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8月5日 星期六

苏伊士运河一艘拖船与油轮相撞后沉没致1人死亡

新华社开罗8月5日电(记者姚兵)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乌萨马·拉比耶5日说,一艘拖船当天在苏伊士运河与一艘油轮相撞后沉没,造成拖船上1名船员死亡,其余6人获救。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发表声明说,事故发生后,当局派出救援队营救拖船上的7名船员并打捞沉船。目前,获救的6名船员已送至附近医院,他们的健康状况稳定。

声明说,涉事油轮从新加坡出发,计划驶往美国,目前停泊在埃及塞得港。

苏伊士运河位于欧、亚、非三洲交界地带的要冲,连接红海和地中海。运河收入是埃及国家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之一。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806/c1002-40051298.html

2023年8月4日 星期五

记者手记:在宁夏,看古今相续的丝路故事

  新华社银川8月4日电 题:记者手记:在宁夏,看古今相续的丝路故事

  新华社记者成欣、叶昊鸣、韩冰

  宁夏,素有“塞上江南”美誉,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区域。时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记者近日随新华社“一带一路全球行”采访车队,探寻宁夏和古丝绸之路的联结所在。

  2日下午,记者来到中卫市,参观了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骄阳当头,站在高高的沙丘上望去,沙地披上一张巨型草方格外衣,连绵不断的绿意有效地固定住了流动的黄沙。

  固沙并非一日之功。时光无言,巨型的绿网见证了人与严峻环境旷日持久的角力。

  上世纪50年代,宁夏创造性使用草方格固定沙丘法,避免我国首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沙漠段被流沙掩埋,确保该段铁路几十年来安然无恙。

  近些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共建国家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治沙交流合作。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副研究员杨昊天说,沙坡头沙漠试验站通过长期生态学监测研究证实,在中国北方沙区通过人工植被建设实现区域生态恢复是可行的,这为全球干旱区沙害治理提供了范式。

  “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发展,沙漠治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希望沙坡头模式能够在各国治沙实践中发挥作用,让中国经验为饱受沙尘肆虐的人民送去信心,送去福祉。”他说。

  离开中卫,记者随车队行驶200余公里,开往银川,探访更多的丝路印迹。

  文物是过往的记忆,是历史的见证。地处中国西北的宁夏与古丝绸之路有怎样深厚的关联?宁夏博物馆中陈列的一件件精美文物,给出了无声的答案。

  汉代张骞“凿空西域”以后,一条始于长安、经河西走廊、穿越天山南北、横跨中亚、直达波斯和罗马的陆上丝绸之路,实现了空前繁盛。宁夏作为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必经之地,贡使、商贾、僧侣等大都经过此地进入中原王朝,因此留存有大量中西交流的遗迹遗物。

  “宁夏境内考古发现的国宝级文物鎏金银壶、凸钉玻璃碗、石刻胡旋舞墓门等文物珍品,是丝路古道上文化交流交融的见证,为研究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间的贸易、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依据,印证了宁夏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宁夏博物馆馆长王效军说。

  看完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我们走近生长在广阔大地上的现实风物。

  3日下午,记者来到宁夏蓝赛酒庄。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是宁夏对外经贸交流的重要名片。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宁夏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特色产品走出国门、享誉世界,葡萄酒产业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021年3月1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入选中国首批100个地理标志产品。搭乘“钢铁驼队”中欧班列,宁夏葡萄酒便捷地走进欧洲千家万户。

  “葡萄酒是一种世界的语言。”宁夏蓝赛酒庄负责人余晓佳说,葡萄酒是文化,是经济,也是交流。这些年,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宁夏葡萄酒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去”,在交流中合作,在合作中创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是千年前的边塞诗行,更是中华文明进取包容的佐证。丝路史诗生生不息、源源不断。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805/c1002-40050995.html

中共代表团访问刚果(金)

  新华社金沙萨8月4日电(记者史彧)应刚果(金)民主与社会进步联盟邀请,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助理朱锐率中共代表团于8月2日至4日访问刚果(金),会见参议长巴哈蒂、国民议会议长姆博索、政府总理卢孔德,同民主与社会进步联盟总书记卡布亚会谈,宣介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深化双边关系交换看法。

  刚方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各国提供新机遇,愿同中方加强互利合作,造福两国人民。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805/c1002-40050917.html

中俄智库首次联合发布美英澳核潜艇合作专题研究报告

人民网维也纳8月4日电(记者刘仲华)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和俄罗斯能源与安全研究中心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十一次审议大会第一次筹备会期间,在维也纳国际中心举办“美英澳核潜艇合作核扩散风险”研讨会,发布中俄《美英澳核潜艇合作:对核不扩散机制和全球安全的风险》联合研究报告。该报告主要由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俄罗斯能源与安全研究中心联合编写,系中俄智库首次就美英澳核潜艇合作发布联合研究报告,从学术角度传达出中俄智库维护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坚定声音。

报告指出,美英澳核潜艇合作是当前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面临的重大挑战,如何妥善处理三国核潜艇合作的核扩散风险,事关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事关国际和平、安全与发展事业。报告系统梳理了美英澳三国不顾国际社会批评与反对、强行推进核潜艇合作的相关动向,指出美英澳核潜艇合作涉及核武器国家首次向无核武器国家转让数吨武器级高浓铀,严重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目标和精神,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切和争议。报告深入分析了上述合作对核不扩散机制、全球及地区安全的消极影响,包括冲击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体系、损害南太无核武器区、破坏《核供应国集团》和《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等防扩散机制、引发核安全及核安保风险、刺激地区核军备竞赛、破坏全球安全等。报告敦促国际社会继续通过公开、透明、包容的政府间进程,深入讨论美英澳核潜艇合作涉及的复杂政治、法律和技术等问题,协商一致寻求解决方案。

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驰江、俄罗斯能源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安东·科普洛夫共同主持发布会并致辞。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李松大使、俄罗斯常驻维也纳代表团临时代办罗曼·乌斯蒂诺夫应邀参加会议并致辞。前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成竞业、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军控专家赵学林、前俄罗斯驻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大使谢尔盖·巴特萨诺夫、俄罗斯独立专家瓦列里·拜奇科夫等作专题发言并回答了相关问题。

本次会议得到各方高度关注,来自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古巴、叙利亚等国常驻代表及国际知名智库、媒体代表约80余人参会。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804/c1002-40050718.html

2023年8月3日 星期四

中企承建柬埔寨首都第三环线通车启用

  新华社金边8月3日电(记者吴长伟)由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柬埔寨首都金边市第三环线3日举行通车启用仪式,柬埔寨首相洪森和中国驻柬大使王文天共同出席仪式。

  洪森在致辞中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柬埔寨的无私帮助。他表示,新建成的金边市第三环线串联起多条国家公路,更将串联起金港高速和未来建成的金巴高速(金边—巴域),将对缓解金边乃至全国的交通压力起到重要作用。

  王文天表示,今年是中柬建交65周年,也是“中柬友好年”。中柬双方正在携手落实两国高层共识,坚定不移地深化亲密无间的“铁杆”友谊,坚定不移地开展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坚定不移地推动构建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

  金边市第三环线项目全长约53公里,道路设计采用双向四车道并设置两条摩托车道。项目于2019年3月开工,2023年6月竣工。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804/c1002-40050175.html

2023年8月2日 星期三

尼日尔政变军人称不接受西共体制裁

新华社阿比让8月2日电(记者郑扬子)尼亚美消息:尼日尔政变军人领导人阿卜杜拉赫曼·奇亚尼2日发表电视讲话说,尼日尔保卫祖国国家委员会不接受所有来自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共体)的制裁。

奇亚尼说,尼日尔保卫祖国国家委员会拒绝所有“干涉尼日尔内政”的行为,不接受所有来自西共体的制裁,“不会向来自任何一方的威胁让步”。

西共体领导人7月30日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尼日尔政变军人在一周内释放遭扣押的尼日尔总统巴祖姆并恢复其总统职权,相关要求如在一周内得不到满足,西共体将采取包括军事干预在内的一切措施,确保恢复尼日尔的宪法秩序。当天,西共体和由8个西共体成员国组成的西非经济货币联盟宣布对尼日尔以及参与政变的尼军人实施制裁。

此外,奇亚尼在电视讲话中还表示,尼日尔在政变期间并未滥用武力,在尼日尔法国人未受到安全威胁,法国撤侨“没有任何客观理由”。

法国外交部8月1日发表声明说,鉴于尼日尔局势紧张,以及在该国发生的针对法国大使馆的暴力事件,法国决定当天开始从尼日尔撤侨。法国媒体报道,首架撤侨飞机已于1日晚抵达巴黎。

7月26日,尼日尔总统卫队部分军人扣押巴祖姆。当天深夜,政变军人代表宣布成立保卫祖国国家委员会,解除巴祖姆总统职权,由军人政权接管国家事务。奇亚尼28日宣布就任尼日尔保卫祖国国家委员会主席。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803/c1002-40049446.html

最新动态:俄方称在黑海挫败乌无人船袭击 乌方说敖德萨州遭无人机袭击

  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俄罗斯国防部2日通报说,乌克兰当天试图使用无人驾驶船在黑海攻击一艘俄海军舰艇,乌无人船被及时发现并被摧毁。乌克兰总检察长办公室2日说,俄军当天凌晨对敖德萨州发动无人机袭击。

  ——俄罗斯国防部2日通报说,当天凌晨,乌克兰试图使用海上无人驾驶船攻击一艘正在黑海西南海域护航民用海上运输的俄海军舰艇。通报说,俄舰艇人员采取专业行动,乌无人船被及时发现并被摧毁。

  ——乌克兰总检察长办公室2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当天凌晨,俄军对敖德萨州发动无人机袭击,该州南部位于多瑙河沿岸的港口和工业基础设施遭到袭击,袭击导致粮食仓储设施受损。乌克兰南部作战司令部说,乌防空火力当天凌晨在敖德萨州上空拦截了11架俄攻击型无人机。

  ——俄罗斯国防部2日通报,俄罗斯“海洋之盾-2023”海军演习2日在波罗的海启动。演习由俄海军总司令叶夫梅诺夫指挥,演练任务涉及保卫海岸、运送军人和物资等。超过30艘战斗舰艇、20艘支援舰、30架飞机以及约6000名军人参加本次演习。

  ——据俄总统网站2日消息,俄总统普京当日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通电话,双方就黑海农产品外运协议、进一步发展俄土经贸关系等进行了讨论。普京表示,俄方准备在西方履行对俄义务后重返黑海农产品外运协议。

  ——乌方任命的赫尔松州军事行政长官亚历山大·普罗库金1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过去一天,俄军使用无人机、火炮、迫击炮、火箭弹和战机对赫尔松州乌方控制区进行了51次袭击,赫尔松市遭大规模炮击,袭击造成4人死亡、18人受伤。

  ——塔斯社1日援引俄罗斯防空系统官员的话报道,8月1日凌晨企图袭击莫斯科及莫斯科周边地区的无人机是从乌克兰境内起飞的。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对媒体表示,莫斯科遭无人机袭击的威胁仍明显存在,俄方正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乌克兰文化和信息政策部1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首都基辅“祖国母亲”纪念碑盾牌上的苏联国徽更换为乌克兰三叉戟国徽的工作正按计划进行。乌文化和信息政策部代理部长罗斯季斯拉夫·卡兰杰耶夫表示,期待更换工作在乌国旗日(8月23日)或乌独立日(8月24日)前完成。(参与记者:李东旭、华迪、刘恺、陈汀、安晓萌)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803/c1002-40049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