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9月11日 星期一

格鲁吉亚宣布给予中国公民免签待遇

  新华社第比利斯9月11日电(记者李铭)格鲁吉亚总理加里巴什维利11日宣布,格鲁吉亚从即日起给予中国公民免签待遇。

  加里巴什维利在当天的政府会议上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深化对华经贸合作、吸引更多中国投资、接待更多中国游客均是格鲁吉亚政府的重要工作方向。格政府决定即日起给予中国公民免签待遇,相关细则将很快公布。

  今年7月加里巴什维利访华期间,中格双方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至战略伙伴关系。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912/c1002-40075408.html

摩洛哥地震遇难人数升至2862人

  新华社摩洛哥马拉喀什9月11日电(记者霍晶 王东震)根据摩洛哥内政部11日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字,该国8日晚发生的强烈地震已造成2862人遇难、2562人受伤。

  摩洛哥内政部说,寻找废墟下受困人员的救援行动正在进行。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这次地震发生于摩洛哥当地时间8日23时11分(北京时间9日6时11分),震级为6.8级,震中位于摩南部城市马拉喀什西南约71公里处。摩洛哥国家地质监测机构稍晚时候公布的消息说,此次地震震级为7.0级。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912/c1002-40075409.html

2023年9月10日 星期日

奔赴重灾区!新华社记者直击摩洛哥大地震

  新华社摩洛哥马拉喀什9月10日电 摩洛哥内政部9日晚说,该国8日晚发生的强烈地震已造成2012人遇难、2059人受伤,其中1404人伤势严重。

  地震发生时,新华社记者正准备从摩洛哥最大城市卡萨布兰卡飞往瓦尔扎扎特采访一个新能源项目,登机后得知发生了地震。抵达原定目的地后,记者随即改变行程,驱车赶往200公里外的重灾区马拉喀什地区。

  亲历者心有余悸

  地震发生在摩洛哥当地时间8日晚深夜11时多,记者当时乘坐的航班晚点起飞,空乘人员不断安慰乘客不要紧张。

  抵达目的地瓦尔扎扎特,已是9日凌晨1时左右。记者看到,许多当地民众在马路上席地而眠。4名结伴的当地青年告诉记者:地震发生时大家都很害怕,纷纷来到广场上,因为担心余震,今晚就打算这样过夜了。

  9月9日凌晨,在距离震中200多公里的摩洛哥瓦尔扎扎特市,居民来到户外避险(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

  地震震中位于马拉喀什附近的大阿特拉斯山山区。山脚下一个镇的居民穆斯塔法·洛纳比回忆道,地震袭来时,传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剧烈的震动“仿佛一列火车从客厅穿过”。洛纳比的房子没有倒塌,他和家人逃到室外度过一夜,但没有人睡觉,因为仍有余震,大家都心有余悸。

  记者从社交媒体上得知,从拉巴特、卡萨布兰卡到瓦尔扎扎特,摩洛哥由北至南的大片国土均有震感。

  暂无华人伤亡消息

  摩洛哥内政部9日晚说,地震遇难人数已升至2012人。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9日宣布全国哀悼三天,公共场所下半旗志哀。

  中国驻摩洛哥大使馆向记者确认,目前为止,未收到有关中国公民在地震中伤亡的消息。经初步统计,包括游客在内,在马拉喀什地区有中国公民约200人。

  在马拉喀什的华侨张凯正告诉记者,老城有房子塌了,新城还好。由于害怕余震,很多人都在草坪或者公园聚集等待。

  9月9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附近,居民查看遭地震损毁的建筑。新华社发(艾萨摄)

  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地质学专家菲利普·韦尔南说,这次地震震中虽然不在地质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但由于震级高、震源浅,破坏力极大。加之当地建筑的抗震性能差,房屋倒塌造成的伤亡数字高。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马拉喀什古城也受地震波及。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显示,马拉喀什城墙部分出现裂缝和倒塌。

  这是9月9日在摩洛哥南部城市马拉喀什拍摄的震后景象。新华社发(艾萨摄)

  在震中山区,不少村庄失去供电和通信,一些道路被巨石阻拦,影响救灾进度。在震中附近的艾米兹米兹村,倒塌的砖墙横在狭窄的街道上,导致大型机械设备无法进入,救援人员被迫在废墟里徒手挖人。该村仅有的一家杂货铺外排起长队,灾民急需各种生活物资。

  国际社会驰援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新闻发言人徐伟9日表示,中方对摩洛哥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表示慰问和关切,愿根据灾民需要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中国援摩医疗队队长范晓盛告诉新华社记者,医疗队已经主动致电摩洛哥卫生部,表示愿意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我们队里有经验丰富的骨科大夫,如果摩方需要,我们可以随时应召。”

  9月9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附近,居民走在遭地震损毁的建筑废墟上。新华社发(艾萨摄)

  中东多国9日向摩洛哥表示慰问和提供援助。土耳其外交部发表声明说,土耳其愿意为摩洛哥提供各种支持。突尼斯总统赛义德在社交媒体发文说,突尼斯将向摩洛哥提供紧急援助并派遣社会救援力量。阿尔及利亚总统办公室发表声明说,向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和受伤灾民的航班开放领空,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这是9月9日在摩洛哥南部城市马拉喀什拍摄的震后景象。新华社记者 王东震 摄

  一些摩洛哥媒体称此次地震为该国历史上最强地震。2004年,摩洛哥胡塞马地区发生6.4级地震,600多人死亡。1960年,摩洛哥南部大西洋城市阿加迪尔发生5.8级地震,上万人遇难。(记者:霍晶、王东震、王宏彬、惠晓霜;视频:淡然;编辑:陈丹、张代蕾、梁尚刚、沈浩洋)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911/c1002-40074799.html

“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法国赛区颁奖晚会在巴黎举行

  新华社巴黎9月9日电(记者唐霁)“文化中国·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法国赛区颁奖晚会8日晚在巴黎举行。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欧洲时报文化传媒集团总裁、《欧洲时报》社长钟诚等中法嘉宾出席了颁奖晚会。

  卢沙野在致辞中表示,“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已走过13个年头,参赛人数也屡创新高。今年有31个海外赛区设置了外籍友人组,体现了中文歌曲和中华文化的独特吸引力。很高兴看到这么多喜爱中国歌曲和中国文化的年轻人,大家是中法友谊的未来和希望,希望大家乘着歌声的翅膀,从博大精深的中法文化中汲取营养,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

  钟诚代表“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法国赛区组委会,向出席晚会的各位来宾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水立方杯”中文歌曲大赛将侨胞心与中华情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音乐和歌曲让更多的华裔青少年认同中国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当晚,来自法国科西嘉岛的2023年法国赛区外籍组金奖获得者奥贝尔·塞西莉亚与2023年法国赛区成人组金奖获得者王铭先后表演了《绒花》与原创歌曲《交错进行》,获得观众的阵阵掌声。2023年法国赛区青少年组银奖获得者袁一诺与12名小朋友共同表演了根据清代诗人袁枚作品改编的歌曲《苔》,选手们出色的表演和真挚的情感,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诗歌与现代化表演相结合的独特魅力。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911/c1002-40074797.html

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船东国(海外声音)

  近日,国内最大吨位专业供油船、七千吨“舟山船型2.0”版首制船“溢沣润66”轮在舟山启帆船舶修造有限公司顺利下水。
  姚 峰摄(人民视觉)

  2023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船东国,意味着中国拥有全球最为庞大的船队规模。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造船大国,中国进出口货物商船运输吨位日益增加。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中国造船企业产能和竞争力不断提升。2019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进行重组,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造船企业。

  造船价格经济、质量提升是中国造船业新接订单量在全球领先的重要原因。未来中国造船业将更注重提高质量,形成竞争优势。

  ——据美国战略之页网站报道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911/c1002-40074781.html

中国汽车在欧洲知名度渐增(海外声音)

  长江经济带生产制造和出口的新能源汽车日渐成为中国出口的“金名片”。图为一家车企江苏常州基地的工人在加紧生产。
  新华社记者 李 博摄

  近年来,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知名度渐增。近日,小鹏、比亚迪等中国车企参加2023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展出车型包括电动越野车和电动汽车。凯捷咨询公司顾问芬特尔表示,中国汽车在数字化和自动驾驶方面进步显著,在欧洲也能感受到中国汽车工业的实力。

  除了中国国内较低的生产成本,自主创新电池生产成为中国汽车的另一大竞争优势。比亚迪尤其受益于此,该公司积极创新生产新电池,据汽车研究中心估计,2023年比亚迪将在全球生产250万辆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从而实现规模经济。业界人士预测,未来中国电动汽车将逐渐扩大欧洲市场份额。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报道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911/c1002-40074780.html

服贸会展现中国开放合作诚意(国际论道)

  9月2日,观众在2023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国家会议中心展区参观。
  张如训摄(人民视觉)

  9月4日,在服贸会综合展区,参观者正在观看智能焊接机器人工作。
  翁奇羽摄(人民视觉)

  9月2日至6日,以“开放引领发展 合作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在北京举办。本届服贸会线下参展企业超2400家,国际化率超20%,其中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超500家,线上参展企业6700余家,8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政府或总部名义设展办会。服贸会“朋友圈”进一步扩大,国际参与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荟萃全球服贸产品,呈现中国市场活力。外媒纷纷聚焦本届服贸会,解读服贸会上释放的中国开放合作信号。

  

  特色产品精彩纷呈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类服务贸易展会,服贸会汇聚一流技术与应用,已成为全球服务贸易的“展示窗”。外媒关注,今年服贸会更热闹、更国际化。全球多国的各类企业带着特色产品亮相。

  “2023年中国服贸会为参与者提供了在中国打造新网络、结识新的商业伙伴、开展谈判和贸易合作的机会。与会者包括各国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各国政府部门和企业界人士。”马来西亚《婆罗洲邮报》网站报道称,服贸会为马来西亚各机构提供了寻找投资和合作机会的平台。

  英国商业贸易部服务与技能司司长戴睿俊在服贸会期间表示,英中两国间的服务贸易合作历史悠久,合作内容涵盖体育、教育、金融、法律等诸多专业服务领域。中国对推动体育产业发展表现出极大热情,英国则希望提供自己在体育领域的专业知识来匹配中国的市场需求。“我们正在与体育场馆建筑师、体育专家、体育技术公司开展合作,进一步加强两国间的服务贸易。”戴睿俊说。

  据拉美社报道,古巴在第八届“炫彩世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特色文化展示活动上宣传本国旅游产品,该活动是服贸会的一部分。古巴驻华大使馆工作人员玛尔塔·卡萨迪利亚表示,文化和自然景点是古巴在服贸会上的重点推介对象,古巴还展示了医疗和保健服务产品,同时宣传中国电商平台上古巴精品馆销售的本国产品。中国消费者可以在该网店买到的商品包括蜂蜜、各种品牌的朗姆酒、赛拉诺和关塔那摩咖啡。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电信、旅游、法律、职业考试四大领域的开放有利于刺激中国经济活力,促进人员国际间交流,也利好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多国企业。开放能促进竞争,也能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开放旅游和法律可以促进国际间的人员流动,同时也能带动当地就业。

  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

  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是外媒和参会展商对本届服贸会特征的共同感受。通过服贸会,海外企业聚焦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新趋势。

  路透社网站报道,在本届服贸会上,中国表示,将推动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增加优质服务进口,推动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先试改革。中国将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促进跨境服务贸易。

  菲律宾《马尼拉时报》网站报道,本届服贸会展示芯片、量子测控、卫星遥感控制、人工智能、数字医疗等前沿领域成果。约60家企业和组织带来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健康医疗、文化创意等领域的最新产品和技术。

  “中国在很多领域的科技水平非常先进。”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副总裁杨威廉认为,中荷在健康和绿色经济领域的合作已经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增长点。目前,中国在医疗机构绿色转型方面的成果世界领先,荷中双方将寻找更好的方式,在这些领域携手合作。

  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网站报道称,近年来,科技与体育的结合在中国催生了“智慧体育”。这种将先进技术与传统体育活动相结合的新兴趋势在中国市场广受欢迎。该行业包括健身应用、智能健身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运动设备。据服贸会主办方介绍,经过前期筹划,已有10多个体育服务项目在本届博览会期间完成签约,一年签约金额预计将达到8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阿吉兰兄弟集团副董事长穆罕默德·艾尔·阿吉兰表示,借助服贸会这一高水平开放平台,集团与优秀中国企业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金融科技、智慧医疗等新兴领域的合作机会。同时,中国的合作伙伴通过展会加深对集团的了解,为之后双方商业合作奠定良好基础。阿吉兰兄弟期待在能源转型、数字化基建等领域与更多优秀中国企业深化合作。

  中国释放开放吸引力

  “中国愿意开放,这代表了一种决心,也体现了一种信心。”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援引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副教授傅方剑的话说。

  今年服贸会上发布的《世界变局中的中国服务业开放》报告指出,中国服务业开放步伐加快,开放水平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其他国家平均水平,特别是在外资准入和国民待遇方面更为突出。数据显示,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已连续九年位居全球第二。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国际社会通过服贸会感受中国开放的积极信号。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网站报道称,服贸会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平台,多年来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与者,其中包括超500家全球财富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先企业。这种国际化趋势反映了中国对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合作的承诺。“开放引领发展,合作共赢未来”——2023年服贸会的主题凸显开放合作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展现中国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加积极和建设性作用的决心。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驻华代表海博指出,全球服务贸易是国际商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服务行业以及服务贸易也是中国经济复苏以及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支柱。根据该机构相关预测,中国为全球服务贸易不断发展作出越来越大贡献,中国也是越来越多外商投资的目的地。

  德国电视一台网站报道,中国政府正在通过一系列刺激措施提振经济,其中包括对外国公司进一步开放。对于德国企业来说,中国放宽市场准入将非常受欢迎。中国德国商会华北及东北地区执行董事延斯·希尔德布兰特表示,中国政府正在落实为外资企业提供帮助的承诺。“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因为面对当前全球低迷的市场氛围,经济界需要这样的信号。”

  肯尼亚国际关系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认为,服贸会上,中国在一些重要领域与世界其他国家分享中国经验、中国技术。发展中国家能通过服贸会这类展会平台,加强服务贸易领域合作,向中国等其他国家学习成功经验,这将有利于全球经济复苏。

  阿联酋《观点报》财经专栏作家纳伊勒表示,中国举办服贸会有助于全球经贸发展,不仅能向世界展现中国开放合作的诚意,还能吸引各国新兴领域企业加入中国市场。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911/c1002-40074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