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10月7日 星期六

以色列能源部长命令切断加沙地带电力供应

  新华社耶路撒冷10月7日电(记者张天朗 吕迎旭)以色列能源部长卡茨7日晚宣布,作为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以色列发生冲突的回应,他已签署命令要求以色列电力公司切断对加沙地带的电力供应。

  加沙地带约三分之二的电力依赖以色列供应,以色列宣布“断供”很可能进一步加剧加沙地带能源捉襟见肘的现状。

  哈马斯7日宣布对以色列发动军事行动,不仅发射数千枚火箭弹,其武装人员还进入以色列境内与以军发生冲突。以军则对加沙地带展开多轮空袭作为回应。截至7日晚,本轮冲突已造成双方共计300余人丧生,另有2000多人受伤。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008/c1002-40090408.html

外交部发言人就叙利亚霍姆斯军事学院发生自杀式无人机袭击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7日就叙利亚霍姆斯军事学院发生自杀式无人机袭击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10月5日,叙利亚霍姆斯军事学院发生自杀式无人机袭击,截至目前已造成80余人死亡,200余人受伤。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发言人说,中方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暴力恐怖行为,对袭击事件予以谴责,对事件中的遇难者表示哀悼,向遇难者家属和受伤人员表示慰问。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008/c1002-40090407.html

2023年10月6日 星期五

美媒刊文:美国会的混乱表明美式体制的失败

  美国国会议场(资料图)

  海外网10月6日电 美媒《华盛顿邮报》网站6日刊发专栏作家伊沙安·塔鲁尔文章《国会的混乱表明美式体制的失败》,表示外界正看到美国的政治体系走向功能失调。

  文章表示,美国国会本周的混乱已波及大西洋彼岸。欧洲的政策制定者和分析人士皱着眉头看着众议院的混乱局面,他们担心美国发生的事情预示着欧洲的发展方向。由于众议院陷入瘫痪,下个月一场围绕政府资金问题的新斗争迫在眉睫。这加深了国外旁观者的担忧,他们看到美国的政治体系正走向功能失调,立法机构越来越被对实际治理不感兴趣的政客所主导。

  正如法国主流报纸《世界报》早前社论所言,美国众议院的混乱反映了立法机构的更大问题,选区划分不公、极低的初选参与率正将一批不愿妥协的政客推上台。西班牙《国家报》也观察到,制度的败坏已触及美国权力核心,政客们对国会混乱推波助澜,并将政治利益置于制度之上。德国《明镜周刊》华盛顿分社社长写道,麦卡锡的下台揭示了一个“正从内部烂掉”的制度,并对美国制度的可行性提出新的质疑。

  文章表示,如同美国社会一样,欧洲的政治分裂已是普遍趋势。面对越来越多的派系大杂烩,主流政党萎靡不振,许多派系正变得更加激进和民粹。愤怒的党派之争和两极分化的加剧使得执政联盟更加脆弱,国家治理也更加困难。(海外网 侯兴川)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007/c1002-40089908.html

勃朗峰海拔两年间下降超2米

  新华社巴黎10月6日电(记者徐永春)据法国媒体报道,最新公布的测量数据显示,阿尔卑斯山脉最高峰——勃朗峰的海拔与2021年的测量结果相比下降了约2.2米,最新海拔为4805.59米。

  据法国商业调频电视台报道,法国上萨瓦省的测量团队5日召开记者会公布了上述数据。测量团队每隔两年会使用高精度工具进行测量,旨在收集有关气候变化对阿尔卑斯山脉影响的科学数据。

  勃朗峰的岩石峰顶海拔为4792米,但总体海拔取决于冰层和积雪量。测量团队说,勃朗峰的海拔变化并不令人惊讶,因为勃朗峰的海拔一直在波动,峰顶覆盖的积雪“像一个巨大的雪堆,受到风和降水的影响”。法国《世界报》5日报道说,欧洲冰川由于海拔相对较低,特别容易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

  勃朗峰是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位于法国的上萨瓦省和意大利的瓦莱达奥斯塔大区的交界处,其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海拔数据在2007年测得,为4810.90米。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007/c1002-40089902.html

传递中国经济向好发展的信心和力量(和音)

  繁荣的假日经济是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见证,向世界传递出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力量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景区排长队、电影院和餐厅爆满、出行人数再创新高,流动的中国到处生机勃勃。“机票和火车票提前售罄,酒店一房难求。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来说,这是一个强大的推动力”“中国国内消费猛增,乘坐火车出行的人数维持在高位,这些都提振了中国经济”“假日消费彰显中国经济的强劲动力”……连日来,国际舆论高度关注中国中秋国庆假期,认为繁荣的假日经济是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见证,向世界传递出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力量。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稳住了规模、提升了质量,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随着政策效应不断累积,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2%、51.7%和52%,三大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显示经济景气水平有所回升。花旗银行近日上调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格林斯潘表示,中国有很大的财政空间,有办法实现反弹并支持经济。

  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之一。中秋国庆假期8天,中国国内旅游出游8.26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同比增长71.3%、129.5%,较2019年分别增长4.1%、1.5%,再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市场的韧性和活力。中国有14亿多人口和4亿以上中等收入群体,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和新兴的中高端市场,也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随着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实施,中国消费潜力将进一步得到释放,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中国稳步扩大开放,市场吸引力越来越大。近期,中国就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如今,中国一般制造业领域已实现全面开放,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全面清零。中国贸促会发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显示,近九成受访外资企业对在华获取经营场所、纳税、市场准入、跨境贸易、促进市场竞争等指标评价“满意”以上,超九成受访外资企业对2022年四季度以来中央出台的外资政策评价“满意”以上。今年前8个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3154家,同比增长33%。跨国公司在华积极投资,展现对中国市场和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中国是全球开放合作的坚定支持者,中国经济向好发展是世界的重要机遇。从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到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从不断壮大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到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国不断深化双多边经贸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本月,中国将在北京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经有130多个国家的代表和很多国际组织代表确认参会。“‘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经济合作大项目,不仅谋求振兴古老的丝绸之路,还致力于在区域和全球层面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智利智中商会主席胡安·埃斯特万·穆萨莱姆撰文指出,中国作为一个永不停止的经济引擎,一直在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一如过去40年发生的那样。

  中秋国庆假期充满活力的中国市场,是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明证。随着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进一步巩固中国超大规模经济体的优势,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将继续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各国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07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007/c1002-40089768.html

中欧班列,铺就共同繁荣发展之路(共建“一带一路”·中欧班列)

  9月19日,X8059次中欧班列从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发出,经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口岸前往欧洲。图为工作人员正在检查车厢与集装箱的安全状态。
  本报记者 何嘉豪摄

  波兰东部边境的马拉舍维奇站是中欧班列的重要枢纽。图为8月29日,在马拉舍维奇铁路货运场站,工人正在进行集装箱吊装作业。
  本报记者 刘仲华摄

  依托天津港的区位优势,海铁联运成为天津中欧班列的特色。图为9月18日,天津港集装箱岸桥作业现场。
  本报记者 何嘉豪摄

  在2023年慕尼黑国际物流博览会上,工作人员在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展台前向国外客户介绍广州国际港中欧班列站点设施。
  本报记者 李 强摄

  2011年3月,由中国重庆驶向德国杜伊斯堡的首条中欧班列线路中欧班列(渝新欧)开行。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7.7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和地区的217个城市,运送货物731万标箱,货值超3400亿美元。作为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中欧班列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搭建了经贸合作新平台,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日夜不息,驰骋万里。经过10余年的探索发展,中欧班列已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成为便利快捷、安全稳定、绿色经济的新型国际运输组织方式。中欧班列促进了亚欧大陆合作共赢,为波兰、德国、哈萨克斯坦等国的重要过境点和货物集散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波兰——

  共享中欧班列带来的发展机遇

  波兰是中欧班列进入欧盟的重要门户。据统计,约90%的中欧班列过境或抵达波兰。

  从波兰首都华沙向西,车行不到50公里便来到小城日拉尔杜夫,占地10.5万平方米的TCL公司波兰工厂就建在这里,这是TCL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设的最大工厂之一,也是其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

  明亮宽敞的车间内,9类型号的电视机零部件在6条生产线上传送。从模组到整机组装,生产一台电视机只需4秒。从2004年收购当地工厂至今,TCL波兰工厂电视机年产量已从10万台增长至360万台。

  “这些产品3天内就可运达欧洲其他国家。”TCL波兰工厂总经理托马斯·奥兰德告诉记者。

  快速高效的中欧班列为企业带来了商机,TCL波兰工厂业务发展迅速。中欧班列助力企业更好地为欧洲市场提供优质产品,为畅通产业链供应链提供了巨大帮助。

  “中欧班列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从中国向波兰运送的原材料不到两周便能进入车间投入生产,工厂运行效率不断提速。”TCL波兰工厂质控经理刘凯介绍。

  铁路、公路和海上运输网络相互交织,来自亚洲的货物向欧洲腹地城市不断输送。从华沙一路向西,罗兹、斯武比采等波兰城市,借助中欧班列实现了向新兴物流枢纽城市的转变。

  中欧班列与跨境电商平台、物流平台等融合发展,培育出了新的产业集群。在波兰靠近德国的边境小城斯武比采,依托中欧班列,MBB物流公司海外仓近年来不断扩大,目前自建仓库已达5万余平方米。

  全自动化的包装流水线、高度智能化的拣货程序……走进MBB物流公司最新投运的智能仓,从中国引进的物流机器人正在有条不紊工作着;在货品仓库,琳琅满目的商品显示出中波、中欧贸易的活力。从家居用品、机械零件,到电动滑板车、扫地机器人等高附加值电子产品,中国制造的优质产品一应俱全。十几万个库存量单位中,商品总数超过500万件——它们来自近300家中国电商伙伴,背后更联系着数千家中国制造企业。

  波兰热平市位于中欧班列线路上。紧邻该市的苏莱钦县县长托马什·雅斯库瓦说:“我们渴望共享中欧班列带来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密切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对我们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

  德国——

  促进中德两国企业互利共赢

  每天清晨,德国DBO货运公司的运营主管杜米特鲁·索艾塔都会早早来到位于杜伊斯堡港的办公室。作为中欧班列的海外运营商,等待他接发的邮件和电话不计其数:

  “客户你好,火车将于本周六发车,请务必在周五前将集装箱运抵货运场站,并准备好相关海关单证。”

  “承运人你好,周六的火车发车和抵达时刻是否能够确认,请回复。”

  …………

  从索艾塔的办公室窗户向外望去,鲁尔河和莱茵河在此交汇,河岸边的杜伊斯堡DIT货运场站里,高大的龙门吊正将一个个印着“中欧班列”的集装箱调运装车。当晚,这班列车就将发往位于波兰东部的边境小镇马拉舍维奇。

  杜伊斯堡曾以钢铁工业闻名于世,如今来往于欧亚大陆间的货运列车,已成为这座老工业城市的新名片。奔流不息的“钢铁驼队”将来自中国的电子产品、服装鞋帽和日用百货运抵欧洲,也将欧洲的化工产品、汽车及零部件、奶粉、化妆品等商品带到中国。

  如今,杜伊斯堡港成为西欧地区线路最广、班次最多、运量和货值最大的中欧班列节点,100多家物流和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中国公司落户于此。

  “令我们感到自豪的是,欧中之间的铁路贸易中有30%是通过杜伊斯堡港完成的。”杜伊斯堡港务集团首席运营官拉斯·纳恩豪斯说。在他看来,中欧班列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

  德国杜伊斯堡市市长泽伦·林克表示,近年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稳步增长,推动了德中合作持续深化,促进两国企业互利共赢。

  哈萨克斯坦——

  为各领域合作奠定重要基础

  9月3日,一列装载着40个集装箱、1040吨大麦的“齐鲁号”中欧班列,从哈萨克斯坦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出发,开往中国山东省济南市。

  近年来,中欧班列将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优质商品运往中国和其他国际市场,为当地产品快速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重要途径。

  哈萨克斯坦是全球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每年的5—9月是哈萨克斯坦北哈州农民的收获季节,在中哈两国密切合作下,成熟的金黄色小麦被送到当地的爱菊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经过深加工后,一袋袋面粉便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驶向中国西安国际港站。

  中欧班列给企业带来了商机,也改善了哈萨克斯坦等国民众的生活。北哈州农场主努尔兰·拉希姆扎诺夫说,中欧班列的运行让农场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都有了保证。如今,他的农场农作物播种面积从原来的600多公顷扩大至2万公顷。

  2014年,中哈物流合作基地落地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让哈萨克斯坦拥有了通向太平洋的出海口,并成为连接亚洲和欧洲的枢纽。

  “此前,我们的小麦运到越南要经过极其复杂的物流过程。而现在,从阿拉木图至连云港的火车运输只需4天,再经过几天海运,一共不到10天就能抵达越南。”哈萨克斯坦国际问题专家铁木尔·沙伊梅尔格诺夫深有感触地说,“这是我们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发展外贸的生动案例。”

  2022年,中哈两国铁路货运量达2300万吨,创历史新高。一列列疾驰的中欧班列为哈萨克斯坦编织起对外务实合作的“黄金网络”。

  哈萨克斯坦外交部官员巴克特让·博格列诺夫表示,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了哈中铁路过境运输和国际陆海多式联运等互联互通,为加速哈萨克斯坦发展、扩大哈中各领域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铺就了共同繁荣发展之路。

  (本报记者李强、颜欢、禹丽敏、李增伟、刘仲华)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07日 07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007/c1002-40089782.html

中企在刚果(金)投建水电站落成

  新华社金沙萨10月6日电(记者史彧)由中国企业投资建设的刚果(金)布桑加水电站5日举行落成典礼,刚果(金)总统齐塞克迪出席并剪彩。

  齐塞克迪当天视察位于卢阿拉巴省的布桑加水电站时高度肯定项目现代化的设备、先进的技术和运维能力。齐塞克迪参观了水电站引水大坝、发电机房、中央控制室等设施。在控制室内,齐塞克迪亲自按下发电机组运行总按钮,发电机组叶轮缓缓转动,发电机指示灯亮起,标志着布桑加水电站正式开始发电。

  刚果(金)水利和电力资源部长奥利维耶·姆文泽·穆卡伦在仪式上表示,电力是国之所需。布桑加水电站是刚中两国合作的硕果,将助力刚果(金)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

  中国驻刚果(金)大使赵斌在致辞中表示,布桑加水电站在供应当地矿业企业生产用电的同时,服务于周边地区居民用电,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中刚均为发展中大国,经济互补性强,具有广泛坚实的合作基础,相信中国先进的技术、高端的设备、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投资,必将为刚果(金)经济全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布桑加水电站由中铁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水电站总投资6.56亿美元,库区蓄水量13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240兆瓦。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007/c1002-40089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