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5月10日 星期三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附近海域发生7.6级地震

新华社苏瓦5月11日电 努库阿洛法消息:南太平洋岛国汤加附近海域11日发生7.6级地震。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11日5时2分(北京时间零时2分),震中位于汤加希希福西北偏西75公里处海域,震源深度210公里。美国地质调查局最初测定此次地震震级为7.4级,随后调整为7.6级。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没有针对此次地震发布海啸预警。

汤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因地壳板块相互碰撞地震频发。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11/c1002-32683321.html

2023年5月9日 星期二

镜观世界丨美丽的中亚

中国-中亚峰会将于5月18日至19日在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中亚国家历史悠久,美丽富饶。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雕塑和远处的“可汗之帐”购物中心。

↑哈萨克斯坦阿克莫拉州科别图孜湖风光。

↑身着民族服饰的哈萨克斯坦女孩在阿斯塔纳展示传统美食,迎接纳乌鲁斯节。

【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街景。

↑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景色。

↑身穿民族服饰的演奏者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用传统乐器合奏音乐。

【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鲁达基公园。

↑距离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70公里的哈德隆州亚湾区风景。

↑人们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制作传统食品。

【土库曼斯坦】

↑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的独立柱。

↑土库曼斯坦的杨卡拉峡谷。

↑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街头的当地女孩。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城市景观。

↑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列吉斯坦广场。

↑人们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庆祝纳乌鲁斯节。

统筹:武巍 张加扬

摄影:鲁金博 毕晓洋 沙达提 白雪骐 奥斯潘诺夫 罗曼 扎法尔 格奥尔吉·纳马佐夫 塔希尔忠·赛义多夫

编辑:戚晓毅 孙瑞博 邹广萍 邓坚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10/c1002-32682841.html

共同擘画中国中亚关系新蓝图(和音)

  中国—中亚峰会是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也是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5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主席将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召开中国—中亚峰会,中亚五国元首将来华参会。这是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也是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中亚峰会将擘画中国中亚关系新蓝图,开启双方合作新时代,为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注入正能量。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未来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始终是中亚国家值得信任和倚重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好兄弟。”习近平主席去年1月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指出。过去10年,在元首外交的战略引领下,中国同中亚合作取得一系列历史性、突破性成就。去年,六国元首共同宣布打造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中国同中亚合作机制应运而生。如今,中国同中亚五国实现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覆盖、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全覆盖。双方战略互信迈上新台阶,互利合作增添新动力,友好往来进入新阶段,中国中亚关系和地区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是中国同中亚五国合作的成功密码,也是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行稳致远的政治保障和中国同中亚国家友好交往继往开来的力量源泉。中国和中亚五国尊重彼此根据本国国情选择的发展道路,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积极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联手打击“三股势力”和跨国有组织犯罪、贩毒,坚决反对外部干涉和策动“颜色革命”。中国和中亚五国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立场相同或相近,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框架下保持密切协作,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对于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重大倡议,中亚国家是积极的响应者、坚定的支持者。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风云,中国和中亚五国始终深耕睦邻友好的示范田,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带,强化守卫和平的防护盾,构建多元互动的大家庭,维护和平发展的地球村。

  中亚是“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也是共建“一带一路”集中取得早期收获的主要地区之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和中亚五国积极开展发展战略对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中吉乌公路、中塔公路等大项目成功建成,途经中亚的中欧货运班列快速发展。中国与中亚初步形成了覆盖公路、铁路、航空、油气管道的全方位、立体化联通网络,既助力中亚各国产业升级、互联互通和民生改善,也为维护亚欧产业链供应链通道畅通奠定坚实基础。中亚国家领导人称赞,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和不断增多的不稳定因素,共建“一带一路”为促进地区发展创造条件。

  中国—中亚合作机制是中国同中亚国家开展合作的新机制,公开透明、互利共赢、平等互惠、务实管用。为推动合作走深走实,中方提出将交通、经贸、投资与产业、农业、能源、海关、人文作为七大优先合作领域,逐步建立这些领域的专门对接与合作机制,打造全方位、立体式、多维度的次区域合作格局。这一设想符合中亚各国的需求,顺应区域一体化潮流,得到多方积极响应。中亚五国外长们表示,中亚中国合作为巩固双方战略互信、加快各自发展、促进互联互通、维护共同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各国互利合作树立了典范,期待中国—中亚峰会开启中亚中国关系新篇章,为中亚国家转型发展、提升地区影响带来新机遇。

  心合意同,谋无不成。从六国人民共同福祉出发,中国—中亚峰会必将为谱写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09日 02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09/c1002-32681419.html

美籍华人近二十载海外寻南京大屠杀史证

  拖着巨大的行李箱,美籍华人鲁照宁日前再次出现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行李箱中除了极少的衣物,剩下的空间被史料、书籍占满。

  这是他近20年来第16次、累计往返航程近40万公里到此做的同一件事——捐赠。他向这里捐赠的史料累计达2300余件(套)。

  “长期寻找史料、阅读史料、进入历史情境,对我来说是痛苦的。即便如此,我也会坚持。”鲁照宁说。

  鲁照宁1964年生于南京,初中毕业前随家人移民美国,如今是纽约电力公司项目督查。

  少小离家,乡音未改。家世出处,未曾敢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遇难者名单墙上,有我二爷爷鲁葆寅的名字。1937年南京沦陷后,二爷爷被日本兵开枪打死。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公墓区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之英烈碑上镌刻的4296名英烈中,我的小姑奶奶鲁美音是唯一的女性。曾是空乘的她为营救机舱里的婴儿,不幸遭日机扫射身亡,年仅26岁,当时怀有身孕。家族中,还有4位亲人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死去。”说到此,鲁照宁陷入沉默。

  读到张纯如英文著作The Rape of Nanking(《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在海外发行的《侨报》上看到南京大屠杀题材的新闻报道,他内心的触动不断积攒,萌生了为家乡做些事的想法。

  2004年,由中新社记者牵线搭桥,鲁照宁到访南京,见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时任馆长朱成山,第一次向馆方捐赠了张纯如英文版书籍、一位日本人撰写的南京大屠杀题材书籍等。

  回美国后,一有空闲,鲁照宁就通过网络搜索关键词,“打捞”有关线索。在网络平台遇到有价值的拍品,他就自费竞拍,有时连夜蹲守。攒够数量,他就攒假期、买机票,飞到南京捐赠。

  刚开始,他只是单纯地买、捐。后来因大量阅读史料,他常在深夜避开熟睡中的家人,嚎啕痛哭。搜索、阅读、购买、捐赠,日渐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在当地,鲁照宁过着“背负房贷、开普通车”的生活,用节衣缩食省下的费用购买拍品。

  近20年来,鲁照宁在海外搜寻到不少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史料,不断增加日军侵华和南京大屠杀的铁证。

  “毫无保留也不计成本,只是发自内心地想做这件事。”他表示,计划将新征集到的史料再次捐给家乡,明年退休后,想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做义工。

  “我不愤怒,愤怒只是情绪的表达。我也不仇恨,仇恨是一种最不可取的手段。我坚信,历史应该被公平地对待。”鲁照宁说,“只要我还活着,‘打捞’历史、寻找文物史料的脚步就不会停下。”

  (来源:中新网)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10/c1002-32682720.html

以军空袭加沙地带造成15人死亡

新华社加沙5月9日电(记者柳伟建)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9日说,以色列军队当天对加沙地带的空袭已造成15人死亡、22人受伤。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在一份声明中说,15名死者中包括4名儿童和5名妇女,22名伤者中7人情况危重。

9日凌晨,以色列军队发动“盾剑行动”,空袭加沙地带多处地点,造成多人伤亡。死者中包括3名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高级成员。杰哈德随后发表声明说,以方将为其“犯下的罪行”付出代价。

另据加沙地带安全部门人士说,以军战机9日下午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汗尤尼斯对一辆汽车发动空袭,导致车上两人全部死亡。以色列国防军称,以军袭击目标是配备反坦克火箭弹的“恐怖分子”。

巴勒斯坦总理办公室9日发表声明说,由于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野蛮侵略”,巴总理阿什提耶已取消原定于当天对沙特阿拉伯的访问。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10/c1002-32682467.html

秦刚:以“去风险”之名行去中国化之实,就是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

新华社柏林5月9日电 当地时间5月9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柏林同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共同会见记者。

针对记者问及德方、欧方提出对华合作“去风险”,秦刚表示,谈论“去风险”,首先要思考什么是风险,风险在哪里。中国不输出自己的制度,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坚守和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反对霸权霸道霸凌行径,绝不会干类似破坏“北溪”二号管道的事。中国愿同各国携手应对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对外输出的是机遇不是危机,是合作不是对抗,是稳定不是动荡,是保险不是风险。

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两者都是欧洲国家大力推崇和推动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德、中欧经贸投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德欧三方都获得巨大的利益。事实证明,中欧是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是合作共赢的两大伙伴。中国正在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将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欢迎德国和欧洲企业到中国开拓市场,将为各国企业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投资环境。

我们对德方、欧方不搞对华脱钩的表态表示赞赏,但也对欧方声称的“去风险”表示关切。如果以“去风险”之名行去中国化之实,那就是在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中德、中欧双方都应该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和契约精神,保持相互开放,不要把正常的经贸投资合作政治化,不要人为干预市场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国家正在发动“新冷战”,破坏国际规则,煽动意识形态对立,搞阵营对抗,“脱钩断链”,滥用本国货币的垄断地位对别国实施长臂管辖、单边制裁,还对外输出本国的通胀、财政危机,造成严重的外溢效应。这些才是需要重视的、真正的风险!一旦这场“新冷战”打起来,损害的不仅是中国的利益,也会牺牲欧洲的利益。最近奥地利一个智库发表一份研究报告,估算如果对华脱钩,德国一年GDP将下降2%,相当于损失600亿欧元。我们必须坚决反对“脱钩断链”,对“新冷战”保持高度警惕,携起手来,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10/c1002-32682282.html

王毅会见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考察团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9日在京会见由秘书长祖尔加德尔率领的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考察团。

王毅表示,巩固和发展中伊关系是双方的共同战略选择。中方愿同伊方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继续坚定支持彼此捍卫自身核心利益,落实中伊全面合作计划。中方支持中东地区国家坚持战略自主,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欢迎叙利亚重返阿盟大家庭。将继续为促进中东安全稳定和世界和平发展贡献力量。

祖尔加德尔表示,伊方重视同中方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希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10/c1002-32682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