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2年12月2日 星期五

联合国安理会会议默哀悼念江泽民同志

  新华社联合国12月2日电  (记者尚绪谦)联合国安理会11月30日为江泽民同志逝世举行默哀仪式。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同日发表声明,对江泽民同志逝世深表悲痛。

  安理会11月30日上午举行会议,安理会当月轮值主席、加纳常驻联合国代表哈罗德·阿杰曼主持会议。会议一开始,阿杰曼代表安理会成员对江泽民逝世表达深切哀悼。阿杰曼说,国际社会将铭记江泽民对全球和平、安全和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他在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在阿杰曼提议下,所有参会人员起立,为江泽民逝世默哀一分钟。

  阿杰曼随后邀请中国代表发言。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感谢安理会专门安排默哀仪式。耿爽表示,江泽民同志的逝世对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也为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安理会随后根据既定会议议程,表决通过关于防扩散问题的决议。俄罗斯、阿联酋、墨西哥、爱尔兰、挪威、阿尔巴尼亚、加纳代表在决议通过后作解释性发言时,均首先对江泽民逝世表示哀悼,并向中国政府和江泽民家属表示慰问。俄罗斯代表表示,江泽民是杰出的政治家,推动中国取得巨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并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阿联酋代表表示,江泽民为中国经济繁荣稳定所作贡献将被永远铭记。加纳代表表示,江泽民为中国的进步和繁荣以及全球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天早些时候,古特雷斯发表声明,对江泽民逝世深表悲痛,并代表联合国向江泽民的家人以及中国政府和人民致以诚挚慰问。声明说,江泽民坚定不移倡导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在他的任期内,中国取得巨大经济进步并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03日 04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203/c1002-32579657.html

2022年12月1日 星期四

法国总统访美 贸易分歧未解

新华社华盛顿12月1日电(记者 邓仙来)美国总统拜登12月1日与到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白宫举行会谈。双方就美欧贸易等问题展开讨论,但未能解决《通胀削减法案》引发的分歧。

拜登在会谈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说,不会因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中的本土补贴政策引发欧洲国家不满而“道歉”,但可以对法案内容进行“微调”,美方意图并非将欧洲排除在相关贸易之外。

马克龙表示,尽管美国无意损害欧洲利益,但其补贴措施事实上会导致欧洲正在推进的新能源项目面临终结,他此访的目的是向美方强调《通胀削减法案》的后果。

双方还讨论了乌克兰局势等欧洲安全问题,核不扩散问题,经济、新兴技术、贸易和供应链问题,美法太空领域合作以及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等。

今年8月,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案》,出台包括高额补贴在内的大量激励措施,促进电动汽车和其他绿色技术在美国本土生产。美国称该法案旨在重振深受持续高通胀困扰的美国经济,欧盟则认为法案部分内容涉嫌贸易保护主义。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202/c1002-32579448.html

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涉枪死亡率达30年来最高水平

新华社华盛顿12月1日电(记者孙丁)《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期刊日前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涉枪死亡率达到近30年来的最高水平。

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每10万人中约有14.7人在涉枪事件中死亡。这一数字在2004年达到低点,为每10万人10.1人,从2010年开始升高。

报告作者之一、哈佛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埃里克·弗里格勒表示,新冠疫情中,美国涉枪死亡率明显上升。严重经济困难、心理健康危机以及枪支销售增加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潜在因素。

报告还显示,1990年至2021年,美国共有超过111万人在涉枪事件中死亡,其中绝大多数是男性。

美国网站“枪支暴力档案”最新数据显示,美国今年已发生618起造成至少4人死伤的严重枪击事件,超过4万人因枪支暴力失去生命。美国总统拜登近日再次提出禁止在美国销售攻击性武器,以应对美国枪支暴力问题,但遭到坚守持枪权人士和团体的反对。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202/c1002-32579438.html

商务部回应美禁售五家中国企业电信设备: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2月1日表示,11月25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宣布禁止进口和销售五家中国企业的电信设备,称上述企业对美国家安全构成“不可接受的风险”。美方一再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恶意打压中国企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束珏婷在商务部当天举行的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有关提问时作出上述回应。

束珏婷说,美方的做法不仅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也将影响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利益,破坏国际经贸秩序和贸易规则,不利于中美两国,也不利于整个世界。美方应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公平对待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202/c1002-32579375.html

许宁宁:中老合作活跃 成果丰硕

人民网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李欣怡)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应邀于11月29日至12月1日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就此记者采访了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和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许宁宁。许宁宁表示,相信此次高访将推动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进入新阶段。

许宁宁谈到,中老比邻而居、世代友好。2000年两国确定了发展长期稳定、睦邻友好、彼此信赖的全面合作关系。2009年中老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十年后的2019年两国签署了《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九年来,两国合作活跃、成果丰硕。2021年,中老铁路通车对两国关系发展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而且成为区域互联互通的重要支撑。两国在澜湄次区域中不断深化合作。近三年来,两国相互支持合作抗疫体现了唇齿相依的深厚情谊。

许宁宁谈到,两国经贸互补性强。2021年,中老贸易增长21.4%。今年1至8月份,中老贸易额同比增长23.9%,其中中国向老挝出口同比增长35.7%,中国从老挝进口同比增长16.6%。目前,中国是老挝第二大贸易伙伴、是老挝最大投资来源国。

许宁宁谈到,当前中老两国增进合作,有益于共同应对国际形势和全球经济中的不利因素,共同开发两国合作商机,助力共同发展。随着RCEP协定实施推动区域开放、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升级、打造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老两国将释放更大发展潜力,两国企业将在老挝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开发、能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制造业发展、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发展等领域获得合作新商机。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正在与老挝驻华大使馆、老挝国家工商会等老挝有关机构共同促进中老经贸合作新发展。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202/c1002-32579254.html

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639572819例

新华社日内瓦12月1日电(记者刘曲)世界卫生组织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639572819例。

世卫组织网站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日17时34分(北京时间2日零时34分),全球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271702例,达到639572819例;死亡病例增加562例,达到6615258例。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202/c1002-32579017.html

以人民为中心 促世界共发展

  10月26日,贵州省黔西市大关镇丘林村鸟瞰。
  周训超摄(人民视觉)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中国未来发展擘画宏伟蓝图。许多国际友好人士见证中国不断取得新发展成就,切实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力,希望中国继续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赞比亚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弗雷德里克·姆泰萨——       

  “带动国际合作迈出新步伐”

  本报记者  闫韫明

  “短短几十年,中国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仍在不断探索解决自身发展难题的非洲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赞比亚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弗雷德里克·姆泰萨对本报记者表示。

  赞比亚中国友好协会成立于2019年3月,致力于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联系和友谊。作为协会秘书长,姆泰萨十分关注中国的发展。他注意到,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执政理念,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新发展、迈上新台阶,取得了卓越成就。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尤其令姆泰萨印象深刻,“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借鉴,也向世界证明各国需要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姆泰萨表示。

  姆泰萨看到,中国在不断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向其他发展中国家伸出援手,助力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一个生动例子,为非洲国家填补基础设施空缺,带来投资和贸易机遇,帮助我们实现快速增长和稳定发展。”他表示,赞比亚与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成果尤为令人赞叹,“中国企业帮助我们建设了肯尼思·卡翁达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和新西蒙·姆万萨·卡普韦普韦国际机场,让赞比亚成为区域航空运输枢纽,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发展,有效拉动了赞比亚的经济增长。”去年,中企承建的下凯富峡水电站首批机组并网发电。“这样的项目能极大满足我们的能源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创造有利条件。”姆泰萨表示。

  当前,全球正面临气候变化、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等多重严峻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姆泰萨认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又一生动实践。尤为可贵的是,这一倡议促进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将带动国际合作迈出新步伐,为各国构建新的多边合作框架,推动国际社会更快找到应对挑战的方案”。他表示,对赞比亚等非洲国家而言,全球发展倡议为非中携手共同发展注入新动力,也将推动加快实现非盟《2063年议程》等发展愿景。

  姆泰萨表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辉煌成就,还通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出胸怀天下、面向未来的宽阔胸襟。希望非中能够继续秉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主持公道、捍卫正义,顺应时势、开放包容”的友好合作精神,通过各种机制加强对话、深化合作,携手构建新时代非中命运共同体。

  

  约旦阿拉伯作家和记者中国之友国际协会主席马尔旺·苏达哈——    

  “持续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本报记者  沈小晓

  “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各领域发展,使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约旦阿拉伯作家和记者中国之友国际协会主席马尔旺·苏达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环境保护等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

  苏达哈生于1958年,他成长在一个知华、友华的家庭中,父亲酷爱中国文化。受此影响,他从9岁起就开始阅读相关书籍,了解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故事,心底充满着对中国的好奇与向往。11岁时,他就曾给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阿拉伯语频道写信,传递友好情谊,表达深入了解中国的渴望。工作后,他先后访问中国30多次,致力于推进约旦及所有阿拉伯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友好交流。

  出于对中国的深厚感情和多年的职业习惯,苏达哈从约旦国家通讯社退休后,于2008年专门创办了一个网站,随时更新各类关于中国的信息,也会时常发表一些对中国发展成就有感而发的随笔。就是这样的一个小网站,如今已经发展壮大为约旦阿拉伯作家和记者中国之友国际协会,拥有来自12个阿拉伯国家的几百名会员。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令人赞叹。”苏达哈认为,中国消除绝对贫困是独一无二的发展成就,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卓越的治理能力,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在苏达哈看来,中国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也在为解决全球和地区发展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中国共产党不仅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成果,也将持续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苏达哈说。

  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决心让苏达哈印象深刻。他表示,中国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努力提高自身对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水平,将带动其他国家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要理念,为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中国智慧。

  “当前世界多极化趋势没有根本改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实现绝对安全和稳定的发展。”在苏达哈看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都是从人民出发、为人民福祉考量,以平等对话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促进合作,切实有效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苏达哈表示,作为阿拉伯作家和记者中国之友国际协会主席,他将继续积极推动阿拉伯国家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和交流。“我们将继续推动建设面向新时代的阿中命运共同体,支持阿中开展全面合作,开辟新的交流渠道,促进全球贸易,密切约旦等阿拉伯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实现互利共赢、共同繁荣。”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校长伊戈尔·马克西姆采夫——   

  “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报记者  肖新新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校长伊戈尔·马克西姆采夫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中国人民,为全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重要借鉴和启示。

  近年来,马克西姆采夫多次到访中国,“无论去多少次,总会有新发现。”中国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的成就让他印象尤为深刻。“中国成功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世界更加深刻地感知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马克西姆采夫看到,当前,中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朝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亲身感受中国各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马克西姆采夫非常重视研究中国发展道路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他看到,中国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对过去发展进行总结,对未来发展进行深刻思考,还就全球共同面临的经济、安全、生态环境等问题提出中国方案,对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众多国家探索自身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二十大全面擘画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备受全球瞩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相信中国将在自身不断取得发展进步的同时,继续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为人类共同福祉和进步作出更大贡献。”马克西姆采夫注意到,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这些中国方案得到国际社会普遍响应和广泛支持,将为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平等、公正凝聚更多合力。”马克西姆采夫表示。

  中国教育事业这些年的快速进步,让马克西姆采夫尤为关注。得益于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中国教育普及度不断提升,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带动中国科技创新潜力持续释放,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多年来,我们不断加强与中国高校在中文教学、专家学者互访、留学生交流等方面合作,努力为促进俄中关系发展和两国友好往来贡献力量。”马克西姆采夫介绍,目前,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每年有数百名学生学习中文、数十名学生前往中国深造,每年约有500名中国留学生前来学习。“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中方伙伴的合作,让更多俄罗斯青年客观深入地了解中国,使两国间的深厚友谊不断得到传承和巩固。”他说。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02日 17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202/c1002-32578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