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5月4日 星期四

美国3月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额降至642亿美元

新华社纽约5月4日电(记者刘亚南)美国商务部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出口增加推动,3月美国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额降至642亿美元,环比下降9.1%。

数据显示,在油气产品、汽车及零部件等出口增长带动下,美国3月商品出口额增长52亿美元至1743亿美元;服务业出口额增长1亿美元至818亿美元。进口方面,美国3月商品进口额下降12亿美元至2609亿美元,其中半导体及工业原材料进口额降幅较大;服务业进口额增加1亿美元至595亿美元。

数据还显示,美国3月商品贸易逆差额减少64亿美元至866亿美元;服务贸易顺差额下降近1亿美元至224亿美元。其中,美国3月石油贸易顺差额68亿美元,是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

依据美商务部的这组数据,在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中,美国对欧盟贸易逆差额减少26亿美元至156亿美元。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05/c1002-32679205.html

“进一步发挥青年在民心相通中的独特作用”

人民网开罗5月4日电 (记者沈小晓)“从项目初期到现在,能够为项目安全管理尽一份力,我感到十分荣幸。”今年27岁的白旭光说。白旭光是埃及新首都CBD项目的一名安全工程师。他表示,在工作中,自己逐渐掌握了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的内容,今后将继续为项目履约做好安全保障,直到项目竣工交付。

为庆祝“五四”青年节,5月2日,中建埃及分公司组织召开“共商、共建、共享、共赢”中埃青年主题交流活动,50余名中埃青年代表参加。

活动上,中埃青年员工围绕自己对“一带一路”含义的理解进行专题发言,青年员工纷纷表示很荣幸能够为中埃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将继续在中建埃及这个广阔平台上发光发热。

近年来,中埃共建“一带一路”涵盖了基础设施、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体现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真挚感情,为推动中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与会青年员工还结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公司下一步发展畅谈了个人建议,大家积极建言献策,从青年员工培训、培养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26岁的埃及籍员工塔雷克·穆罕默德表示,希望在未来能够进一步加强学习,多参加专项培训,努力提升管理能力,为公司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更大的力量。

“中埃青年员工在工作中都展示出了青春与活力。”中建埃及分公司副总经理陈伟表示,将加强对青年员工的关心关爱,采取更多针对性措施,强化青年员工的培养,推动中埃青年员工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进一步发挥青年在民心相通中的独特作用。”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05/c1002-32678881.html

中方期待欧安组织为维护欧洲和平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新华社联合国5月4日电 联合国安理会4日听取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安组织)工作通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听取通报后发言说,当前欧洲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上升,中方期待欧安组织为维护欧洲和平稳定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

耿爽说,欧安组织在预防和解决冲突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要用好现有机制,加大劝和促谈、斡旋调停力度,平衡照顾各方利益与关切,鼓励成员国摒弃冷战零和思维和集团政治,通过对话协商建立互信、通过和平谈判化解纷争,以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实现安全。

耿爽表示,1975年赫尔辛基会议最后文件确立的安全不可分割原则,应得到坚持并落到实处。欧安组织应推动成员国尊重彼此合理安全关切,探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架构,实现共同安全。欧安组织应同国际社会一道,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致力于在欧洲实现可持续安全。

耿爽说,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国际社会应坚持劝和促谈正确方向,帮助冲突各方尽快打开政治解决危机的大门。中方鼓励欧安组织发挥自身优势,为支持俄罗斯和乌克兰重启谈判创造必要环境和条件。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05/c1002-32678860.html

美方应当停止利用网络武器在全球实施窃密和网络攻击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  (记者曹嘉玥)就有报告披露美国中央情报局持续进行间谍窃密活动一事,外交部发言人毛宁4日表示,有关动向值得国际社会高度警惕,美方应当停止利用网络武器在全球实施窃密和网络攻击。

  4日,中国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与360公司共同发布了《“黑客帝国”调查报告——美国中央情报局》。

  毛宁在当日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有关提问时表示,根据报告,美国中央情报局长期收集外国政府、公司和公民情报信息,组织实施和指导监督跨境秘密活动,在世界各地秘密实施“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通过向冲突各方提供加密网络通信服务、断网通联服务、集会游行活动现场指挥工具,以及研发软件、“反审查”信息系统等方式,持续进行间谍窃密活动。

  “有关动向值得国际社会高度警惕。”毛宁说,报告披露的大量发生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真实案例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全球长期发动网络攻击行为的又一实例。

  “美方应当重视并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停止利用网络武器在全球实施窃密和网络攻击。”她说。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05/c1002-32678774.html

多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国际视点)

  今年3月30日是联合国设立的首个“国际零废弃物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当天举行的纪念活动上表示,到2050年,地球上的废弃物将多达40亿吨,地球正在被垃圾淹没,现在必须进行清理。联合国网站指出,纪念活动旨在让人们意识到,当前世界迫切需要向促进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模式的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转型,这将为各国节省数十亿美元,创造数十万个就业机会。

  发展循环经济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路径。当前,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实现绿色增长和气候目标日益成为国际各方共识和努力方向。一些国家通过完善相关立法、推广成功模式、创新工业共生体系等,大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阿联酋——

  加大污水处理,发挥最佳效能

  阿尔萨菲亚公园是阿联酋阿治曼市最受欢迎的休闲场所之一。公园里大片干净整齐的绿地、500棵棕榈树和五彩斑斓的鲜花,尤其受到游客和当地人的喜爱。如此大规模的绿化管理工作,离不开阿治曼市近年来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阿治曼市是阿联酋七个酋长国之一——阿治曼酋长国的首府。过去,当地污水处理设施不足,污水任意排放,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2006年起,阿治曼市政府与私营企业合作建设城市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循环水,以满足绿化、工业等用水需求。“我们的污水处理厂每天从住宅、企业收集处理超过10万吨废水,其中40%作为处理后的水源进行再利用。”阿治曼污水处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收集的污水要经过多重处理,如去除悬浮固体、生物处理消除污染等。污水处理系统还可以利用污泥消化和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发电,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每年可减少约6000吨二氧化碳排放。

  阿联酋是全球水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在阿治曼酋长国污水处理成效显现后,阿联酋加大了对污水处理项目的投资与政策扶持。2012年,哈伊马角和迪拜酋长国也复制了这一模式,陆续加大建设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

  2021年1月,阿联酋成立循环经济委员会,推动实施循环经济相关政策举措,优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交通、可持续制造、可持续食品生产和消费等。同年9月,阿联酋宣布启动“面向未来50年发展战略”,拨款50亿迪拉姆(1元人民币约合0.53迪拉姆)支持循环经济发展。阿联酋气候变化与环境部环境研究员艾莎·萨利姆表示,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其他技术实现更清洁、绿色和可持续的工业生产,将是阿联酋发展循环经济的未来目标和方向。

  丹麦——

  “工业共生体系”实现资源共享

  在丹麦卡伦堡市生态工业园内,各类企业通过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关系,这一循环经济模式让这个只有1.6万人口的滨海小城声名鹊起。

  生态工业园建立初期仅有4家企业入驻,卡伦堡市政府尝试使用园区内发电厂产生的蒸汽为全市供暖,迈出了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一步。目前,园区内有23个项目,基于循环经济的原则,企业之间实现蒸汽、污泥、热能等20多种工业排放物质和能量的闭环流通,逐渐形成一种“工业共生体系”。数据显示,通过共享废弃物和其他资源,园区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8000多万欧元,节约地表水400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8.6万吨,回收固体材料6.2万吨。2015年以来,园区内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80%。

  “这一工业共生体系的核心是从一个行业获取残留物,将其用于不同的生产过程。”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工作人员梅特·斯科比约介绍。卡伦堡生态工业园主席迈克尔·霍尔格伦表示,通过与合作伙伴交换材料、水和能源,工业共生体系不仅提高了经济收益,而且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和企业运营成本。

  建设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是丹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缩影。2018年9月,丹麦政府发布循环经济发展新战略,投资1600万欧元支持15项具体措施,以充分发挥材料和产品再循环利用潜力,最大限度减少浪费。此外,丹麦还将《2020—2032年国家废弃物预防和管理计划》纳入“循环经济行动计划”,对严重影响环境和气候的生物燃料、建筑和塑料领域废弃物进行量化指标管理。各方持续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努力正日益取得明显效果。

  德国——

  修订法律促进家电回收利用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电子产品日益增多,对电子产品的有效回收和利用是很多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一大难点。据德国媒体报道,2019年德国废弃家电的总体回收率约为44%,回收家电中约有86%实现了循环利用。德国环境部部长施特菲·莱姆克介绍,德国现在有数以百万计的废弃小家电闲置家中,应该让消费者尽可能简单方便地处理它们,这样才能循环利用有价值的材料,减少有害物质对环境的破坏。

  回收流程繁杂是电子产品回收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德国新修订的《关于电子电气设备的流通、回收和环保处理的联邦法》于2022年正式生效,以便让回收工作更加便利,更好实现循环利用。例如,通过在超市、折扣商店等消费者经常光顾的地方设置回收点,方便民众随时处理闲置的手机、手电筒及电动剃须刀等小家电。

  由于废弃电器中的部分电子元件包含有害物质,德国法律规定不能将其作为普通生活垃圾处理,必须专门分类处理。消费者有义务将废弃电器送至指定处理点,否则可能面临最高1万欧元的罚款。家电制造商也有义务接收回收的旧家电,进行处理、再利用,否则也将面临5万欧元的罚款。

  除了废弃家电,德国还对旧汽车、电池、饮料包装等回收再利用制定详细规则。例如,德国对可回收饮料容器实施强制押金制度,消费者购买饮料时必须多付一定费用作为容器的押金,以保证容器使用后退还商店循环利用。德国废旧电器基金会主席戈德堡认为,负责任地使用资源、从废旧物品中回收有价值的材料是循环经济运作的基础,正确地进行收集与回收至关重要。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05日 16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05/c1002-32678747.html

秦刚会见柯棣华大夫亲属及中印青年代表

  新华社印度果阿5月4日电(记者赵旭 冯启迪)当地时间5月4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印度果阿会见柯棣华大夫亲属、印中友好组织和中印青年代表。

  秦刚同柯棣华大夫亲属一道参观了柯棣华大夫生平图片展。秦刚表示,柯棣华大夫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反法西斯战争的杰出战士,将自己宝贵的青春和生命献给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事业。柯棣华大夫精神是一种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是一种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更是一种崇尚和平友好、倡导命运与共的国际主义精神。

  秦刚指出,我们要继承发扬柯棣华大夫精神,坚定做中印和平友好的维护者,传承和弘扬民间友好,不断增进14亿中国人民同14亿印度人民的沟通交流,探索走出一条相邻大国和平共存、友好相处、共同振兴之路;坚定做中印互利合作的促进者,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共同守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共同捍卫国际公平正义。今天是中国的五四青年节,中印青年朝气蓬勃,是两国发展的主力军,要为两国人文交往和互利合作添砖加瓦,让中印友好薪火相传。

  柯棣华大夫亲属、印中友好组织和两国青年代表表示,柯棣华大夫精神代表着全人类共同价值,将永远闪耀在历史长河中。要把柯棣华大夫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促进印中两国人民民心相通,推动两国友好合作不断向前发展。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05/c1002-32678653.html

2023年5月3日 星期三

“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系列活动在巴黎举办

人民网巴黎5月2日电 (记者尚凯元、刘玲玲)4月27日至5月8日,2023年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在巴黎凡尔赛门展览馆举行。中国外文局(中国国际传播集团)受邀参展,举办“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及“中法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等系列活动。

本次中华文化主题展设置“文化产品展示区”“文化技艺展演区”两个展馆。其中,“文化产品展示区”集中展出了介绍中华文明与特色文化主题图书、期刊、影像、视听、手工艺和文创产品等500余种,重点展示了“中国关键词”全系列多语种主题图书、 “阅读天津”“翻译河南”系列图书和文创产品、江西景德镇陶瓷工艺品、浙江天台和合文化工艺品等文化展品,全面呈现了陶瓷、刺绣、雕塑、美术、戏曲、茶艺、饮食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识性成果。展览现场还设有“川剧变脸”“长嘴壶茶艺”“一根面”等中华特色文化技艺展演、“美猴王”系列手绘等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众多法国及世界各地游客参观体验。

在主题展开幕致辞上,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表示,中国与法国是相互尊重、相互吸引的文明大国,人民友谊源远流长。在两国即将迎来建交60周年的重要时刻,中国外文局参加具有百年历史的国际展览盛会,与法国和世界各国朋友共赴文明之约,这对中外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主题展旨在向各国观众介绍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根脉和美好前景,展现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和人民相知相亲。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使陈力表示,巴黎国际博览会为世界各国搭建了经贸和人文交流平台,中华文化主题展将为法国和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打开一扇了解感受中华文化的窗口,通过引人入胜的书籍、丰富多样的工艺品和令人眼前一亮的文创产品,带大家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近距离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法国史学家菲力克斯·托雷斯说,中法文明有悠久的交往传统。近年来,法国出版发行了很多介绍中国的图书,很多欧洲读者也期待通过阅读来认知中国。本次展览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好机会,帮助我们感知中国文化,聆听中国声音。

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创办于1904年,原名“巴黎万国博览会”,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展会之一,也是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形象展示和全球文化推介平台。展览期间,还举行了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与巴黎国际博览会组委会合作签约仪式、“中国关键词”推介式,旨在为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搭建新平台、汇聚新力量、推出新成果。

博览会开幕当天下午,“中法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在巴黎举办。来自文学、戏剧、翻译、出版、媒体、文物收藏、饮食文化等方面的文化学者和青年代表50余人围绕“中法文明交流互鉴”深入交流研讨。

法国文化部剧院名誉总督让-皮埃尔·余尔斯表示,戏剧是法中文化交流的重要领域,中国戏剧与法国戏剧有着密切的交流合作,以《梅兰芳》《白蛇传》为代表的中国戏剧在法国得到广泛认可。期待更多的中国优秀戏剧作品到法国展映,让法国人民更加深切感受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

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主席徐波表示,中法领导人会晤为深化中法合作注入了新动力,中法双方文化界在这一背景下进行面对面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身处大变局的时代,中法双方应通过对话交流加深彼此理解、促进相互信任。“吴建民之友”协会秉承“和平文化对话”的理念,愿意与各方合作,共同为中法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作出更大贡献。

法国拿破仑文物收藏家皮埃尔·让·沙朗松表示,中国朋友对法国历史和拿破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法国人同样也很喜爱中国文化。非常高兴看到中国青年愿意了解法国文化,也很愿意作为文化大使,为法中文化交流作出贡献。希望未来能带着拿破仑的收藏品再次回到中国,让中国人民更好了解法国文化,也希望通过中法两国在艺术领域的对话与共鸣,推动中法文明交流。

法国汉学家、中国饮食历史专家萨班表示,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认识了解中国的有益途径。法中饮食交流史,就是法中文化交流的一个侧面。希望将来与中国文化界人士加强合作,从饮食文化着手丰富各界对法中文明交往的认识与了解。

法国独立制片人、青年代表紫玉认为,法中两国在影视文化传播方面有很多成功的合作。希望法中媒体和影视节目制作者可以更好地结合多元文化要素,进一步挖掘法中文化共通部分,在选题策划、节目编导、制作技艺、版权保护等方面密切合作,推出更多国际合拍作品,吸引更多法中文化爱好者。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04/c1002-32678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