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1月30日 星期一

美国务卿呼吁巴以双方采取紧急措施缓解紧张局势

  新华社耶路撒冷1月30日电(记者吕迎旭 张天朗)美国国务卿布林肯30日在耶路撒冷呼吁巴以双方采取紧急措施缓解近期的紧张局势,并重申美国支持解决巴以问题的“两国方案”。

  布林肯当天在耶路撒冷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会谈。布林肯在随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说,巴以双方应采取紧急措施缓解紧张局势。应努力创造一个巴以双方都有“安全感”的环境。美国政府支持通过“两国方案”解决巴以问题,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是一条可行之路。

  内塔尼亚胡在记者会上表示,他与布林肯在会谈中讨论了伊朗对地区的威胁,重申以色列将尽一切努力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以色列希望继续推动与阿拉伯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进程。布林肯则表示,美国支持以色列与更多阿拉伯国家达成正常化协议,但这不能取代推进以巴问题的解决。

  布林肯30日抵达以色列,31日将前往约旦河西岸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会面。在此之前,他访问了埃及并与埃及总统塞西举行了会谈。

  巴以地区紧张局势近期有所加剧。26日,9名巴勒斯坦人在杰宁难民营遭以军枪杀。27日凌晨,数枚火箭弹从加沙地带射向以色列,以军则出动战机轰炸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军事目标。27日晚,一名巴勒斯坦人在东耶路撒冷一犹太人定居点开枪射杀7人。巴勒斯坦宣布停止与以方在安全领域的合作,以色列也宣布一系列针对巴勒斯坦人的惩罚和反制措施。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131/c1002-32614779.html

秦刚同荷兰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胡克斯特拉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 1月30日,外交部长秦刚同荷兰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胡克斯特拉通电话。

秦刚说,中方期待同荷方携手努力,落实好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加强各层级交往,使中荷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开放务实”是中荷关系的最大特色。中国正在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这将为中荷合作带来更大机遇。中方愿同荷方加强多边领域合作,共同支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取得积极成果,共同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维护开放而非分裂、有序而非混乱的国际贸易环境。

胡克斯特拉表示,荷方愿同中方密切各层级交往,深化经贸、军控、防扩散、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推动两国开放务实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发展。荷方将继续以负责任方式处理对华经贸事宜。

荷方邀请中方出席荷联合主办的水促进可持续发展会议,中方表示将派高级别代表出席。双方还就日本政府决定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问题交换了意见,一致认为此举事关人类健康和海洋环境,同意继续保持沟通。

双方还就乌克兰问题交换了意见,秦重申中方将与有关各方一道劝和促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131/c1002-32614509.html

秦刚同荷兰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胡克斯特拉、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阿根廷外长卡菲耶罗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 1月30日,外交部长秦刚分别同荷兰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胡克斯特拉、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阿根廷外长卡菲耶罗通电话。

秦刚表示,中方期待同荷方携手努力,落实好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加强各层级交往,使开放务实的中荷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中方愿同荷方加强气变等多边领域合作,共同维护开放而非分裂、有序而非混乱的国际贸易环境。

秦刚说,习近平主席不久前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取得圆满成功。中方愿同沙方一道落实好峰会成果,推动中沙、中海、中阿关系迈上新台阶,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加强中海战略伙伴关系,更好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维护不干涉内政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秦刚表示,中国和阿根廷是好朋友、好伙伴,中方愿同阿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传承发扬中阿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的优良传统,推动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取得更大发展。中方将一如既往支持阿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双方要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方支持阿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国外长表示愿同中方加强各层级交往和各领域合作,共同落实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双边关系迈向更高水平。中荷双方还就日本政府决定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问题交换了意见,一致认为此举事关人类健康和海洋环境,同意继续保持沟通。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131/c1002-32614505.html

2023年1月29日 星期日

全球连线 | 美警暴力执法再伤人命 多城民众抗议警务顽疾

新华社华盛顿1月29日电 美国田纳西孟菲斯市日前公布非洲裔男子泰尔·尼科尔斯被警察殴打的视频,尼科尔斯最终不幸身亡。事件在美国多地引发示威活动,抗议美国警察暴力执法这一顽疾。

在事发地孟菲斯市,抗议者聚集在市中心一处公园,随后在高速公路上游行示威,有人手持“为泰尔伸张正义”“警察谋杀 事关重大”等标语,有人呼喊口号。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以及纽约、费城、芝加哥、底特律、亚特兰大、西雅图、洛杉矶等主要城市,也出现集会或示威活动。示威者在华盛顿市中心多个地点集会抗议,谴责警察暴力执法,呼吁美国进行警务改革。

据孟菲斯市警方此前通报,尼科尔斯29岁。1月7日20时30分左右,他因被怀疑危险驾驶遭警察拦停。双方随后发生冲突,尼科尔斯试图逃跑。警察追上他后试图实施逮捕,双方再次发生冲突。

尼科尔斯被逮捕后反映自己呼吸困难,随后被送往医院救治。1月10日,尼科尔斯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孟菲斯市当局于1月27日晚公布事发时的视频记录。画面显示,几名警察在制伏尼科尔斯的过程中对他拳打脚踢,还有人使用警棍对其进行殴打。记录音频显示,尼科尔斯一度连续呼喊“母亲”,声音痛苦嘶哑。

5名涉事警察均为非洲裔,已被孟菲斯市警察局开除,并因二级谋杀、故意伤害等指控被拘留。他们将于2月中旬被传讯。

田纳西州调查部门正在对此案进行调查。此外,美国检察官办公室也连同联邦调查局孟菲斯市分局和美国司法部民权司,对事件展开调查。

美国总统拜登发表声明说,看到尼科尔斯遭殴打的视频,他感到愤怒和痛苦。他说,美国黑人等族裔每天都要经历这样的恐惧、创伤等。副总统哈里斯表示,现在必须解决美国警察行为不当和过度使用武力的顽疾。

美国民权律师本·克伦普在社交媒体上说,尼科尔斯遭殴打致死令人心碎,人们不想看到美国再出现另一个“泰尔·尼科尔斯”,现在就需要改革(警务制度)。

长期以来,美国警察因暴力执法和种族歧视问题备受诟病。美国“警察暴力地图”网站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警察打死1186人,其中非洲裔占26%,而非洲裔在美国总人口中仅占13%。

2020年5月25日,46岁的非洲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在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被逮捕时遭白人警察跪压颈部9分29秒后死亡。

弗洛伊德之死曾在全美各地引发长时间、大规模反警察暴力执法和抗议种族歧视示威活动。(记者:孙丁、胡友松;剪辑:孙硕;编辑:马骁、王丰丰)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130/c1002-32614237.html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举办“华春新彩”上元汇文化游园活动

人民网曼谷1月29日电 (记者刘慧)新加坡消息:1月29日,新加坡滨海湾花穹花田大厅内古韵绕梁,“新”风扑面,春“艺”盎然,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隆重举办“华春新彩”上元汇文化游园活动。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等新加坡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共约1500人出席。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孙海燕在开幕致辞时表示,春节期间,新加坡成了文化的海洋,到处洋溢喜庆氛围,展现出鲜明南洋特色和本土风采。使馆也希望通过举办有别于传统招待会、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游园会,同新加坡各界朋友重聚,为本地春节添彩。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本场文化交流隆重庆祝中新全面恢复交流往来,向两国和世界有力传递这一积极信息。

孙海燕强调,今年中国上下要全力拼经济,推动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总体回升。中国正出台一系列政策,重点提振国内消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今年还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中国对外开放会扩大再扩大,打造一流的国际营商环境。中国经济不仅正快速回归正常,还在蓄势发力,愿为新加坡实现正增长加油。欢迎大家尽快到中国走走看看,同老朋友们见面、发现新的合作机遇!

随后,王瑞杰与孙海燕共同为活动揭幕。中方在揭幕视频中宣布中新交流往来全面恢复,中新高层互访热络启程,新加坡成为首批中国旅游目的地国,首个中国旅游团即将抵新。孙海燕并陪同王瑞杰认真观看了极具特色、古色古香的中国民族舞蹈、戏曲以及传统服饰走秀,并参观了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体验展、VR视觉“穿越”体验、AI写福字、杨柳青木板年画等展台。参观期间,王瑞杰不时驻足了解详情或亲自参与互动,感受到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和谐交融。

本次上元汇活动是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时隔三年再次线下举办新春文化盛典,得到了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中资企业(新加坡)协会、深圳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以及多家科创、文化单位的大力支持。到场来宾普遍赞叹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与现代科技之新,并向中新两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130/c1002-32613926.html

破坏规则 滥用权利 美国贸易霸凌行径引公愤

  新华社日内瓦1月29日电 (国际观察)破坏规则 滥用权利 美国贸易霸凌行径引公愤

  新华社记者陈斌杰 陈俊侠

  在日前于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构会议上,中国、欧盟、加拿大等多个世贸组织成员批评美国滥用“国家安全例外”条款和世贸组织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上诉程序,呼吁美国履行世贸组织成员义务。

  滥用“国家安全例外”和上诉机制

  在27日举行的会议上,中国、挪威、瑞士、土耳其、中国香港五个成员设置八项议题,要求全会通过专家组关于美国在“232条款”下对进口钢铝产品加征关税和美国就香港商品实施的产地来源标记新规定违规的五份裁决,并要求美国撤销违规措施。美国却在会前对上述五份裁决全部提出上诉。

  世贸组织2022年12月发布的五份争端解决机制专家组报告分别裁定,2018年美国对进口钢铝产品加征关税的措施、2020年美国就香港商品实施的产地来源标记新规定均违反世贸规则,并且不符合“国家安全例外”条件,建议美国予以纠正。

  欧盟驻世贸组织代表在会议上表示,上诉是每个世贸组织成员的权利,但滥用这一权利对解决贸易争端没有帮助。

  欧盟驻世贸组织代表表示,欧盟注意到多份专家组的报告被上诉,鉴于世贸组织上诉机构由于美国蓄意破坏而无法运作,目前无法审理这些上诉。欧盟呼吁各方根据《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妥善解决贸易争端。

  世贸组织争端裁决研究报告显示,美国是迄今为止最“不守规矩者”,世贸组织三分之二的违规由美国引起。2019年12月,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上诉机构因美国阻挠法官遴选而停摆,令多边贸易仲裁机构瘫痪,使多边贸易体制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加拿大驻世贸组织代表在会议上表示,贸易争端各方必须尽一切努力寻找可接受的解决方案,履行其在《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下的诚信承诺。“从长远来看,任何成员都不会从争端未得到解决的情况中受益。”

  加拿大驻世贸组织代表表示,上诉机构停摆带来了不公平和(对部分成员的)短期优势,以善意行事的世贸组织成员不应对此感到窃喜。

  贸易霸凌遭批评

  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李成钢表示,美国似乎将拒绝执行任何涉及“国家安全例外”的不利裁决,这违背了“条约必须信守”原则。

  李成钢说:“美国这些令人不安的行为清晰描绘出单边主义霸凌行径实施者、多边贸易体制破坏者以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扰乱者的形象。”

  2018年3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根据美国《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加征25%和10%的关税。这一决定不仅导致多国向世贸组织提起申诉,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也纷纷出台报复措施。

  2018年11月,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召开会议,同意设立专家组审查美国宣布的钢铝关税措施,以确认该措施是否违反世贸组织规则。

  李成钢在讲话中指出,美国实际限制进口的钢材中,国防用钢占比极低。上述情况表明“232措施本质上是保护主义的”,它与美国国家安全没有关系。

  美国这些措施遭到多个世贸组织成员的广泛反对和起诉,所有专家组都认为这些措施与世贸组织规则不一致。李成钢说,专家组在本次争端中的调查结果再次表明,安全例外不是单边主义或保护主义的“避风港”。

  2022年12月,世贸组织举行美国贸易政策审议会议。会议上,多个世贸成员对美国贸易政策表达严重关切和不满。欧盟常驻世贸组织代表若昂·阿吉亚尔·马查多说,美国贸易政策有内顾倾向,《通胀削减法案》有关电动汽车补贴条款为其国内相关产业提供大量补贴,构成对其他国家相关产业歧视性对待,违反世贸组织相关规定。

  土耳其代表阿尔帕斯兰·阿贾尔索伊表示土耳其希望美国尽快撤销对进口钢铝产品额外征税措施,以免对多边贸易体制造成进一步伤害。土耳其认为,美国损害了各成员对多边贸易体制的信心。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130/c1002-32613927.html

外交部发言人就近期巴以局势升级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29日就近期巴以局势升级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近期巴以紧张局势升级,暴力冲突不断。1月26日,以色列军队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杰宁进行抓捕行动时与巴勒斯坦人发生激烈冲突,导致十余名巴勒斯坦人死亡。27日,东耶路撒冷一处宗教场所发生恐怖袭击事件,造成平民伤亡。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发言人说,中方高度关注近来巴以紧张局势升级,对巴以冲突造成平民伤亡感到十分痛心,谴责一切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反对过度使用武力。当务之急是全力推动局势降温,呼吁有关各方,特别是以色列方面保持冷静和克制,避免局势螺旋升级甚至失控。

  发言人表示,巴以冲突反复上演,根源在于“两国方案”迄未落实,巴勒斯坦人民独立建国的合理诉求长期无法实现。国际社会应增强紧迫感,为推动巴以重启对话谈判创造条件。中方将继续为促进巴勒斯坦问题的全面公正持久解决而不懈努力。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130/c1002-32613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