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2年11月7日 星期一

首趟境内外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抵达德国杜伊斯堡

  本报德国杜伊斯堡11月7日电  (记者花放)当地时间11月5日,首趟境内外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抵达德国杜伊斯堡。该班列始发于西安,满载光伏逆变器、电动压缩机、吸尘器等货物,总计运行9908公里。其顺利抵达标志着中欧班列中国段、宽轨段、欧洲段运行时刻表首次实现全程贯通,运输时间有了更加稳定的预期,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

  相较之前的普通班列,“全程时刻表”班列在各运输段均有固定的车次、线路、班期和运行时间,并重点对出入境口岸站换装、交接等作业环节予以合理控制,充分保证其境内外运输时间更加稳定。为进一步构建稳定的亚欧国际物流供应链,推动形成快捷稳定的中欧班列境内外运输时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等7个国家铁路公司通力协作,积极推进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编制工作。今年以来,中国国铁集团经与沿线国家铁路公司多轮磋商,确定自10月26日起,从西安至杜伊斯堡按各方确定的境内外全程时刻表,组织开行更加快捷、稳定的中欧班列。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08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108/c1002-32560917.html

2022年11月6日 星期日

德国勃兰登堡州秋意浓

近日,德国勃兰登堡州施劳贝塔尔自然公园秋景迷人,水面上漂浮着色彩缤纷的秋叶。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107/c1002-32560475.html

中国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团团长赵英民出席COP27中国角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主题边会

人民网沙姆沙伊赫11月6日电 (记者黄培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中国角“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环境、气候、经济效益多赢”主题边会在埃及沙姆沙伊赫时间11月6日下午举行。中国气候变化谈判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出席会议并致辞。

赵英民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在2020年超额完成承诺的基础上,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新目标愿景。为落实这一“双碳”目标,中国全面加速落实行动。在国家层面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机构,统筹协调“双碳”工作顶层设计,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制定出台包括能源、工业、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煤炭、石油天然气、钢铁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科技、财政、绿色金融、减污降碳、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撑保障方案,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赵英民表示,基于环境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高度同根同源同过程的特征,中国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在减污中降碳、在降碳中减污,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有力抓手,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未来,中国将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步伐,加快形成有利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与国际社会一道,凝聚共识、团结合作,共同推动实现减污降碳扩绿增长协同增效的政策与行动,携手为构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副司长刘锋、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田成川、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靳保芳做主旨发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能源创新、Climate Imperative首席执行官何豪(Hal Harvey),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长王仲颖,克莱恩斯(Client Earth)欧洲环保协会亚洲区主任、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龙迪(Dimitri de Boer),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亮,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公司总经理曲宏亮等嘉宾分别分享了典型领域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方面的经验。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以淼,伯克利法学院法律、能源与环境中心执行主任、加州大学加州气候变化研究院高级顾问路易斯·贝兹沃斯(Louise Bedsworth),保定市人民政府市长闫继红、青岛西海岸新区副区长周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综合处处长梁文玥,意大利伦巴第大区政府,空气质量与气候事务负责人姜卢卡·塞巴斯蒂亚诺·古力耶里(Gian Luca Gurrieri)分享了区域和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方面的经验。

边会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能源基金会、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外区域和城市、企业、社会组织、研究机构、高校代表,围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课题展开交流与探讨,以期形成更多可行的技术方案和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为构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107/c1002-32560300.html

中国吉利汽车开始进入欧盟市场

  据新华社布达佩斯11月5日电  (记者陈浩)中国吉利汽车集团与匈牙利格兰德汽车中欧公司4日在布达佩斯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标志着吉利汽车将首次进入欧盟市场。

  吉利国际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薛涛和格兰德汽车中欧公司首席执行官莫尔纳·维克托在仪式上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格兰德汽车将在匈牙利、捷克以及斯洛伐克销售吉利的几何C型电动汽车,首批汽车预计将于2023年上半年开售。

  薛涛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在电动化浪潮影响下,中东欧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展现出蓬勃生机,这为吉利携手格兰德汽车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极大助力。此次签约标志着吉利汽车在欧洲市场战略布局取得新突破,全球化进程加速。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07日 14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107/c1002-32560012.html

携手并进 合作共赢——金秋中国系列外交活动观察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题:携手并进 合作共赢——金秋中国系列外交活动观察

新华社记者许可、马卓言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不久,多国政要接踵访华,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如期举行……时值金秋,中国外交一系列重要活动吸引世界目光。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在元首外交引领下,新时代的中国胸怀天下、立己达人,同各方深化交往、携手并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

新征程新起点 外交开启新局

10月30日至11月4日,一周之内,越南、巴基斯坦、坦桑尼亚、德国四国领导人先后到访北京。欢迎仪式、会见会谈、见证合作文件签署……一系列外事活动密集进行。

这一轮来访,创造多个“首次”——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在越共十三大后首次出访选择了中国;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坦桑尼亚总统哈桑、德国总理朔尔茨均是就任后首次访华。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苏晓晖说,在党的二十大胜利举行后,多国领导人密集访华,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密切关注,反映了各国同中国深化交往互动的普遍愿望。

在会见会谈中,习近平总书记向来宾介绍二十大情况,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传递中方继续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明确信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始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中国发展同世界发展相互交融、相互成就”……

外方领导人对习近平总书记的介绍表示感谢。阮富仲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中国一定会实现中共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地区和世界作出新的积极贡献;夏巴兹说,相信习近平主席的远见卓识不仅将继续领导中国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也将引领世界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哈桑说,坦方视中国为真正的最重要的朋友,愿意做永远值得中国信任的伙伴;朔尔茨说,中方在很多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德方希望同中方保持沟通协调,更好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真诚友好的交流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中越发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巴就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等达成广泛共识;中坦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德就双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沟通……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将同世界各国携手共进、合作共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李巍说。

深化外交布局 拓展伙伴关系

此轮来访的国家中,有“同志加兄弟”的社会主义国家越南,有“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周边邻国巴基斯坦,有来自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坦桑尼亚,有来自欧洲的西方发达国家德国。

“中国坚持广交朋友、不断拓展‘朋友圈’的做法没有变;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同各国深化合作、实现共赢的大方向没有变。”苏晓晖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

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坚持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中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不断完善。

从同阮富仲会谈时双方一致表示“巩固传统友谊、加强战略沟通、增进政治互信、妥善管控分歧”,到会见夏巴兹时指出“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新机遇”;从同哈桑会谈时指出“发展好中坦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共同和长远利益,也对推进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有重要意义”,到会见朔尔茨时强调中德“在变局、乱局中更应该携手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重要主张,为中国同各方关系发展把舵定向。

这波金秋系列外交活动,在密集的双边交往中,蕴含着推进中国同相关地区整体关系发展的考量。

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郭延军表示,越南、巴基斯坦分别是中国在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邻国,越南是东盟的重要国家,双边互动既为发展中越、中巴关系规划前景,也为推动中国同这两个地区的关系发展、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

2013年,在访问坦桑尼亚期间,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同非洲国家开展合作需要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如今这已经成为指导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基本政策理念。苏晓晖认为,此次中坦高层交流是真实亲诚理念的又一次生动演绎,充分体现了中国对非洲国家的重视与尊重,彰显了中国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诚意。

苏晓晖表示,中德关系的发展将对中欧关系稳定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德国总理在欧洲国家领导人中率先访华,中德领导人面对面直接沟通对话,既有力回击了“脱钩”谬论,也为欧洲其他国家同中国良性互动作了示范。

坚持开放合作 共享发展机遇

中国同相关来访国家就多个领域的务实合作达成广泛共识;进博会连续第五年在上海如约而至;《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和日内瓦同步举行……透过金秋时节中国的系列外交活动,世界看到了一个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中国,看到了一个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的中国。

阮富仲在访华期间表示,推动“两廊一圈”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对接,进一步推动提升两国经济合作效果,在各领域营造新亮点;夏巴兹表示,“深化同中国各领域合作,从而更好实现自身发展”“愿同中方一道,持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哈桑表示,全球发展倡议有利于解决当前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愿同中方一道积极落实;朔尔茨访华之际,100多家德国企业提出随访申请,最终12家企业入围……

“显然,无论是政治领导人,还是企业界人士,都对同中国合作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郭延军说。

进博会已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共享制度型开放机遇”“共享深化国际合作机遇”,习近平主席在第五届进博会开幕式上的致辞,发出共创开放繁荣美好未来的明确信号。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图尔克说,中国的对外开放承诺至关重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经济的开放性具有全球意义;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表示,进博会为世界共享中国巨大市场带来历史性机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说,解决当前世界发展难题,需要更多进博会这样的平台……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的举办,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正为各国探索人与自然良性互动之路提供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贡献越来越大的中国力量。“要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要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进程”“要增进湿地惠民全球福祉”,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致辞中就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提出中国主张。

李巍表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近期一系列重要外事活动,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同世界合作共赢的决心和信心,彰显了中国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的胸怀与担当,将为全球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

拥抱世界,才能拥抱明天;携手共进,才能行稳致远。踏上新征程的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向世界敞开怀抱,同各国一道开创人类美好未来。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107/c1002-32559953.html

2022年11月5日 星期六

中国驻多哥大使馆启动“社会行动月”活动

  新华社洛美11月4日电(记者田耘)中国驻多哥大使馆3日和4日分别在位于首都洛美的青年中心、SOS儿童村举行物资捐赠仪式暨驻多哥使馆“社会行动月”启动仪式。多哥基础发展、青年与青年就业部长多苏-达尔梅达等出席。

  中国驻多哥大使巢卫东在捐赠仪式上说,值此两国建交50周年之际,中国驻多哥大使馆启动“社会行动月”活动,将于今年11月至12月连续举办一系列社会民生活动。中方愿同多方携手努力,在多哥民生改善、青年就业、贫困地区发展等重点领域继续提供必要支持,推动双边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多苏-达尔梅达等多方官员感谢中方长期以来为多哥国家建设和民生改善提供的支持,赞赏中方举办“社会行动月”活动的善举。多苏-达尔梅达说,多方愿同中方加强战略对接,继续在改善社会民生、促进青年就业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106/c1002-32559837.html

中越海警开展2022年第二次北部湾海域联合巡航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记者刘新)记者从中国海警局了解到,为深化中越海警海上执法合作,共同维护北部湾海域安全稳定,11月3日至5日,中国海警4304、4302舰与越南海警8004、8003舰开展了2022年第二次北部湾联合巡航。

中国海警4304舰艇编队与越南海警8004舰艇编队沿中越北部湾分界线进行巡航(11月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骆天元 摄)

  这是2006年以来中越海上执法部门开展的第24次联合巡航,对于深化两国海上执法合作,稳妥处置海上突发事件,维护海上生产作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中越海警合作的重要载体和地区海上执法合作的样板。

  下一步,中国海警将与越南海警继续加强沟通交流、开展务实合作,妥善处置海上突发事件,共同维护海上安全稳定。

中国海警4304舰艇编队与越南海警8004舰艇编队协同开展海上搜救演练(11月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骆天元 摄)

中国海警4304舰执法员在中越联合巡航期间使用信号旗对船只进行引导(11月4日摄)。新华社发(骆天元 摄)

中国海警执法员列队欢迎越南海警舰艇参加北部湾海域联合巡航(11月3日摄)。新华社发(骆天元 摄)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106/c1002-32559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