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4月2日 星期日

两名伊朗军事顾问在以色列对叙利亚的空袭中身亡

  新华社德黑兰4月2日电(记者高文成)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2日发表声明说,又有一名伊朗军事顾问在近日以色列对叙利亚的空袭中身亡。伊方此前已证实有一名军事顾问在空袭中丧生。

  声明说,第二名遇难的军事顾问在3月31日以色列空袭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郊区时受伤,最终伤重不治。以色列将为杀害两名伊朗军事顾问“付出代价”。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3月31日已证实有一名驻叙军事顾问在空袭中身亡。

  伊朗外交部2日在其网站发表声明说,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表示,以色列持续对叙利亚发动袭击,侵犯叙利亚主权和领土完整,违反国际法。两名伊朗军事顾问的鲜血“不会白流”,伊朗将在政治上和法律上追究此类“侵略和犯罪行为”,保留在适当时间和地点作出回应的权利。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以军不断空袭叙境内目标,理由是打击伊朗军事设施、阻止伊朗向叙利亚和黎巴嫩真主党运送武器。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03/c1002-32656157.html

“美国梦”碎 何以为家——起底美国愈加恶化的无家可归顽疾

  新华社洛杉矶4月1日电 (国际观察)“美国梦”碎 何以为家——起底美国愈加恶化的无家可归顽疾

  新华社记者

  《洛杉矶县宣布因无家可归者危机进入紧急状态》《纽约市无家可归者数量已达到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高水平》《露宿街头者——美国无家可归者问题日益严重》……

  以上是美国媒体近期关于无家可归者问题一些报道的标题。美国政府统计数据显示,美国2022年1月有超过58万无家可归者,其中洛杉矶和纽约是无家可归者最多的城市。

  “为什么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却有大批人口不得不住在大街上?”不少美国人自我反思。有美国人指出,庞大无家可归者群体的长期存在是美国的“国家耻辱”,残酷地提醒人们美国政客对这一危机的漠视,其根源在于美国根深蒂固的社会不平等。

  “每一个无家可归者背后都有一个悲伤的故事”

  1月的美国西海岸,寒风冷雨暂息。43岁的非洲裔妇女希克斯忙着用木板加固自己的栖身之所——一辆废弃在洛杉矶县海港城路边的破旧厢式旅行车。

  希克斯原本是一名厨师,失业后因无力支付房租而流落街头。她已经在这辆车里住了三个多月。“没有了工作,付不起房租,太艰难了,”她说,“我希望能离开这里,找一个更安全的落脚点。”

  不远处的街边,72岁的白人男子迈克坐在一辆轮椅上。除了几个散落的手提袋,只有收养的一条黄狗在他身旁,陪伴主人熬过漫漫长夜。迈克此前因健康状况恶化被警方送进医院救治,出院后继续流落街头。

  加州非营利性组织“慈心丝带公益”发起人之一约瑟夫,常年在这一地区帮助无家可归者,为希克斯和迈克等人提供食物和衣物等物资。他告诉记者:“每一个无家可归者背后都有一个悲伤的故事。”

  有着“天使之城”称号的洛杉矶,全县人口约1000万,无家可归者接近7万人,两个数字均位居全美第一。这些无家可归者中,有部分人在政府或者福利机构的收容所居住,但约70%不得不流落街头,栖身于汽车、公园、废弃建筑、公交车站、火车站、机场和露营地等。

  数量庞大的无家可归者,已成为美国社会一大顽疾。《洛杉矶时报》一篇题为《洛杉矶无家可归者问题是国家耻辱》的社论写道:“不法分子视他们为猎物,海洛因、冰毒等毒品随手可得,性侵、肢体暴力屡见不鲜,结核病、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时时威胁着他们。”为应对愈加恶化的无家可归者问题,今年1月,洛杉矶县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在美国另一端的东海岸,纽约市曼哈顿下城包厘街。已是上午10点半,中年男子普林斯·法克斯的早饭还没有着落。他左腿膝盖以下残缺,坐在轮椅上,不停向行人招呼。“作为一名退伍老兵,我在挨饿,请救救我,求求你了!”

  法克斯告诉新华社记者,他左腿残疾是在一次军事行动中被地雷炸伤后截肢所致,退伍后政府只为他提供了几个月的照料和福利。他去政府支持的收容所求助,却遭到虐待。“我待在大街上是因为这里比收容所安全。那里的人试图性侵我,打我,并拿走我的东西。因为失去了一条腿,我无法保护自己。”

  交谈中,有志愿者用手推车推来食物分发给法克斯和附近其他有需要的人。法克斯高兴地说:“我要吃饭了。”他把一个塑料垃圾桶的盖子盖上,把食物放上去,以此作为自己的临时“餐桌”。

  美国政府2022年1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年1月全美无家可归的退伍军人有3万多人。研究表明,退伍后缺乏社会支持是造成退伍军人无家可归的主要因素。

  在纽约这个美国最大、最繁华的都市,无家可归者人数正不断增加。美国无家可归者联盟一份报告显示,近年来,纽约市无家可归者人数已达到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高水平。2022年12月,共有68884人睡在城市收容所,其中包括21805名无家可归的儿童。

  纽约儿童权益保护协会2022年10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至2022学年,纽约市居无定所的公立学校学生连续第7年超过10万人,比上一年增加3.3%,约占该市公立学校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这些孩子有的住在收容所,有的住在汽车、公园或废弃建筑中,有的寄宿在亲戚朋友家里。他们经常缺课,学业表现不佳,其中住在收容所里的孩子的高中辍学率是有固定住所孩子的三倍多。

  “源自多个公共政策的失败,并非意外事件”

  美国知名反战组织“即刻行动制止战争消除种族主义”联盟负责人布赖恩·贝克尔说,美国政府应该把钱花在人们需要的地方,而非用来资助战争和军国主义。

  “为什么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却有大批人口不得不住在大街上?”贝克尔质问。

  美国无家可归问题跨部门委员会执行主任杰夫·奥利韦特说,当前这轮无家可归者潮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源自多个公共政策的失败,并非意外事件”。其中一个原因是保障性住房短缺,目前缺口达700万套。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无家可归问题的专家玛戈·库谢尔表示,加州政府为极低收入者提供的可负担住房至少短缺100万套。

  美国预算与政策优先安排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6年,美国用于公共住房的联邦资金减少21%。这不仅影响了新建住房供应,还导致现有住房减少。美国全国低收入者住房联盟指出,每年约有1万套公共住房因失修无法继续居住。维修现有的公共住房需花费700亿美元,这个数字比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一整年的预算还要高。

  2022年12月,拜登政府公布一项无家可归者问题应对计划,表示将把增加住房供应摆在优先位置,目标是2025年让无家可归者数量减少25%。不过,批评者认为这一计划治标不治本,是过去失败战略的翻版。

  美国智库凯托学会研究贫困和不平等问题的高级研究员迈克尔·坦纳说,美国历届政府都未能解决无家可归者问题,人们倾向于找到一个简单答案,“要么让警察把他们(无家可归者)赶走,要么把钱砸在住房上”,但这类答案都解决不了问题。

  得克萨斯州公共政策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米歇尔·斯蒂布指出,无家可归者通常由代际贫困、吸毒酗酒、精神疾病、家庭暴力以及缺乏支持网络等因素造成,拜登政府的计划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做得不够。

  奥利韦特认为,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无家可归者问题是美国社会的失败而非个人的失败。要区分造成无家可归者的根本原因和个人风险因素,人们常提到的精神疾病、药物滥用或家庭暴力等与无家可归问题有关,但并不是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根深蒂固的社会不平等”

  那么,问题根源何在?旨在应对加州硅谷无家可归问题的“目的地:家”项目认为,虽然无家可归者问题是由多个因素引发并且每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更深入的研究发现,无家可归者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根深蒂固和长期存在的社会不平等”。

  美国是贫富分化最为严重的西方国家。过去几十年,美国贫富差距越发悬殊,而美国政府却缺乏解决贫困问题的政治意愿。美国人口普查局去年1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贫困人口为3790万,官方贫困率达11.6%。这些贫困人口承受风险能力较弱,遭遇疾病、失业、意外等都有可能陷入困境,失去住房从而流落街头。“如果我们无法阻止人们源源不断地沦为无家可归者,我们将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加州非营利组织“全家”联络主管伊迪·艾恩斯说。

  美国作为头号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系统性不平等,有近3000万人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华盛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0年6月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一些美国人失业后付不起医疗保险费,又没有多少储蓄,生病后陷入财务困境,最终沦落街头。该报告调查的无家可归者中,68%的人有过医疗债务。哈佛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雷蒙德·克林德和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尼尔·马奥尼等人2021年7月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6月,全美医疗债务总额估计高达1400亿美元,低收入者是受此类债务冲击最大的群体。马奥尼评价,这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经典案例”,也是“令人震惊和独特的美国现象”。

  系统性种族歧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美国全国终止无家可归联盟2020年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少数族裔变成无家可归者的风险要高于白人。非洲裔在美国总人口中占比为13%,在美国无家可归者中占比却超过40%。与此同时,流落街头的拉丁裔也越来越多。美国媒体指出,洛杉矶县的拉丁裔无家可归者从2015年的约1.1万人猛增到2022年的近2.9万人,旧金山市的拉丁裔无家可归者人数2019至2022年间增长55%。

  从事社会救助工作的专业人士表示,洛杉矶作为美国最富有的城市之一,却面临严重的无家可归者问题令人痛心。这是洛杉矶、加州乃至全美面临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政客们不能把解决这个问题只当成选举口号,不是送一顿饭、一条毛毯给无家可归者,或者开一辆大巴车把他们送去别的城市,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要从根源上解决美国无家可归者问题,采取综合的经济、社会和医疗保健等措施,既要对那些努力重回社会的无家可归者伸出援手,更要从源头上阻止更多人因无法立足社会而流落街头。

  然而,现实中,美国政府宁可每年把数千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军费开支,也不愿投入足够资源真正解决贫困等社会问题。毕竟,就像前联合国极端贫困和人权问题特别报告人菲利普·奥尔斯顿曾经指出的那样,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坚称“人权不包括免于死于饥饿、免于无钱就医或者免于在极度贫困环境下成长的权利”的国家。(参与记者:杜白羽、高山、刘亚南、谭晶晶)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02/c1002-32656080.html

国际青年友谊茶会暨中国中铁开放日在京举行

参与活动的嘉宾合影留念。中国中铁供图

人民网北京4月2日电 (记者白紫微)3月31日,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国际青年友谊茶会暨中国中铁开放日在京举行。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董霞、中国中铁执行董事王士奇出席活动并致辞。“未来之桥”中国—中东欧青年研修交流营的青年代表、中东欧国家驻华使节、在京央企青年代表等约100人参加活动。

董霞表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是长期友好的合作伙伴,在经贸合作、互联互通、人文交流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希望双方青年携手,凝聚和平与创新力量,促进青年共同发展,共同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青年篇章。

王士奇指出,中国中铁将努力倡导和推进同中东欧国家共建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以实际行动为改善当地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企业力量。

来自保加利亚的社会党青年联盟主席加布里埃尔·乔治耶夫·沃尔切夫表示,中国是保加利亚和欧洲可靠的合作伙伴,此次研修交流活动对于增进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伙伴关系非常重要。

来自北马其顿的欧洲青年协会主席德扬·伊利奥斯基表示,青年要为了美好的未来共同努力,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交流合作机会,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友谊将不断深化。

活动期间,中外青年代表参观了中国中铁“开路先锋”文化展览馆,了解了中国中铁的发展历史,实地感受了中国企业在致力民族工业、助力改革开放、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等方面作出的贡献。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02/c1002-32656053.html

2023年4月1日 星期六

龙卷风袭击美国多州至少21人死亡

  新华社休斯敦4月1日电(记者徐剑梅)强龙卷风、雷暴等极端天气3月31日至4月1日袭击美国中西部和南部地区至少7个州,目前造成的死亡人数已升至21人,许多城镇房屋倒塌,受灾严重。

  综合美国媒体报道,在伊利诺伊州北部,一家剧院3月31日晚间在大风和冰雹中屋顶坍塌,事发时剧院里约有260人观看音乐会。一名50岁男子当场死亡,约40人受伤,至少两人伤势严重。在该州克劳福德县,龙卷风导致3人死亡,多座房屋受损。

  在阿肯色州,强龙卷风已造成5人死亡,至少50人受伤。

  田纳西州官员证实,该州至少7人因龙卷风袭击死亡。

  龙卷风还在印第安纳、亚拉巴马和密西西比州共造成5人死亡,对艾奥瓦州东部也造成一定破坏。

  美国风暴预报中心专家比尔·邦廷说,除龙卷风外,该机构还接到数百起冰雹和破坏性大风报告。

  美国气象学家表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美国中西部和南部地区龙卷风、雷暴等极端天气将更加频繁。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02/c1002-32656052.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新加坡共和国关于建立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新加坡共和国总理李显龙于2023年3月27日至4月1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

  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李显龙总理举行会见,李强总理同李显龙总理举行会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分别同李显龙总理举行会见。

  双方一致认为,两国始终从长远角度和战略高度规划和推动中新互利关系发展。2015年习近平主席对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国建立了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在这一关系定位指引下,双边关系发展良好,契合两国独特优势和发展优先事项。两国在广泛领域建立起务实多元合作,共同把握新兴领域新机遇。

  双方一致同意将中新关系提升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为双边关系规划未来发展、明确战略方向。

  新方重申支持中方推动高质量发展,欢迎中方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中方肯定新方长期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为双边合作奠定坚实基础,表示支持新加坡的持续发展与繁荣。

  双方高度肯定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将以今年倡议提出10周年为重要契机,持续深化高质量合作,造福两国和地区人民。

  双方欢迎根据2018年签署的《关于升级〈自由贸易协定〉的议定书》启动的中新自贸协定升级后续谈判实质性完成,将在今年尽快完成相关议定书签署。这契合两国致力于推进高标准、高质量合作,将为两国提供更多商业友好、自由和透明的政策,提升贸易和投资市场准入。

  基于双边合作的高质量和前瞻性,双方期待加强中新两国在贸易和投资、绿色和数字经济、粮食安全、金融、航空以及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全面创新合作,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等新领域协同增效,着眼未来发展挖掘新增长机遇。双方将充分利用既有的年度中新双边合作联委会以及8个地方经贸理事会等政府间机制,拓展新的合作领域。

  双方重申,将在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继续加强中国东盟关系和合作。新加坡欢迎中方支持东盟在不断演变的区域架构中保持中心地位。两国将共同努力,有效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推动互利共赢的经济增长。

  双方将坚持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国际法,加强在联合国等多边机制中的协调与配合。

  中国和新加坡将继续共同努力,维护世界贸易组织体现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确保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02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02/c1002-32656033.html

安哥拉一职业技术学院将中文课程纳入教学大纲

  新华社罗安达4月1日电(记者吕诚成)安哥拉内图大学孔子学院与邦多·马图阿通吉拉职业技术学院3月31日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开设中文课,并将中文课程纳入该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大纲,推行“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模式。

  邦多·马图阿通吉拉职业技术学院是安哥拉首个将中文课程正式纳入教学大纲的职业技术院校。学院院长弗朗西斯卡·维勒说,中国是安哥拉第一大贸易伙伴,安哥拉有很多新技术来自中国,掌握中文将使安哥拉青年更具职业竞争力。她还表示,将中文课程纳入教学大纲也有助于进一步加深两国文化交流。

  据介绍,安哥拉内图大学孔子学院自2016年开始招生以来,已累计招收学员超过2000人,并与安哥拉多个政府部门和高校等开展语言文化合作项目。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02/c1002-32655966.html

中企承建塞尔维亚高速公路路段通车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4月1日电(记者石中玉)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新贝尔格莱德-苏尔钦段通车仪式4月1日在塞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总理布尔纳比奇和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陈波等出席仪式。

武契奇在致辞中说,中国有句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新贝尔格莱德-苏尔钦段高速公路是包含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的现代化公路,该路段通车将大幅缩短其他城市来往贝尔格莱德的距离。

武契奇对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表示感谢。他说,感谢中国朋友们一直同塞尔维亚站在一起,塞尔维亚将继续维护并促进塞中两国友谊。

陈波表示,很高兴行驶在这条公路上的塞尔维亚朋友们每天都能感受到中塞互利合作实实在在的成果。公路的顺利通车凝聚了各方的努力,感谢塞方对中国承建企业的大力支持,感谢中塞两国建设者付出的辛勤劳动,期待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更多合作成果。

新贝尔格莱德-苏尔钦路段是E763高速公路的起始段,连接贝尔格莱德市区与已完工的E763高速公路苏尔钦-奥布雷诺瓦茨段,全长7.9公里,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该路段通车后,E763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140公里,其中约87公里由中国企业承建。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02/c1002-32655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