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2月21日 星期二

“一带一路”税收征管能力促进联盟发布课程体系

  本报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汪文正)21日,“一带一路”税收征管能力促进联盟(以下简称联盟)通过合作机制官网和“一带一路”税务学院网站,向全球公开发布了联盟课程体系1.0版。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倡议下,“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于2019年4月正式成立,致力于提升“一带一路”国家税收领域的协调性、互惠性,共建增长友好型税收环境。“一带一路”税收征管能力促进联盟是该合作机制下专门负责开展培训、研究和技术援助等能力建设的机构。

  据了解,在联盟课程体系1.0版建设中,中方通过联盟办公室积极参与并贡献了重要力量。联盟课程体系的推广应用,将更好发挥合作机制多边作用,更有利于中国深化国际税收交流合作,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税务部门共同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以税为媒,互学互鉴,共促能力提升。联盟通过共同推出课程体系、深入开展税收培训,深化合作、优势互补,在加强经验分享和互鉴中,帮助“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共同提高税收征管能力。

  ——以税助融,增进认同,共促规则联通。中国税务部门积极参与国际税收规则制定,并通过联盟培训推动“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更好遵循和健全税收规则,提升税收确定性,有利于促进各成员国规则标准的“软联通”。

  ——以税赋能,服务大局,共促经贸便利。中国税务部门依托合作机制和联盟,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深化国际税收合作和税收征管互助,有利于消除跨境贸易投资壁垒,更好促进“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222/c1002-32628681.html

中俄战略安全磋商机制双方牵头人举行会晤

新华社莫斯科2月21日电(记者黄河)当地时间2023年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莫斯科同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举行中俄战略安全磋商机制双方牵头人会晤。

双方就当前国际战略形势进行了讨论,表示愿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霸凌行径,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世界多极化。

双方同意继续加强在多边框架内合作,为完善全球治理作出更多努力。双方认为应坚决维护亚太和平稳定,反对引入冷战思维、集团对抗和意识形态对立。

双方还就乌克兰问题等交换了意见。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222/c1002-32628516.html

“菲中农业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地处菲律宾南部的达沃,因盛产水果,被誉为菲律宾的“果篮子”,榴莲是该市的一张亮丽名片。在达沃的人民公园入口处,一栋榴莲造型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走在达沃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卖榴莲的小摊,“普亚塔”“金枕头”等榴莲品种各有特色。

  近日,达沃的榴莲果农迎来一个重大利好:菲律宾鲜食榴莲即将进入中国市场。今年年初,中菲两国签署关于菲律宾鲜食榴莲输华植物检疫要求的议定书,菲律宾成为继泰国、越南之后,第三个获准新鲜榴莲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家。预计不久后,菲律宾的新鲜榴莲就将摆上中国百姓的餐桌。

  菲律宾是全球主要榴莲出口国。根据菲农业部数据,2014年至2021年,该国鲜食榴莲出口量一直位居全球前十,主要出口至亚洲及北美地区。达沃是菲律宾主要的榴莲产地,其产量占全国约80%。目前,达沃榴莲年产量超过5万吨,有3000多家种植户。

  爱尔康农场位于达沃近郊,主要种植榴莲和香蕉等热带水果。农场主丹尼·阿巴德告诉记者,达沃的榴莲口味香甜浓郁。“对华出口后,中国民众可以吃到新鲜美味的达沃榴莲,我们果农也将获得更高收益。”阿巴德对中国市场充满期待。

  曾担任达沃榴莲协会会长达15年的坎德拉里奥·米库洛布表示,按照达沃榴莲种植户每户1公顷、相当于100棵榴莲树的种植面积计算,在实现对华出口后,每户年收入将增加约2800美元(约合1.92万元人民币),“中国将成为达沃最大的榴莲出口目的地”。

  菲律宾《马尼拉公报》评论称,菲律宾榴莲打开中国市场,将给达沃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并进一步释放当地榴莲产业的发展潜力,“达沃果农已经迫不及待要为中国市场服务了”。

  为进一步扩大并规范本国的榴莲种植及出口行业,菲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根据菲总统府2月1日的公告,在农业部的鼓励和支持下,目前达沃地区有5家榴莲出口商、6家榴莲包装生产商和65个榴莲种植基地完成了认证手续,并且有能力生产“顶级的菲律宾榴莲”。

  菲农业部还专门拨款,面向榴莲种植、包装、检疫、运输等行业的从业者开展培训课程,以保证输华榴莲的质量。菲农业部预计,2023年,菲律宾向中国出口榴莲总额有望达到1.5亿美元,将在农场、包装和物流等领域为菲创造超过1万个就业机会。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表示,向中国出口榴莲及其他农产品,有助于促进菲中贸易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菲律宾约有1/4的劳动力人口来自农业领域,农业生产占国内生产总值近10%。“菲律宾榴莲出口中国是菲中农业合作不断走深走实的缩影。”菲律宾华商联总会理事长林育庆表示,从香蕉、菠萝、芒果,到牛油果、椰青,再到如今的榴莲,中国市场正不断为菲律宾带来新商机,为当地农民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22日 02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222/c1002-32628435.html

外交部发言人:欢迎广大日本民众来中国看望“香香”和她的伙伴们

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记者董雪)在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生活了5年多的中国大熊猫“香香”21日傍晚回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当天下午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有关提问时表示,中日双方将继续开展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希望“香香”们不断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欢乐与友好,欢迎广大日本民众来中国看望“香香”和她的伙伴们。

汪文斌说,“香香”是中日双方开展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的重要成果,更是促进两国友好交流的可爱使者。2017年“香香”出生以来,在两国社会各界的关爱呵护下健康茁壮成长,一直深受日本民众的喜爱。“香香”同其他旅居日本的大熊猫家族一道,为增进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作出了独特贡献。

他介绍,根据中日双方关于大熊猫保护合作协议的约定,“香香”原定2019年返回中国,但因受疫情影响而推迟。

“经中日双方充分精心准备,‘香香’将于今天回到中国。”汪文斌说,中方注意到近期日方为“香香”举办了一系列送行活动,闻讯前来的日本民众排起长队同她依依惜别。

“我们非常理解日本民众的不舍之情。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中日双方将继续开展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希望‘香香’们不断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欢乐与友好。我们也欢迎广大日本民众来中国看望‘香香’和她的伙伴们。”他说。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222/c1002-32628424.html

2023年2月20日 星期一

中国光伏为啥能畅销海外?

  2月15日,安徽燕龙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利用叉车搬运光伏压延玻璃产品,准备装车外销。
  王 彪摄(人民视觉)

  山东东营加快太阳能、风能、新能源电池等清洁能源装备生产、技术研发、推广应用方面布局,打造新能源利用及装备制造基地。图为近日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某企业工人正生产一批出口韩国的光伏组件订单产品。
  周广学摄(人民视觉)

  浙江格普光能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太阳能电池片、光伏组件等研发、生产和销售,今年以来,公司订单大幅增加,生产车间一派忙碌景象。图为2月14日,公司技术工人在对光伏组件进行单片质量检测校验。
  胡肖飞摄(人民视觉)

  光伏出口何以成为中国外贸的“新名片”?来看几组数据:

  2022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同比增长67.8%,与电动汽车、锂电池一道组成外贸出口“新三样”;

  国产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去年出口总额约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0.3%;

  去年中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合计减排28.3亿吨,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

  从原材料、设备、市场“三头在外”,到产业链国际竞争优势显著、对全球能源转型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光伏是如何做到畅销海外的?

  

  稳外贸、促经济,光伏产品成为出口增长点

  包机出海、组团抢单——去年底以来,国内多地掀起“出海抢单潮”。

  作为“出海团”的一员,天合光能签下了不少大订单,预计占2023年公司总销售额的30%到50%。不同于传统商品,天合光能卖给海外客户的是用于发电的光伏产品。

  近些年,中国出口的产品不再局限于服装、手工制品等低附加值品类,更多高技术产品持续涌现,光伏就是其中典型。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说,去年,以电、光、锂“新三样”即电动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的出口为代表,中国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成为出口新增长点。

  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具体包括啥?

  “我们的主要出口产品是光伏组件,产品和服务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客户。2022年公司在全球的光伏组件出货量就超过了44GW。”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总监魏添说。作为全球第一个组件累计出货量超过100GW、N型高效光伏组件出货超过10GW的公司,晶科能源多年位列全球组件出货量冠军,“相当于全球每10块安装的光伏组件中就有1块来自晶科”。

  光伏组件是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几大类别之一,此外还有硅片、电池片等。“从以往的市场表现看,组件在光伏产品出口中一直占据较高比例。去年,硅片、电池片出口量也有了明显增长。可以说,光伏产品出口已经成为中国稳外贸、促经济的一个重要抓手。”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说。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约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0.3%。其中,光伏组件出口量约153.6GW,同比增长55.8%,出口额、出口量均创历史新高;硅片出口量约36.3GW,同比增长60.8%;电池片出口量约23.8GW,同比增长130.7%。

  中国的光伏产品都销往了哪里?

  “欧洲是我们的‘主战场’。此外,公司在巴西、墨西哥、智利、阿根廷等地也有业务布局。”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坤介绍。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2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到各大洲市场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欧洲市场增幅最大,同比增长114.9%。分品类看,硅片、电池片主要出口至亚洲地区。组件出口方面,荷兰保持中国光伏组件出口第一大市场地位,波兰、葡萄牙市场跻身前10位。

  发力技术创新,10年间中国光伏发电度电成本下降逾八成

  作为中国外贸出口的新动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并非一路坦途。

  据介绍,起步初期,中国光伏行业主要依靠国外进口的技术、设备等,产品也大多销往国外。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市场光伏产品需求量急剧下滑。进入2012年,部分国家推出反倾销、反补贴,更是给行业带来沉重一击。外需疲软、国内供应不足,光伏行业陷入寒冬。

  好在政策送来“及时雨”。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扩大国内市场、提高技术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等。同时要求保持光伏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合理份额,对外贸易和投融资合作取得新进展。

  “在光伏发电上网电价补贴等政策扶持下,中国光伏行业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开始呈现增长势头。‘十三五’期间,国产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出货量就已在全球占据重要份额。进入‘十四五’,中国光伏产品出海更是成绩亮眼。”时璟丽说。

  行业也在苦练内功、钻研技术。

  “提效降本是中国光伏行业的主旋律。以晶科为例,我们始终倡导产业链一体化创新提效,将技术革新嵌入各个生产环节,从而实现光伏度电成本下降。”魏添说,晶科能源持续聚焦大尺寸硅片、高效电池组件等技术研发投入,尤其在N型TOPCon即“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技术上,不断取得效率和成本的突破。基于这种电池技术生产的TigerNeo组件,相较传统P型组件单位发电增益至少可提升3%到5%,但生产成本可以持平,系统成本更具优势。

  有关机构的监测显示,随着光伏技术不断创新迭代,过去10年间中国光伏发电度电成本下降超过80%。

  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全球共识,提供更加清洁、环保的光伏产品成为中国光伏企业努力的方向。“我们始终站在产品全生命周期角度来审视各阶段对环境的影响,积极把握产品设计、生产和供应等过程中低碳减排的机会,致力于给全球市场带来更多低碳排放的光伏组件产品。”张坤说。受益于协鑫“黑科技”FBR颗粒硅技术,一粒粒绿豆大小的颗粒硅和约150微米的薄硅片,大大降低了单晶碳足迹排放,使得产品更具竞争力。以颗粒硅为原料生产的光伏组件能耗低、成本优,在法国市场一经推出,就占据了当地大型光伏项目用料的八成左右。

  光伏电池实验室效率不断刷新纪录、相关专利申请数量持续上涨、“专精特新”企业竞相涌现……“从原材料、设备、市场‘三头在外’,到产能、产量快速增长,再到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链供应链,中国光伏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政策支持、技术助力、市场化发展的路子。”时璟丽说。

  发挥优势、加强协同、持续钻研,不断拓展全球市场

  新年开启,“光伏人”忙着继续扩大海外布局。

  张坤告诉记者,协鑫集成将加快光伏组件出口,争取跻身全球出货排名前十的一流企业队列。“今年组件出口计划达到15GW,明年‘冲’到30GW。我们也会继续专注于技术研发,做好上下游配套联动。”

  “我们的N型旗舰产品TigerNeo组件在欧洲为主的海外市场刮起了一阵‘N型旋风’。目前晶科能源已经建立起超过35GW的全球最大N型产能,今年N型组件将成为公司出口的主打产品。”魏添说。

  活力足,压力也不小。伴随中国光伏产品出海步伐加快,不少挑战也摆在光伏行业面前:一些国家设置贸易壁垒,制约中国光伏产品入市;还有的地方强调加强本土供应,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光伏出口。如何看待“危”与“机”?中国光伏企业这样回答:发挥优势、加强协同、持续钻研。

  一名业内人士认为,做好“本地化”战略尤为关键。“在一些国家,各地政策、法律有差异,中国企业要成功出海,必须充分理解当地政策、入市要求等。打造本土团队、强化合规意识是进入当地市场的关键要素。”

  在魏添看来,中国光伏产业之所以能在全球获得主导地位,正是因为长期坚持技术创新。“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在PERC、TOPCon、HJT、IBC等高效晶硅电池技术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半片、双面、叠瓦、多主栅、大尺寸等技术相继成熟并推广应用,各类关键设备和主辅料国产化水平也逐年提升。在这些先进技术工艺支撑下,光伏电池量产效率和光伏组件功率不断提高,单位生产成本和下游系统成本大幅下降。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脱颖而出,建立了包含上下游各环节的完整产业链,中国光伏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领先的产业规模和难以撼动的效率、成本优势。”

  放眼长远,在化石能源价格波动、多国提出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等因素助推下,光伏产业将呈现持续向好态势。

  “即便硅料价格偏高推动组件价格上涨,去年光伏出海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这足以证明中国出口的光伏产品在全球具备明显的竞争力。完备的产业链、技术创新正是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时璟丽说,“持续推动光伏产品出海,仍要继续专注于技术研发,发挥成本、科技创新等多重优势,为全球市场提供清洁、高质量的中国产品和中国方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221/c1002-32627864.html

“推动吉中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实现历史性飞跃,不少学者称之为‘中国奇迹’。”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问题专家拉希德·尤苏波夫前不久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正朝着这个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尤苏波夫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赞不绝口:2020年,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7万亿美元,增速达到8.1%,占全球经济比重由2012年的11.4%上升到18%以上,人均GDP达1.25万美元。2022年,中国顶住压力,经济总量持续扩大,社会生产力持续提升。“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活力。”

  尤苏波夫一直十分关注中国西部地区发展。2014年,尤苏波夫受邀赴华考察。在半年时间里,他深入中国西部多地调研。他说,得益于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中国西部各省份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地区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我亲眼看到当地政府为帮助贫困县、村脱贫所付出的努力,各级政府都将脱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推进。中国东部发达省份,特别是沿海省份也积极帮扶西部地区发展经济。在新疆南疆地区考察时,我看到一些村庄全村居民都住上了两层小楼,这些变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尤苏波夫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取得的辉煌发展成就之一,发展中国家应当认真研究、借鉴中国宝贵的脱贫经验。”

  谈到吉中两国关系时,尤苏波夫表示,两国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睦邻友好关系体现在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方方面面的帮助”。他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介绍了中国帮助吉尔吉斯斯坦实施的一系列民生工程:达特卡—克明输变电工程结束了吉电力资源分布不均、输送不畅的历史;去年,比什凯克市政路网改造二期工程顺利竣工,当地市政面貌发生了崭新变化。“还有新北南公路、奥什医院、比什凯克第九十五中学、楚河2号水渠……类似的例子我能一直说下去。”

  在尤苏波夫看来,加强了解和学习吉中两国历史文化,有助于民心相通。他告诉记者,吉国内目前共有4所孔子学院,几乎所有一流院校均开设了中文课,中国每年资助吉在校学生赴华进修。留华毕业生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就业率很高,一部分人还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尤苏波夫列举了身边的例子: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的马吉特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吉当地推广、传授滴灌技术。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阿谢里已成为吉国立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教研室主任,并参与了多个吉中俄著作互译项目。

  吉国立民族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已与多所中国高校建立科研合作关系。2021年,吉国立民族大学—河南大学丝绸之路学院成立。河南大学向吉国立民族大学提供了一大批现代化的教学办公设备,并划拨专款用于教学楼修缮。“联合创办丝绸之路学院是吉中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尤苏波夫对记者说:“我们希望学院能够为吉中两国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推动吉中合作迈上新台阶。”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21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221/c1002-32627635.html

秦刚同英国外交发展大臣克莱弗利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 2月20日,外交部长秦刚同英国外交发展大臣克莱弗利通电话。

  秦刚表示,中英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是世界重要大国,良好的中英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利益,也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不是英国的挑战和威胁。中国致力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将持续释放,两国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和气生财,双方合作离不开两国间良好的氛围。希望英方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发展,同中方相向而行、增进互信、妥处分歧,彼此建立正确认知,加强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克莱弗利表示,中国过去几十年取得巨大发展成就,几亿人实现脱贫,成为世界经济重要力量。英方愿同中方加强高层交往和战略沟通,深化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

  双方还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221/c1002-32627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