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8月11日 星期五

美国对拉美移民难民问题负有责任(环球热点)

  八月八日,一名移民在墨西哥华雷斯的美墨边境附近席地休息。
  新华社/路透

  据埃菲社近日报道,巴拿马政府发布报告称,2023年以来,共有近24.9万名移民穿越达连地堑(巴拿马与哥伦比亚之间的危险丛林地带),这一数字已超过2022年全年。长达265公里的达连地堑北接巴拿马、南连哥伦比亚,是南美洲移民经中美洲前往美国的关键通道。此前,巴拿马政府曾多次表示,预计今年将有超过40万移民穿越这片危险丛林。

  近年来,成千上万的拉美国家民众经过长途跋涉,企图通过美墨边境进入美国,其中大部分滞留在墨西哥及中美洲国家,给当地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压力。

  

  “最具挑战性的移民危机之一”

  联合国近日发布声明称,巴拿马正面临过去10年中最具挑战性的移民危机之一。这是美洲前所未有移民潮的一部分。“当前,我们接纳的移民已打破2022年总人数,创历史纪录。”巴拿马移民机构负责人玛丽亚·伊莎贝尔·萨拉维亚近日表示。巴拿马政府此前曾表示,需要他国帮助处置穿越达连地堑的移民危机,每天涌入的大量移民使当地收容设施不堪重负。

  大批移民滞留问题在与美国接壤的墨西哥尤为严重。美墨边境一直是拉美地区移民和难民通过陆路进入美国的必经之地。今年5月以来,随着美国移民政策调整,美墨边境再次涌动移民潮。

  英国《卫报》网站近日报道,美国边境官员向一些寻求庇护者承诺,如果他们同意被送往墨西哥并在那里预约重新入境,会有更大可能性留在美国,否则将被驱逐出境。然而,当这些移民被送到远离美墨边境的墨西哥内陆地区后,他们根本无法进入美国的庇护系统,只能滞留在当地。据埃菲社报道,墨西哥一家收容所的负责人胡安·菲耶罗表示,来自古巴、海地、尼加拉瓜和委内瑞拉的移民滞留在墨西哥。接收他们、让他们过境前往美国并办理政治庇护手续当然是件好事,但这可能让这些国家抱有同样想法的人蜂拥而至,可能导致美墨边境陷入混乱。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数据显示,自2018年以来,美国在边境逮捕的越境移民人数增加了6倍,2022年达到240万人次的历史新高。据联合国难民署与移民组织统计,拉美地区接纳了近2000万流离失所者。

  “当前,拉美地区移民和难民问题呈现几大新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长袁东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其一,拉美地区移民和难民总体数量大幅增加,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其二,移民和难民的来源国在传统的中美洲国家之外又增加了南美洲国家。其三,移民和难民从来源国向智利、秘鲁等地域临近的发展中国家扩散,这一趋势日渐明显。这也意味着,更多拉美国家成为移民和难民的中转国和目的国,给当地社会治安、经济稳定带来较大压力。

  美国将拉美经济“圈定”在低端产业链

  “拜登政府上任后,承诺全面改革移民法案、推动非法移民合法化、改善与拉美多国关系。这些举措向拉美国家移民释放积极信号,而且美国发达的经济水平、较高的劳动薪酬和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对拉美国家民众本身就具有较强吸引力。”袁东振分析,反观委内瑞拉、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移民来源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迟滞,就业收入较低,又面临通胀高企、政局动荡等多重社会问题。美国的“拉力”和本国的“推力”共同作用下,大量拉美民众前往美国。然而,当前,美国的移民政策将大批拉美移民拒之门外,迫使大多数移民滞留墨西哥等拉美发展中国家。

  “非法移民和难民实际充当了美国调整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润滑剂。”山东大学移民研究所所长宋全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美国需要大量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填补相对低端的劳动力市场空缺。因此,经济形势良好时,美国通常会放松边境管控,允许更多非法移民进入美国,充实劳动力市场。经济形势低迷时,美国则收紧移民政策,驱逐或遣返大量非法移民,释放就业岗位,并通过展示打击非法移民的强硬态度获取部分选民支持。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采取严苛的移民政策,驱赶曾经在美国工作生活的非法移民和难民,并减少非法移民和难民入境。拜登政府移民政策相对放松,但仍有大量拉美移民和难民难以叩开进入美国的大门。

  美国民主党联邦众议员奥卡西奥—科尔特斯则直接点明了美国在拉美移民和难民问题上的历史责任:“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对于拉美政治不稳定状况负有责任。我们不能放火烧了某人的房子,然后责备他们逃难。”

  “美国长期干涉拉美多国内政,将拉美经济‘圈定’在低端产业链,是该地区政治局势长期动荡、经济发展持续落后的重要原因。正是因此,大量移民和难民前往美国寻求庇护和谋生机会。美国又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要么强硬驱逐和遣返拉美非法移民和难民,要么与墨西哥等移民和难民中转国签署双边协议,防止大批拉美国家移民和难民涌入美国。大量移民和难民长期滞留移民途中,影响拉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宋全成说。

  多方合作共同破解难题

  据埃菲社报道,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近日发表声明称:“我们宣布对墨西哥政府计划在墨西哥南部建立多用途国际空间予以全力支持,这将为目前身处墨西哥的最弱势人群提供新的收容所和工作选择。”

  “近年来,美国承诺加大对移民来源国的援助,加强与移民中转国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希望减少非法移民和难民入境美国。但更多是‘口惠而实不至’,实际成效寥寥。”袁东振表示,一方面,拉美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社会治理能力有限,无力解决大量移民和难民的生存发展问题。另一方面,美国对这些移民中转国的经济支援力度和意愿不足,解决移民和难民跨境流动的国际合作有限,移民和难民滞留中转国的困境恐难以破解。

  联合国难民事务副高级专员克莱门茨近日呼吁,国际社会应为拉美国家提供更多支持,这些国家收容了美洲2000万被迫流离失所者中的大部分。虽然前往美国边境的人数激增引起了很多关注,但更重要的是大多数被迫流离失所的人仍然留在拉丁美洲。“我们不仅需要关注移民和难民的目的国,还需要关注他们的来源国和中转国。”

  联合国难民署与移民组织近日指出,任何国家都无法单打独斗解决难民和移民流动带来的挑战。只有通过共同努力,解决拉美地区移民和难民问题才能取得真正进展。这些努力包括:支持建设收容大多数移民和难民的社区,提供获得公平有效庇护程序和其他合法居留安排的机会,提供安全、常规抵达移民目的国的途径以替代危险的旅程。美洲面临的挑战要求所有利益攸关方遵守《移民问题全球契约》《洛杉矶移民和保护宣言》,在国际法和真正团结的基础上进行合作。

  宋全成说,从根源解决拉美多国移民和难民滞留困境,一方面需要增强拉美国家内生发展动力,改善移民来源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加强当地政府对非法移民和难民问题的治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调动移民和难民来源国、中转国和接纳国多方力量,支持联合国难民署、国际移民组织等国际组织发挥更大作用,通过多方合作共同破解难题。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812/c1002-40055169.html

2023年8月10日 星期四

中国使馆为获政府奖学金的肯尼亚留学生举行欢送仪式

  新华社内罗毕8月10日电(记者黎华玲)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10日为获得本年度中国政府奖学金的48名肯尼亚赴华留学生举行欢送仪式。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张执中致辞说,今年是中肯两国建交60周年,两国友谊源远流长。中国政府欢迎更多肯尼亚学生赴华深造,共同推动两国人文交流。

  肯尼亚外交和侨务部欧洲和英联邦事务司司长露西·吉鲁苏说,中国是文化大国,中国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令人惊叹。她希望肯尼亚留学生广交中国朋友,成为肯中两国友谊的使者。

  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的博士研究生雅各布·奥卢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说:“我很感激中国政府为我们提供奖学金赴华深造。我将努力学习,学成归来建设国家,为肯中合作添砖加瓦。”

  中国自1982年起向肯尼亚留学生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许多肯尼亚留学生回国后,事业上获得良好发展,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811/c1002-40054534.html

中国-南非经贸联委会第八次会议在南非召开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8月10日电(记者谢江)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10日在南非比勒陀利亚与南非贸易、工业和竞争部部长帕特尔共同主持召开中国-南非经贸联委会第八次会议,就深化中南多双边经贸合作深入交换意见,为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做好经贸领域准备工作。

  王文涛表示,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南经贸合作成果丰硕。今年是中南建交25周年,也是金砖“南非年”。中方愿以此为契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规划双边经贸合作。中方将采取积极措施,优化双边贸易结构,欢迎南方积极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方愿积极响应南非“新投资倡议”,拓展新能源、制造业、矿业、农业等领域的投资,密切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希望南方为中国家电、汽车等企业在南开展经营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

  帕特尔表示,南非视中国为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高度赞赏中国企业为南非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的积极作用。南方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欢迎中国企业抓住非洲大陆自贸区带来的新机遇,更多到南非开展贸易投资合作。南方希望进一步扩大优质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对华出口,重点拓展两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合作。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811/c1002-40054457.html

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邵百军(右一)为患者把脉。
  受访者提供

  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吴狄赫正在授课。
  受访者提供

  泰国华侨中医院外观。
  受访者提供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多年来,以中医院、中医诊所、研究机构等为载体,中医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充分展现其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书写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动人故事。

“民众有了更多医疗选择”

本报记者 张矜若

中式传统屋脊设计与泰式飞檐巧妙结合,古典的青色砖瓦屋顶与蓝色的玻璃幕墙相互辉映——泰国华侨中医院就坐落在人来人往的曼谷老城区。走进医院,分诊窗口排着长队,大厅里泰语、汉语、英语、韩语等各种语言此起彼伏。作为泰国最大的中医院,这里工作日每天的接诊量约为500人,周末每天接待近千人。

51岁的塔宁瓦是曼谷本地的一名公务员。4年前的一场中风给他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行动不便,起身困难,无法自主转身扭头,还时常头晕头疼,几乎丧失了工作能力。为了治病,他跑了很多医院,尝试过不同的疗法,但都收效甚微。去年10月,他经人介绍,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了华侨中医院。医生为他制定了针灸加导引治疗的方案。一个疗程过后,塔宁瓦病情有了好转,现在已经可以正常上班。塔宁瓦对中医的疗效赞不绝口:“中医诊疗见效快,感谢中医让我恢复了正常生活,挽救了我的家庭。”

在华侨中医院,像塔宁瓦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睡眠不好,开个中药方子调理一下;消化不好,做次艾灸缓解;上了一周班后到中医院做次推拿,以预防“办公室综合征”……中医药理念已经融入很多当地人的生活。华侨中医院院长蚁凡告诉本报记者,中医院接诊过112个国家的患者,内科、针灸科和骨伤推拿科最受当地民众欢迎。泰国卫生部副部长萨堤·皮图查表示:“中医药让民众有了更多医疗选择。”

2000年,在中泰建交25周年之际,泰国政府正式宣布中医合法化,泰国成为中国以外第一个实现中医全面合法化的国家。2015年,中医开办诊所法令在泰国开始正式实施。中医药被纳入泰国卫生部泰医和替代医学发展司的管理体系。中医药走进泰国,丰富了当地卫生体系,维护了民众的生命健康。内科医生陈宝真在华侨中医院工作4年了,她告诉本报记者,来医院就诊的泰国人比例不断增加,“许多当地人通过接触中医、从中医的疗效中获益后,开始了解并喜爱上中医,还向亲朋好友推荐中医疗法。中医的口碑就这样慢慢建立起来。”

开展中医义诊活动,运用中医药治病理论、方法增进当地民众健康;推动中医药领域人才互动、学术交流,积极探索中医药文化与各国本土文化融合方式;通过举办各类活动,阐释中医药文化内涵,推动以中医药为载体的民心相通……一大批中医药机构积极行动,努力促进中医药文化更好地服务当地民众。

2018年,中国—泰国中医药中心在华侨中医院揭牌成立。以中医院为平台,中泰医疗合作方兴未艾: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等签约成立远程会诊合作中心,开展专家指导门诊和远程学术讲座等;联合中泰两国多家医疗机构共同创办《泰国中医药杂志》,并在泰国著名学术网站发行;举办中医药展览会,现场讲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将优质的中医药服务、璀璨的中医药文化带给更多人,是在泰中医药机构的共同奋斗目标。”蚁凡说。

目前,泰国已有9所大学开设中医专业,该国开设中医院及诊所800余家,年平均接诊40余万人次。获泰方准入的中药已达千余种,中国中医药管理局支持在泰国建设了2所中医药海外中心。2022年统计数据显示,泰国有中医执业证书的中医师超过1800名。泰国卫生部中医执业管理委员会主席阿空·巴蒂素旺表示,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医药已成为促进全球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力量,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擦亮中医药这张亮丽的中华文化名片(观点)

胡紫景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出生于福建中医世家,从小的耳濡目染让我对中医药产生浓厚兴趣,高考时毫不犹豫选择了福建中医药大学。2012年我研究生毕业,当时中医药在非洲很受认可,在导师的鼓励下,我远赴南非发展。

南非是世界上首批实现中医合法化的国家之一。2000年,南非政府确立了包括中医针灸在内的补充医疗的合法地位。之后,南非顺利推进中医针灸医师注册工作。2011年,中医医疗正式纳入南非医疗体系,南非民众在选择中医诊疗时可享受医保优惠。

在南非,我开设中医诊所,同时探索在高校里开设中医和针灸课程。行医治病、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我见证了中医药文化在南非落地生根。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间,中医药被用于患者救治,极大地缓解了疫情期间民众对公共医疗的迫切需求,也让中医药得到了许多南非民众的认可。现在,来我诊所就诊的患者超过半数都是本地人。

2020年,约翰内斯堡大学针灸课正式开设。令人惊喜的是,课程刚一开始,校园里就掀起了学习中医的热潮。针灸成了最受欢迎、也最难申请的专业之一。去年,7102名学生递交申请,只为在58个名额中夺得一席之地。今年,我们还在校园里举行了中医推广活动,展示拔罐、针灸等传统中医技法,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很高。

和南非一样,许多国家将中医药纳入当地医疗卫生体系和教育体系。多国高校与中国高校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开展校企合作,举行学术研讨会,积极培养中医药领域国际人才。

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中国与外国政府、地区主管机构和组织积极签署中医药合作协议,海外中医药中心建设工作顺利推进。世界各地的民众对中医药的认同感也越来越强。

中医药是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途径。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既让中医药优质的健康医疗服务惠及更多人民,也促进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当前,中医药发展正迎来大好时机,我们应更加努力,擦亮中医药这张亮丽的中华文化名片,让中医药更好地为全球健康治理发挥作用。

(作者为约翰内斯堡大学博士生导师,本报记者屈佩采访整理)


将中医的健康理念推广到更多国家

邵百军

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从北京启程,来到美丽的匈牙利布达佩斯,开启了近30年的中医推广之路。

当时,中医在匈牙利刚刚起步,当地会中医的大夫很少,中医理念对当地老百姓来说也较为陌生。我创建了邵氏中医针灸诊所,把很多精力放在研究、传承和推广针灸上。当看到许多当地民众对中医从陌生到熟悉再到认可,我感到由衷的欣慰。除了中医诊疗服务,我还带了很多外籍中医学生,指导并帮助他们从事中医事业。

建立第一家符合欧盟标准的中药厂、欧盟内第一个为中医药立法……匈牙利的中医药发展走在欧洲前列。近年来,匈牙利与中国不断加强中药产学研等方面的合作。从2010年起,匈牙利塞梅尔维斯大学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合作培养中医人才,2017年两校开始共建中国—中东欧中医药中心(匈牙利),进一步加强中医药领域合作。

如今,中医诊疗在匈牙利越来越受欢迎,欧洲针灸学会联合会经常组织中医义诊活动。匈牙利老百姓对中医诊疗的认可度很高,在布达佩斯的许多药店都能买到中医药产品。不少患者在中医的治疗下,病情渐渐好转。

多年来,在祖国的大力支持下,一批批中医师走出国门,将中医的健康理念推广到更多国家。作为一名在海外的中医从业人员,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发展是我和同行们共同的奋斗目标。

(作者为欧洲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本报记者禹丽敏采访整理)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并从中受益

吴狄赫

我今年42岁,来自德国汉堡,是一名中医爱好者,也是一名中医从业者。18岁时,我在德国观看了一场精彩的功夫表演,由此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开始跟着一名武术老师学习咏春拳。他不仅教武术,还传授一些推拿、经络疗法,我因此接触到了中医。

2005年,为了深入学习中医,我赴中国留学。外国人学习中医要克服语言等许多困难,那些年,除了吃饭、睡觉,我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最终顺利拿到浙江中医药大学的本科和硕士学位。2019年,我成为浙江中医药大学的一名外教,用英文给中医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讲授《中医英语》《针灸推拿》课程。我帮助中医专业的中国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以便他们学成后更好地为海外患者提供服务,更好地在世界上传播中医文化。

在中国求学期间,为了向更多外国人介绍中医文化,我创建了“吴山中医”国际中医网站。在这个平台上,我开设中医、针灸、中药、养生等在线课程,发布自制的中医养生教学视频,目前已有2800余名国外用户注册学习。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中医并从中受益。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人,我很高兴自己成为一名中医外教。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为中医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更广泛地传播作出贡献。

(作者为浙江中医药大学外籍教师,本报记者刘军国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11日 17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811/c1002-40054437.html

王毅会见新加坡外长维文

  新华社新加坡8月11日电(记者蔡蜀亚)当地时间8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新加坡会见新外长维文。

  双方积极评价当前中新关系良好发展势头,表示将按照两国领导人战略指引,以中新关系提升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为契机,持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互联互通和互利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更好造福两国和地区人民。双方将筹备好将于年内举行的中新副总理级双边合作机制会议,统筹规划下阶段合作,拓展新合作领域。新方高度评价中方近期采取人员往来便利措施,双方将加快全面恢复两国直航航班,密切经贸、人文和旅游交流合作。

  双方还就地区和国际等议题广泛交换了看法,将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推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811/c1002-40054385.html

2023年8月9日 星期三

法国一民宿失火至少9人遇难

  新华社巴黎8月9日电 法国东北部上莱茵省一处接待残障人士的民宿9日清晨发生火灾,造成至少9人死亡。

  据上莱茵省政府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该省万泽内姆市一处民宿当天清晨6点30分发生火灾,消防人员迅速出动并很快控制了火情。另据警方介绍,火灾发生时民宿内共有28人,其中17人获救,9人遇难,另外两人下落不明。

  据外媒报道,两名下落不明者恐已遇难,17名获救者中有一人受重伤,已被送往医院。

  法国总统马克龙9日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上发文,向火灾遇难者家属和伤者表示慰问。法国总理博尔内已于当天下午抵达火灾现场了解情况。

  目前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中。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810/c1002-40053826.html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呼吁苏丹各方尽快停火止战

  新华社联合国8月9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9日在安理会苏丹问题公开会上发言,呼吁各方尽快停火止战。

  戴兵说,苏丹武装冲突持续近4个月,平民伤亡不断增加,人道局势更趋严峻。作为苏丹的好朋友、好伙伴,中方对此深感痛惜。中方希望有关各方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尽快停火止战,推动局势缓和降温,通过对话化解矛盾分歧,为实现和平和解创造条件。中方欢迎地区国家和组织为解决苏丹问题作出大量努力,期待它们同苏丹各方加强协调,为劝和促谈发挥关键作用。国际社会和域外伙伴要给予必要支持和配合。

  戴兵说,苏丹当前面临巨大人道需求,外溢影响对邻国也造成冲击。中方呼吁国际社会帮助苏丹及邻国提高人道响应能力,扩大救援规模,支持地区人道倡议。达尔富尔局势受到苏丹冲突的严重冲击。国际社会要为缓解局势提供建设性支持,避免激化矛盾。

  戴兵说,苏丹是非洲之角重要国家。早日停火止战、恢复正常秩序,符合苏丹和地区国家根本利益。近期,地区国家和组织多次强调要维护苏丹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反对外部干涉苏丹内部事务。国际社会要听取地区国家呼声,支持地区国家和组织斡旋努力,避免外部强加方案和施压制裁。中方相信苏丹人民有能力、有智慧克服当前困难挑战,尽快平息战火。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支持苏丹人民的努力。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810/c1002-40053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