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5月11日 星期四

芬兰首都附近城市一行人天桥坍塌致至少24人受伤

新华社赫尔辛基5月11日电(记者陈静 徐谦)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以西城市埃斯波一工地临时搭建的行人天桥11日上午发生坍塌事故,造成至少24人受伤,其中多数为未成年人。

赫尔辛基地区卫生部门急救响应事务负责人希尔文萨洛在当天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事故发生时有45人在桥上,共有24名伤者被送往附近医院,大多数伤者年龄在15岁左右,目前伤者没有生命危险。

另据赫尔辛基市政府当天发布的消息,事故造成包括一名教师在内的27人受伤。这些学生来自赫尔辛基,因校外教学活动前往埃斯波,路上需要经过一处工地,但当师生走上工地的行人天桥时,天桥发生坍塌。

当地警方表示,坍塌的天桥主要由胶合板搭建而成,警方已就事故原因展开调查。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12/c1002-32684592.html

美方应立即停止在叙利亚制造人道主义灾难(钟声)

  美国见不得阿拉伯国家加强团结自强,不但宣称反对叙利亚重返阿盟,还宣布将对叙利亚的单边制裁措施再延长一年,是其长期在中东借挑动分裂对抗从中渔利的霸权本性使然,是其罔顾人权的虚伪“双标”的又一次大暴露

  

  近日,两条关于叙利亚的消息让国际社会喜忧参半。阿盟外长级特别会议日前同意叙利亚重返阿盟,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对此表示欢迎和支持。然而,美国第二天不仅宣称叙利亚“不应被重新接纳”,还宣布自5月11日起将对叙利亚的单边制裁措施再延长一年。美国见不得阿拉伯国家加强团结自强,公然与国际社会唱反调,是其长期在中东借挑动分裂对抗从中渔利的霸权本性使然,是其罔顾人权的虚伪“双标”的又一次大暴露。

  叙利亚时隔12年重返阿盟大家庭,这是阿拉伯国家加强团结自强的重要举措。国际社会认为,这是继沙伊北京对话后,中东和解进程的又一里程碑事件,有利于促进中东地区和平稳定,有利于阿拉伯世界加快发展振兴,符合阿拉伯国家长远利益。但这个让叙利亚人民和中东国家人民“感到振奋”的好消息,却让美方大为不快。美国一些政客放言,让叙利亚重返阿盟“是一个严重的战略错误”,并称美国不会推进与叙利亚关系的正常化,也不希望美国的盟友这么做。这是美方此前对沙伊关系转圜表达“失望”后,再次试图公然阻碍中东地区出现的“和解潮”。美方言行违逆历史潮流。中东国家有独立自主谋和平、谋发展的强烈意愿,也有这样的能力。正如美国资深媒体人法里德·扎卡利亚所指出的,美国沉浸在冷战时期的“外交功绩”中不可自拔,没有意识到世界的变化。

  叙利亚危机延宕12年,造成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美国难辞其咎。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叙利亚危机已造成至少35万人失去生命,1200多万人流离失所,1400万平民急需人道主义援助。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数据显示,叙九成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3人口依赖人道主义援助维持生计,超过1200万人处于“粮食无法保障”状态。美国军事介入叙危机,至今还霸占着叙利亚主要产油区,搜刮掠夺八成以上的产油量,走私烧毁叙利亚粮食库存,令叙利亚经济民生状况雪上加霜。叙利亚国际政治问题专家穆罕默德·奥马里认为,美国直接发起军事行动干预叙利亚局势,长期掠夺叙利亚的石油及粮食资源,并通过层层加码的制裁令叙利亚陷入长期困境,“对叙利亚乱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美国长期对叙利亚实施非法单边制裁,加剧叙人道主义灾难。联合国单边强制措施对人权负面影响问题特别报告员阿莱娜·杜晗指出,对叙利亚实施的单方面胁迫措施对人权和人道主义的普遍影响“令人震惊”。今年2月,叙利亚西北部地区发生强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美国在已过72小时黄金救援期后才临时松动对叙部分制裁,美方非法单边制裁极大削弱了叙应对灾害的能力,导致叙严重缺乏重型设备和搜救工具,民众只能徒手在废墟中挖掘,无辜平民因救援不足失去宝贵生命。叙利亚外长梅克达德痛斥,美国的制裁“阻碍了叙利亚的一切”。如今,在叙利亚重返阿盟、阿拉伯国家同意“帮助叙利亚摆脱危机”的情况下,美方执意延长对叙非法单边制裁,充分表明美方并不准备从叙利亚移开其霸权之手,充分证明美方所谓在国际上维护人权的说法有多么虚伪,充分暴露美方将自身霸权置于别国主权、人权之上。

  叙利亚的未来必须掌握在叙利亚人民手中。美方应放下地缘政治算计和维护霸权的私利,立即解除对叙利亚的所有非法单边制裁,立即结束在叙非法驻军和掠夺行径,停止人为制造人道主义灾难,切实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和国际法准则,切实尊重别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还叙利亚人民以真正的人权、财富、自由和尊严。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12日 15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12/c1002-32684365.html

刘建超集体会见欧亚地区国家驻华大使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 5月11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集体会见欧亚地区国家驻华大使。双方就加强党际交往,推动中国同欧亚地区国家关系、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发展繁荣文明等交换意见。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12/c1002-32684305.html

2023年5月10日 星期三

一幅幅犀利漫画,解不开美国枪支暴力死结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在上个周末,美国发生多起恶性枪击事件:

5月6日,加利福尼亚州奇科市一处民宅发生枪击,一名17岁少女不幸死亡,另有至少5人受伤。俄亥俄州哥伦布发生枪击案导致一死三伤。最骇人听闻的是得克萨斯州达拉斯近郊一家购物中心的枪击案——一名疑似新纳粹分子的枪手“无差别射击”,夺走8人生命,造成7人受伤。

7日凌晨,马里兰州美国州立弗罗斯特堡大学附近和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海滩一家夜总会也分别响起枪声,导致多人伤亡。

“枪支暴力档案”网站数据显示,截至5月7日午夜,美国今年以来已发生202起造成至少4人死伤的恶性枪击事件,近1.48万人在各类枪支暴力事件中丧生。

面对已经成为“日常”的枪击案,海外网友创作了大量时事漫画,讽刺美国政府面对枪支暴力冷漠麻木,任由民众不断倒在枪口之下。尽管漫画一幅比一幅犀利,但有美国网友直言:再犀利的漫画也无法触动美国政客,让他们改变现状。

网友Ericinwonderland创作了一则带有美国步枪协会标识的“广告”,上面写道:“只死了9个。”

网友Billygfire创作了一块高速公路广告牌,上面写道:“欢迎来到美国,距离上一次大规模枪击已经过了0天。”

在网友Dennisgoris创作的漫画中,一名男子指着一名女子说,“我们要禁止杀死婴儿的政策”,却无视自己背着的步枪。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等机构数据,枪支暴力是美国儿童和青少年死亡首要原因。

网友Pinko_joe的漫画主角是一名记者,他对着镜头说:“下面让我们打断一下关于大规模枪击的突发报道,临时插播另一条关于大规模枪击的突发新闻!”

这幅漫画题为《第二修正案“得分板”》,右边显示因为第二修正案死亡的同事、学生、配偶、商店售货员等各色人等。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是美国公民拥枪的主要法律依据。

这幅漫画显示,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子弹,身穿防弹衣的自由女神抱着膝盖瑟瑟发抖。

这幅漫画则讽刺说:“为什么我们不只靠祈祷来阻止非法移民进入美国?我们可是只靠祈祷来保护学校不发生大规模枪击。”

美国的枪支暴力为何已经病入膏肓?原因有三。

其一,美国枪患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从踏上美洲大陆屠杀印第安人到骑马开枪拓荒的“西进运动”,暴力是流淌在美国人血脉里的基因。1791年,美国批准宪法第二修正案,保障公民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美国的暴力基因在一场场对外战争中更显露无遗。在建国以来240多年的历史中,美国只有10多年没有打仗。在《今日美国报》专栏作家雷克斯·赫普克看来,恶性枪击事件之所以在美国如此常见,是因为“对枪支的崇拜超过了对同胞生命权的尊重。”

第二,美国枪击暴力频发也是政治现实的悲哀。美国政界对持枪自由和枪支管控的争论数十年来从未止息。共和党支持持枪自由,民主党更倾向于控枪。由于两党在控枪问题上的对立,恶性枪击事件成为国会议员们互相攻讦的由头,民意沦为政治博弈的工具。面对生命之殇,美国政客们算计的却是如何捞取政治资本和打击政治对手。

第三,美国控枪不力背后的利益集团。美国庞大的枪支产业形成包括美国全国步枪协会等在内的拥枪利益集团,后者利用金钱影响选民,巩固拥枪文化;另一方面通过捐助政治资金、开展游说等方式扶植持反对控枪立场的政客上台,深度绑定美国政党政治、选举政治,形成根深蒂固的利益关系网。(记者:刘阳、徐剑梅、樊宇;编辑:王申、王丰丰、鲁豫、孙浩)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11/c1002-32683705.html

最新动态:俄将审议废止《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事宜 美宣布再向乌提供12亿美元军援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和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近期将就俄方废止《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有关事宜进行审议。美国政府9日宣布,再向乌克兰提供价值12亿美元军事援助。

——俄国家杜马和俄联邦委员会近期将就废止《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有关事宜进行审议。俄总统普京10日签署命令,委托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协助相关审议工作。北约和华约组织1990年签署《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条约对两大军事集团的各类常规兵器总量、核查方式等作出规定。华约解散和苏联解体后,北约和俄罗斯对条约部分条款作出调整,但北约成员国一直未批准调整后的版本。俄方因此于2007年暂停履行该条约。

——美国政府9日宣布,再向乌克兰提供价值12亿美元军事援助。根据美国国防部发布的清单,此轮援助的武器和设备包括防空武器系统和弹药,将乌克兰防空系统与西方援助的防空导弹发射器、导弹和雷达相整合的设备,商用卫星成像服务等。

——俄罗斯沃罗涅日州州长亚历山大·古谢夫10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当天清晨,两架乌克兰无人机试图袭击该州一处军事设施。俄方采取措施后,一架无人机偏离轨道坠落,另一架无人机被击毁。

——塔斯社10日援引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消息报道,当天凌晨,俄罗斯“友谊”输油管道位于布良斯克州的一处装卸站被人用枪支射击。此次袭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管道正常运转。

——据乌克兰总统网站9日报道,乌总统泽连斯基当天在基辅会见了到访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双方围绕弹药援助、对俄新制裁措施、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对乌金融援助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在会晤结束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泽连斯基呼吁欧盟尽快启动乌方加入欧盟的谈判。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9日在华盛顿同来访的英国外交大臣克莱弗利举行会谈。在会后举行的联合记者会上,双方均承诺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支持,并否认西方对乌支持力度有所减弱。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9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过去24小时内,俄军对乌军阵地和人口稠密地区共发动导弹袭击30次,空袭61次,火箭炮齐射89次。俄军继续将主要兵力集结在阿夫季夫卡、利曼等地区,两军正就争夺巴赫穆特和马林卡进行激烈战斗。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9日说,俄军在8日夜间和9日早上用海基和空基巡航导弹对乌境内目标发动打击,乌防空系统摧毁了俄军发射25枚导弹中的23枚。乌克兰国际文传电讯社当天援引扎卢日内的话报道,这期间俄军对乌克兰发动了两波打击。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11/c1002-32683522.html

秦刚同法国外长科隆纳举行会谈

新华社巴黎5月10日电 当地时间5月1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巴黎同法国外交部长科隆纳举行会谈。

秦刚表示,马克龙总统对中国的国事访问取得圆满成功。中方愿同法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快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双方要密切高层交往,扩大各层级交流,不断探索新的合作领域;加大市场相互开放,打造更具韧性的中法供应链;加强国际事务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国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坚定不移,愿与法国等世界各国一道做大合作蛋糕,共享发展机遇。

秦刚表示,中国始终视欧洲为全面战略伙伴,一贯旗帜鲜明支持欧洲加强战略自主、在国际舞台发挥积极作用,主张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中法、中欧应在扩大双向开放中实现共赢合作,构建更加稳定互信的中欧供应链伙伴关系。

科隆纳表示,马克龙总统访华期间同习近平主席深入交换意见,加深了对中国的理解,访问非常成功。法中关系至关重要,两国元首已明确方向,双方应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更大发展。建议双方全面重启各领域合作机制,加强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能源转型等领域的合作。法方重视对华经济关系,认为这种关系是互相依存、互利互惠的,也是互补、开放和透明的。法方不搞阵营对抗,认为各国应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中国为世界和平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法方愿就乌克兰等重大国际地区问题同中方加强沟通,寻找更多共同点。

秦刚介绍了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和所做工作,强调习近平主席提出四个应该,是中方看待和处理乌克兰危机的出发点。中方致力于推动危机的政治解决,同各方保持着沟通,将继续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双方还讨论了其他国际和地区问题。

当天,秦刚还会见了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就中法关系及乌克兰危机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11/c1002-32683459.html

美方应该尊重中东国家人民意愿

  本报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曹师韵、郑翔)针对美方日前谴责阿拉伯国家联盟重新接纳叙利亚一事,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0日表示,美方应该尊重中东国家人民意愿,停止搞胁迫外交。

  “中东是中东人民的中东,中东地区事务应由中东人民自主决定。”汪文斌说,美方应该尊重中东国家人民意愿,停止搞胁迫外交,停止破坏中东国家对话和解进程,停止通过制造矛盾企图分裂中东。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11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11/c1002-32683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