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9月3日 星期日

共促开放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 题:共促开放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习近平主席向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视频致辞引发热烈国际反响

  新华社记者

  国家主席习近平2日在北京向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视频致辞。多国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致辞展现了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同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与担当,为各国合力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共同开创繁荣发展前景注入了信心与力量。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激发新动能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中国将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各国开放合作提供新机遇。”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多次提到“开放”一词。

  英国驻华贸易使节汤姆·杜克(中文名杜涛)在现场聆听习近平主席致辞后说,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将给英国等外国合作伙伴带来很多机会,我们期待这些合作给全世界的企业和人民带来益处”。

  英国是今年服贸会的主宾国,组建了参展以来最大规模展团。杜涛说:“英中在服务贸易方面有很好的互补性,我们期待在技术服务领域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成果。”

  “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扩大电信、旅游、法律、职业考试等服务领域对外开放”“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有序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开放进程”……泰国开泰银行高级副总裁蔡伟才说,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提出了“打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系列新举措。他表示,服贸会的举办体现了中国政府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提高跨境服务贸易开放水平的决心,对海内外服务贸易供应商意义重大。开泰银行对进一步拓展中国市场充满期待。

  “世界经济开放则兴,封闭则衰。”习近平主席的这句话给新加坡时政评论员翁德生留下深刻印象。翁德生说,服贸会见证中国服务贸易“朋友圈”日益扩大,说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渴望开放合作。“全球化正处在十字路口,是维护小部分人利益,还是继续坚持全球化让大多数人受益,这是一个选择。”

  当前,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已成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3666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

  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教授科斯坦蒂诺斯·贝尔胡特斯法表示,中国持续对外开放且开放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推动非中贸易迅速增长。中国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将给非洲注入更多中国动力,助力非洲自主发展”。

  以深化互利合作开拓新局面

  “拉紧互利共赢的合作纽带”“以服务合作促进联动融通”“强化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以服务创新培育发展动能”……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脱钩断链”侵蚀全球合作根基的局面,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多次强调“合作”与“创新”,并提出一系列务实合作举措。

  沙特阿拉伯阿吉兰兄弟控股集团去年首次参加服贸会,今年进一步扩大展台面积。“服贸会一直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成果重要展示窗口,为各国企业提供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阿吉兰兄弟控股集团副董事长穆罕默德·艾尔·阿吉兰说,习近平主席的致辞让他对“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服务贸易合作有了更多期待。

  阿吉兰表示,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本届服贸会着重展现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成果,促进“一带一路”创新合作,这些都与沙特“2030愿景”经济转型目标相一致,未来必将有更多中东企业加强与中国企业合作交流。他认为,中国主动扩大优质服务进口,鼓励扩大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将对全球多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和现代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

  谈及“以服务合作促进联动融通”,肯尼亚国际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说,肯尼亚作为“一带一路”在东非的重要节点,从共建“一带一路”中受益很多。从蒙内铁路、内马铁路一期,到能源、电信等其他基础设施项目,中国已成为肯尼亚建筑和工程服务的重要提供者,为促进当地基础设施联通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肯中教育领域合作蓬勃发展,越来越多肯尼亚年轻人将中国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首选留学目的地,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正不断加强。

  智利基督教人文大学国际关系和政治学学者安德烈斯·安古洛说,中国对外开放令拉美国家受益,服贸会就是一个鲜活案例。对于像智利这样需要释放商业潜力的国家来说,发展服务业至关重要。包括农业、能源、基础设施、电子商务在内的诸多领域,服务是增加产品价值的关键,而服贸会就是获取重要服务、推销自身服务的绝好机会。

  当前,全球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合作深入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不断加快,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强调,我们将强化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加快培育服务贸易数字化新动能,推动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先试改革,促进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支持服务业在绿色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服务贸易与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释放更多创新活力。

  埃及埃中商务理事会秘书长阿卜杜勒-萨塔尔·埃什拉多次访问中国,一直密切关注中国在利用先进技术实现工业绿色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方面取得的进展。“中国正在推动服务贸易走向智能、清洁和绿色,”埃什拉说,包括埃及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希望参加服贸会,因为在这里可以看到“清洁、先进服务技术的全景图像”。

  以高质量发展共建美好未来

  “以中国大市场机遇为世界提供新的发展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全球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服务”……习近平主席关于“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的重要论述让多国人士备感期待。

  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詹保罗·布鲁诺在现场聆听习近平主席致辞后说,中国正向全球价值链更高端迈进,我们对此密切关注,因为这蕴含着与中国在高端领域合作的巨大机会。

  泰国开泰银行高级副总裁蔡伟才说,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中国企业来东盟投资设厂,拓展本地市场。随着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中国市场和东盟市场的更紧密结合将是全球经济未来发展的亮点。他指出,过去几年,中国通过服贸会、进博会等大型平台向世界各国企业敞开大门,为促进全球贸易往来合作作出积极贡献。

  《菲律宾星报》专栏作家李天荣表示,聆听习近平主席的致辞,深切感受到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我相信,菲律宾和其他东盟国家将会从中国式现代化中受益。中国持续提供高质量服务、提高技术水平、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将助力提升东盟国家的服务质量、技术水平、知识深度和经济发展动力,帮助这些国家走出自己的绿色发展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值得全世界认真研究和借鉴。”肯尼亚国际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认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不仅有力推动自身可持续发展,还将为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助益。“中国本着共同繁荣的精神,分享发展成果,携手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执笔记者:俞懋峰、杜静、谢琳)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904/c1002-40069680.html

2023年9月2日 星期六

美国官方数据:仍有385人因夏威夷野火失踪

新华社洛杉矶9月1日电(记者高山)美国官方机构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仍有385人因夏威夷毛伊岛野火失踪。

美国联邦调查局和毛伊县警察局公布的这份失踪人员名单上有385人,比8月24日公布的首份名单仅少了3人。

这两个机构在一份新闻公告中解释说,首份失踪人员名单公布后,其中245人被证实安然无恙后被移出名单,但随后又根据多方报告增加了新的失踪人员,所以失踪总人数没有大幅下降。

夏威夷州长约什·格林此前表示,他认为失踪人数会降到100以下。

始于8月8日的毛伊岛野火是美国一个多世纪以来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野火。目前,官方已经结束过火区域的搜寻,并证实至少115人遇难。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903/c1002-40069514.html

见证中国发展 促进友好交往

  中国政府友谊奖奖章。
  壮晓舒摄

  让—马克·杜布朗。
  本报记者 尚凯元摄

  埃尔南·塞巴略斯。
  受访者供图

  哲仁·优拉母。
  本报记者 武少民摄

  多年来,一批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专业背景的外国专家来到中国,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他们在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促进中外友好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是中国繁荣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友谊的使者,是连结中国和世界的重要纽带。中国政府友谊奖就是为表彰他们而设立的政府最高荣誉奖项。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获奖的外国专家,听他们讲述与中国共同发展进步的友好故事。

  

  国际热带农业中心木薯育种专家埃尔南·塞巴略斯——

  “中国拥有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

  “这些年,我见证了中国农业研究的巨大发展,非常令人振奋。尽管我已经退休,但依然很期待有机会再回到中国,与中国同行一起合作。我相信,未来中国的农业科学研究能走得更远、更好,为世界作出更多贡献。”阿根廷木薯育种专家埃尔南·塞巴略斯对本报记者表示。

  在大多数南美洲国家的餐桌上,木薯是一道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在中国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许多农户以栽培木薯为生,但长期以来,受气候环境等制约,产量一直不高。“作为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之一,木薯产业与粮食安全息息相关。近年来,研究如何提高其产量并稳定其生产能力受到各国的重视。”塞巴略斯说。

  1999年博士毕业后,塞巴略斯进入总部设在哥伦比亚的国际热带农业中心,担任木薯课题组组长。2000年,他受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之邀来到中国,开始了与中国同事长达20多年的木薯种植合作。“国际热带农业中心是一个促进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农业科学发展的机构,我们希望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机构共同研究,找到适合在中国推广种植的木薯品种,提高种植者的收益。”塞巴略斯说。

  目前全球推行的木薯早期诱导开花结果技术,就是塞巴略斯与中国同行——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俞奔驰、广西木薯研究所副所长田益农共同研究出来的。此外,塞巴略斯还提供了大量木薯核心种质资源,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国家木薯种质资源圃建立及开展木薯种质资源精准评价等奠定了基础。

  在与中方研究团队的合作中,塞巴略斯鼓励当地农民参与科研,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孔八村就是最早参与其中的试验村之一。在孔八村,中外科研人员与村民们同吃同住,一起进行木薯新品种试验。他们用实物进行差异对比,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向农民解释研究成果,还邀请村民们一起进行试验、评估和筛选。有了新品种和新科技的加持,木薯田的亩产鲜薯约可达2000—3000公斤,最高可达到亩产6000公斤左右。看着自家长势喜人的木薯,种植户符永全表示,新技术帮他们实现了大丰收,木薯长得多,吃起来味道更好。现在木薯卖得特别好,大家种木薯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交流,为农户讲解木薯开花知识,在实验室指导技术员做实验……20年间,塞巴略斯11次赴华,通过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合作研究项目,在海南、广西、广东等多地和中国同事一起,合作攻坚木薯品种改良的难题。“中国研究人员有耐心、有智慧、有活力,我非常享受与他们一起工作。”塞巴略斯说,“我们相处融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因在农业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2022年,塞巴略斯被授予中国政府友谊奖。“近年来,中国加强了对木薯的基础研究,通过选择育种、改良新品种、改进木薯加工工艺等方式,延长了木薯产业链。”谈起中国木薯产业的发展,塞巴略斯为自己能参与其中感到高兴和自豪。

  “中国拥有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中国政府对科研工作从各层面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在农业领域也是如此,中国积极搭建平台,推动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塞巴略斯说,这些努力一方面让中国的农业研究成果不断走在世界前列,另一方面也让优秀的研究成果更多惠及世界。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特聘专家哲仁·优拉母——

  “为泰中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倾尽全力”

  “这次来中国,我特地邀请了泰国那空沙旺皇家大学校长猜拉特及一些年轻学者和我一起,希望更多人能参与泰中职业教育交流,让两国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薪火相传……”在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源湖旁的教学楼内,渤海职院特聘专家、泰国大城技术学院前院长哲仁·优拉母对本报记者表示。

  不久前结束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上,优拉母出席了渤海职院与那空沙旺皇家大学签署联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协议的签字仪式。此次协议的签署,是中泰院校合作助推泰国鲁班工坊高质量发展、打通学生学历上升通道、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有益尝试,双方围绕联合培养本科、硕士技能人才等达成诸多合作意向。为了促成协议的签署,优拉母付出了很多努力,“双方合作不断推进,既是对过往的传承,也是一个新的开始,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交流合作在泰中两国之间开花结果。”

  2015年初,时任泰国大城技术学院院长的优拉母第一次来到渤海职院,“因为急着出发,我只穿了一件单衣就来到天津。当时中国天气很冷,渤海职院的老师见到我后,赶紧给我找了一件棉大衣,让我身上和心里都觉得很温暖。”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优拉母依然很感动。

  2016年3月8日,全球首家鲁班工坊在泰国大城技术学院正式揭牌运营,渤海职院是负责共建的中方学校之一。近年来,在优拉母和两国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泰中合作团队共完成鲁班工坊6个国际专业在泰国职业教育委员会的认证工作,全部专业通过评审,并纳入泰国国民教育体系;共有32批近170人次的两国教育界人士互访……截至目前,泰国鲁班工坊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培养本土学历教育人才1227人,招收留学生200多人。鲁班工坊的学生获得工业自动化赛项金牌2次,其他奖项8次,并获得泰国职业教育委员会等机构联合主办的首届“职业教育宝石王杯”大赛金牌。

  在不遗余力地促进泰中两国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同时,优拉母也积极推动泰国鲁班工坊面向东盟国家职业院校师生开放,累计交流培训1.2万余人次;帮助天津企业、天津优质教学装备和产品技术走出国门,天津圣纳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成为泰国鲁班工坊的标准配置……优拉母的辛勤付出获得了中国同行和中国政府的认可和赞许:2018年,他荣获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20年荣获天津市“海河友谊奖”;2022年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中国在职业教育等领域理念先进,积极与其他国家共享发展经验。我相信泰中互学互鉴之路会越走越宽,也愿为泰中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倾尽全力。”优拉母说。

  法国蓝星安迪苏公司首席执行官让—马克·杜布朗——

  “这是我职业生涯最重要、最令人兴奋的经历”

  法国蓝星安迪苏公司首席执行官让—马克·杜布朗位于巴黎的办公室陈设简朴,办公桌上摆着法中两国国旗。不久前,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在巴黎为获得2022年中国政府友谊奖的法国专家举行颁奖仪式,因积极投身两国相关领域的合作,杜布朗获得此项殊荣。“非常感谢中国授予我这个奖项,这是对我工作莫大的认可,也是一份属于集体的荣誉。”杜布朗对本报记者说。

  “过去10多年我伴随了安迪苏在中国的成长,这是我职业生涯最重要、最令人兴奋的经历。”作为动物营养领域的资深专家,2006年10月,杜布朗加入安迪苏公司。同一年,安迪苏被中国中化旗下的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购。2010年,杜布朗开始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推动向中国推广先进技术、落实本地化研发,助力中国农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蛋氨酸是现代养殖业不可缺少的动物营养剂,它的使用能从根本上减少畜牧业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2009年,安迪苏开始在江苏南京建设液体蛋氨酸工厂,成为最早在中国建设蛋氨酸生产基地的国际蛋氨酸生产商。当时,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亟待突破。工厂在2013年投产后,迅速填补了中国在蛋氨酸产业上的空白,并在此后助力中国不断走向液体蛋氨酸生产全球领先地位。

  开拓市场业务、协助欧洲专家团队赴华指导……杜布朗对产品的生产和推广倾注了大量心力。为了提升中国本土自主创新研发能力,2020年,杜布朗还牵头启动了南京新研发中心建设,将全球动物营养的最先进技术转移到中国。“研发中心的建立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国和亚洲市场的需求,为生产部门提供有力支持,也让我们从中国的创新生态中获益。”杜布朗表示。

  除了技术研发,杜布朗还积极思考如何管理好跨国企业。工作中,他常常和中国同事相互交流,把文化融合作为国际合作的重要基础。“通过文化交流,我们逐渐理解彼此思维、行为等方面的差异,大家互相协作,优势互补,合作也越来越顺畅。”由于在文化交流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突出表现,安迪苏全球化管理案例两次入选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工商管理案例,已成为国企海外并购并实现成功管理、持续运营的典型案例。这其中,杜布朗功不可没。

  深耕中国市场的这些年里,杜布朗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印象深刻。在他看来,随着中国民众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多元化、营养化、健康化的需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中国的食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加工形式、饮食场所都更加多样化。“近年来,中国政府更加注重食品安全以及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不仅造福了中国人民,也为外国公司和科研人才发挥专业特长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杜布朗表示,“期待未来法中合作取得更多互利共赢的成果。”

  (王婧瑜对本文亦有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03日 07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903/c1002-40069440.html

“你好!中国”旅游推广品牌标识亮相美国纽约

新华社纽约9月2日电(记者杨士龙)第14届“中华之夜”暨“你好!中国”旅游推广品牌发布活动1日在美国纽约大都会棒球队主场花旗球场举行。

“中华之夜”2012年起由美中友好协会、美国纽约大都会职业棒球俱乐部联合主办。当天下午,发布会在纽约大都会棒球队与西雅图水手棒球队比赛开始前举行。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黄屏和中国驻纽约旅游办事处主任马云飞共同为“你好!中国”旅游推广品牌标识揭幕。标识由大熊猫卡通形象、“你好!中国”的拼音、“你好中国”汉字古风印章构成,设计活泼生动,具有浓郁中国风格。

来自中美两国旅游、文化、金融、媒体等各界代表约150人出席发布会。活动现场播放了多部中国文化旅游视频短片。马云飞在致辞中表示,百闻不如一见,诚挚欢迎美国朋友到中国体验一次超乎想象的发现之旅。他说,专门为国际游客打造的“中国旅游课程”已经上线,美国旅游业者和游客可以从中更好地了解中国丰富的旅游产品和线路。

美国前驻上海总领事季瑞达说:“我第一次去中国是1979年,几十年来我深感中国文化之深刻和重要。”他说,美中人文交流是两国关系的重要部分,深化包括旅游在内的人文合作对增强相互理解和信任十分重要。

美国旅游经营商协会副主席佩吉·墨菲说,研究报告显示,53%的美国受访者对未来三年到亚太地区旅游非常感兴趣。体验不同的文化是人们预订国际旅行的主要动力,美食体验也很重要。中国可以为美国旅游者提供这些体验。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903/c1002-40069414.html

2023年9月1日 星期五

英国铁路员工罢工 为出行带来不便

因在收入、工作条件等方面与铁路运营企业存在分歧,英国铁路员工在9月1日、2日举行罢工。由于铁路服务大幅减少,人们出行面临不便。

新华社记者 李颖 摄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902/c1002-40069202.html

日本中央政府和多地举行防灾演练

9月1日,在日本神奈川县相模原市,消防员演练用消防云梯车救下被困高楼的民众。

9月1日是日本防灾日。当天,日本中央政府及多个都县市举行了防灾演练,以提高大规模灾害发生时防灾机构和市民迅速应对的能力。

新华社记者 杨光 摄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902/c1002-40069198.html

俄罗斯北库里尔斯克附近发生6.1级地震

新华社快讯: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俄罗斯北库里尔斯克附近北京时间2日4时49分发生6.1级地震。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902/c1002-40069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