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6月6日 星期二

伊朗驻沙特大使馆重新开馆

新华社利雅得6月6日电(记者胡冠 王海洲)伊朗驻沙特阿拉伯大使馆6日举行重新开馆仪式,伊朗副外长比格德利、沙特副外交大臣优素福等两国官员出席。

比格德利在复馆仪式上说:“我们认为今天是伊朗和沙特关系中一个重要日子,两国合作进入了新时期。”

伊朗驻沙特大使馆位于沙特首都利雅得使馆区,之前因两国断交一直处于关闭状态,近期已整修一新。

沙特与伊朗2016年断交。在中国斡旋下,沙特和伊朗两国代表今年3月6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对话,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4月6日,沙伊双方签署联合声明,两国宣布即日起恢复外交关系。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607/c1002-40007819.html

为全球人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街道双峰村西湖龙井茶示范园,考察团成员体验龙井茶手工采摘。
  邹帅摄

  考察团成员在重庆市渝中区山城巷近距离感受历史文化魅力。
  邹帅摄

  考察团成员在重庆市手工编织协会体验非遗文化。
  邹帅摄

  考察团成员在浙江省义乌市鸡鸣山社区参观。
  为邹帅摄

  近日,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下属的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邀请,由巴西、巴基斯坦、突尼斯等国16名非政府组织代表组成的民间考察团访华,先后赴北京、浙江、重庆等地走访参观。考察团成员高度评价中国在人权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和发展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借鉴。

  巴基斯坦独立新闻社记者穆罕默德·扎米尔·阿萨迪——

  中国人权事业取得的成就令人赞叹

  我是一名记者,曾多次访问中国,一直密切关注中国的发展。这次走访为我们观察中国人权状况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强烈感受到中国正充满自信地走在繁荣发展的道路上,中国的发展故事为媒体提供了丰富的报道素材。

  每个国家都要走适合自己的人权发展道路。在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我们同人权领域的中国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奉行人民至上,致力于让人民获得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优美的生活环境,中国人权事业取得的成就令人赞叹。

  中国成功的减贫实践是人权事业进步的生动体现。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数亿人口摆脱贫困,民众拥有了安定、富足的生活。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减贫成就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幸福,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此次我们到访了重庆、浙江义乌等地,一串串数字所代表的发展成就让人惊叹:2022年中欧班列(重庆)累计开行超过1万列,“义新欧”中欧班列业务范围辐射已达50多个国家和160多个城市,今天的义乌拥有156个海外仓、275条国际物流专线,2022年义乌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788亿元……这些都体现出中国正以实际行动推动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在义乌鸡鸣山社区,义乌巴基斯坦商会会长拉纳·萨吉德告诉我,像他这样的外国人在义乌随处可见。当地政府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来自各国的商户在那里共同创业、共同发展。

  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为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提供了动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让民众生活更便利,青年人拥有更多的创业机会……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有助于人权发展与进步的倡议,有助于为各国人民增加福祉。

  回国后,我接连写了《义乌: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重庆:引领经济发展潮流》等多篇文章,读者反响热烈。未来,我还会持续关注中国发展,相信中国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国际民主法律家协会驻日内瓦代表梅克尔·萨维亚——

  推动人权事业不断向前

  2011年夏天,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参加了北京语言大学为期5周的中文培训。那时,我刚刚读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渴望亲眼看看真实的中国,了解中国如何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几十年时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今年再次来到中国,与12年前相比,中国的变化之大和发展之快让我惊叹,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

  走访政府部门、高校、人权机构,走入会展中心、菜市场、田间地头……我们看到了中国式现代化在不同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先进的区块链和云计算技术、便捷的在线立案程序、高效的审判执行流程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据介绍,成立至今,北京互联网法院已经受理了40多万起案件,85%以上的案件得到解决,有效维护了合法的民事权利,也为世界各国提高司法效率提供了宝贵经验。

  让我最难忘的是中国对人权教育的重视。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老师杨博超介绍,中国已经将人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中小学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在相关课程教学中融入人身权利、受教育权利等学习内容,增强学生权利意识。伴随着中国人权理论研究和人权教育培训的广泛开展,中国人权知识普及工作卓有成效,人权教育深入人心,有助于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和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

  我们与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协会、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社会组织的学者进行了全面且富有成效的交流,大家各抒己见、讨论热烈。我们感受到,中国社会组织和专家学者积极参与交流、分享经验,对加强合作、共迎挑战抱着开放和乐观的态度,为丰富学界讨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过去的15年里,我一直就职于联合国机构,有机会在具体工作中看到中国在全球人权治理中发挥的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在少数民族人权事业、妇女事业等领域进行了成功实践;中国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国际和平安全,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作出了不起的贡献。未来,我们愿与中国的社会组织积极合作,尤其在文明交流互鉴等领域,积极探讨如何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推动人权事业不断向前,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瑞士国际人权和社会发展协会负责人大卫·洛佩斯——

  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

  这是我首次来到中国,重庆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这座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城市,长江、嘉陵江穿城而过,地势起伏,山水环绕。重庆是工业重镇,也是山清水秀的美丽宜居之地,这与当地政府坚持绿色发展息息相关。在重庆市渝中区的鹅岭公园,我们走过石板路,站在古桥上远眺,绿树掩映下的亭榭长廊临水而建,仿佛置身于一幅中国水墨画中。

  注重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是提升人权保障水平的重要一环。以重庆为例,无论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还是新城区建设、老城区改造,都聚焦人民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空间,打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中国注重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这次中国之行,我看到了山川秀美,也感受到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幸福。中国的成功实践证明,各国都有选择各自人权发展道路的自由,追求人权的过程中应该尊重不同国家独特的文化、历史和现实。

  中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中国强调人人充分享有人权,切实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在中国,我们接触了各行各业的普通民众,他们自信自强、乐观向上。中国用自身的发展证明,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中国人民在人权事业中占据主体地位。

  中国式现代化是此访关注的重点。我们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最令人瞩目的成就之一就是消除绝对贫困。一个精准扶贫故事让我记忆深刻: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一度是“悬崖村”,那里的孩子从前去上学要走崖壁、爬藤梯。现在,在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帮助下,村民都搬进了县城的新家,昭觉县修建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及特殊教育学校已经实现了适龄学生全覆盖。

  同时,中国不断健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机制,重视女童和妇女教育事业,女性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贡献不断提升。在重庆市手工编织协会,剪纸、编织、绣花……手工艺工坊开设的培训课种类繁多,老师手把手地培训教学,帮助妇女手工业者就业、创业,也带动了当地手工业的传承。

  我的家乡在哥伦比亚,我的女儿现在正在认真学习中文,她希望有一天能来到中国,亲身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也感受中国蓬勃发展的活力。我发起成立了瑞士国际人权和社会发展协会,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希望中国与世界各国加强在人权事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也希望有更多的外国人,尤其是青年人到中国各地走访,感受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

  巴西瓦加斯基金会研究员吉列尔梅·马托斯——

  中国发展故事的精彩超出想象

  我做中国研究已经有10年了,这次访问让我印象深刻。所到之处,大家能感受到社会的安定祥和、人民的善良乐观。与来自中国政府部门、智库、院校和企业界的代表深入交流,更是让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国的发展理念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成就。

  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街道双峰村,大家近距离感受了中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村企深度融合,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西湖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艺精妙,手不离茶,茶不离手,让人赞叹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农民摆脱贫困奔小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国发展故事的精彩超出想象。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离不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离不开中国努力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的减贫实践。

  近年来,中国在制订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时,充分考虑民众最迫切的权利需求,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成绩显著,这对于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至关重要,也为世界人权事业的进步贡献了力量。中国的经验可以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

  在巴西,我一直努力把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介绍给更多人,让他们了解中国的最新发展。让人高兴的是,随着巴中之间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愈发频繁,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对中国产生兴趣,希望了解中国的发展经验。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越来越真切地看到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未来,希望巴中多领域合作进一步加深,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07日 17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607/c1002-40007783.html

“携手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第一现场)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与青藏高原接壤。近年来,中尼两国持续加强在互联互通、经贸投资、能源开发等领域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果实。本报记者近日前往尼泊尔采访,见证中国援建的公路、学校、体育场等民生工程给当地民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好处。尼泊尔各界纷纷对记者表示,尼中深化互利合作前景可期,期待不断书写跨越喜马拉雅山的友谊新篇章。

  “让这条连接两国的生命线焕发新活力”

  喜马拉雅山脉高高的顶峰穿过云层,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壮观。从群山环绕的加德满都一路向北,驶出市区后就进入了阿尼哥公路。这条路上车水马龙,一派繁忙景象。

  作为中尼经贸大通道的阿尼哥公路是当地一条与外界联络的交通要道,也是当地人眼中的发展路、幸福路。在阿尼哥公路尼泊尔段,沿线分布着科达里、巴拉比斯、卡迪州、巴克达布等多个城镇。在巴拉比斯城,经营生活物资的店铺老板拉伊姆对记者说:“我店里的很多商品,像苹果、奶糖、大蒜等都来自中国。”

  记者看到,公路上大客车、大货车、小汽车和摩托车来来往往。在司机尼拉姆驾驶的大客车上,不少乘客说起眼前的公路都竖起大拇指。尼拉姆对记者说:“阿尼哥公路是首都加德满都与北部城镇的重要通道,客运和货运十分繁忙。感谢中国帮助修建了这条公路。”

  在阿尼哥公路沿线、距离中国樟木口岸6公里的塔托帕尼边检站(见图,吕潇摄)背靠大山、面向大河,承担着中尼货物边检的重要任务。2015年,尼泊尔遭遇大地震,这里变为一片废墟。之后,中国帮助援建了塔托帕尼边检站工程。卡车司机达姆巴每天往返于中国樟木口岸和加德满都之间,现在他每跑一趟车所需的时间比原来节约一个多小时。他说,中国援建的塔托帕尼边检站改建升级后,通关条件更好了。“以前还要卸货、重新装车,费时费力,现在载有集装箱的车辆可以整车入关检查,方便又快捷。”

  在塔托帕尼边检站波达柯西河大桥上,一辆辆载满货物的车辆进进出出。在宽敞明亮的报检大厅,海关工作人员正查核报关手续。关长达雅南达指着大屏幕说:“中国帮助修建了现代化的边检站,哪辆车到什么地方、入关时间、什么货物,我们在控制室就了解得一清二楚。现在每天几十辆大货车运输中国商品进入尼泊尔,自2019年樟木口岸恢复对尼单向出口,截至2023年4月28日,口岸出口货重约16.79万吨,价值约29.61亿元人民币。尼泊尔将不断努力改善口岸基础设施条件,让这条连接两国的生命线焕发新活力。”

  “感谢中国援建了现代化体育设施”

  上午6时,晨光还未完全亮起,尼泊尔国家体育场已经热闹起来。射击中心上午6时至9时开放,每天都有近百名青少年射击爱好者到这里训练。

  “我可以与你合影吗?”一名在体育场训练的女孩双手合十,向正在工作的中国工程人员问好。女孩名叫斯茹达,是加德满都一所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也是一名射击爱好者。她说:“小时候父亲经常带我到这里来游泳、射击、观看比赛,但大地震损毁了这些设施,后来我就再没来过这座体育场。直到2019年在中国的帮助下修好了体育设施,我又可以来这里训练了。”

  尼泊尔国家体育场包括射击场、游泳馆、拳击场、田径场等多个场馆,是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灾后紧急修复项目。项目不仅将损毁设施进行修复,还升级改造了信息传输设备。尼泊尔国家体育场成为国家队的训练场所,承办了南亚运动会等国际国内赛事。

  尼泊尔青年体育部体育司高级工程师沙滨说:“感谢中国援建了现代化体育设施。2019年12月,在尼泊尔承办的第十三届南亚运动会上,尼泊尔取得51枚金牌的历史最好成绩。现在,每天有数千人在这里参加体育锻炼、休闲娱乐。人们亲切地把中国工程师称为‘友好使者’。”

  “推动更多合作项目和工程落地”

  记者在当地走访发现,修缮完成的传统医药研究培训中心为发扬传统医药文化奠定了基础,改造之后的尼泊尔国家电视台为当地民众呈现更多精彩节目,焕然一新的巴尼帕综合技校为当地培养了大批汽修等技术人才,中国援建的水井保障了尼泊尔自然保护研究中心正常用水……中国援建的一大批民生项目遍地开花,广受称赞。

  多年来,中国援建的另一建筑工程——尼泊尔国家武警学院还极大助力当地培养武警及抢险救灾等人才,目前从这所学校毕业的相关学员已有4000多人。在这里学习了两年的可瑙说:“我经常听老师们说原来的学院就两间小平房,没有正规训练场地,训练项目单一。再看看眼前宏伟气派的学校,还有射击训练场、攀岩楼、室内训练场等训练场地,感觉太不可思议了。”

  尼泊尔国家武警学院院长卡德里表示:“学校使用以来,尼泊尔多所高校师生到这里参观,30多个国家的联合国维和人员来这里交流学习。我都会告诉他们,中国朋友援建的学校建筑质量非常好。”

  尼泊尔青年体育部体育司总工程师拉祖·斯维斯特表示,尼泊尔期待与中国共同打造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推动更多合作项目和工程落地,增进经贸往来,促进民心相通。让我们携手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

  (张记力对此文亦有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07日 15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607/c1002-40007773.html

2023年6月5日 星期一

“为人居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人民网内罗毕6月5日电(记者黄炜鑫)第二届联合国人居大会5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开幕。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大会召开前接受驻肯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代表团将在大会上分享中国在人居环境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助力世界城市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

倪虹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新城市议程》的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第一,大力提升人民群众居住水平。以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为目标,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第二,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第三,加强城市治理能力建设。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始终与联合国人居署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坚定支持人居署在国际人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倪虹介绍,中国一直积极支持人居署完善治理机制,支持人居署开展世界城市日相关工作,为国际社会应对城市发展面临问题、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平台。

倪虹表示,下步将持续加强与人居署合作,推动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11、《新城市议程》和全球发展倡议,用好世界城市日等合作平台,分享中国在人居领域的经验,为国际人居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据了解,大会期间,中国政府代表团将与人居署共同举办“打造多元合作和知识分享平台,推动城市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主题边会,加强可持续发展目标城市旗舰项目和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合作交流。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606/c1002-40007373.html

外交部发言人:反对在亚洲煽动阵营对抗的言行

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记者邵艺博、董雪)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5日表示,中方愿同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地区伙伴一道,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理念,反对在亚洲煽动阵营对抗的言行,携手把亚洲打造成和平的支柱、发展的高地、合作的热土。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在日前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印尼、新加坡等多国高层表示,不愿看到“新冷战”,不希望被迫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汪文斌表示,有关表态充分说明,个别国家意图在亚洲发动“新冷战”、逼迫地区国家选边站队,引起地区国家的普遍警惕和坚决反对。坚持战略自主,维护地区稳定与发展,是地区国家的共同心声。

“有的国家嘴上标榜自由开放,声称维护地区和平繁荣,实际上却不断拼凑形形色色的军事集团,还试图推动北约东进亚太。对此,大部分地区国家态度十分明确:反对在地区拼凑各种军事集团,不欢迎北约把触角伸向亚洲,不接受把阵营对抗复制到亚洲,不允许任何冷战、热战在亚洲重演。”汪文斌说。

他表示,亚洲是全球最具增长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亚洲应该成为合作共赢的“大舞台”,不应该被割裂为一个个封闭排他的“小圈子”。

“亚洲各国欢迎一起来‘成事’的努力,不欢迎专门来‘搞事’的企图。”汪文斌说,中方坚定维护东盟中心地位和包容性区域合作架构,愿同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地区伙伴一道,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理念,反对在亚洲煽动阵营对抗的言行,携手把亚洲打造成和平的支柱、发展的高地、合作的热土。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606/c1002-40007268.html

法国前驻美大使发推:如此对待中国,美国到底想要什么?

日前,法国前驻美大使热拉尔·阿罗在推特上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奇怪,他们(美国)制裁中国国防部长,他们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他们大幅限制对华技术出口……现在他们反而对中国立场的强硬感到惊讶。美国到底想要什么?”

图片来源:法国前驻美大使热拉尔·阿罗社交媒体推特截图

不久前,美国防部声称,“中方拒绝美方有关在新加坡举行两国防长会晤的提议”。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推特上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一直抱怨不能与中国防长对话,但事实上,中国国防部长还在美国的制裁名单上,“在提出会晤之前,美方不应该至少先解除制裁吗?或者,也许美国实际上并不介意违反自己实施的制裁?”

中国国防部对此表示,对话不能没有原则,沟通不能没有底线。当前两军交流面临的困难,责任完全在美方。美方一方面口口声声要加强沟通,另一方面又不顾中方关切人为制造障碍,严重破坏两军互信,这不是致力于沟通的应有态度。

在科技和经贸问题上,美国的做法也令人称奇,一边为维护科技霸权滥用出口管制措施,试图通过《芯片与科学法》《通胀削减法案》围堵打压中国,另一边,又对中国横加指责。

5月,美国美光公司在华销售产品未通过网络安全审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在记者会上强词夺理一事,将美国的“双重标准”暴露无遗。

当被问到“为什么美国可以禁止中国公司开展商业活动,却不允许中国做同样的事?”时,米勒宣称,美国对中国的禁令出于“国家安全担忧”;在记者追问“中国也可以有国家安全方面的担忧,不是吗?”时,米勒称,中国已经明确表示,对商业持开放态度;记者继而提出,美国也称自己对商业开放,最终,米勒表示,“他们当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作做任何决定,但应该在透明的监管框架下进行。”

在这件事情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地指出,中国的网络安全审查不针对特定国家和地区,我们也不排斥任何国家的技术和产品。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将1200多个中国企业和个人列入各种清单,实施各种限制,这才是经济胁迫,这才是不可接受的。

在另一条推文中,阿罗指出,从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世贸组织违规、所谓“反恐战争”中的表现可见,是美国首先违反了“基于规则的秩序”。世界上其他国家看到了这一点,对此感到愤慨。

图片来源:法国前驻美大使热拉尔·阿罗社交媒体推特截图

阿罗此前也曾表示,他对“基于规则的秩序”这一概念“有极大怀疑”。

在美国智库昆西治国方略研究所2022年举办一场题为“美国是否准备好面对一个多极世界”的线上会议上,阿罗曾指出,“基于规则的秩序”实际上只是一种“西方秩序”,当前各类国际机构的核心岗位也长期由美、法、英等西方国家的人占据,新兴力量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和强权政治表现愈发不满。

阿罗直言,即使想做的事违反国际法,美国人也会为所欲为,因为定义规则的标准掌握在他们手中。

美国政府的“二号外交官”、常务副国务卿舍曼一度声称,“中国是一个越来越大的挑战,因为中国有能力挑战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对此,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始终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破坏、践踏国际规则和秩序的不是中方而是美方。中方奉劝美方,与其给别人乱扣“帽子”,不如反躬自省,纠正错误,摒弃霸权、尊重主权,摒弃霸道、共谋和平相处之道,摒弃霸凌、致力于互利共赢。

来源:齐鲁壹点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606/c1002-40006986.html

中国驻洪都拉斯使馆举行开馆仪式

  新华社特古西加尔巴6月5日电(记者吴昊 陈昊佺)当地时间6月5日上午,中国驻洪都拉斯使馆开馆仪式在洪首都特古西加尔巴举行。

  仪式现场先后奏响中洪两国国歌。随后中国驻洪都拉斯使馆临时代办于波与洪外交部长雷纳共同为使馆揭牌。

  于波在现场致辞中表示,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国际大义、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洪方以开阔战略视野和坚定政治意志,抓住历史机遇作出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决断,成为中国第182个建交国,中方对此表示高度赞赏。建交不到三个月,双方迅速对接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凝聚起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共识和力量。

  雷纳在致辞中对中国驻洪都拉斯使馆开馆表示祝贺。他表示,洪都拉斯与中国建交是洪方独立自主的决定,有助于洪方发展多元化国际关系,加入世界主流。洪方将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希望两国共同推动贸易合作,以改善洪基础设施、助力减贫事业、创造就业机会,加强民众福祉、促进社会繁荣。

  洪第二副总统多丽丝·古铁雷斯、政府官员及议会代表、驻洪外国使团及国际组织代表、在洪中资机构和华侨华人代表约200人参加开馆仪式。

  3月26日,中国同洪都拉斯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洪都拉斯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决定自公报签署之日起相互承认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606/c1002-40006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