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5月16日 星期二

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写在中国—中亚峰会即将举行之际

灞河之滨,长安塔下。初夏的古都西安,草木葱郁,万物并秀。

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将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主持峰会,同中亚五国领导人共商合作大计,擘画中国—中亚关系新蓝图。

“中国愿同中亚国家乘势而上,并肩奋斗,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2022年1月,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习近平主席着眼六国人民共同福祉提出重要倡议,赢得各方一致赞同。

这是5月16日拍摄的中国-中亚峰会新闻中心外景。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一年多后,六国元首相约西安,谋划未来。这是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以来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之际,中国同中亚五国携手并肩、共赴未来,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不断迈出坚实步伐,必将为不确定的世界带来更多确定性,为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繁荣注入更多正能量。

元首引领,行稳致远:“走出了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新路,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从北京出发,向西飞越天山—阿拉套山脉,穿过阿姆河,跨越克孜勒库姆沙漠和费尔干纳谷地。2013年金秋,习近平作为国家主席首次前往中亚,对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掀开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同中亚国家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中国高度重视发展同中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将其视为外交优先方向。”访问中,习近平主席系统阐述新时代中国对中亚政策,强调希望同中亚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为各国人民谋福祉。

此访期间,中国同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分别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同哈萨克斯坦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中乌友好合作条约、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战略伙伴关系。一年后,习近平主席又对塔吉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就深化中塔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共同批准中塔战略伙伴关系未来5年发展规划。

心向往之,行必至之。过去10年间,习近平主席先后7次到访中亚,多次接待来华访问的中亚国家领导人,同中亚各国各界深入交流、广交朋友,引领中国同中亚五国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这样的交往互动温暖人心——

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习近平主席讲述一名中国孩子跨越半个世纪寻找哈萨克斯坦母亲和一名哈萨克斯坦在华留学生每年两次捐献“熊猫血”的故事,勉励两国青年成为中哈友谊的使者;

在吉尔吉斯斯坦,习近平主席穿上当地传统服饰出席总统举行的家宴,表达对主人和传统文化的尊重;

访问塔吉克斯坦前夕发表署名文章,习近平主席援引当地谚语“有志气的蚂蚁也能把大山搬走”,表达同塔方携手努力,以持之以恒的勤勉精神共铸中塔友好新辉煌的积极意愿;

专程赶赴土库曼斯坦小城马雷,习近平主席出席“复兴”气田一期工程竣工投产仪式,祝愿中土关系和两国发展振兴事业蒸蒸日上,枝繁叶茂;

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期间,习近平主席参观被誉为“丝绸之路活化石”的布哈拉古城,站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希冀两国人民传承丝绸之路精神,继续增进传统友谊和交往;

中国—中亚峰会前夕,习近平主席复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中亚留学生,勉励他们积极投身中国同中亚国家友好事业,弘扬丝路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中亚故事,当好友谊使者和合作桥梁;

……

这样的深情厚谊弥足珍贵——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授予习近平主席最高荣誉“金鹰”勋章,赞赏习近平主席为巩固两国人民友谊和推动哈中关系发展发挥的历史性作用和作出的巨大贡献;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感谢习近平主席亲自关心吉中关系发展,表示为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感到自豪;

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偕一家三代迎接习近平主席夫妇到家里做客,称赞习近平主席是睿智而有远见的政治家;

选择在中土建交纪念日对中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表示对两国高水平互信和合作成果深感自豪,愿意同中方加强互访交往,学习借鉴中国成功发展经验,全方位深化两国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称赞习近平主席为当今世界最伟大的政治家和卓越领袖,将编号为001的“最高友谊”勋章授予习近平主席;

……

亲望亲好,邻望邻好。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中国秉持亲诚惠容理念,同中亚五国政治互信日益深化,睦邻友好不断加强。

在涉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等问题上互予支持,坚定支持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治理模式,反对任何形式的“双重标准”和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

积极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联手打击“三股势力”和跨国有组织犯罪、贩毒,坚决反对外部干涉和策动“颜色革命”,有力维护共同安全利益和地区和平稳定;

新冠疫情来袭时,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开展卓有成效的抗疫合作,用实际行动诠释亲密无间的兄弟情谊和牢不可破的传统友谊……

“中国同中亚五国30年合作的成功密码,在于我们始终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道出中国同中亚国家友好关系行稳致远、继往开来的政治保障与力量源泉。

首届“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中国—中亚五国”经贸部长首次会议、中国—中亚外长第四次会晤……今年以来,在元首外交战略引领下,一系列高级别活动接连举办,彰显各方加强全方位、深层次、多维度合作的积极意愿与广阔前景。

携手同行、共谋发展:“加强发展战略和规划对接,共同寻找合作切入点,不断提高合作水平”

2023年4月26日,西安国际港务区。伴随汽笛长鸣,中欧班列“一带一路”十周年长安号西安—中亚专列顺利发车。专列运载260多辆在西安制造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整车,送往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载有土库曼斯坦甘草中药材原料的中欧班列回程列车抵达西安国际港站(2022年8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西安,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中亚,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千百年来,古丝绸之路连接起亚欧非几大文明,推动了人类发展进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薪火相传,成为沿线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见证与纽带。

位于西安浐灞生态区的长安塔(2023年4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今天,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已开通西安至中亚国家等17条干线通道,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内29个省份的货物在这里集散。仅今年第一季度,长安号开行就超过1100列。

“长安号”“义新欧”“渝新欧”“郑新欧”“蓉新欧”……放眼广袤的亚欧大陆,一班班“钢铁驼队”往来驰骋,连点成线,在西安、义乌、重庆等中国城市与塔什干、阿拉木图等中亚重镇之间重现古丝路商贾往来、互通有无的盛景。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发表演讲,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倡议,由此开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2014年9月,塔吉克斯坦;12月,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2015年6月,乌兹别克斯坦;2023年1月,土库曼斯坦——几年间,中亚五国纷纷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加快发展战略对接。

从理念到行动,由愿景变现实,10年间,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中亚,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示范区。

中国—中亚峰会即将举行之际,一组数据格外引人注目——

202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总额超过700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携手同行、共谋发展,这些年,中国同中亚国家合作不断取得历史性、标志性、突破性成就。中亚虽远离海洋,但中亚朋友深感,“我们紧靠中国,中国的超级大市场就是我们的大海”。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10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同谱写相知相亲、互融互通的崭新篇章。中亚国家领导人踊跃出席第一届、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热情赞誉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打开机遇之窗”。

工作人员在中亚天然气管道霍尔果斯计量站进行巡检(2015年11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从中国首条跨国输气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到中亚第一长隧道“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从中哈合作建设中亚最大风电场札纳塔斯风电项目,到被称作“中国路”的吉尔吉斯斯坦新北南公路……一项项“第一”“最大”重点项目成功落地,为中国和中亚国家同舟共济、互利共赢的伙伴情谊写下生动注解,为中亚各国产业升级、民生改善提供有力支撑。

中铁隧道集团承担的乌兹别克斯坦安格连-帕普铁路卡姆奇克隧道全隧贯通(2016年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沙达提 摄

中亚小麦、大豆、干果、水果、牛羊肉等数十种优质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丝路基金、亚投行等金融机构为中国同中亚国家务实合作提供融资支持,中国同中亚五国双方友好省州市达到62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中亚先试先行,成色十足。

“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2021年底,西安遭受新冠疫情冲击,哈萨克斯坦在华留学生马文轩主动请缨,同万千中国人一道踊跃投身抗疫。一句简洁的话语,感动了无数中国人,成为中国同中亚国家民间交往的又一佳话。

陕西中医药大学的两名哈萨克斯坦留学生在教室里讨论他们的针灸推拿学毕业论文(2019年6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这样的暖心故事汇成了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同甘共苦、心心相印的动人交响曲。”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情真意切。

团结协作,命运与共:“共同谱写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深耕睦邻友好的示范田”“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带”“强化守卫和平的防护盾”“构建多元互动的大家庭”“维护和平发展的地球村”……

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从六国合作长远发展出发提出5点建议,得到中亚五国元首的积极响应。

当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加速演进,当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持续扩大,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同中亚国家团结协作,意义重大。

面对冷战思维、霸权主义抬头,中国同中亚五国携手并肩,唱响团结互信、互利共赢主旋律,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间正道上阔步前行。

2022年1月,中国同中亚五国领导人发表关于建交30周年的联合声明,“六国决心在兼顾彼此利益的基础上继续合力构建内涵丰富、成果丰硕、友谊持久的战略伙伴关系,打造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2022年9月,习近平主席飞赴中亚,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中哈愿朝着打造世代友好、高度互信、休戚与共的两国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和目标努力”“着眼中乌关系长远发展和两国人民未来福祉,双方将扩大互利合作,巩固友好和伙伴关系,在双边层面践行命运共同体”;

2023年1月,习近平主席同来访的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会谈,共同宣布将中土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双边层面践行命运共同体。

世界越是纷乱,局势越是复杂,越要加强团结、增进合作。中国同中亚五国加强协调,共同强调应“建桥”而不是“筑墙”,共同致力于地区普遍安全、持久和平、可持续发展,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

加大打击“三股势力”、非法贩卖毒品、跨国有组织犯罪和网络犯罪力度,加强在阿富汗问题上的沟通协作,共同维护本地区和平安宁……中国同中亚国家坚持休戚与共、安危共担,不断强化守卫和平的防护盾。

2023年4月27日,中国—中亚外长第四次会晤在西安举行。在这次为中国—中亚峰会作全面政治准备的外长会上,各方对习近平主席前一日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建设性通话予以高度评价,表示相信这有助于尽快停火止战、恢复和谈。各方支持中方劝和促谈倡议,主张应遵循国际法精神,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冲突。

从阿富汗问题到乌克兰危机,针对一系列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中国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坚持劝和促谈,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坚守和平正义、践行使命担当“大国的样子”,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赞同与支持。

这是5月16日拍摄的西安大雁塔。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展开放之姿,迎八方来客。中国—中亚峰会举行在即,西安已为峰会做好了准备。

“一件大事”“将进一步完善中国—中亚机制建设”“为地区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共创地区和平、稳定、繁荣的未来”……中亚各国媒体、专家学者纷纷表达对峰会的热切期待。

万众瞩目,举世关注。西安这座兼具历史厚重与现代活力的千年古都,将再次见证历史的风云际会。

携手共命运,一起向未来。在元首外交把舵领航下,携手并肩、风雨同行的中国和中亚五国,必将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字记者:刘华、许可、赵嫣、马卓言、袁帅、杨一苗

视频记者:李麟寅、李华、孙正好

海报设计:段媛媛

编辑:杨文荣、吴晶晶、包昱涵、贾伊宁、王秋韵、张惠慧、林革、王浩程、侯帮兴

统筹:方思贤、周咏缗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17/c1002-32687788.html

自驾游升温折射出行服务新机遇(观象台)

  随着我国交通路网不断完善、居民收入进一步增长,国内旅游市场还将不断壮大,由此催生的出行需求也会水涨船高。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围绕需求、优化供给,出行服务行业将大有可为

  

  行驶在海南环岛公路,一路欣赏南国美景;驱车浙北乡间小路,体验乡土民情;长途奔走川藏线,感受高原壮美……今年以来,自驾游热度逐渐走高。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国高速公路小客车日均流量超5557万辆,同比增长超一倍,创历史新高。

  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之际,自驾游升温,得益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17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53万公里,“大动脉”“微循环”更畅通,公路的覆盖广度和通达深度不断提升。同时,我国出行服务不断优化提升——“五一”假期,不少游客选择落地租车自驾。有平台数据显示,机场、高铁、火车站等交通枢纽租车网点的取车量同比增长数十倍。不同交通方式无缝衔接,让自驾游更方便更快捷。

  自驾游升温,也给优化出行服务提出了新需求,带来了新机遇。一些客流量大、吸引力强的自驾游线路颇为引人关注。江苏苏州,阳澄湖高速公路服务区“搬进”江南街景,成为热门的旅游打卡地;山东威海,倾力打造的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沿线不仅设置了高标准主题驿站,还串联起50家旅游景区和上百个农业渔业产业基地;河北保定,高速服务区配置应急充电桩,更好满足新能源车主需求……完善的设施、出色的服务,使这些服务区成功吸引游客“快进慢游”,有效拉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自驾游升温,给公路客运行业带来一些新启示。这些年,高铁、民航越来越发达,分走了部分长途公路客运的份额,私家车的普及则使短途公路客运受到一定影响。当前,旅游市场加速复苏,出行需求稳步升高。相较高铁民航触达范围更广、相较私家车出行成本更低的公路客运行业,发挥自身优势,瞄准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的大方向,推出更多契合市场需求的客运班线、旅游专线,可实现更大发展。比如,云南丽江,旅游包车直通景区,为客运企业和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新增长点;吉林长春,开通冰雪旅游定制服务线路,让更多游客尽享“冰天雪地”……一些地方积极开发客运旅游融合服务产品,进一步挖掘了公路客运的市场潜力,也增强了当地旅游的吸引力。

  随着我国交通路网不断完善、居民收入进一步增长,国内旅游市场还将不断壮大,由此催生的出行需求也会水涨船高。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围绕需求、优化供给,出行服务行业将大有可为。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17日 18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17/c1002-32687779.html

外交部发言人谈乌兹别克斯坦试点推广中国减贫经验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董雪)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有关提问时说,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决定在全国各州试点推广中国减贫经验,体现了乌方对中方减贫经验的高度重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亚的生动实践。

  汪文斌表示,近年来,在两国元首的亲自关心和直接推动下,中国同乌兹别克斯坦减贫合作有声有色,取得许多积极成果,成为两国全方位合作的一大亮点。

  “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决定在全国各州试点推广中国减贫经验,体现了乌方对中方减贫经验的高度重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亚的生动实践。”汪文斌说,再过两天,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将结合出席中国-中亚峰会对华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将就减贫合作作出新的规划和部署,为乌兹别克斯坦减贫事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汪文斌表示,消除绝对贫困是中国民生改善的里程碑,是中国人权事业的历史性成就,也是人类进步事业的壮丽篇章。中国脱贫成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为促进国际减贫事业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中方愿继续同世界各国加强减贫经验交流合作,为建设一个远离贫困、共同发展的美好世界作出贡献。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16/c1002-32687702.html

2023年5月15日 星期一

美国史上首次债务违约将至?耶伦再发警告!

中新网5月16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5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重申,在不提高联邦债务上限的情况下,财政部最快6月1日就会耗尽现金,这加大了国会共和党人与白宫在未来几天达成提高债务上限协议的压力。

据报道,耶伦在两周之内第二次致函国会,确认财政部到6月初将无法履行对政府的所有付款义务,这将引发美国有史以来的首次债务违约。

耶伦在信中写道,“我们依然估计,如果国会不能在6月初之前提高或暂停债务上限,财政部将无法满足政府的所有偿债义务,最快可能6月1日就发生。”

耶伦还补充表示,在获得更多信息后,她下周将再次向国会通报最新进展。她说,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财政部耗尽特殊会计措施的日期可能是6月初之后“几天或几周”。

她在信中再次敦促国会和白宫尽快采取行动, “我们从过去的债务上限僵局中了解到,拖到最后一刻才暂停或提高债务上限,可能会对企业和消费者信心造成严重损害,提高纳税人的短期借贷成本,并对美国的信用评级产生负面影响。”

美国总统拜登正准备16日与共和党籍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及其他国会领袖再次为此事进行面对面会谈。17日,拜登将启程前往日本出席七国集团(G7)峰会。

另据彭博社报道,麦卡锡15日称,正在进行的债务上限谈判进展甚微。他认为助理们正在进行的磋商“根本没有成效”。

耶伦同日也表示,金融市场已经明显出现承压迹象。“我们已经看到6月初到期的美国国债利率大幅上升,如果国会不提高债务上限,将给美国家庭带来严重困难,损害我们的全球领导地位,并引发有关我们捍卫国家安全利益能力的问题。”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16/c1002-32687165.html

热带气旋“穆查”致缅甸5人死亡

  新华社仰光5月15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15日发布消息说,14日登陆缅甸的热带气旋“穆查”已造成5人死亡,多地受灾。

  消息说,热带气旋“穆查”在缅甸引发了强风、暴雨和洪水等灾害。最新数据显示,“穆查”造成缅甸全国多个省邦和地区约500个社区或村庄受灾,860多所民房以及60多所学校、10余家医院和诊所等的建筑被损毁。“穆查”致掸邦和若开邦各2人死亡、伊洛瓦底省1人死亡。

  截至目前,若开邦损失最为严重,其次是伊洛瓦底省和勃固省。救援队正在各受灾地区开展救援工作。

  气象监测数据显示,14日“穆查”以每小时209千米的风速袭击了孟加拉国和缅甸沿海地区。缅甸大部分地区出现降雨,部分地区降雨量破历史纪录。

  缅甸气象部门15日下午发布消息说,“穆查”已减弱为低气压。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15/c1002-32686716.html

中国南航釜山-沈阳航线正式复航

  新华网首尔5月15日电(记者周思雨 陆睿)中国南方航空釜山-沈阳航线15日正式复航。这是南航时隔三年复航的第一条釜山直飞国内航线。

  根据南航公布的航班计划,该航线执行每周三班,班期为每周一、三、五,沈阳至釜山航班号为CZ665,北京时间7时30分起飞,当地时间10时10分到达釜山金海机场;釜山至沈阳航班号为CZ666,当地时间11时30分起飞,北京时间13时到达沈阳桃仙机场。

  据南航韩国营销中心介绍,釜山-延吉、广州航线,以及济州-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航线也将从6月或7月开始陆续复航,同时随着首尔直达中国国内各地航线的迅速复航,南航有望于年底前恢复大部分中韩航线。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15/c1002-32686717.html

俄战机在波罗的海上空对德法巡逻机实施伴飞

  新华社莫斯科5月15日电(记者耿鹏宇)俄罗斯国防部国防控制中心15日发布消息说,一架苏-27战机当天在波罗的海上空对德国和法国巡逻机实施了伴飞。

  消息说,俄空域监控设备当天在波罗的海水域上空发现两个空中目标向俄边界方向飞行,俄波罗的海舰队一架苏-27战机随即升空进行识别。经确认,两个目标为德国海军一架P-3C“猎户座”巡逻机和法国海军一架“大西洋二号”反潜巡逻机。俄战机随即对其进行了伴飞,防止其侵犯俄边界。

  消息说,在外国军机调转方向远离俄边界后,俄战机返回驻地机场。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16/c1002-32686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