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4月15日 星期六

中老铁路首次实现单日客货运量双破“万”

中国网4月15日讯 (记者 唐佳蕾)4月13日,随着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成功开行,中老铁路首次实现单日客货运量双破“万”目标(发送人数超人1万人、货运发送量超过1万吨)。4月15日,记者走访了万象南站,实地考察了中老铁路货运情况。

据了解,今年以来,老中铁路有限公司在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组织指导下,借助开行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的契机,针对货运需求和改进服务建议采取措施解决货运组织中的痛点和堵点,并摸清货运季节性和周期性变化规律,抓住旱季黄金季节,大力组织木薯、矿石和季节性农产品等货源。

据统计,2023年1月1日至4月13日期间,中老铁路老挝段累计开行货物列车1130列,同比增长122%,货物发送量突破118万吨。其中由老挝发往中国的货物108万吨,同比增长376%,黄金大通道的运输潜能持续释放。

“中老铁路发送的货物品类也更加丰富,已从开通初期的100余种拓展到2000余种。”老中铁路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杜志刚介绍说,从中国发运到老挝的货物主要是机械设备、家用电器、蔬菜、鲜花、机械配件等,货物运输覆盖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国;从老挝发运到中国的货物主要是金属矿石、木薯、薏米等,通达中国25个省区市。

老挝通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安全技术总监胡胜利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老铁路是一条友谊路、发展路,带给老挝的不仅是交通上的便利,还有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让老挝民众的生活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善。他举例说:“2021年以前木薯干片价格是700元人民币一吨,2021年年底中老铁路开通后木薯干片价格涨到了1200元人民币一吨,翻了近一倍。”

“今年老挝的木薯种苗是‘一苗难求’,还有大米、玉米、薏仁米等农作物价格都是倍涨。老挝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所以,中老铁路是让老挝人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胡胜利说。

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为中老两国共同繁荣带来新机遇,为“一带一路”共商合作、共建项目、共享红利再添生动例证。

来源:中国网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16/c1002-32665526.html

热点问答:苏丹为何突发武装冲突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 热点问答:苏丹为何突发武装冲突

新华社记者

当地时间15日上午,苏丹首都喀土穆响起激烈枪声,间或可听见炮声。当前局势怎样?冲突缘何发生?未来走向如何?

4月15日,苏丹首都喀土穆冒出浓烟。新华社发(穆罕默德·海德尔 摄)

当前局势怎样

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当天发表声明说,已控制总统府、武装部队领导人住地和喀土穆国际机场。苏丹武装部队对这一说法立即予以否认,但承认快速支援部队试图对军方发动多点攻击,并表示空军战机已对快速支援部队目标实施了打击。

有目击者告诉新华社记者,枪炮声来自喀土穆的苏丹快速支援部队总部附近,苏丹武装部队已向那里派出装甲部队。此外,双方当天还在位于北方州的麦罗维空军基地激烈交火。

喀土穆市尼罗河大道附近也传来阵阵枪炮声,那里离新华社喀土穆分社不远。新华社记者看到,当天下午分社附近街头几无行人,苏丹武装部队出动的战机从分社上空呼啸而过。

中国驻苏丹大使馆在公众号上发布紧急安全提示说,15日上午喀土穆多地突发武装冲突,安全风险急剧上升。中国驻苏丹使馆紧急提醒在苏中国公民和中资机构保持高度警惕,严格避免外出,加强安全防范,远离临街房间或窗户,防止被流弹误伤,保护好自身生命财产安全。如遇突发紧急情况,及时报警并向使馆报告。

冲突缘何发生

快速支援部队是苏丹武装部队的组成部分,领导人是苏丹主权委员会副主席穆罕默德·哈姆丹·达加洛,这支部队今年3月起部署至喀土穆、麦罗维等地。

当地媒体和观察人士普遍认为,穆罕默德·哈姆丹·达加洛同苏丹主权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布尔汉之间政见不和,此次冲突起因可能是快速支援部队方面对即将被并入陆军以及部分人事安排不满。

自独立以来,苏丹始终难以摆脱由乱到治、由治到乱的怪圈。2019年,苏丹军方推翻巴希尔政权,苏丹政局陷入不稳定状态,多次发生小规模冲突和动乱。

苏丹的社会结构建立在部落纽带和族群血缘关系之上,这种社会结构对武装部队和政党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得武装部队和政党内部矛盾较难调和,很容易让社会陷入动乱。此外,苏丹国力不强,难以有效抵挡外部各种势力,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干扰。苏丹的动乱,其背后大多有外部势力搅动。

冲突走向如何

参考苏丹独立后历次大小动乱,对分析此次冲突未来走向或许具有借鉴意义。过去,苏丹发生动乱后,若规模较小,一般可通过谈判解决;若是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动乱,平息难度就较大。

回顾过去,苏丹每次动乱,无论规模大小,最终都能被平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苏丹民众希望稳定、向往和平的愿望非常强烈,任何能够带来和平稳定的解决方式,都能得到苏丹民众的拥护。也正是这个原因,让很多苏丹民众相信,本次冲突也能平息。

此次冲突受到地区国家高度关注。作为苏丹的邻国,埃及外交部在事发后很快发表声明,对苏丹持续发生的冲突表示严重关切,呼吁苏丹各方保持克制,敦促苏丹各方保护平民生命安全。埃及航空公司也表示,立即暂停开罗至喀土穆间航班72小时。(参与记者:邵杰、王丙飞、姚兵)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16/c1002-32665459.html

中国—巴西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和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于2023年4月14日在北京会晤。习近平主席和卢拉总统在会谈中认同,气候变化是我们所处时代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应对这一危机有助于构建公平和共享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2.国际科学界已经明确指出,人类活动正在改变全球气候系统并对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造成新挑战。发达国家对温室气体排放承担历史责任,应当早于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率先强化气候行动并提供气候资金,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和政策空间。

  3.中国和巴西强调,需将紧急气候响应和保护自然相结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彻底消除贫困和饥饿,不让任何人掉队。

  4.中国和巴西承诺拓宽、深化和丰富气候领域双边合作,以及双方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遵循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考虑不同国情,并在可持续发展、不可剥夺的发展权及彻底消除贫困和饥饿框架下推动强化全球治理的共同努力。

  5.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巴黎协定》为我们指明了共同将全球气温平均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摄氏度之内的道路。我们决心进一步加强多边主义,包括同“77国集团和中国”所有伙伴一道,以期建立一个集体性、反对单边主义和绿色贸易壁垒,并坚定立足于国际社会团结合作价值观的气候团结典范。

  6.我们欢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释放的关键政治信号,特别是在根据现有最佳科学,并基于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考虑不同国情实施《巴黎协定》的时代,发展中国家对实施手段的需求。

  7.发展中国家需要来自发达国家可预测并充足的支持,包括以必要和相称的范围、规模和速度获取气候资金,以及技术和市场准入,以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考虑到正如首份关于确定发展中国家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需求报告所指出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向低碳和气候韧性经济的公正转型将耗资数万亿美元,我们继续对发达国家提供的气候资金仍然未兑现每年1000亿美元的承诺表示严重关切,这一目标自2009年确立以来每年从未兑现,即便实际资金需求远超上述承诺。我们敦促发达国家兑现其尚未履行的气候资金义务,做出他们远高于每年1000亿美元的新的集体量化目标承诺,并提出清晰的适应资金翻倍路线图。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如此水平的实施手段才是世界为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实施所需要的气候雄心。

  8.我们决定为推动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在迪拜举行的、聚焦落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做出贡献。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促进《巴黎协定》所有领域实施和雄心的主要机制,全球盘点必须有效评估和识别气候领域实施缺口,同时为发达国家率先减排并补齐发展中国家实施手段缺口奠定基础。

  9.全球盘点成果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对于给各国以国家自主决定的方式并考虑不同国情,在202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0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上提出《巴黎协定》下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提供信息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欢迎巴方申办COP30,2025年峰会将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未来发挥关键作用。

  10.我们欢迎中国和巴西科学家积极参与IPCC第七次评估报告主席团竞选的努力,及其致力于全球气候变化科学评估的贡献。

  11.双方赞赏彼此并决心继续推进各自强有力的国内气候努力和进展,我们承诺拓展、深化和丰富气候领域双边合作,例如在向可持续和低碳全球经济转型;智慧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绿色产业发展;可再生能源,包括向偏远社区提供服务和支持;电动汽车;绿色技术创新、研究与开发;以及绿色投融资等领域。我们计划通过有效执行各自关于禁止非法进出口的法律,共同支持消除全球非法采伐和毁林。双方将在技术开发和共享方面进一步合作,包括关于强化对森林覆盖监测的新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6星(CBERS6)。此外,双方将推动关于森林保护和可持续管理、生态退化地区的再生和植被修复知识和最佳实践交流及其他形式合作。

  12.中国和巴西将推动气候投融资领域的政策对话与经验分享。

  13.双方决定在中国—巴西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下设立环境和气候变化分委会。

  14.卢拉总统对习近平主席和中国政府给予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16日 02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16/c1002-32665337.html

2023年4月14日 星期五

在德国波恩樱花大道邂逅春日浪漫

当地时间2023年4月14日,德国波恩,著名的樱花大道赫尔街的樱花盛放。每年春天,这条街道上盛开的粉樱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15/c1002-32665230.html

美媒:美国封禁TikTok不为保护国家安全 而为维持科技领域支配地位

  海外网4月14日电美国雅各宾新闻网4月11日的一篇评论文章认为,美国政策制定者扬言封禁社交媒体TikTok,暴露了他们真实意图——维护美国科技领域资本家的支配地位。

  该文称,过去几十年来,美国政策制定者一直以言论自由为借口为技术扩张作辩护,而如今,只因TikTok首次有效挑战了美国主要社交平台的主导地位,美国政策制定者就对其感到恐惧,甚至威胁称要封禁这款应用程序。

  文章回顾美国政府此前在数据安全领域的举措,认为封禁TikTok法案与美国过去数十年推行的技术政策背道而驰,所谓的“互联网自由开放的捍卫者”现在换了一番说辞,“言论自由从来都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海外网 刘强 实习生 商睿文)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15/c1002-32665246.html

一带一路+RCEP,多国企业感受中国对外开放红利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赴海南特派记者 赵觉珵 谢隽】随着新冠疫情退去,“开放”成为中国经济在2023年的关键词之一。今年又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释放出的巨大发展潜力备受期待,这也体现在正于海南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此次展会期间,来自国内外的商界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持续高质量推进、RCEP红利逐渐显现、海南自贸港建设不断加速,这些都展现出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也为正在复苏中的全球经济注入新动力。

本月10日开幕的消博会是中国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举办的首场重大国际性展会。分析人士认为,这一展会本身就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有力信号: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广州韩国贸易馆馆长金柱澈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当前全球经济最重要的活力来自于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全球企业最期待的也是中国扩大开放叠加调整防疫政策所释放的市场机遇。

本届消博会吸引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100个消费精品品牌参展,参展国别数、品牌数和采购商数等指标均有提升。其中,日本、韩国、泰国、越南等RCEP国家以国家展团形式参展,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乌拉圭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也有广泛参与。

泰国天丝集团首席执行官许馨雄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RCEP生效已超一年,更多开放红利不断释放,海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越来越明显,自贸港与RCEP形成叠加联动效应。因此,天丝集团更加期待RCEP促进海南自贸港建设带来的新机遇。

中国商务部12日宣布,已于2022年1月1日生效的RCEP将于6月2日对菲律宾正式生效。届时,RCEP将对15个成员国全面生效,全球最大的自贸区将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

在已经生效的一年多时间内,RCEP对区域内经贸合作的影响已经得到显现。今年一季度,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合计进出口3.0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占同期中国外贸总值的31.2%,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

新加坡企业傲胜(OSIM)北亚区品牌管理营销副总经理林晓慧告诉《环球时报》记者,OSIM正计划充分利用RCEP和海南自贸港的开放红利,深化OSIM在华的贸易合作,并充分利用RCEP政策红利,动态调整产业链和供应链。

林晓慧说,RCEP的生效建成了一座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桥,能够为各方带来长远的市场机遇。协定成员将总体实现90%以上税目的零关税,有利于区域内商品、技术、服务、资本、人员的便捷流动,有效促进国际贸易投资,提升区域内国家经贸合作的紧密度,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与此同时,RCEP的生效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全球开放合作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期待能够为国家经贸合作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并为区域乃至全球贸易投资增长、经济复苏和繁荣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无论是RCEP,还是‘一带一路’,都受到集团最高层的重视和认可”,泰国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副董事长叶剑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我们一直认为,整个世界需要更进一步的互联互通。”据悉,正大集团正在参与泰国东部经济走廊的建设,而中泰两国也在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和“泰国东部经济走廊战略”对接。

除面向东盟国家外,“一带一路”的影响也在向欧洲扩展。亮相第三届消博会的德铁信可是最早参与中欧班列的德国企业之一,该公司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夏梁华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欧班列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为中欧乃至全球贸易的物流运输提供了高效率的运作方式以及运营体系,同时还倡导低碳环保的运输理念,使得中欧之间的供应链更加可靠、更加绿色。

目前,德铁信可通过中欧班列,每周提供约10个班次的出口服务以及5个班次的进口服务,每周货量多达约400个标准箱,所运货品覆盖了电子产品、工业设备、医疗机械、奢侈品、日用品、汽配以及整车等。

夏梁华评论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为德铁信可所在的物流行业带来了持续利好。首先,“一带一路”倡议有力地促进了各国的经贸合作,带动了跨境贸易和物流需求的稳步增长;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还有利于一系列跨国家、跨地区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项目的加速落地,为跨境物流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基础。

夏梁华表示,未来德铁信可希望继续深耕中欧班列业务的运营及发展,争取在不久的将来把中欧班列升级为亚欧班列,真正打造出联通欧亚大陆的陆上运输体系。此外,德铁信可还积极布局海南,希望抓住海南自贸港建设及封关的发展机遇,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携手更多中外企业,共同分享互利共赢的硕果。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15/c1002-32665245.html

墨西哥愿与中国加强多领域交流对话

  新华社墨西哥城4月13日电 墨西哥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卡里略13日表示,墨方重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愿同中国在多领域加强交流对话。

  当天,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罗照辉在墨西哥城会见卡里略。卡里略积极评价墨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表示愿在农业、教育、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领域加强交流对话。

  罗照辉表示,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等新理念新思想,为实现世界发展稳定提供了中国方案。共同发展需要各国共同行动。中墨同为发展中大国和新兴经济体,在很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相同或相近立场,有能力、有责任加强国际发展合作,开展政策对话,深化务实合作。

  双方认为,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中墨开展国际发展合作前景广阔。双方重点就在墨西哥城建立菌草技术示范中心达成一致,就选址、合作方式等深入讨论,一致认为菌草作为中国“小而美”援外新品牌首次落地墨西哥,并以此向拉美地区辐射很有意义。双方并签署了《中墨两国政府关于菌草技术、可再生能源规划与建设研修项目立项换文》。

  中国驻墨西哥大使张润等参加。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415/c1002-32665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