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7月15日 星期六

约翰内斯堡:冬日冰场

7月15日,人们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一处滑冰场滑冰。

7月,约翰内斯堡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人们来到滑冰场享受冬日乐趣。

新华社记者 张誉东 摄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716/c1002-40036661.html

盘点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三大积极信号

  新华社雅加达7月15日电(记者余谦梁 汪奥娜)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近日在印尼雅加达召开,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出席。会后,不具名中方官员作了盘点,认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系列外长会释放了更多积极信号。

  一是氛围更为平和。中国东盟外长会气氛友好融洽,主题更聚焦务实合作。东盟10国普遍重视打造增长中心、坚持发展优先,同中方理念高度契合。各国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系列重要全球倡议,期盼紧抓机遇、积极参与。不少外长强调东盟的繁荣同中国的发展紧密相连,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会议从头到尾没有人再提什么争议问题,充满了中国东盟大家庭的和谐氛围。

  在10+3会上,各方也注重聚焦次区域合作,为此积极出谋划策,也为重启中日韩合作注入了动力。

  以往矛盾交锋较多的东亚峰会外长会和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上,各方普遍支持东盟中心地位,维护开放包容的地区秩序。东盟方面强调本地区绝不能成为另一个博弈场,要团结不要分裂,呼吁不带偏见与恶意,多倾听多沟通。个别国家带有挑衅性的发言显得并不合时宜,也被中方当场据理据实驳回。总的看,各方谈对话协调、互利合作的多了,针尖麦芒、点名互批的情况少了。

  二是成果更加突出。此次中国东盟外长会有两大亮点。

  第一,通过了《关于纪念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TAC)20周年的联合声明》。20年前,中国在各国观望犹豫不决时,率先决定加入TAC,既显示了中国历来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也体现了对东盟的重视和友好。最重要的是,中国加入后,其他大国纷纷调整政策,也相继加入,至今已有51个国家加入TAC。东盟的地位显著提升,对中国的表率作用称赞有加。

  第二,宣布“南海行为准则”案文二读成功完成,通过了加快达成“南海行为准则”指导方针文件,为尽快启动三读创造了条件,朝着最终达成迈出重要一步。联想到这几年疫情影响,还有来自域外势力的各种干扰,这一成果来之不易。准则的最终达成,将使中国和东盟国家能有一个自己的地区规则,不仅可以大大增进彼此互信,拓展互利合作,还对外发出了一个明确信号,那就是中国和东盟国家不需要什么教师爷,我们有能力、有智慧通过共同努力处理好南海问题,使南海成为和平、友谊、合作之海。

  三是互动更加务实。中方代表团举行了十余场双边会见。中美会晤受到高度关注,双方均认为会晤是坦诚、务实和建设性的。东盟国家一直期待中美开展更多互动,对此感到宽慰。东盟国家等还关心中共二十大后的内外政策,期待中国式现代化为地区带来更多红利。中日、中韩、中印、中欧的会晤都释放出积极信号,总体气氛良好。各国都表示愿同中方加强对话,深化合作,这也让那些此前并不看好东亚系列会的人们松了一口气。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715/c1002-40036521.html

2023年7月14日 星期五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阐述中方在冲突中性暴力问题上的立场

新华社联合国7月14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14日在安理会关于冲突中性暴力问题公开辩论会上发言,阐述中方在该问题上的立场。

耿爽说,性暴力是极为恶劣的侵犯人权行径。中方坚决反对将性暴力作为战争手段,强烈谴责一切对妇女和女童实施性暴力的行径,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综合施策,早日消除冲突中性暴力,推动妇女、和平与安全事业取得新进展。

耿爽表示,要加强预防和解决冲突。冲突中的性暴力不可能单独消除,只有停火止战、恢复和平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对妇女和儿童的伤害。要采取有力的打击措施。安理会决议明令禁止将性暴力作为战争手段,但这一国际法红线却一再被突破。如果不能有效惩治已经发生的罪行,就难以震慑和预防新的侵害。国际社会必须强化法治精神,将打击冲突中性暴力的要求落到实处,将施暴者绳之以法,为受害者伸张正义。

耿爽表示,要支持妇女发展赋权。在冲突局势中,性暴力侵害往往同歧视、贫困等问题相互联系、相互叠加,加剧妇女生存困境和苦难伤害。除了和平视角外,国际社会也应当从妇女赋权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待和应对冲突中性暴力问题,致力于消除性别歧视和差别待遇,消除妇女面临的生计困难和发展鸿沟。数字和信息技术是妇女赋权的重要手段,也是冲突早期预警、受害者救助、调查追责的重要工具。中方支持利用数字技术加强对冲突地区妇女的保护,放大女性在和平与安全领域的主动地位、参与水平和变革力量。

耿爽说,作为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东道国,中国始终是性别平等的倡导者、女性权益的保护者、妇女赋权的践行者。中国将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作出积极努力和更大贡献。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715/c1002-40036341.html

王毅:中国内政不容外来干涉

  新华社雅加达7月14日电(记者余谦梁 孙磊)当地时间7月14日,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雅加达出席第13届东亚峰会外长会,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容外来干涉,驳斥了个别国家称中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错误论调。

  王毅表示,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是历史事实,也是国际共识,更是台海的真正现状。想要改变这一现状的恰恰是台湾民进党和支持纵容其谋求“台独”的外部势力。“台独”同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台独”行径才是台海和平的最大破坏因素,要真正维护台海和平,就需要坚决反对“台独”。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前景,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715/c1002-40036230.html

王毅:地区国家要警惕三个消极动向

  新华社雅加达7月14日电(记者余谦梁 汪奥娜)当地时间7月13日,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雅加达出席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时强调,当前形势下,地区国家尤其要警惕事关本地区和平安全的三个消极动向。

  一要警惕所谓“印太战略”加快向本地区渗透,冲击东盟中心地位,冲击以东盟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架构。

  二要警惕北约试图插足本地区,引入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破坏地区国家多年努力得来的和平稳定局面。

  三要警惕域外大国借南海问题介入地区事务,挑拨破坏地区国家之间的团结协作。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715/c1002-40036226.html

2023年7月13日 星期四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庆祝独立日

当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在圣多美岛瓜达卢佩镇举行独立日庆典活动,庆祝该国独立48周年。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714/c1002-40035447.html

沉浸在冷战旧梦中的北约危害世界和平稳定(寰宇平)

  作为冷战产物的北约依旧抱持零和博弈、对抗思维,无视国际社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呼声,逆潮流而动,开历史倒车,不得人心,也注定不会得逞

  7月11日至12日举行的北约峰会再次暴露其浓重的冷战思维。峰会发布的公报肆意歪曲中方立场和政策,刻意抹黑中国,表现出染指域外事务、继续制造分裂对抗的危险企图。这表明,北约不但没有反思自身四处生乱生战给世界带来大量灾难,让许多北约成员国陷入安全困境,反而继续做着冷战旧梦,企图进一步谋求扩张,给世界制造新的麻烦。

  (一)

  北约峰会期间,这个全球最大的军事集团继续贩卖安全焦虑,鼓动成员国增加军费,拱火乌克兰危机,继续执迷于搞“小圈子”和集团政治,强化意识形态对立和阵营对抗,让其长期兜售的所谓“北约是防御性组织”“北约是和平与安全积极而主要的贡献者”等说辞的虚伪性暴露无遗。

  挪威东南大学教授格伦·迪森曾对“北约常用词汇”作出解释:“人道主义干预”是指入侵,“促进民主”是指颠覆政权,“航行自由”是指炮舰外交,“强化审讯技巧”是指酷刑,“欧洲一体化”是指扩张军事集团,“从实力地位进行谈判”是指支配……依此逻辑,北约以“防御性”集团自居何所指,不言自明。

  作为一个所谓“防御性”集团,北约的“防御手段”是不停发动战争。冷战结束后,北约一再点燃冲突引线,将战火燃向世界,从波黑到科索沃,从阿富汗到伊拉克,从利比亚到叙利亚……据不完全统计,仅2001年后北约发动和参与的战争就导致数十万人丧生,数千万民众流离失所。为了将战争行为“合理化”,北约抛出“人道主义干预”“保护的责任”“国家建设”等幌子,滥用冲突预防、危机管理等概念,不断挑战、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侵蚀全球安全稳定的基础。

  当前,欧洲战火不息,深陷安全困境,根源就是北约长期执迷于扩张对抗。早在1994年,时任俄罗斯领导人就曾发出质问:“你们为什么播下不信任的种子?”美国前驻苏联大使乔治·凯南在谈到北约东扩时指出,这将是后冷战时代美国政策中最致命的错误。

  纵观乌克兰危机爆发全过程,北约的责任不容推卸。危机全面升级前,有关各方达成的明斯克协议及国际社会的斡旋努力,本有机会维护和平,而北约持续挑动矛盾,最终导致欧洲大陆重燃战火。危机全面升级后,北约趁机渔利,企图将危机扩大化、持久化,大大增加了政治手段解决危机的难度。本次峰会期间,北约在乌克兰加入北约问题上投鼠忌器,但其继续拱火助战的行径没有变。正如西班牙《起义报》此前所指出的:“北约永不满足的目标,是所有这些冲突的根源和癌细胞。”

  在全球战略稳定问题上,北约制造的风险也引发了广泛担忧。北约毫无根据地渲染他国核威胁,但自身却通过“核共享”安排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核武库,个别成员国还加紧推进核力量现代化,强化所谓的“延伸威慑”,加剧核扩散与核冲突风险。

  事实表明,自称防御性联盟的北约,恰是全球和平稳定的严重破坏者。正如欧洲议会议员科斯塔斯·帕帕达基斯所指出的,北约从来都不是防御机制,一直是一个进攻联盟。

  (二)

  本次北约峰会再次邀请个别亚太国家参加,企图升级与这些国家的勾连,并公然宣称“印太地区对北约重要”。北约东进亚太的图谋昭然若揭,让其所谓“作为区域性联盟的定位没有变化,不寻求地理突破”等说辞显得无比苍白。

  北约的全称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但其活动半径早已超越北大西洋地区。1999年北约华盛顿峰会敲定的冷战后北约第二份“战略概念”文件,声称北约有“绕开联合国、自行裁决处理国际事务”的权力,为其在全球不同区域搞军事干预大开绿灯。多年来,北约费尽心机经营所谓伙伴关系网络,以“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染指欧亚地区,以“地中海对话”触及中东北非地区,以“伊斯坦布尔合作倡议”布局海湾地区,以“全球伙伴国”东进亚太地区。在推进地域扩张的同时,北约还不断延伸安全议题,在海洋、网络、太空、反恐、气候、投资、基础设施等领域搞泛安全化,企图打造一个全领域“安全帝国”。

  在跨域扩张的过程中,北约的惯用伎俩是渲染所谓“安全威胁”,挑动价值观对立。本次峰会上,北约大肆兜售“中国威胁论”,毫无根据地宣称中国构成“系统性挑战”,目的就是贩卖安全焦虑,为东进亚太寻找借口。

  亚太地区保持长期繁荣稳定,靠的是地区国家相互尊重、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妥处分歧。北约东进亚太只会搅动地区紧张局势,引发阵营对抗,甚至“新冷战”。回望冷战时期,美国就曾在亚太地区组建东南亚条约组织,拼凑“亚太版北约”,以失败告终。殷鉴不远,亚太国家不欢迎北约亚太化,很多北约国家不赞成北约亚太化,亚太地区也不需要“亚太版北约”。日本东海大学教授永山茂树直言,北约介入东亚地区事务对于东亚和欧洲的安定“不是好事”。

  “北约将触角伸向全球将制造一个分裂的世界。”北约前秘书长索拉纳指出。上个世纪热战与冷战的历史共同昭示,扩充军事集团、制造阵营对抗不会带来和平安全,只会导致战争冲突。北约应当汲取历史教训,克制扩张冲动,停止四处制造矛盾和对立。

  (三)

  北约表面上遵循所有成员国协商一致原则,但其优先服务的是美国利益,其行动反映的主要是美国意志。此次北约峰会发布的公报大肆渲染“中国威胁”,内容与美国针对中国散布的虚假信息高度雷同,充分暴露美国将北约改造为遏制打压中国的霸权工具的战略图谋。

  “苏联解体后,北约便不再有存在的意义,但在美国推动下,北约不断扩大且已发生质变。”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吉尔伯特·阿卡如是指出。美国全力为北约“续命”,目的是将其改造为美国维持霸权的工具。上世纪90年代末,时任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提出的“三不原则”很能说明问题:欧洲防务建设不能与北约脱钩,不能与北约重叠,不能歧视非欧盟北约国家。换言之,美国通过北约掌控欧洲安全的格局不能改变,欧洲加强战略自主和防务建设的目标必须为美国维护霸权的需要让路。

  北约战略方向的转变,进一步表明其真实架构是“美国的脑子,欧洲的身子”。30多年来,北约的战略重点数次转换,从极力在中东欧地区搞扩张,到打着各种幌子在全球搞干涉,从阿富汗战争之后专注反恐问题,到目前重新聚焦大国博弈、加快东进亚太,其步调变化和美国的对外政策调整高度一致。

  无论是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借北约持续加强对欧洲防务的控制,还是美国出于对华战略遏制的需要,推动北约东进亚太,都让欧洲国家看到了“美国治下的北约”与欧洲利益并不一致。西班牙前外交大臣何塞普·皮克表示:“欧洲人应扪心自问:是否应该让美国人来决定冲突进程?是否应该让我们的和平与繁荣听命于美国的利益或骄横恣肆?欧洲承担后果是否有意义?”法国总统马克龙一再强调,建立战略自主性对于防止欧洲国家成为附庸至关重要,欧洲的首要任务不是在世界各地的议程上配合其他国家,不应陷入阵营对抗。

  当前的世界不再是冷战的世界。作为冷战产物的北约依旧抱持零和博弈、对抗思维,无视国际社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呼声,逆潮流而动,开历史倒车,不得人心,也注定不会得逞。北约应该立即停止对华歪曲抹黑、编造谎言,放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过时理念,放弃迷信军事武力、谋求所谓绝对安全的错误做法,放弃搞乱欧洲、祸乱亚太的危险行径,不要为自身继续扩张寻找借口,而应为世界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14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714/c1002-40035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