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5月20日 星期六

黑山新总统宣誓就职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5月20日电(记者石中玉)波德戈里察消息:黑山共和国当选总统米拉托维奇20日在黑山首都波德戈里察宣誓就职,任期5年。

现年36岁的米拉托维奇在就职典礼上表示,他将着力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睦邻友好,并继续努力让黑山成为欧盟成员国。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克罗地亚总统米拉诺维奇、波黑主席团(集体元首)轮值主席茨维亚诺维奇及多国政府官员和黑山议会议员等共约200人出席就职典礼。

黑山3月19日举行总统选举,没有候选人在第一轮投票中获得超过50%的选票,得票率最高的时任总统久卡诺维奇和米拉托维奇进入第二轮投票。在4月2日举行的第二轮投票中,米拉托维奇赢得58.88%的选票。米拉托维奇是一名经济学家,曾于2020年至2022年担任黑山经济发展和旅游部长。

黑山2010年获得欧盟候选国地位。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21/c1002-32691000.html

人民日报署名文章:“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记习近平主席的“中国-中亚峰会”时间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人民日报5月21日署名文章:“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记习近平主席的“中国-中亚峰会”时间

人民日报记者 杜尚泽 张朋辉

都说,历史是流逝的今天。

“十三朝古都”的传奇里,有无数历史风云。“百千家似围棋局”的繁盛,“荡荡乎八川分流”的壮阔,八表同风、气象万千的汉风唐韵成为华夏的共同记忆。关中平原上的西安在新征程起航之际,书写又一盛世华章。

5月18日-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这里举行。作为亚欧大陆的中心,中亚地处联通东西、贯穿南北的十字路口,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之际,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今天,也会是明天的历史。

这个镜头载入史册:蘸着万千期盼写就的西安宣言出炉,六国决心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同时宣布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正式成立。

中国-中亚,绵延千年的友谊之河,建交31年的静水深流,流淌到今天,激荡出六国元首的首次实体峰会。

首次落棋布子,为何选西安?翻阅浩繁史册,纵览亚欧版图,遥想从驼铃古道到今日川流不息的“钢铁驼队”,不难读懂其中深意。

那么,为何是中国?为何是中亚?又为何是此时此刻?

中亚,以一种区域协同的方式,同中国握手。中国,在周边外交的纵横捭阖中,将目光望向西北方向的中亚。这场峰会,是中亚选择了中国,亦是中国选择了中亚。

“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习近平主席旁征博引。“重千金”的分量里,不仅有丝路“凿空”的深情凝望,更有新时代大国外交的丰厚积淀。

青山一道同云雨

回望2013年3月,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在中国无数的“影响力时刻”中,它无疑是一个坐标。那场演讲,提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理念,标注了新时代中国外交新方位。

十年来,从全球到区域范畴夯基垒台,从国与国到不同领域擘画细分,命运共同体层次日益丰富,也以点带面在更大版图牵引绵历。

循大道,天下往。

在2022年1月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水到渠成提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赢得广泛共鸣。

虑时间之远,方知大势所归。31年前,中国同中亚国家建交之初,双边关系便如喷薄的江水。那之后,“国家关系实现从睦邻友好到战略伙伴,再到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性跨越”,习近平主席在本次峰会期间的一席梳理,更镜鉴双方关系相向而行的意愿之强。

周边,唇与齿,手与足。中国以“亲诚惠容”待周边,秉持“好邻居金不换”。

访华前夕,当记者向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感叹“在地缘政治的现实面前做‘永久伙伴’谈何容易”时,他坚定回答:“我有信心”“我将不遗余力奉行这一对华政策”。

对未来的许诺,可用历史的过往去丈量。

丈量出对彼此的尊重。中亚国家领导人一再承诺:“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习近平主席有的放矢:“尊重独立自主的选择,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中亚国家事务。”

丈量出对彼此的支持。安全领域风雨同行,危难关头共克时艰。中国疫苗、中国物资,在中亚疫情肆虐之际雪中送炭。

命运共同体,这是植根五千多年文明的深沉思索,这是放眼变乱交织国际局势的战略抉择,这也是中国面向世界的响亮宣告。

峰会前夕,中吉、中塔命运共同体先后写入联合宣言和联合声明。向前追溯,今年1月,中土命运共同体落地;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之际,中哈、中乌命运共同体顺利推进。

由此,命运共同体在中亚实现全覆盖,这一理念也首次在地区多边和双边层面全落地。“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中国-中亚,共同的命运,共同的未来。

19日上午,灞水之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六国国旗猎猎。

在静待各方合力书写的答卷上,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以“四个坚持”,为如何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指明路径:坚持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

中亚国家元首听了以后,在发言中有感而发:“我们支持尊敬的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念,包括同周边国家建立命运共同体倡议,这将为我们的友谊和合作发挥重要作用。”

绝域苍茫万里行

就像面对中国发展奇迹一再惊叹一样,世界也孜孜不倦地从“一带一路”奇迹般成长中去探寻成功密码。

这是中亚国家津津乐道的一幕:2013年秋天,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唤醒了沉睡千年的古丝绸之路。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丝绸之路随国运的兴衰而绵延跌宕。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这一切发生在短短十年间。与之相伴的,是一个古老而奋进的中国,正在重新定义合作。

中国-中亚峰会上,能强烈感知中亚国家对中国机遇的珍视,同中国合作的意愿之深、领域之广、期许之高。

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拔地而起。无论是峰会前夕的会谈会见,还是峰会期间的切磋交流,都传递了一个鲜明讯息:伙伴越来越多,合作越来越实。

中亚国家每一位元首都会讲起“一带一路”,他们不约而同望向西安。2013年9月,帖木儿家族历史博物馆,一幅古丝绸之路地图前,习近平主席说:“那里是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我的故乡。”

2100多年前,张骞“凿空之旅”,正是从长安(今西安)迈出了第一步,也打开了中国同中亚友好交往的大门。峰会上,中亚五国元首抚今追昔:“西安是友谊合作的桥梁”“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一带一路’再出发之地。”

从西安再出发。

看看沉甸甸的峰会成果吧!传统领域枝繁叶茂:经贸、产能、能源、交通等传统合作潜力迸发,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建立;新领域如火如荼:金融、农业、减贫、绿色低碳、医疗卫生、数字创新……中国同中亚的成果清单硕果累累,100多份各领域合作协议更令人惊叹。

观合作,“路”上有最生动的故事。

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这些陆锁国梦想着,复兴古代丝绸之路,在亚欧大陆之上打通横贯东西的物流大通道,将太平洋和大西洋连结在一起。

路,是改变,是希望。这些年,中国承建的“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贯通,结束了当地出行翻山越岭的历史;中吉乌公路通车,成为跨山越岭的国际运输大动脉;在中欧班列开行总量中,途经中亚的占了近80%……

有中亚国家元首在峰会上感言,“要想富,先修路”。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不仅提及中亚国家关心的那些联通项目,还谈到了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等,正当其时。

从“大写意”到“工笔画”,他们期待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让合作跑出‘加速度’”。

万物得其本者生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从无到有,用这句古语形容它的历程颇为贴切。

去年1月,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之际,召开了一次视频峰会。习近平主席在会上提到双方的对话合作机制。新的探索由此掀开关键一页。

磋商,一拍即合;筹备,紧锣密鼓。时隔一年多之后,中国-中亚峰会成功举办。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宣布,以举办这次峰会为契机,正式成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放眼历史,人类社会始终在求索国家间的相处之道。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峰会上,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感慨,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变局,不仅有挑战,也会带来机遇。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致力于共同推动解决影响本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

在纷争不已的当今世界,成立一个凝聚多方共识的会晤机制谈何容易?中国同中亚五国不仅在短时间内达成最大公约数,更以此次峰会的丰硕协议和成果清单,昭示出并肩携手的共同期盼。

1360多万平方公里,共同期盼的是和平与发展的大道。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新机制一落地,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下,合作的丰富内涵已经在同步深化。部委间、省州间,全方位、多维度,正奋力搭建一个立体的合作格局。

习近平主席在峰会期间说:“这是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我们不针对第三方,成立机制是为了更好推进合作,构建双方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任何时间我们都要牢记这一点。”“因此这个机制应该是务实高效的,我们要共同把他做大做强。”

中亚国家元首纷纷表示:“相信开启的新机制一定会迎来广阔未来”“为中国-中亚关系注入最强劲动力”。

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见到习近平主席,亲切地道了一声“我的老朋友”。当此时刻,他亮明立场:“塔方愿同中方一道,开好首次中国-中亚峰会,建设好中国-中亚机制。”

中国同中亚国家相向而行。

元首见面的频率,或许是这一机制水到渠成的内因之一。

近观外交,去年1月,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视频会晤;2月,北京冬奥之约;9月,习近平主席在疫情之后的首访选择了中亚;今年1月,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访华;5月,齐聚西安。习近平主席形容说:“就像走亲戚一样,密切交往。”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70岁生日当天飞抵西安。

风尘仆仆赶赴会场,习近平主席热情迎接这位老朋友:

“在这个特殊日子里,你来华进行国事访问,彰显了两国关系的高水平,也再次印证了你同中国的不解之缘。”

“谢谢!”在中国学习多年的托卡耶夫总统,微笑着用中文回应。

在同习近平主席的近距离接触中,他也深切体会到这位大国领袖是怎样融会贯通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现实奋斗。托卡耶夫总统在前不久的采访中说:“我认为习近平主席是一位伟大的领导人,他将坚定地领导中国走向美好未来。我对他心怀敬意。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关系。我相信,我们之间的这种个人关系将日益深厚,因为这符合两国的利益。他非常睿智、儒雅、热诚友好。”

几乎同一时间的采访,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有着不约而同的感言:“习近平主席拥有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深刻的政治智慧、崇高的个人品质,成功领导中国走向繁荣,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习近平主席的治国理政经验让我想到中国儒家的智慧。能与他成为朋友,我感到很荣幸。”

海纳百川,美美与共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一座城也是一部史。

灞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千百年来,西安看遍万国衣冠,听尽丝路长歌。当暮色如黛、华灯初上,大唐芙蓉园梦回千年。

18日晚,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中亚国家元首夫妇在如诗如幻的绛纱灯引领下如约而至,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此为他们举行欢迎仪式和欢迎宴会。

伴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吟诵,64名舞者左手执籥、右手秉翟,献上中国古代最高礼仪舞蹈八佾舞。又见100名舞者手持芙蓉舞姿婀娜,一幅“长安春,曲江头,三春车马醉中游”的美景次第展开。礼乐交融、文韵悠悠,中国与中亚在这里相遇,共赴一场千年之约。

宾朋们纷纷对习近平主席夫妇赞叹这一幕:“美轮美奂”“十分震撼”。

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就在去年,北京冬奥开幕前夕,中亚五国元首纷至沓来。匠心独运的开幕式上,微光烛照世界,雪花美美与共。冬奥时光里,不再是“我”或“你”的故事,而是“我们”的故事。

中亚国家元首彼时的赞叹里,也不单单是看到了鸟巢的恢弘灵动,更是感慨于中华文化的意境高远、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互鉴。而今,大唐芙蓉园的初夏夜,异曲同工。

这里,荟萃古今、融通中外:秦腔《梦回长安》和陕北民歌《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同台竞技,再到和鸣《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衔接辉映。“山河万里远,咫尺玲珑心。”哈萨克斯坦歌手同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对话,跨越时空。

峰会上,在赠送中亚国家元首的礼品中,有一件“何尊”。西周何尊铭文“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迄今发现的最早来源。感知中国、读懂中国,正是这次峰会的另一深意所在。正如习近平主席评析北京冬奥:“世界将对中国道路有全新的认识。”

何以中国?

它浸润于大国外交的筋骨血脉,融通于漫漫征途的步履坚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世界需要一个稳定、繁荣、和谐、联通的中亚。

中亚国家感同身受。美美与共的博大胸襟,同那些试图以“文明冲突论”施加影响的做法,截然不同。

纵观人类文明进程,古丝绸之路以其连接文明形态之多、跨越历史时期之长而著称。而从另一个角度去思量,也正因海纳百川而行稳致远。

中亚国家对全球文明倡议的积极响应,也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文明对话。“文化丝路”计划、传统医学中心、“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鲁班工坊”……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列出清单。

戏曲,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19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邀请出席峰会的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夫人扎帕罗娃、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夫人米尔济约耶娃,共同参观西安易俗社。

百年易俗社,悠悠秦声扬。小学员们唱秦腔、走台步,一腔一调,传承古韵。

从赳赳老秦,到复兴号巨轮劈波斩浪,中华文化在流淌中浇灌出枝繁叶茂。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开放,铭刻下中国之于世界、陕西之于中国的鲜明印记。

峰会前夕,17日上午,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陕西篇章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汇报会上的这一要点,也同随后举行的峰会有着内在逻辑。

开放,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的开放之门,从沿海打开,而后向沿江、向内陆、向沿边,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成就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中国奇迹。

然而,春风几度玉门关。“海强陆弱、东快西慢”一度是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忧思。

襟汉渭以带延洛,凭秦川而衔南北。这里,浓缩了千秋岁月的中国,一个日新月异的中国。

“要着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这是习近平主席对陕西的叮嘱,也是着眼于96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对这里作出的具体擘画。

中亚国家元首从陕西读懂中国,从同陕西的合作里感知中国:

习近平主席和中亚国家元首们见证签署的合作协议里,新技术、新能源、新产业是亮点。这其中,新能源汽车合作收获颇丰。而全国每生产7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是“西安造”。

在习近平主席宴请宾朋的菜单里,有梁家河的小米,富平的柿子酒,羊肉泡馍、葫芦鸡……平常的饭食,却是过去穷苦时候不敢想的好光景。餐桌上也映照出从摆脱贫困到全面小康,再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变迁。

大国外交,沉潜着“中国之于世界,世界之于中国”的深邃思索。

创新、开放、包容等全球治理方案,正是中国新发展理念的镜鉴。

一个占世界1/5人口的大国,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减贫,是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的特别关切。如何摆脱贫困,他从中国的生动实践中找到答案,一再强调“愿意了解和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特别是减贫经验”。这次,中乌成立减贫合作分委会,授人以渔。

一个占世界陆地面积1/15的大国,人工林保存面积世界第一。看黄土高原遍地披绿,有着相似地貌的中亚国家渴望在“荒漠化土地和盐碱地治理开发”等方面展开合作,期待在绿色低碳、气候变化等领域协同行动。这份愿景,写入成果清单。

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这三个全球倡议,中亚国家是积极响应者、坚定支持者。当面对习近平主席时,他们还表达了同一份期待:坚信中国会如期实现现代化目标。

相信中国,因为新时代10年来所走过的路、改革开放40多年所走过的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所走过的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余年所走过的路。

西安宣言里写道:“中亚国家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的宝贵治国理政经验,肯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世界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个昔日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国家,探索出了一条迥异于西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现代化之路的百花齐放,也为中亚国家的探索提供了借鉴。

“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大时代、大格局、大胸怀。

曾经,石榴品种“净皮甜”沿古丝绸之路,经万里进长安。19日中午,峰会落幕。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走向会场外的绿地,种下6棵寓意团结的石榴树。

“等树长起来,石榴结出来”,他们相约不远的未来。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21/c1002-32690990.html

共同推动中国—中亚关系行稳致远

  “欢迎大家来到西安,出席中国—中亚峰会,共商中国同中亚五国合作大计。”5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主席在主旨讲话中指出,中方愿同各方一道,以西安峰会为契机,总结历史经验,擘画合作蓝图,展现凝聚力、创造力、行动力,共同推动中国—中亚关系行稳致远。

  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表示,中国—中亚峰会的召开顺应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体现世代友好的人民期盼,必将对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为中亚国家同中国关系发展擘画新蓝图”

  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各族人民一道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兴起和繁荣,为世界文明交流交融、丰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习近平主席深情回顾中国同中亚国家源远流长的友好情谊,开宗明义指出中国与中亚五国续写千年友谊,开辟崭新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为中亚国家同中国关系发展擘画新蓝图,为六国发展振兴增添新助力,为地区和平稳定乃至世界发展与繁荣注入强大正能量。”乌兹别克斯坦世界经济与外交大学地区安全与冲突研究室主任乌卢格别克·哈桑诺夫表示,此次峰会凝聚各方广泛共识,顺应中亚国家民众追求和平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普遍期待。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中亚是亚欧大陆的中心,处在联通东西、贯穿南北的十字路口。世界需要一个稳定、繁荣、和谐、联通的中亚。”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国立大学东方学与国际关系系副教授塔拉斯别克·马什拉波夫表示,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引发中亚各国人民强烈共鸣,再次表明中国是中亚国家值得信赖的真朋友、可以倚重的好伙伴。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亚国家主权、安全、独立、领土完整必须得到维护,中亚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必须得到尊重,中亚地区致力于和平、和睦、安宁的努力必须得到支持。”法国尼斯欧洲研究所学者乔治·佐戈普鲁斯对此印象深刻。他表示,过去30多年中,中国与中亚国家坚定支持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治理模式,合力打击“三股势力”,坚决反对外来干涉和“颜色革命”等,有力维护了地区安全与稳定。

  “通过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世界可以看到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发展的广阔前景。”巴基斯坦全球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哈立德·阿克拉姆表示,中国同中亚国家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需求、坚实的民意基础,这决定了双方关系不断深化的必然性。中国—中亚峰会成功举行,为双方扩大各领域交流合作搭建了新平台。相信中国与中亚各国合作将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为地区国家和全球和平繁荣发展注入新动力。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正迎来新机遇”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国和中亚国家间成果丰硕的合作项目持续造福地区人民。“我们要继续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方面走在前列,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充分释放经贸、产能、能源、交通等传统合作潜力,打造金融、农业、减贫、绿色低碳、医疗卫生、数字创新等新增长点,携手建设一个合作共赢、相互成就的共同体。”习近平主席为中国同中亚国家共同发展指明了方向。

  哈萨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亚洲研究部主任艾达尔·库尔马舍夫表示,中亚国家重视并致力于深化同中国的关系,中国的广阔市场为中亚国家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哈萨克斯坦积极参与和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哈中两国贸易额去年创历史新高,两国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投资等领域合作方兴未艾、潜力巨大,相信哈中友好关系和互利合作将进一步提质升级。

  塔吉克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国际关系系主任赛赫米德·扎法罗夫表示,中亚地区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10年来,中亚国家同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展开广泛、深入和高质量合作,中塔公路、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吉乌铁路等一系列重要项目极大提升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惠及沿线民众。中亚国家同中国在电子商务、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成果也令人瞩目,“从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中,我们看到双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正迎来新机遇,这将为地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为中亚国家与中国的互利合作描绘了光明前景。”土库曼斯坦在华留学生艾拉丽·加拉塔耶娃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中亚国家与中国的关系日益密切,土中两国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也不断深化。“我学习的是国际贸易专业,希望未来能投身到中亚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中去。习近平主席的讲话让我深受鼓舞,让我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国立大学国际关系系主任赛卡尔·伊布拉伊莫娃表示,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愿同中亚国家加强现代化理念和实践交流,推进发展战略对接,为合作创造更多机遇,协力推动六国现代化进程。这充分彰显了中国积极推进同中亚国家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

  “为维护地区稳定、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国际人士认为,习近平主席就深化中国—中亚合作提出中国方案和务实举措,强调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将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注入正能量。

  阿联酋沙迦美国大学国际研究系助理教授阿利舍尔·哈里亚罗夫对本报记者表示,在国际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中国—中亚峰会的成功举行,对促进中国同中亚关系发展以及维护地区和平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习近平主席强调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符合地区各方利益,也将为维护地区稳定、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马来西亚“一带一路”委员会秘书长梁志华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携手合作,取得重要成果。中国—中亚峰会在古都西安成功举行,更加凸显中国与中亚五国致力于发扬丝路精神、共建“一带一路”的信心和决心。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取得新成效,将有效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在主旨讲话中特别提到,继续发挥阿富汗邻国协调机制作用,共同推动阿富汗和平重建。”巴基斯坦欧亚世纪研究所所长伊尔凡·沙赫扎德·塔卡尔维表示,中国—中亚峰会的成功举行再次向世界证明,中国不断为全球和平发展事业作出新的贡献,促进全球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民众享有和平发展的权利。

  “一个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多极化世界,对世界各国至关重要。”世界贸易网点联盟柏林地区理事福尔克尔·恰普克对记者表示,中国—中亚峰会聚焦贸易、安全等重要议题,对整个世界都有重要意义。峰会在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西安举行,彰显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伟大成就,再次表明和平发展、互利共赢是人心所向。

  (本报北京、西安、莫斯科、罗马、伊斯兰堡、迪拜、曼谷、柏林5月20日电  记者任彦、吴乐珺、张光政、李强、肖新新、谢亚宏、程是颉、张志文、刘慧、刘仲华)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21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21/c1002-32690877.html

外交部发言人就七国集团广岛峰会炒作涉华议题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20日就七国集团广岛峰会炒作涉华议题答记者问。

  记者问:据报道,七国集团广岛峰会发表联合声明等文件,炒作涉华议题,妄谈台海局势,对东海、南海、涉港、涉疆、涉藏等问题和中国核力量说三道四,称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并以所谓“经济胁迫”影射中国。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发言人说,七国集团嘴上唱着“迈向和平、稳定、繁荣世界”的高调,干的却是阻碍国际和平、损害地区稳定、压制他国发展的事情,这种做法毫无国际信用可言。七国集团不顾中方严重关切,执意操弄涉华议题、抹黑攻击中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已向峰会主办方日本等有关方面提出严正交涉。

  发言人表示,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一个中国原则是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七国集团口口声声称维护台海和平,却绝口不提反对“台独”,这实质是对“台独”势力的纵容支持,其结果只会对台海和平稳定造成严重冲击。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

  发言人说,香港、新疆、西藏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中国坚决反对任何外部势力打着“人权”幌子对此横加干涉。七国集团应当停止在涉港、涉疆、涉藏问题上对中国指手画脚,深刻反省自身历史和人权劣迹。

  发言人说,中国是国际海洋法治的坚定捍卫者和建设者。当前东海、南海局势总体保持稳定,相关国家应切实尊重地区国家维护和平稳定的努力,停止利用涉海问题挑拨地区国家关系、制造阵营对抗。

  发言人说,对于所谓“经济胁迫”,美国大搞单边制裁、“脱钩断链”,才是把经贸关系政治化、武器化的真正“胁迫者”。我们奉劝七国集团不要做经济胁迫的同谋和帮凶。

  发言人说,中国始终坚定奉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恪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始终将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中国是五个核武器国家中唯一作出上述承诺的国家。中国的立场光明正大、坦坦荡荡,不容歪曲抹黑。

  发言人强调,中方作为负责任大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和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决不接受少数国家炮制的“家法帮规”。国际社会不接受七国集团主导的、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划线的“西方规则”,更不接受服务于“美国第一”和少数国家既得利益的“小圈子规则”。七国集团应当反躬自省,改弦更张。

  发言人指出,西方少数几个发达国家肆意干涉别国内政、操纵全球事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敦促七国集团成员顺应时代大势,把精力放到解决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上来,停止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停止遏制打压他国,停止制造和挑动阵营对抗,回到对话合作的正确道路上来。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21/c1002-32690863.html

中共代表团访问巴拿马

  新华社巴拿马城5月20日电(记者苏津)应巴拿马民主革命党邀请,中联部副部长李明祥率中共代表团于5月18日至20日访巴,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宣介会,会见国会副议长法诺维奇、民革党副主席帕雷德斯、巴拿马主义党主席布兰东、民主变革党副主席苏尼加。

  巴方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各国提供新机遇,愿同中方加强互利共赢合作,推动巴中关系发展。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20/c1002-32690851.html

2023年5月19日 星期五

巴西亚马孙地区森林砍伐面积今年前4个月同比减少36%

  新华社巴西利亚5月19日电(记者卞卓丹)巴西亚马孙人类与环境研究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巴西亚马孙地区森林砍伐面积约为1203平方公里,较2022年同期下降了36%。

  据巴西媒体报道,巴西总统卢拉此前表示,环境保护,特别是亚马孙地区的保护,是新一届政府的优先事项。他已签署多项相关行政法令,恢复亚马孙地区基金运作,打击滥伐森林的行为。

  但亚马孙人类与环境研究所的报告也指出,巴西亚马孙地区森林今年前4个月的受破坏面积仍居过去15年中的第三高位,仅次于2021年的1963平方公里和2022年的1884平方公里。同时,尽管总体上砍伐面积减少,但在部分地区仍出现了同比增长的情况,其中“最紧急的状况”发生在北部的罗赖马州,该州森林砍伐面积同比增长了73%。

  该研究所研究员拉里莎·阿莫林指出,从历史上看,亚马孙地区森林的砍伐面积往往会在夏季到来后增加,因此必须在压力最大的地区对非法伐木者实施紧急检查、识别和惩罚。研究员比安卡·桑托斯则警告说,目前农业扩张的压力很大,要采取紧急检查等措施以避免砍伐行为重新抬头。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20/c1002-32690795.html

习近平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5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摄

  5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出席。
  新华社记者 申 宏摄

  5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出席。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摄

  5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峰会结束后,习近平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种下六棵石榴树,既见证中国同中亚千年友好交往,也象征中国同中亚紧密团结合作,更寄托对中国—中亚关系美好未来的期待。
  新华社记者 刘 彬摄

  5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出席。习近平同中亚五国元首签署了《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并通过《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
  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摄

  ■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和地区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在这个关键历史时刻,我们召开中国—中亚峰会,顺应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体现世代友好的人民期盼,必将对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具有世界意义。中方愿同各方一道,以西安峰会为契机,总结历史经验,擘画合作蓝图,展现凝聚力、创造力、行动力,共同推动中国—中亚关系行稳致远

  ■ 世界需要一个稳定的中亚。世界需要一个繁荣的中亚。世界需要一个和谐的中亚。世界需要一个联通的中亚

  ■ 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要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守望相助。二是坚持共同发展。三是坚持普遍安全。四是坚持世代友好

  ■ 这次峰会为中国同中亚合作搭建了新平台,开辟了新前景。中方愿以举办这次峰会为契机,同各方密切配合,将中国—中亚合作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一是加强机制建设。二是拓展经贸关系。三是深化互联互通。四是扩大能源合作。五是推进绿色创新。六是提升发展能力。七是加强文明对话。八是维护地区和平

  ■ 我们愿同中亚国家加强现代化理念和实践交流,推进发展战略对接,为合作创造更多机遇,协力推动六国现代化进程。让我们携手并肩,团结奋斗,积极推进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共同迎接六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本报西安5月19日电  (记者王乐文、张丹华)5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出席。元首们在友好的气氛中全面回顾中国同中亚五国友好交往历史,总结各领域合作经验,展望未来合作方向,一致同意着眼未来,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5月的西安,花团锦簇,生机盎然。灞河之滨的西安国际会议中心,中国和中亚五国国旗迎风飘扬,与中国—中亚峰会会标交相辉映,千年古都迎来一场历史与未来交融的盛会。

  中亚五国元首相继抵达。习近平同五国元首亲切握手并集体合影。

  10时许,中国—中亚峰会正式开始。

  习近平首先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五国元首来到西安出席首届中国—中亚峰会表示热烈欢迎。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和地区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在这个关键历史时刻,我们召开中国—中亚峰会,顺应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体现世代友好的人民期盼,必将对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具有世界意义。中方愿同各方一道,以西安峰会为契机,总结历史经验,擘画合作蓝图,展现凝聚力、创造力、行动力,共同推动中国—中亚关系行稳致远。

  习近平发表题为《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主旨讲话。(全文见第二版)

  习近平指出,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各族人民一道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兴起和繁荣,为世界文明交流交融、丰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今天我们在西安相聚,续写千年友谊,开辟崭新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指出,2013年,我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10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携手推动丝绸之路全面复兴,倾力打造面向未来的深度合作,将双方关系带入一个崭新时代。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需求、坚实的民意基础,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亚处在联通东西、贯穿南北的十字路口。

  世界需要一个稳定的中亚。中亚国家主权、安全、独立、领土完整必须得到维护,中亚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必须得到尊重,中亚地区致力于和平、和睦、安宁的努力必须得到支持。

  世界需要一个繁荣的中亚。一个充满活力、蒸蒸日上的中亚,将实现地区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世界需要一个和谐的中亚。团结、包容、和睦是中亚人民的追求。任何人都无权在中亚制造不和、对立,更不应该从中谋取政治私利。

  世界需要一个联通的中亚。中亚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成为亚欧大陆重要的互联互通枢纽,为世界商品交换、文明交流、科技发展作出中亚贡献。

  习近平指出,去年,中国和中亚五国宣布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这是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着眼各国人民根本利益和光明未来,作出的历史性选择。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要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守望相助。要深化战略互信,在涉及主权、独立、民族尊严、长远发展等核心利益问题上,始终给予彼此明确、有力支持,携手建设一个守望相助、团结互信的共同体。

  二是坚持共同发展。要继续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方面走在前列,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充分释放传统合作潜力,打造减贫、绿色低碳等新增长点,携手建设一个合作共赢、相互成就的共同体。

  三是坚持普遍安全。要共同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地区国家内政,着力破解地区安全困境,携手建设一个远离冲突、永沐和平的共同体。

  四是坚持世代友好。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深化文明互鉴,筑牢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世代友好的基石,携手建设一个相知相亲、同心同德的共同体。

  习近平强调,这次峰会为中国同中亚合作搭建了新平台,开辟了新前景。中方愿以举办这次峰会为契机,同各方密切配合,将中国—中亚合作规划好、建设好、发展好。

  一是加强机制建设。中方倡议成立产业与投资、农业、交通、应急管理、教育、政党等领域会晤和对话机制,为各国开展全方位互利合作搭建广泛平台。

  二是拓展经贸关系。中方将出台更多贸易便利化举措,升级双边投资协定,实现双方边境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全覆盖,举办“聚合中亚云品”主题活动,打造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三是深化互联互通。中方将全面提升跨境运输过货量,支持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推进航空运输市场开放,发展地区物流网络。加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鼓励优势企业在中亚国家建设海外仓,构建综合数字服务平台。

  四是扩大能源合作。中方倡议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加快推进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建设,扩大双方油气贸易规模,发展能源全产业链合作,加强新能源与和平利用核能合作。

  五是推进绿色创新。中方愿同中亚国家在盐碱地治理开发、节水灌溉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建设旱区农业联合实验室,推动解决咸海生态危机,支持在中亚建立高技术企业、信息技术产业园。中方欢迎中亚国家参与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创业、空间信息科技等“一带一路”专项合作计划。

  六是提升发展能力。中方将制定中国同中亚国家科技减贫专项合作计划,实施“中国—中亚技术技能提升计划”,在中亚国家设立更多鲁班工坊,鼓励在中亚的中资企业为当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向中亚国家提供融资支持和无偿援助。

  七是加强文明对话。中方邀请中亚国家参与“文化丝路”计划,将在中亚设立更多传统医学中心,加快互设文化中心,继续向中亚国家提供政府奖学金名额,支持中亚国家高校加入“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推动开展“中国—中亚文化和旅游之都”评选活动,办好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文化艺术年,开行面向中亚的人文旅游专列。

  八是维护地区和平。中方愿帮助中亚国家加强执法安全和防务能力建设,支持各国自主维护地区安全和反恐努力,开展网络安全合作。继续发挥阿富汗邻国协调机制作用,共同推动阿富汗和平重建。

  习近平最后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我们愿同中亚国家加强现代化理念和实践交流,推进发展战略对接,为合作创造更多机遇,协力推动六国现代化进程。让我们携手并肩,团结奋斗,积极推进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共同迎接六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亚五国元首先后发言,感谢中方倡议并成功主办首届中国—中亚峰会,积极评价中亚国家同中国全方位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他们表示,中亚国家同中国拥有千年友好和深厚情谊,始终是相互支持、相互信赖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是中国西出阳关最真挚的故人。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保障全球安全稳定和促进科技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同中国合作是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深化中亚五国同中国的关系符合各国人民共同愿望,符合各国根本和长远利益。中国—中亚峰会为中亚国家同中国合作提供了新平台,引领双方关系进入了新时代。各方欢迎并赞赏中国对中亚友好合作政策,愿继续充分发挥元首外交战略引领作用,做大做强中国—中亚峰会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深化中亚国家同中国全方位务实合作,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助力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并为促进地区安全稳定作出应有贡献。

  五国元首表示,坚定支持彼此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定维护各国主权、独立、安全、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坚决反对干涉他国内政。他们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表示将认真落实此次峰会达成的重要共识和成果,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为契机,加强各自国家发展战略同共建“一带一路”对接,推进地区互联互通,深化贸易投资、农业、能源、科技、安全等领域务实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共同应对挑战,实现合作共赢,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同中亚五国元首签署了《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并通过《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

  各方商定由哈萨克斯坦于2025年主办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同意在中国设立中国—中亚机制常设秘书处。

  习近平还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会见了记者。

  峰会结束后,习近平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种下六棵石榴树,既见证中国同中亚千年友好交往,也象征中国同中亚紧密团结合作,更寄托对中国—中亚关系美好未来的期待。

  蔡奇、王毅、秦刚等参加上述活动。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20日 01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20/c1002-32690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