时间,否则就需在韩美自由贸易协定和世贸组织规定中寻找解决办法。

  乘人之危 强制产业回流

  “无论是《两党基础设施法案》还是《通胀削减法案》,都是保护主义色彩鲜明的法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对本报表示,美国近期通过的《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等法案,都在围绕供应链做文章,试图通过这些强制性手段,使制造业回流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打着“削减通胀”的旗号,实际上是为了实现美国的再工业化,解决美国的产业空心化和民生保障问题。

  “《通胀削减法案》等法案的出台,与美国国内的高通胀密切相关,与疫情和俄乌冲突造成的供给收缩有关。”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秘书长冯维江对本报表示,要缓解供给曲线左移造成的冲击,仅靠美联储提升利率压缩需求的方式(相当于需求曲线左移)远远不够。因为美联储加息只能一定程度抑制当期价格,代价是产出会进一步下降,这将造成经济在未来进一步收缩,可能引发更深程度的经济危机。《通胀削减法案》里面的产业补贴等内容,相当于提振供给(推动供给曲线右移)。对美国来说,这样可以抑制价格上涨的同时提升产出,但代价将由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其他国家承担。在俄乌冲突外溢的背景下,优势产业遭遇能源瓶颈的欧洲国家成了牺牲品。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经济成为欧洲能源危机的最大受益者。在美国较稳定的能源价格和政府支持吸引下,欧洲企业正把生产转移到美国。不少企业高管说,美欧之间产业竞争的势头正在偏向美方,对那些投资化学品、电池等能源密集型产品制造项目的企业而言尤其如此。

  “随着俄乌冲突持续,欧洲各国的能源价格飙升、通胀高企,工业基础遭受重创。受此影响,欧洲一些钢铁、化工、化肥、汽车等能源密集型企业被迫减产或停产,甚至决定将生产线外迁。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却发布一系列刺激制造业和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措施。其中,《通胀削减法案》向覆盖电池、可再生能源、氢能、电动车等领域的在美企业提供补贴。美国因此成为欧洲企业生产线外迁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冯维江说:“《通胀削减法案》可能让欧洲‘去工业化’和损失‘永久化’。”

  对于韩国的愤怒,张燕生表示,目前,韩国电动汽车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约为9%,排名第二。也正因如此,韩国政府、企业对拜登签署这项法案的反应最为激烈。《通胀削减法案》正式实施后,现代汽车的几个成功车型现在很难在美国投放市场,因此韩国指责美国毫无信用、忘恩负义。值得一提的是,为支持拜登的工业政策,韩国的电池和芯片制造商在美国投资了数十亿美元,现在美国却在韩国背后插上了一刀,这让韩国有一种被出卖、被背叛的感觉。

  损人利己 扰乱全球经济

  “美国打着‘削减通胀’的旗号,却在破坏基于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严重损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和经济全球化进程。这不仅不能解决美国国内通胀问题,还将提高生产成本,进一步抬高美国及全球通胀水平。”张燕生表示,削减通胀不过是美国政府为了选举而做出的姿态而已,也是美联储为了防止失控而采取的举措。美国甚至想借通胀,割全球的“韭菜”,实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理想。对美国而言,确保全球霸主地位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与欧洲相比,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规模有些相形见绌。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60万辆。同期欧洲电动汽车销量却高达230万辆。

  “就现状来看,美国的电动车市场目前仍处于相对早期的发展阶段,距离其2030年新车销售中有50%为零排放汽车的目标尚有距离。”基于此,张燕生认为,如果国际社会能团结一致对抗美国的歧视性法案,美国或难以利用自身的产业政策来显著塑造全球电动车行业的产业链布局,而欧盟和其他国家也能有足够的市场筹码来应对美国的本地化壁垒。

  美国《时代》杂志报道称,《通胀削减法案》还针对汽车供应链做出规定:2023年以后,使用含中国电池零部件的汽车将无法获得补贴,而来自中国的某些关键矿物也将面临采购限制。替代方案是逐步采用来自北美的电池组件。代表主要汽车制造商的组织“汽车创新联盟”近日警告称,根据该法案,只有在北美组装的汽车才有资格获得该优惠,一旦法案生效,现有的大多数电动汽车车型将无法获得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此项规定将危及美国2030年实现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达到40%至50%的目标。

  不过,研究表明,美国若要生产电池的话,很难减少对中国“锂”金属原料的依赖。《日经亚洲》报道称,中国加工了全球约2/3的锂,这是电池的关键材料。随着全球市场趋紧,企业已经发现很难购买中国锂的替代品。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21年锂电池出口额为284.28亿美元,其中美国以49.75亿美元成为中国锂电池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

  “《两党基础设施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三项法案将投资总计超过1350亿美元,以建设美国的电动车、重要矿物原材料的供应与电池制造。在能源危机风险加剧的背景下,此类举措可同时兼顾保障就业和维护本土供应链安全,并帮助美国在电池和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与具备先发优势的中国、欧洲各国展开竞争。”张燕生分析,从全球格局来看,在能源危机、地缘政治、贸易保护主义等多方影响下,产品替代、产业链转移或将频繁出现,各主要经济体在新的能源结构和供应链格局定型之前,将继续各自发力布局。

  “世界主要经济体要加强宏观政策协调,比如利用G20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场合,要求美国行政及货币政策当局采取更负责任的举措,不能以邻为壑、落井下石;同时注意国内经济安全,防范货币大幅贬值、资本外逃等风险。” 冯维江说。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029/c1002-32554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