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2年12月15日 星期四

精美汉服扮靓温哥华(侨界关注)

  温哥华汉服学社在温哥华中山公园举办“桃夭”明代婚礼场景展示活动。
  威廉姆·卢克摄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传承华夏礼仪文化,推崇周礼、象天法地,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礼仪衣冠体系。

  如今,汉服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让海内外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汉服承载思乡情

  “汉服作为中华传统服饰,承载了海外游子的思乡情,成为我们融入温哥华社会的敲门砖,在各族裔中展现出独特的中华文化魅力。”温哥华汉服学社社长刘柯妤介绍。

  加拿大温哥华汉服学社成立于2010年,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认证的非营利公益组织,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西蒙菲莎大学设有分社。如今,学社社群成员近千人,以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为主。

  2019年中秋节,温哥华汉服学社与温哥华公共图书馆联合举办游园会活动,200余名汉文化爱好者共度佳节。在甲骨文猜字活动桌前,外国朋友们驻足尝试,兴趣十足。

  刘柯妤说:“外国人普遍认为中文学习难度大。我们希望,甲骨文的象形特征能帮助大家建立起与汉字的联系。活动中,一名外国高中生猜对了所有甲骨文的意义,激起了他日后学习中文的兴趣。还有一对外国父子先后体验了试穿汉服、叠纸玉兔、写书法、绘团扇、制作灯笼等活动,全程兴致很高。看见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们也很有成就感。”

  当汉服遇上民乐,视觉和听觉便收获了双重享受。2021年2月,温哥华汉服学社举办“上新了民乐”线上音乐会活动,中国民族乐器演绎新潮音乐。

  刘柯妤表示:“学社里时常有成员寻找在温哥华的中国民乐老师,我便萌生了办一场音乐会的想法,向大家介绍一群技艺精湛的中国民乐人。我们给所有认识的中国民乐机构、社团和个人都发出了邀请,还联系了很多国内的民乐老师,第一任社长李美淇也介绍了很多学习音乐的师兄师姐来帮忙。他们不求报酬,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守护推广汉服文化

  在温哥华唐人街的入口处,坐落着一座明朝样式的中国传统庭园——温哥华中山公园。亭台楼阁、岁寒三友、水池小溪,无不体现出中式古典园林的韵味。

  “身处异乡还能观赏到如此美景,这是种奇妙的体验。每次参观温哥华中山公园,我都会想,如果有一天,温哥华中山公园能够邀请我们在园林里开展汉服活动,一定别有一番风味。”刘柯妤感叹。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今年8月,温哥华汉服学社在中山公园举办了“长物与闲情:明代园林中的日常”汉服游园会,500余名游客穿越时空,共享中华文化的闲情雅致。

  “我们希望大家通过此次汉服活动,了解苏州园林的故事,体验中国古代文人在园林中的日常生活,感受古人寄情山水的典雅情怀。”刘柯妤介绍,“学社成员穿明制汉服在特定区域扮演少爷、小姐、丫鬟等角色,一旁的志愿者介绍他们所着服装的特点及日常活动内容。书法、熏香、古琴、投壶则让游客们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在加拿大多伦多,中国留学生刘璟慧参与了当地汉服爱好者组织的活动。她说:“活动当天体感温度高达40摄氏度,但大家都身穿明制马面裙,向路人展示马面裙实物。汉服是我们向世界展示自己身份的象征,很多华侨华人和留学生都自发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守护中国传统文化。”

  汉服融入现代生活

  今年10月,温哥华汉服学社将明代婚礼场景复现于温哥华中山公园,三书六礼,跨越时空,营造出鸾凤和鸣的喜庆氛围。刘柯妤说:“中式婚礼凝结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尊重、对礼仪的严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通过复原明代婚礼场景,我们向游客介绍了明代汉族传统婚礼服饰、妆容造型以及婚礼程序文书的基本式样。”

  有一位华裔奶奶只赶上了半场婚礼展示,在结束时向工作人员询问下一场演出的时间。她说:“来这之前,我看了一篇关于‘全世界100个一定要去的地方’的文章,温哥华中山公园就是温哥华的代表。观看了这场活动之后,我明白了。”

  活动过程中,几位华裔奶奶踮着脚看主殿里拜堂的新人,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她们说:“在海外能看到这样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动,我们感到十分温暖。”

  加拿大华人王忆琪从事服装设计行业6年时间,立志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当代时尚潮流,开创一条永不过时的传统文化发展之路。2020年,她将自己的第二个高级定制系列带到纽约时装周,以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为背景,用亲子装的形式表现中国民俗文化。

  王忆琪说:“我的每一件服装作品都融入了中国文化。节日庆典上的舞狮被缝制在大衣背后,孩子的帽子上绣着象征吉祥的布老虎,锦鲤、燕子、鸳鸯等中国民俗文化中出现的动物图案被绣在衣领。作为一名在海外生活的华人,家人给予了我最大的支持。姥姥看见我的作品出现在国外知名秀场,备感骄傲和幸福。如今,女儿穿上我亲自设计的亲子装,象征着汉服文化在我们家得到传承。”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身穿汉服参加毕业典礼、生日聚会。对于刘璟慧而言,汉服已经成为她日常穿搭的一部分。

  “今年,我穿汉服参加毕业典礼。工作人员表示,真可惜,要用学士服罩住如此精美的汉服。日常生活中,当我穿汉服出行时,来往的路人也不时投来羡艳的目光。我很高兴也很骄傲。如今,越来越多的华人,无论男女老少,经常穿着汉服走上街头,尽情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刘璟慧说。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216/c1002-32588222.html

“中国为会议所做工作令人赞赏”

  “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国,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在国际社会展现出领导力。”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成功举办,为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作为COP15主席国,中国为会议所做工作令人赞赏。”

  穆雷玛表示,地球正处于危机之中,各缔约方迫切需要在COP15第二阶段会议商定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称“框架”),擘画未来1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蓝图。框架旨在扭转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并确保最迟在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之路,进而全面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2050年愿景。“希望各缔约方都做好合作准备,通过框架并考虑其他几项决定。”穆雷玛表示,作为大会主席国,中方一直不遗余力地发挥领导力和协调作用,推动框架的谈判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

  在2010年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上,国际社会为了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形势,制定了2011年至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20个目标,被称为“爱知目标”。这是全球范围内第一次提出以10年为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联合国2020年对“爱知目标”进行的评估显示,在全球层面,20个“爱知目标”中没有一个完全实现,仅有6个部分实现。穆雷玛表示,在制定框架时,各缔约方从中吸取了教训。“中国落实‘爱知目标’总体情况好于全球平均水平。”穆雷玛表示,中国宣布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这非常有助于框架的达成及实施。

  “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这可以为所有发展中国家提供很好的借鉴。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合力。”穆雷玛表示,近年来,中国采取了很多措施推动全社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如开展“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系列活动,每年各地和有关部门都举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和参与热情显著提高。 

  (本报蒙特利尔电)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16日 07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216/c1002-32588008.html

2022年12月14日 星期三

旧金山举行2022年“南京祭”公祭活动 驻旧金山总领事张建敏出席并致辞

人民网旧金山12月14日电 (记者邓圩)旧金山湾区华侨华人11日在旧金山唐人街的中华文化中心礼堂隆重举行“南京祭”活动。活动由南京大屠杀索赔联盟、旧金山湾区中国统一促进会、旧金山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慰安妇正义联盟共同主办。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张建敏和旧金山市政府代表应邀出席。

据了解,该活动已经连续举办26年。今年的“南京祭”活动开场,旧金山少年儿童登台朗诵《和平宣言》。孩子们创作了以和平鸽为主题的绘画,张贴在“南京祭”活动现场墙上。

张建敏在活动上致辞,他对旧金山湾区华侨华人多年来坚持举办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公祭活动予以肯定,表示新中国取得的发展成果是对同胞和先烈的最好告慰。中国坚决反对和谴责任何企图否定“二战”成果、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言行,将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215/c1002-32587681.html

李克强向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新任总理特罗瓦达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致电特罗瓦达,祝贺他就任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总理。

  李克强在贺电中表示,中圣普复交以来,两国关系健康顺利发展,政治互信不断深化,互利合作持续推进,成果惠及两国人民。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圣普关系发展,愿同圣普方一道努力,推动中圣普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取得新进展,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214/c1002-32587286.html

美联储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50个基点

  新华社华盛顿12月14日电(记者许缘)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4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50个基点到4.25%至4.50%之间。今年以来,美联储已累计加息425个基点。

  美联储当天在会后发布的声明中说,近几个月来美国就业增长强劲,失业率保持在低位,但通货膨胀率仍居高不下。美联储预计,为支持就业最大化和2%的长期通胀目标,持续提高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将是适当的,以便使货币政策立场具有足够的限制性,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使通胀率恢复到2%”。

  美联储重申,在确定未来加息步伐时,将考虑货币政策的累积紧缩效应、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和通胀影响的滞后性以及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同时,美联储还将继续减持国债、机构债务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坚决致力于将通胀率降至2%的长期目标。

  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连续第七次加息。此前美联储连续四次分别加息75个基点。

  当天,美联储还发布最新一期经济前景预期,预计2022年美国经济将增长0.5%,较今年9月预测上调0.3个百分点,但大幅下调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0.7个百分点至0.5%。同时,美联储预计今年美国失业率将升至3.7%,较此前预测低0.1个百分点,但2023年失业率或升至4.6%,较此前上调0.2个百分点。

  物价方面,美联储预计今年通胀率或升至5.6%,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通胀率为4.8%,分别上调0.2和0.3个百分点。明年美国核心通胀率有望回落至3.5%,仍远高于2%通胀目标。

  根据经济前景预期,美联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所有成员均预计明年联邦基金利率将升至4.75%以上,其中10名成员预计利率水平将升至5%到5.25%之间,5名成员预计将升至5.25%到5.50%之间。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美联储采取了有力措施收紧货币政策,但截至目前,快速收紧的全部效果“尚未显现”,美联储仍“有很多工作要做”。美联储官员继续认为通胀风险偏向上行,预计继续加息将是适当的。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215/c1002-32587379.html

美国任性扩核成为全球核威胁最大制造者(环球热点)

  据外媒报道,近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处空军设施内,新一代战略轰炸机B—21高调亮相,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和多名五角大楼高级官员到场。报道称,这是一种能够携带核武器的远程隐形战略轰炸机,是美国1.2万亿美元核军备扩充计划的第一个成果。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扩充自身核武库、炒作大国竞争的种种行径,给全球安全和战略稳定带来极大风险。

  

  美国“核动作”频频

  近几个月,美国政府先后发布《国家安全战略》《2022核态势评估报告》等文件,拜登政府的核战略日益清晰。

  《国家安全战略》强调核威慑仍是优先事项,是综合威慑的基础;同时,为确保美国及其盟国持续拥有针对其所受威胁的核威慑能力,美国将推进核武器“三位一体”、指挥与控制以及核武器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2022核态势评估报告》放弃了美国过去多次提到的“唯一目的”政策(即核武器只能用于威慑与反击),而是采用了“根本作用”这一表述,声称“美国只有在为保护美国或盟友、伙伴国重大利益的极端情况下,考虑使用核武器”,但对何为“重大利益”“极端情况”并未给出明确界定。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核动作”频频,核武库不断升级。陆基方面,今年4月,美军下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陆基战略威慑”已被正式命名为LGM-35A“哨兵”弹道导弹,预计在2029年之后取代民兵III弹道导弹。海基方面,“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将从2030年起取代“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空基方面,B—21“突袭者”战略轰炸机将取代B—2A战略轰炸机,F—35a战斗机也将携带核弹头,逐步取代F—15e战斗机执行北约核任务。

  美国当前正加速向欧洲多个北约基地部署B61—12新型战术核弹,升级在欧洲的核武库。美国还计划在“印太地区”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建立小多边核磋商机制共享核情报,并考虑仿照欧洲模式,将战略轰炸机、“双重能力战斗机”和相关核武器进行前沿部署。2021年9月以来,美国与英国、澳大利亚开展核潜艇合作,严重破坏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据俄媒报道,美防长奥斯汀日前在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第一次防长面对面会议后公开宣称,“向澳大利亚提供核动力潜艇计划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军控研究中心主任郭晓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拜登政府发布的一系列文件及行动看,美国当前的核政策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实施一体化威慑,维持较低的武器使用门槛,进一步模糊核武器与常规武器之间的界限,加强核与非核计划、演习和行动之间的协调。二是推进核武库更新,《2022核态势评估报告》已经放弃了奥巴马政府“不生产新型核弹头”的承诺,持续推进核武器“三位一体”升级换代。三是强调核武器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通过新技术提高研发及生产能力。四是强调所谓“有限核战争”概念,发展和部署低当量核弹头,增加核冲突风险。五是强化延伸威慑,加强“印太”核共享机制和战略力量前沿部署等。

  渲染大国竞争

  美国国防部日前发布2022年度《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对中国军事现代化建设妄加臆测和评价,声称“中国目前拥有超过400枚核弹,2030年将拥有1000枚,2035年将拥有约1500枚核弹”。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强调,中国的核政策是一贯的、明确的,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自卫防御核战略,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在核力量发展上保持极大克制,始终把自身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从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军备竞赛。

  “美国发布的这份报告相关数据十分随意,没有给出任何论据或推断方法,纯粹是刻意捏造所谓‘中国核威胁’。”郭晓兵指出,美国此举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为自身在核军控和防扩散领域的不光彩行径做掩护,同时也为自身发展核力量找借口;二是试图混淆外界视听,对中国施压,以此限制中国正常军力发展。这份基于大国竞争狭隘视角的报告,不利于中美关系发展及核关系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防部此前发布的《核态势审议报告》,同样延续一贯的冷战思维,极力渲染大国竞争和阵营对抗。在该报告中,美国甚至假想了与中俄两个主要核大国同时发生冲突的极端情况,并对中国的核战略原则妄加揣测,对中国的核力量现代化污蔑抹黑,恶意渲染中国在网络、太空和先进常规武器方面的威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和部署针对中国的核力量体系,甚至为打有限核战争作准备。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核武库,却仍极力渲染外部核威胁,靠树立“假想敌”的方式为扩充核武库寻找借口,让人难以信服。核问题事关大国关系及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美国的种种举动将导致其对外政策和核战略继续被国内军工利益集团所绑架,加剧其对华竞争态势,威胁全球安全与战略稳定。此外,美国翻炒“中国威胁论”,强迫亚太国家“选边站队”,试图形成围堵中国的“小圈子”,将冲击亚太地区一体化发展进程,对亚太国家而言绝非好事。

  加剧核冲突风险

  “美国试图通过这些核威慑政策和计划表明,任何针对美国或其盟国的‘武装侵略’行为,都可能被升级为核战争,从而使‘侵略国’面临毁灭。”半岛电视台日前援引专家的话指出。

  郭晓兵认为,美国当前的核政策模糊了核武器与常规武器的界限,其所谓的“有限核战争”与“全面核战争”之间也没有明晰的界线,实际上提高了美国在局部冲突中使用核武器的概率,也增加了爆发核冲突的风险,给全球安全局势增加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不少军控界人士也表达了严重担忧。美国军控协会执行主任达里尔·金博尔评论称,《2022核态势评估报告》中内涵宽泛、模棱两可的政策背离了拜登政府早先的立场,也违背了降低核武器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作用的承诺。忧思科学家联盟全球安全项目主任塔拉·德罗兹登科分析称,《2022核态势评估报告》未能有意义地降低核威胁,相反强化了核威胁,报告的功能就像是美国核军工综合体的“橡皮图章”。

  李海东指出,美国在核军控领域的一个主要想法是:相关机制构建与协议安排,必须凸显美国的主导地位、体现美国的绝对优势。正因如此,美国近年来在国际军控架构中一直态度消极,陆续退出《反导条约》《中导条约》等国际军控条约。美国追求的不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安全,而是自身的绝对安全。在这一思维的主导下,美国积极扩充核武库、炒作大国威胁,一方面压缩了其盟友伙伴的战略选择,没有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安全;另一方面也给大国间的良性互动增加了困难,加剧全球军备竞赛风险,使世界更不安全。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215/c1002-32587326.html

郑建邦同科特迪瓦国民议会议长举行视频会晤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  全国政协副主席郑建邦14日同科特迪瓦国民议会议长比克多戈举行视频会晤。双方就全面深化合作,密切两组织交往,共同推动中科、中非关系发展等交换了意见。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15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215/c1002-32587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