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2年11月3日 星期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总统萨米娅·苏卢胡·哈桑于2022年11月2日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

11月3日,习近平主席同哈桑总统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就中坦、中非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栗战书分别会见哈桑总统。

两国元首高度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以下称双方)传统友谊,对建交58年来中坦关系和友好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满意。为进一步推动两国关系发展,促进各领域合作,两国元首宣布将双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一、双方同意进一步发挥元首外交的政治引领作用,保持高层交往与对话势头,不断深化传统友好和政治互信,加强战略协调,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密切两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立法机构及政党间各级别的交流与合作。

二、坦方祝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赞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各项事业和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支持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方赞赏坦桑尼亚政府在哈桑总统带领下,推进国家各项事业建设取得重要成果,预祝坦桑尼亚革命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三、双方承诺在涉及彼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继续相互支持。坦方重申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认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对任何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言行。中方坚定支持坦桑尼亚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四、双方同意不断提高双边贸易水平,重申将充分利用中坦经贸混委会等机制,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规模。中方同意给予坦桑尼亚98%税目输华产品免关税待遇,将积极研究给予坦桑尼亚更多特色产品市场准入。

五、双方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双方愿积极推动坦赞铁路升级改造。双方一致同意扩大投资合作。中方将鼓励更多中国企业赴坦桑尼亚投资,参与铁路、公路、港口、航空、电力、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坦方将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为中国企业在坦经营提供便利。中方将为坦方人员在华经商提供便利。

六、双方同意推进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着力拓展在能矿开发、加工制造、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互利合作;中方支持坦桑尼亚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七、双方高度评价两国在文化、旅游、教育、公共卫生、疫情防控、体育、青年、智库、媒体等领域合作成果,同意进一步扩大人文交流。双方将为对方在本国境内举办旅游推介活动提供便利,同意适时举办中坦旅游文化年。双方将推动两国学者、媒体加强交流。中方将向坦方提供更多留学生奖学金名额,并继续向坦桑尼亚大陆和桑给巴尔派遣医疗队。

八、双方同意进一步加强在和平与安全领域的合作,在打击跨国犯罪和人员培训、装备技术等能力建设领域开展合作。双方同意加强保护本国境内对方公民及机构的安全及合法权益。

九、双方承诺在国际事务和多边机构中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及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坦方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愿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中方赞赏坦方致力于全球和地区和平与发展的努力。

十、双方高度评价中非合作论坛对推进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作用,同意就中非合作论坛事务加强磋商和协调,共同落实好《达喀尔行动计划(2022-2024)》框架内各领域务实合作。

十一、双方一致认为,哈桑总统访华取得圆满成功,对促进中坦关系发展以及推动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哈桑总统对习近平主席及中国政府和人民在访问期间给予的热情友好接待表示衷心感谢。最后,双方强调保持高层交往的重要性,哈桑总统邀请习近平主席于2024年中坦建交60周年之际访坦。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103/c1002-32558430.html

2022年11月2日 星期三

特稿: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特稿: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新华社记者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海外专家高度评价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和发展蓝图,认为中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完善全球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这是2022年9月27日拍摄的苍山及田野景观(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陈欣波摄)

  生态文明理念意义重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美丽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创院院长小约翰·柯布说,过去十年,中国致力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生态保护方面力度大、举措实,在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能够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使数亿人脱贫,这是一项具有全球历史意义的成就。

  柯布说,中国显示了治理污染的决心,为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作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不仅体现在承诺上,更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环境问题专家大塚健司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印象深刻。他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中国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等诸多环保措施、法律,生态环境大幅改善,民众环保意识明显增强。

  曾多次到访中国的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所长卡格万加认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目共睹。他说,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努力富有成效,让人真正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即在发展和环境可持续性之间寻找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色发展共建美丽世界

  老挝国会副主席宋玛·奔舍那对中国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颇有感触。他说,中国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西方现代化发展老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说明中国共产党谋求高质量、可持续的绿色发展。

  柬埔寨亚洲愿景研究院研究员通孟戴维说,人类不应以牺牲自然环境换取经济发展,而应努力在两者间取得平衡。中国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中国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承诺。

  中国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的同时,也给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机遇。多国企业界人士表示,中国绿色技术不仅有助于一些国家解决发展和环保问题,也给不少企业带来机遇。

  委内瑞拉环境电视台总裁维克托·卡里略说,中国为全球向绿色经济转型和节能减排作出了巨大贡献,例如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很好地满足了拉美地区很多国家偏远地区解决电力和环保问题的需要。

  在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环境与社会部高级研究员郭江汶看来,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威胁方面,中国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动车、减排以及生态修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而且中国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将显著加速全球绿色转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103/c1002-32558021.html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图书馆“中国之窗”阅览厅揭幕

新华社塔什干11月2日电(记者蔡国栋)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阿里舍尔·纳沃伊国家图书馆2日正式对公众开放馆内新设的“中国之窗”阅览厅。中国驻乌大使姜岩、阿里舍尔·纳沃伊国家图书馆馆长捷莎巴耶娃出席揭幕式。

姜岩在致辞中表示,在中乌建交30周年之际,乌国家图书馆开设“中国之窗”阅览厅,为乌民众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窗口。使馆协助图书馆按照中国古典风格对阅览厅进行装饰,向图书馆捐赠260多本涉及中国文化、艺术、文学等内容的中、英、俄文图书和影像资料,下一步还将为当地读者和阅览厅提供更多支持。

捷莎巴耶娃表示,当前,乌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蓬勃发展,人文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图书馆愿同中国驻乌大使馆保持密切合作,将“中国之窗”阅览厅打造成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平台,推动两国民心相通。

活动现场播放了“美丽中国”宣传片,学习中文的学生们表演了精彩的武术和舞蹈节目。来自塔什干国立东方大学、国立世界语言大学、塔什干孔子学院、塔什干第59中学的师生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100余人参加了当天的揭幕式。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103/c1002-32557959.html

美联储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

11月2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在华盛顿出席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新华社华盛顿11月2日电(记者许缘)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到3.75%至4%之间。这是美联储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

  美联储当天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发表声明说,近期支出和生产出现温和增长,就业增长势头强劲,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但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反映出与新冠疫情相关的供需失衡、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以及更广泛的价格压力。俄乌冲突及相关事件为通胀带来额外上行压力并给全球经济活动带来压力。

11月2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在华盛顿出席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美联储在声明中说,继续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将是适当的。在确定未来加息步伐时,将考虑货币政策的累积紧缩效应、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和通胀影响的滞后性以及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同时,美联储将继续减持国债、机构债务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坚决致力于将通胀率降至2%的长期目标。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恢复价格稳定可能需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限制性的政策立场。美联储将继续坚决致力于将通胀率降至2%的目标,坚持紧缩政策直至通胀目标达成,并预计持续加息将是适当的。

  自3月以来,美联储已连续六次加息,累计加息375个基点。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水平已升至2008年1月以来最高位。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103/c1002-32557682.html

哥斯达黎加推出远程工作签证

  日前,哥斯达黎加政府发布新的签证政策,正式开放该国远程工作签证申请。分析认为,该政策的推出有助于哥斯达黎加吸引长期游客,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这是哥斯达黎加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的重要举措。”哥斯达黎加总统罗德里戈·查韦斯表示。据哥斯达黎加移民机构介绍,新签证适用于在哥斯达黎加境外受哥方雇用或为哥斯达黎加境外雇主提供服务的外国人。符合条件的外国申请者将被允许在哥斯达黎加停留一年时间,并可一次性延长一年。另外,哥斯达黎加还为来哥的远程工作申请者提供诸多便利,如持有人无需获得当地担保或就业许可即可在哥斯达黎加为国外雇主工作,申请人还可享受所得税减免、与工作相关技术设备的进口税减免等优惠措施,并可以开设哥斯达黎加银行账户,以及无需更换本地驾照等。

  33岁的格拉迪斯·卡利来自西班牙,是一名网络营销工作者,常往返于多个国家。得知新签证政策后,她决定在哥斯达黎加多停留几个月。“哥斯达黎加有舒适的气候条件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远程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少人来到哥斯达黎加。在这里,我能在与其他远程工作者的交流讨论中获得更多正能量和灵感。”

  “为远程工作者提供方便是哥斯达黎加旅游业复苏的关键。”哥斯达黎加旅游部部长古斯塔沃·塞古拉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前往哥斯达黎加的游客较疫情发生前减少约2/3,该国旅游业遭受了近3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远程工作者的到来有望刺激哥旅游业,为经济复苏提供动力。数据显示,每个远程工作者为哥斯达黎加带来的收入将是普通游客的14倍,每两万名远程工作者就可为该国带来约10亿美元的收益。塞古拉认为,良好的网络条件、宜人的气候,以及冲浪和远足等丰富多样的户外活动使哥斯达黎加成为世界众多远程工作者的理想目的地。“较长的停留时间可以让远程工作者带来的经济效益充分外溢到旅游业及其他相关产业中。”塞古拉说。

  美国哈佛大学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后疫情时代至少有16%的工作者将继续远程办公。报告显示,在有员工转为远程工作的企业中,超过1/3的企业认为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远程工作仍将更加普遍。“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吸引这些人才,哥斯达黎加应该在这方面走在前列。”查韦斯说,为进一步提高申请效率,哥斯达黎加移民局正建立数字平台,让远程工作者能够全流程在线申请签证,加快申请流程。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03日 14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103/c1002-32557654.html

“巴中两国同呼吸、共命运”——专访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题:“巴中两国同呼吸、共命运”——专访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

  新华社记者马卓言

11月2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11月2日,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巴基斯坦和中国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两国同呼吸、共命运,巴方将同中方携手构建巴中命运共同体,为地区和世界的和谐稳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夏巴兹于11月1日起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是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后首批受邀访华的外国领导人之一。此访也是他就任总理后首次访华。

  1981年,30岁的夏巴兹首次来到中国,满大街的公交车和自行车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那时小轿车几乎看不到。”夏巴兹在专访中说,但他深切感受到中国奋力前行的劲头。此后40多年间,夏巴兹多次访华,亲眼见证了中国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历程。

  谈起有关中国发展的话题时,夏巴兹多次提及“远见”一词。

  “中国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发展奇迹,而奇迹的诞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优良品质——有远见、讲奉献。”在夏巴兹看来,中国每一项重大决策的实施都体现着中共领导层的深谋远虑。他说,中国的发展不会止步,中共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向全世界传递出强烈信号——中国将坚持走可持续、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

  夏巴兹说,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就业、教育、医疗保障等体系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这对于中国、中国的友好国家乃至全世界都至关重要。

  “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是项了不起的成就,也是巴基斯坦学习的榜样。”夏巴兹说,相信中国未来必将延续发展势头再创辉煌,巴中友谊也将继续走深走实。

  夏巴兹说,巴中建交71年来,两国始终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双方“铁杆”情谊为各国交往树立了典范。作为“铁杆”兄弟,巴基斯坦将从中国汲取成功经验,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现代化建设提质增效。

  夏巴兹曾负责中巴经济走廊多个能源项目和拉合尔橙线地铁的建设工作。谈及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的经验,夏巴兹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中国有‘深圳速度’,我们有‘巴基斯坦速度’”,巴基斯坦施工方在建设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项目时甚至打破了中国施工方的最短用时记录。

  夏巴兹表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改变了巴基斯坦的工业和能源结构,扭转了电力短缺的窘况,大幅提升了国内道路的通达性。下一阶段,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还将向农业、互联网技术等领域延伸,广阔的合作前景有力诠释了“铁杆”情谊的深刻内涵。

  夏巴兹说,当今世界,合作发展是实现世界稳定的关键。他表示,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将发展置于优先位置,回应了国际社会对民生发展的关切,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实现世界和平发展指明方向。

  “全球发展倡议的提出再次体现了习近平主席的远见卓识和杰出智慧,这一倡议为各国和谐共存、共谋发展提供了现实路径。”夏巴兹说。

  “巴中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两国同呼吸、共命运。巴方对习近平主席的理念深表认同,将同中方携手构建巴中命运共同体,为地区和世界的和谐稳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夏巴兹说。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103/c1002-32557596.html

进博透视:“美美与共”——进博会吸引更多美国企业扎根中国共享发展机遇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进博透视:“美美与共”——进博会吸引更多美国企业扎根中国共享发展机遇

  新华社记者宿亮 许晓青 徐静

  “任何国家都不能缺少中国市场!”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教授哈伊里·图尔克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

  第五届进博会即将于11月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进博会是各国企业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吸引着全球客商踊跃参与。前四届进博会上,美国企业参展数量始终位于外国参展企业数量前列,并持续创新高。去年,约200家美国企业参加了第四届进博会。

这是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北入口外的进博主题装饰(10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进博会推动大量美国企业展品加速在中国市场转为商品,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

  总部设在美国的世界500强企业霍尼韦尔从首届进博会开始连续参展。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告诉记者,霍尼韦尔在前四届进博会上共展出近百项创新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其中不少已进入中国市场。进博会是霍尼韦尔集中展示技术与解决方案、首发首展旗舰创新产品、扩大在华投资、拓展合作伙伴关系的“一站式平台”,“也是一个‘美美与共’的平台”。

  在美国硅谷创立的高科技医疗企业瓦里安医疗系统公司也已连续三年参加进博会。这家企业在前几届进博会上展出的放疗平台、质子治疗系统等已在中国多家医院落地使用或正在安装。企业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张晓说,进博会展现了中国对外开放的信心和承诺,让企业坚定了扎根中国发展的信念。

  美国营养品公司康宝莱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郭木告诉记者,从首届进博会开始,康宝莱旗下的运动营养系列产品就借助展会巨大关注度,加速进入中国市场,让企业收获了来自市场的认可和在华发展信心。

  进博会让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更了解中国消费者、更熟悉中国客户,不断拓展新业务。

  世界500强企业美国3M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兼中国总裁丁泓禹告诉记者,企业连续五年参加进博会,推动产品、服务更贴近中国市场需求,不断开拓共享中国发展红利之路。

  美国通用汽车旗下生活方式平台道朗格将在第五届进博会上展出电动车、电动多功能运动型车和超级跑车。道朗格总裁费利克斯·韦勒表示,进博会让企业收获许多中国消费者的有益反馈,对企业开拓中国市场帮助很大。

  从事精油产销的美国多特瑞公司也是进博会“老朋友”,展台面积从第一届的9平方米逐步扩大到第四届的200平方米。这家企业在多届进博会上参展的精油产品都以中国元素为卖点。多特瑞中国区总裁欧文·梅西克感慨,是进博会让企业迎来发展“黄金期”。

10月1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园艺工人在进行鲜花装饰工作。(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进博会推动不少美国企业从展商变身投资商,不断坚定深耕中国市场、共享中国发展机遇的信心。

  瓦里安在北京投资建设的生产基地,已成为其全球最重要生产研发基地,在华生产产品发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进博会为契机,霍尼韦尔与武汉市政府达成合作,2020年初在当地设立子公司,体现了在华长期发展的决心。

  在进博会的推动下,康宝莱、多特瑞等企业都在中国建立了实验室、创新中心、生产中心……

10月1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园艺工人在进行鲜花装饰工作。(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举办进博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在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的背景下,中国坚持举办进博会体现了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大量美国企业参加进博会,正是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全球的生动回响。

  正如图尔克所说,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是自由贸易、开放经济的捍卫者”。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102/c1002-32557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