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3月7日 星期二

中方呼吁为全球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事业注入新动力

新华社联合国3月7日电 联合国安理会7日举行妇女、和平与安全问题公开辩论会。中国国务院妇儿工委副主任林怡在发言中呼吁国际社会加大投入,为全球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事业注入新动力。

林怡说,23年前,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325号决议,重新定义了女性与和平安全的关系。从此,女性不仅仅被视为战争受害者,更被看作和平贡献者,在和平安全领域的主动地位和参与水平持续提升。同时也要看到,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妇女仍饱受冲突动荡、饥饿贫困、性别歧视、暴力侵害之苦。建设一个让妇女免于战祸、免于恐惧的世界,打造一个性别平等、包容发展的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林怡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北京宣言》指出,和平是可以实现的,是与提高妇女地位不可分开地联系在一起的。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将妇女与武装冲突列为12个重点领域之一,强调要发挥妇女在和平事业中的平等作用,就必须支持妇女政治和经济赋权。

林怡指出,中方呼吁国际社会加大投入,加快兑现妇女、和平与安全议程承诺,与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协同,为全球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事业注入新动力。

林怡说,中国是性别平等的倡导者,更是妇女赋权的行动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妇女地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中国将保障妇女权益上升为国家意志,建立起包括100多部法律法规在内的妇女权益保护法律体系。

林怡说,在维护共同安全、促进共同发展、开辟共同未来的征程中,始终能看到中国和中国女性的积极贡献。过去30多年,中国派出1000多名女性官兵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执行扫雷排爆、巡逻警戒、医疗救治等任务,为冲突地区民众带去希望。近年来,中国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了“妇幼健康工程”,同联合国儿基会合作,共同改善有关非洲国家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中国向非洲之角面临饥饿威胁的妇女儿童提供紧急粮食援助,通过推广菌草技术帮助低收入妇女和她们的家庭脱贫致富。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培训超过13万名妇女人才,并设立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童和妇女教育奖,托举更多女性用知识和技能改变命运。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308/c1002-32639655.html

国际观察:惊涛骇浪更远航 外长记者会彰显大国风范

3月7日,外交部长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整场记者会100多分钟,秦刚回答了中外记者提出的14个问题。针对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秦刚妙语连珠,向外界展示了中国外交惊涛骇浪更远航的气魄与风范。

吹响中国外交“集结号”:

以元首外交为引领 以维护核心利益为使命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国际社会普遍期盼共护和平、共谋发展的良策。

世界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办?人类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秦刚表示,习近平主席从世界、历史和人类的高度指明了全球治理的人间正道。

秦刚指出,新时代十年,习近平主席相继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倡议和主张,包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这些理念的核心,就是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人类命运与共,国际社会要团结合作。

秦刚表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外交规划了顶层设计,明确了使命任务,作出了战略部署。当前,国内新冠疫情形势好转,中外交往有序恢复,中国外交已经按下“加速键”,吹响“集结号”。

2023年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秦刚表示,“一带一路”倡议迄今已吸引了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10年里,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一带一路’是务实开放的倡议,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合作中我们有商有量,在交往时我们重情重义。”

如今,中国式现代化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热词。秦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秦刚就此提出五方面启示:一是独立自主。中国的成功发展充分证明,各国完全有权利也有能力选择自己的道路,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二是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让人民不仅物质上富足,而且精神上富有。三是和平发展。我们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四是开放包容。尊重各国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彼此交流互鉴,精彩绽放,美美与共。五是团结奋斗。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充分证明,一盘散沙没有希望,团结奋斗才有力量,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

把握大国关系“方向盘”:

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

记者会上,中国处理中俄、中美、中欧关系的最新立场成为记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中俄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上,既不对世界上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也不受任何第三方的干扰和挑拨。秦刚强调指出,中俄成功走出了一条大国战略互信、邻里友好的相处之道,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中俄携手,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就有了动力,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就有了保障。世界越是动荡不安,中俄关系越应稳步向前。”

美国对华认知和定位出现了严重偏差,把中国当成最主要对手和最大地缘政治挑战。秦刚指出,美方声称要“竞赢”中国但不寻求冲突。但实际上,美方的所谓“竞争”,就是全方位遏制打压,就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如果美方不踩刹车,继续沿着错误道路狂飙下去,再多的护栏也挡不住脱轨翻车,必然陷入冲突对抗。

秦刚表示,中方将始终按照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致力于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我们也希望美国政府认真倾听两国人民的声音,消除“威胁膨胀”的战略焦虑,摒弃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拒绝“政治正确”的无端绑架,兑现承诺,与中方相向而行,共同探索出既有利于两国、又造福世界的中美正确相处之道。

中欧是两大文明、两大市场、两大力量。面对记者关于中美关系紧张下中方是否计划加强与欧盟的政治和商贸关系的提问,秦刚直指要害:“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不管形势如何发展,中方始终视欧盟为全面战略伙伴,支持欧洲一体化。”

铸造和平发展“金钥匙”:

做安全稳定的促进者、发展繁荣的合作者

2023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5周年。针对构建怎样的新时代中日关系,秦刚提出了四点建议:首先,要言而有信。尤其是“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重要政治共识,应该严格遵守。第二,要以史为鉴。日本军国主义曾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伤害,至今依然隐隐作痛。中国人民不会忘记,日方也不应忘记。第三,要维护秩序。一切挑战战后国际秩序和国际正义的历史修正主义,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第四,要互利共赢。我们应坚持市场原则和自由开放精神,加强合作,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和活力。

“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面对记者关于台湾问题的提问,秦刚首先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里的两句话进行了阐释。

对于两岸来说,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秦刚表示,作为骨肉同胞,我们将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同时,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跨越的红线。秦刚正告美方:如果美方真的希望台海风平浪静,就应该停止“以台制华”,回归一个中国原则的本源本义,恪守对中国作出的政治承诺。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动荡与变革交织,团结与分裂碰撞,机遇与挑战并存。秦刚在记者会上释放出坚定支持多边主义、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中国态度。

——谈俄乌冲突。中方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作出判断。在和平和战争之间,选择和平;在对话和制裁之间,选择对话;在降温和拱火之间,选择降温。

——谈中国的中东政策。中国支持中东国家战略自主,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中东国家内政。中国将继续主持公道,支持中东国家通过对话协商推动热点问题政治解决。

——谈美“印太战略”。美方标榜自由开放,实际上拉帮结伙,搞各种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号称维护地区安全,实际上挑起对抗,策划“亚太版北约”;宣扬促进地区繁荣,实际上要“脱钩断链”,破坏地区一体化进程。

——谈新征程上的中国外交。我们将以多边主义为路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贡献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惟其艰巨,更显荣光。新征程上的中国外交,是充满光荣梦想的远征,是穿越惊涛骇浪的远航。面对当前世界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308/c1002-32639603.html

桑给巴尔岛上的光明使者

2月23日,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纳兹莫加医院,董莉莉(左)为穆欣进行术前检查。

来自中国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的董莉莉是第32期中国援桑给巴尔医疗队的眼科医生,目前在纳兹莫加医院从事眼科诊疗及带教工作。46岁的白内障患者穆欣左眼不能视物已三年,被诊断为早老性白内障。经过董莉莉白内障手术后的第一天,穆欣左眼视力达到0.3。从去年十月开始工作至今,董莉莉已实施297例白内障手术,为患者带来了光明。

新华社记者 董江辉  摄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308/c1002-32639536.html

孟加拉国首都一楼宇发生爆炸至少15人死亡

3月7日,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救援人员在爆炸现场工作。新华社发

新华社达卡3月7日电 据孟加拉国媒体7日报道,该国首都达卡老城区一栋商业楼7日发生爆炸,造成至少15人死亡、超过100人受伤。

消防部门表示,当地时间16时50分左右,达卡老城区一栋商业楼发生爆炸,至少有11支消防队正在事故现场展开救援。

3月7日,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救援人员搬运遇难者遗体。新华社发

达卡医学院医院院长纳兹穆尔·哈克对媒体表示,有100多名伤者被送往医院,其中数人因伤势严重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

目前尚不确定爆炸原因。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308/c1002-32639359.html

“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保持信心”(外媒看点)

  只要到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看一看,就会发现一切都像疫情之前那样活跃起来。随着气温回暖,上海市中心最具国际化色彩的街区每天都熙熙攘攘。在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经济发展“列车”正开足马力全速前进。

  ——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报道

  2022年中国GDP增长3%,如果在2023年实现了增速5%左右的预期目标,就意味着中国经济从此前的影响中复苏。高盛集团分析认为,中国可以实现这一预期目标。

  中国相关政策带来的好处比预期的还要大,两会将让国内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保持信心。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报道

  中国设定“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体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之后、稳步重振经济的信心。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根据近日公布的官方数据,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在2月创近11年来的最高月度增幅,凸显出中国经济的快速回升。此外,中国服务业和建筑业也表现不俗。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

  (本报记者 李嘉宝整理)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308/c1002-32639308.html

2023年3月6日 星期一

秦刚谈中俄关系:世界越是动荡不安 中俄关系越应稳步向前

人民网北京3月7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3月7日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外交部长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俄罗斯塔斯社记者提问:中俄关系是世界关注的焦点,您如何看待两国关系发展走向?俄中关系能否为国与国关系提供新的范式?中国国家主席是否将于两会后访问俄罗斯?未来俄中双边贸易中是否有可能放弃使用美元或欧元?

秦刚:你提到大国关系范式,这是观察中俄关系一个很好的视角。大国交往,是搞封闭排他的集团政治,还是坦坦荡荡的君子之交?中俄成功走出了一条大国战略互信、邻里友好的相处之道,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有的国家习惯用冷战结盟的滤镜看中俄关系,看到的不过是自己的倒影。中俄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上,既不对世界上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也不受任何第三方的干扰和挑拨。中俄携手,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就有了动力,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就有了保障。世界越是动荡不安,中俄关系越应稳步向前。

元首交往是中俄关系的指南针和定盘星。我们相信,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必将在更高水平上不断前行。

至于你提到中俄贸易中用什么货币?答案很简单,什么货币好用、安全又信得过,就用什么货币。国际货币不应成为单边制裁的杀手锏,更不应成为霸凌胁迫的代名词。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307/c1002-32638684.html

日本东京银座艺术水族馆举行金鱼展

近日,日本东京银座艺术水族馆举行金鱼展,吸引大批游客参观。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307/c1002-32638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