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2月23日 星期四

美国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下修至2.7%

  新华社华盛顿2月23日电(记者许缘)美国商务部23日公布的修正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2.7%,较首次预估相比下调0.2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占美国经济总量约70%的个人消费支出增长1.4%,增幅较此前大幅下修0.7个百分点,是拖累整体经济增长率的主要原因。反映企业投资状况的非住宅类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增幅上调2.6个百分点。

  同时,住宅类固定资产投资暴跌25.9%,降幅较预估小幅收缩。净出口为当季经济增长贡献0.46个百分点,私人库存投资贡献1.47个百分点。

  此外,2022年全年,美国经济增长2.1%,与首次预估持平。

  美国商务部通常会根据不断完善的信息对季度经济数据进行三次估算。去年第四季度经济数据最终修正值将于3月30日公布。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224/c1002-32630150.html

2023年2月22日 星期三

中企承建桑给巴尔岛医院即将投入使用

这是2月21日拍摄的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姆布兹尼地区医院外景。

中铁建工集团东非公司2021年12月开工建设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姆布兹尼地区医院,目前工程基本收尾,预计将于今年2月27日移交业主投入使用。医院建设旨在为桑岛各区域病患解决看病远、看病难等民生问题。

新华社记者 董江辉 摄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223/c1002-32629712.html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塔吉克斯坦发生7.2级地震

  新华社快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月23日8时37分,在塔吉克斯坦(北纬37.98度,东经73.29度)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223/c1002-32629627.html

推动吉中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实现历史性飞跃,不少学者称之为‘中国奇迹’。”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问题专家拉希德·尤苏波夫前不久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正朝着这个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尤苏波夫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赞不绝口:2020年,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7万亿美元,增速达到8.1%,占全球经济比重由2012年的11.4%上升到18%以上,人均GDP达1.25万美元。2022年,中国顶住压力,经济总量持续扩大,社会生产力持续提升,“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活力”。

  尤苏波夫一直十分关注中国西部地区发展。2014年,尤苏波夫受邀赴华考察。在半年时间里,他深入中国西部多地调研。他说,得益于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中国西部省份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部地区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我亲眼看到当地政府为帮助贫困县、村脱贫所付出的努力,各级政府都将脱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推进。中国东部发达省份,特别是沿海省份也积极帮扶西部地区发展经济。在新疆南部地区考察时,我看到一些村庄全村居民都住上了两层小楼,这些变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尤苏波夫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取得的辉煌发展成就之一,发展中国家应当认真研究、借鉴中国宝贵的脱贫经验。”

  谈到吉中两国关系时,尤苏波夫表示,两国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睦邻友好关系体现在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方方面面的帮助”。他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介绍了中国帮助吉尔吉斯斯坦实施的一系列民生工程:达特卡—克明输变电工程结束了吉电力资源分布不均、输送不畅的历史;去年,比什凯克市政路网改造二期工程顺利竣工,当地市政面貌发生了崭新变化。“还有新北南公路、奥什医院、比什凯克第九十五中学、楚河2号水渠……类似的例子我能一直说下去。”

  在尤苏波夫看来,加强了解和学习吉中两国历史文化,有助于民心相通。他表示,吉国内目前共有4所孔子学院,几乎所有一流院校均开设了中文课,中国每年资助吉在校学生赴华进修。留华毕业生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就业率很高,一部分人还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尤苏波夫列举了身边的例子: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的马吉特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吉当地推广、传授滴灌技术。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阿谢里已成为吉国立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教研室主任,并参与了多个吉中俄著作互译项目。

  吉国立民族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已与多所中国高校建立科研合作关系。2021年,吉国立民族大学—河南大学丝绸之路学院成立。河南大学向吉国立民族大学提供了一大批现代化的教学办公设备,并划拨专款用于教学楼修缮。“联合创办丝绸之路学院是吉中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尤苏波夫对记者说:“我们希望学院能够为吉中两国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推动吉中合作迈上新台阶。”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223/c1002-32629440.html

秦刚会见东盟秘书长高金洪

  新华社雅加达2月22日电(记者汪奥娜)当地时间2月22日,外交部长秦刚在雅加达会见东盟秘书长高金洪。

  秦刚说,东盟是最成功的区域合作组织之一,在国际地区形势深刻演变的背景下,东盟地位更加重要。当前,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也是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周年。中方愿与东盟持续推进“五大家园”建设,不断充实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将继续支持东盟秘书处工作,共同推动中国东盟合作取得新成就,东亚合作取得新发展。

  秦刚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乌克兰危机延宕,地缘博弈阴霾持续聚集,亚太面临要和平还是要对抗、要合作还是要分裂的道路抉择。中方坚定支持维护东盟中心地位,支持东盟坚持战略自主、开放包容,不选边站队、不针对第三方,愿同东盟携手应对挑战,共同抵制“脱钩断链”“设垒筑墙”。

  高金洪赞赏中方长期以来对东盟一体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宝贵支持,表示中国是首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大国,也是东盟至关重要的战略伙伴。双方关系定位实现战略提升,合作不断深化,互信持续增强。期待同中方一道,推动东盟中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繁荣。

  双方表示将加快自贸区3.0谈判进程,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质量实施,培育更多经济增长点,使本地区继续成为全球发展高地,将共同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20周年活动。

  双方将有序加快恢复人员往来,促进中国东盟民心相通。

  双方将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取得新进展,为维护南海和平稳定进一步提供制度保障。

  同日,秦刚集体会见东盟常驻代表委员会成员。双方认为,中国东盟合作互利共赢、富有活力,惠及双方11国20亿民众,将加强地区可持续发展同全球发展倡议对接,办好中国东盟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合作年,拓展旅游交通、数字经济、灾害应对、清洁能源、医疗卫生、能力建设等各领域合作,促进本地区互联互通,增强供应链韧性。秦刚强调,中方将继续以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坚定支持东盟团结和共同体建设,围绕促进经济增长、维护地区稳定、加强人文交流三大支柱,夯实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223/c1002-32629305.html

日本报告:电源系统异常导致H3火箭首次发射中止

  新华社东京2月22日电(记者钱铮)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22日发布报告说,火箭第一级主发动机电源系统出现异常,导致日本新一代主力运载火箭H3本月17日的首次发射中止。

  这份关于H3火箭发射中止原因的调查报告说,上述火箭第一级的LE-9主发动机点火后,该火箭级的控制系统检测到异常信号,飞行控制软件因此停止倒计时,未向固体火箭推进器发出点火信号,导致发射中止。经调查,检测到异常信号的原因是火箭第一级的LE-9主发动机电源系统出现异常。

  报告说,电源系统异常可能是因为受到火箭箭体或地面设备的电力状态影响,但这枚H3火箭、火箭运载的卫星以及地面设备并没发生损坏。有关机构将继续调查原因并采取对策,争取在3月10日前的发射备选时间内再次尝试发射。

  H3火箭是日本现役主力运载火箭H2A火箭的后继型号。这枚H3火箭原定于17日上午在日本南部鹿儿岛县的种子岛宇宙中心进行首次发射,将一颗地球观测卫星“大地3号”送入轨道。但火箭第一级主发动机点火成功后,固体火箭推进器没有点火,火箭未离开发射台。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223/c1002-32629211.html

2023年2月21日 星期二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获“全球年度可持续性发展杰出贡献奖”

人民网斯特哥尔摩 2月21日电(王文)2月21日,诺贝尔可持续发展信托委员会将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最高殊荣“全球年度可持续性发展杰出贡献奖” 授予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谢振华,以表彰其在环保领域内多边合作协调中出色的协调磋商以及领导能力。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以及诺贝尔家族代表等参会。

诺贝尔可持续发展信托委员会主席皮特·诺贝尔致辞指出,该奖项由来自世界各地的院校相关专家联合成立评委会,推选候选人,旨在奖励在全球范围可持续性发展领域中,相关技术、能源,以及国际合作执行等方面做出举世瞩目贡献的个人。

本年度的获奖者谢振华先生,作为世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治理的首席中国官员,他一直致力于在全世界范围内,多边协调因全球变暖,碳排放逐年攀升等各类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等棘手问题,通过协调合作以达到各方合赢、合协自洽。

崔大使代表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祝贺解振华特使获奖,致辞指出这不仅是对解振华特使的表彰,也是对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可持续性发展方面贡献的高度认可。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共同事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近十几年来,中国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

谢振华特使通过视频也致辞答谢“全球年度可持续性发展杰出贡献奖”,表示从农业为主社会生产方法,到工业化的社会生产方式升级,以及之后后工业社会生产方式的迁越,中国在几十年内赶上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中国引入了生态文明概念以促进经济成长,来顺应现代化的建设。

诺贝尔可持续发展信托委员会(Noble Sustainability Turst, 简称NST),2007年由诺贝尔家族成员主导创立,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该委员会专注于支持全球温室效应问题的应对治理,清洁可再生能源的科技发展及政策研究项目的支援。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222/c1002-32628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