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10月12日 星期四

王毅同巴西总统首席特别顾问阿莫林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应约同巴西总统首席特别顾问阿莫林通电话。

  王毅表示,中国和巴西都是发展中大国和重要新兴市场国家,一直就共同关心的战略性议题保持沟通协调。中方愿同巴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共同推动新时代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双方重点就巴以冲突交换意见。阿莫林表示,作为联合国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巴西将于明天主持召开安理会涉巴以冲突紧急会议。卢拉总统已发表公开信,呼吁以色列停止轰炸行动,保护儿童。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恢复和谈,巴方愿同中方密切协调,共同推动局势缓和。

  王毅表示,中方对巴以紧张局势加剧,造成大量平民伤亡深感痛心。我们反对伤害平民的行为,谴责违反国际法的做法。中方呼吁各方采取克制态度,尽快实现现地局势降温,防止战火进一步扩大。当务之急是保障平民安全,开辟救援通道,避免加沙出现严重人道主义危机。

  王毅指出,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症结在于一直没有还巴勒斯坦人民一个公道。此次冲突以极为惨烈的方式再次证明,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出路在于尽快恢复真正的和谈,实现巴勒斯坦民族的正当权利。中方呼吁尽快召开更加权威、更有影响的国际和会,推动国际社会以“两国方案”为基础达成更广泛共识,并为此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联合国有责任有义务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发挥应有作用。中方支持安理会就巴以冲突举行紧急会议,赞同聚焦人道主义关切,明确要求停火止暴,保护平民,形成有约束力的国际共识,为此拿出实际举措。中方愿同巴西及有关各方就此保持沟通协调,密切合作。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013/c1002-40094142.html

2023年10月11日 星期三

塞浦路斯尼科西亚图书节中国主宾国活动圆满落幕

  新华社尼科西亚10月10日电(记者温新年 郭明芳)第八届塞浦路斯尼科西亚图书节及中国主宾国活动近日圆满落幕,中方举办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以及中国图书展区给来访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本次主宾国活动期间,中方精心展示1000多种精品出版物,重点展销《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等习近平主席著作中外文版。贴近书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中方着力推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等图书。书展期间,中国代表团还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展、中塞文明交流论坛、《复兴文库》赠书仪式等。

  塞浦路斯第二大党劳动人民进步党政治局委员赫里桑索斯·阿索斯·乔治乌说,他在习近平著作中读到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内容,感到“很兴奋,因为这是关乎全人类的根本问题”。中国通过和平与互利共赢政策实现了经济发展。现代“丝绸之路”给世界很多国家带来了经济增长、投资、就业等发展机遇。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在发展模式和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都可以从中国获益。

  图书节主办方、普罗米修斯研究所董事会主席迈内劳斯·迈内劳说:“在今年的图书节中,中国展区为参观者提供了了解中国文学的机会。我们将以此为起点,进一步扩展和丰富这种合作。”

  塞浦路斯文化副部部长瓦西莉基·卡西安尼杜表示,她对中国作为本届尼科西亚图书节主宾国感到高兴,尼科西亚图书节对促进文学、知识交流和培养塞浦路斯各年龄层民众对阅读的浓厚兴趣发挥着重要作用。

  塞浦路斯议长迪米特里乌在参加“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展启动仪式时表示,展览凸显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扎根于人性,产生于自然。塞中两国关系超越政治和经济,根植于双方对彼此深厚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赞赏。

  参展的中国出版商也收获颇丰。北京出版集团董事长张爱军透露,该集团在图书节期间与塞浦路斯阿米达出版社达成路遥的作品《人生》希腊语版权合作成果,是集团与塞浦路斯出版界首次合作,也是集团首部希腊语成果,具有突破性意义。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012/c1002-40093543.html

为推动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繁荣擘画蓝图(和音)

习近平主席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原则、丰富内涵、目标路径等进行深刻阐述,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将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并为来华出席高峰论坛的嘉宾举行欢迎宴会和双边活动。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框架下最高规格的国际活动,寄托着各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期待。中国将同各方一道,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指明未来前进方向,注入新的丰富内涵。

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深刻洞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造性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10年来,在习近平主席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在高质量发展中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为各国开拓出一条通向更美好未来的光明大道。

习近平主席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原则、丰富内涵、目标路径等进行深刻阐述,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总结历史经验,为新形势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借鉴;三次出席“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共建“一带一路”把脉定向;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集中阐述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上阐释“五通”内涵;在乌兹别克斯坦最高会议立法院的演讲中明确“一带一路”建设原则、精神指引和合作目标;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阐释丝路精神,提出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阐述如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邀请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重要演讲的印尼国会时任议长马祖基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种“创新的合作模式”,习近平主席“为推动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繁荣擘画了蓝图”。

习近平主席始终心系“一带一路”这一造福全人类的世纪工程,全力推动倡议落地生根、取得实效。从主持召开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到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来自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嘉宾深入探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再到积极开展全方位元首外交,欢迎各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各类外交场合向世界阐明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国理念……在习近平主席引领下,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影响力、合作吸引力不断释放。国际人士称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务实高效,在推动人类未来发展的方案中堪称典范。

习近平主席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始终关心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效。参观德国杜伊斯堡港,为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二期揭牌,参观河钢集团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出席统一品牌中欧班列首达欧洲(波兰)仪式,参观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项目,通过视频连线出席中老铁路通车仪式,视频观摩雅万高铁试验运行……老挝摇滚歌手阿提萨·拉达那冯被习近平主席的远见卓识打动,创作了一首“一带一路”同名歌曲;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商务经理塔索斯·瓦姆瓦吉迪斯难忘见到习近平主席的激动心情,“对每一名员工和整个比港来说,习近平主席的到来都意义重大”。

“我们正走在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我相信,只要我们相向而行,心连心,不后退,不停步,我们终能迎来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那一天。我相信,我们的事业会像古丝绸之路一样流传久远、泽被后代。”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必将集众智、聚合力,在新起点上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2日 03 版)

相关新闻:

共同把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得更宽更远——瞩望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①

共同为促进全球互联互通做增量——瞩望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②

实现更高质量的共商、共建、共享——瞩望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③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012/c1002-40093351.html

2023年10月10日 星期二

国际民间人士参访延安 感悟红色精神

人民网延安10月10日电 (周雨、张荣、彭昱凯)10月9日,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邀请的国际民间人士代表团来到陕西省延安市梁家河参观了梁家河村史馆、知青旧居等地,通过现场讲解,深入了解红色精神背后的故事。

马丁·阿佐帕迪是马耳他玛格丽特中学“中国角”的教师,他曾多次到访中国,对中国的喜爱更是溢于言表。“马耳他是首批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很荣幸我们也是这一倡议的参与者。‘一带一路’倡议将多种文化融汇在一起,让各国人民团结在一起,这恰恰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不需要战争,我们需要分享彼此的文化,分享彼此的想法。”说完,他还唱起了中国传统歌曲《茉莉花》。

坦桑尼亚西米尤省省长纳万达表示此次参访弥足珍贵。“这次来延安参观,让我更加了解中国。中国是一个包容的国家,我们作为坦桑尼亚人也受益于此。”纳万达表示。

10月10日,代表团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等地。全球化智库研究员明竺在参观完杨家岭革命旧址后感慨万分,她告诉记者:“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新中国建立的基石。他们的无私奉献令人钦佩。”此外她还表示,这样生动的“历史课”既可以让年轻的一代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国家,也可以帮助外国人更好地认识、理解中国。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011/c1002-40092713.html

实现更高质量的共商、共建、共享(和音)

  共建“一带一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搭建了实践平台、提供了实现路径,推动美好愿景不断落实落地

  

  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前发布该白皮书,介绍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取得的成果,增进国际社会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认识理解,有助于在新起点上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让“一带一路”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将共建“一带一路”置于宏阔历史坐标,才能更深刻理解其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当今时代,随着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历史潮流,但少数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实现普遍普惠的发展。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人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但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站在历史发展的关键当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希望所在。共建“一带一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高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搭建了实践平台、提供了实现路径,推动美好愿景不断落实落地,是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公共产品。

  共建“一带一路”走过10年,给世界带来引人注目的深刻变化,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既发展了中国,也造福了世界。共建“一带一路”激活共建国家发展动力,增强共建国家减贫能力,民生项目成效显著,为共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共建“一带一路”增强全球发展动能,深化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发展,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为经济全球化增添活力。共建“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并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增强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世界市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意义重大。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为人类社会进步汇聚文明力量。事实充分说明,共建“一带一路”应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是各国共同走向现代化之路,也是人类通向美好未来的希望之路,具有强劲的韧性、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回望10年,共建“一带一路”之所以能汇聚起改变世界的强大力量,是因为始终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理念与正确义利观,坚持各国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推动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原则,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各方的大合唱。从蓝图规划到具体项目设计与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强调平等参与、沟通协商、集思广益,不附带任何政治或经济条件。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建原则,不是中国的对外援助计划和地缘政治工具,而是联动发展的行动纲领;不是现有地区机制的替代,而是与其相互对接、优势互补。中国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不断加强发展战略对接,促进联动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享原则,秉持互利共赢的合作观,寻求各方利益交汇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对接各方发展需求、回应人民现实诉求,实现各方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共建国家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各方聚力解决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工业化程度低、资金和技术缺乏、人才储备不足等短板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正是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基础上,“一带一路”实现了真正的合作共赢。

  在当前不确定、不稳定的世界中,各国迫切需要以对话弥合分歧、以团结反对分裂、以合作促进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愈发彰显、前景更加值得期待。中国愿与各方一道,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契机,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共商、共建、共享,让共建“一带一路”越来越繁荣、越走越宽广。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1日 03 版)

相关新闻:

共同把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得更宽更远——瞩望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①

共同为促进全球互联互通做增量——瞩望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②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011/c1002-40092609.html

中方敦促有关国家切实尊重伊拉克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新华社联合国10月10日电(记者王建刚)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10日表示,伊拉克的和平离不开稳定的地区环境。伊拉克近期多次就外国在其境内开展单边军事行动提出抗议,中方敦促有关国家切实尊重伊拉克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耿爽当天在安理会伊拉克问题公开会上说,伊拉克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国际社会应继续坚定支持伊拉克肃清恐怖残余势力,巩固来之不易的反恐成果。联合国收集“伊斯兰国”在伊拉克罪证调查组应按时全面落实安理会决议,做好对伊证据移交,走好履行授权的“最后一公里”,完成支持伊拉克对恐怖分子追责的历史使命。

  耿爽表示,伊拉克与科威特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符合两国共同利益,希望双方以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为基础,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有关问题。中方支持伊拉克与科威特继续一道努力,推动寻找科失踪人员和国家财产工作不断取得进展。

  耿爽说,今年是联合国伊拉克援助团(联伊援助团)成立20周年。中方支持联合国秘书长根据安理会第2682号决议要求对联伊援助团进行独立战略评估,就精简优化特派团授权、合理配置人员和资源提出建议。安理会也应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特派团中长期前景,从而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回应当事国需求。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011/c1002-40092650.html

巴以新一轮冲突已致逾1900人死亡

  新华社耶路撒冷10月10日电(记者王卓伦 吕迎旭)据以色列媒体和巴勒斯坦医疗机构10日公布的最新消息,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已造成超过1900人死亡。

  以色列媒体当晚报道说,巴以新一轮冲突已造成以色列至少1008人丧生。以色列卫生部消息说,以全国各大医院接收的受伤者人数升至2901人。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当晚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军队袭击加沙地带已造成至少900人死亡、4500人受伤。

  据以色列国防军10日晚发表的声明,本轮冲突以来,以军死亡人数已达156人。

  根据以军10日发表的多份声明,以军在加沙地带持续发动空袭,击中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多个军事目标。以军当天在加沙地带附近的以色列南部城市阿什凯隆工业区与哈马斯武装人员发生交火,3名哈马斯成员被打死。以色列媒体10日晚援引以国防部长加兰特的话说,以色列正在走向“全面进攻”,“加沙永远不会回到从前的样子”。

  以军10日晚发表声明说,数枚火箭弹从叙利亚射向以色列,其中一部分进入以色列领土,可能落在空地。作为回应,以军向叙利亚发射火箭弹的区域发射炮弹和迫击炮弹。

  另据以军10日发表的声明,约15枚火箭弹从黎巴嫩领土射向以色列,以军防空系统成功拦截4枚,有10枚落在开阔区域。此外,作为报复,以军坦克击中黎巴嫩真主党的两个观察哨所,以军一架直升机击中黎巴嫩真主党的另一个观察哨所。

  黎巴嫩军方消息人士10日告诉新华社记者,数枚火箭弹当天下午从黎巴嫩南部提尔地区射向以色列北部加利利地区附近,以军随后用重型火炮向黎巴嫩南部地区还击。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7日爆发新一轮军事冲突,哈马斯当天对以色列发起军事行动,以军则对加沙地带展开多轮空袭。冲突目前仍在持续。(参与记者:谢昊、刘宗亚、柳伟建)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011/c1002-40092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