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10月15日 星期日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看点前瞻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题: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看点前瞻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王慧慧、林苗苗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高峰论坛的举行备受瞩目。本届论坛有哪些看点?“新华视点”记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

  看点一:习近平主席将同各方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擘画新蓝图

  本届高峰论坛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并为来华出席高峰论坛的嘉宾举行欢迎宴会和双边活动。

  “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我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是‘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最隆重的活动。”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在论坛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

  “‘一带一路’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一带一路’建设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它以亚欧大陆为重点,向所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开放,不排除、也不针对任何一方。”2017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开幕辞中表示。

  “今年是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中方将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各方参加论坛活动,共同把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铺得更宽更远。”2023年7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时说。

  到目前为止,来自14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已确认与会,包括有关国家领导人、国际组织负责人、部长级官员及工商界、学术机构、民间组织等各界人士。参会嘉宾注册人数已超过4000人。

  马朝旭表示,与会各方都是为合作而来,为支持“一带一路”倡议而来,为推动共同发展而来。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本届高峰论坛将充分展示“一带一路”中国倡议、全球响应、世界共赢的鲜明特点。

  10年来,中国与五大洲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了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上万亿美元投资;“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共建国家不断深化规则标准等领域合作。

  看点二:论坛活动安排有深意

  除开幕式外,将举办3场高级别论坛,围绕互联互通、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并结合贸易畅通、民心相通、智库交流、廉洁丝路、地方合作、海洋合作等议题平行举办6场专题论坛。论坛期间,还将举行“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胡必亮说,在全球化遭遇逆风的背景下,论坛主题聚焦共同发展繁荣,将极大提升国际社会对经济全球化的预期。在不确定、不稳定的世界中,各国迫切需要以对话弥合分歧、以团结反对分裂、以合作促进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愈发彰显、前景更加值得期待。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说,3场高级别论坛和6场专题论坛议题涵盖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以及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等方方面面,各方将以此为平台,深入探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是2019年第二届高峰论坛期间的创新之举,为中外企业对接洽谈并签署合作协议搭建了有效平台,展现了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巨大商机。

  看点三:论坛成果总量有望超越前两届

  本届高峰论坛将发表一份主席声明,梳理总结与会各方达成的共识,明确下阶段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方向及重点领域。论坛还将发布一份多边合作成果文件清单、一份务实合作项目清单,全面梳理汇总3场高级别论坛、6场专题论坛框架内形成的各项成果。企业家大会上,中外企业还将商签一批合作项目。

  马朝旭说,从目前情况看,本届高峰论坛预计达成的成果相当丰富,既有合作文件类、合作倡议类、合作机制类成果,又有项目类、资金类、举措类成果,总量有望超越前两届高峰论坛。

  王文说,第二届高峰论坛达成6大类、283项务实成果。预计本届论坛也将取得大批务实成果,继续助力共建国家破解互联互通瓶颈,带动各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促进就业。

  “目前,来自共建国家的商品在中国整体进口中占比已经接近一半,一大批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王文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的管总规划,论坛各项合作成果将助力中国在开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看点四:谋划“一带一路”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们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黄金法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的合作理念,坚持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发展目标,同合作伙伴一道,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向着共同发展繁荣的目标不断迈进。”马朝旭说。

  胡必亮表示,各方通过论坛积极开展“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政策对话,将进一步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领域务实合作。在他看来,共建“一带一路”将廉洁作为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有利于让资金、项目高效运转,让各项合作更好地落地。

  王文表示,高峰论坛的举办将向世界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将是一个长周期、跨国界、系统性的世界工程、世纪工程,展现中国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全面成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和决心。

  专家表示,在第一个10年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已结出累累硕果。从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共建“一带一路”将会更具创新与活力,更加开放和包容,为中国和世界打开新的机遇之窗、繁荣之窗、幸福之窗。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016/c1002-40095588.html

2023年10月14日 星期六

王毅同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10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通电话。

  费萨尔表示,沙特对当前巴以局势发展深感忧虑,谴责一切袭击平民的行为,反对以色列强行将加沙民众迁移至地区以外。当前有必要将人道主义物资尽快送到加沙民众手中。希望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避免冲突扩大到其他国家。沙方认为,如果不落实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不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巴勒斯坦问题就无法得到公正和持久解决。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着重要和根本性的作用。沙方愿同中方一道,推动各方遵守国际人道法,保护平民免遭伤害,落实安理会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有关决议。

  王毅表示,中方反对和谴责一切伤害平民的行为,因为这违反人类基本良知,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以色列的行为已超越自卫范围,应认真倾听国际社会和联合国秘书长的呼吁,停止对加沙民众的集体惩罚。各方都不应采取任何使事态升级的行动,而应尽快回到谈判桌上来。中方正和各方密集沟通,推动停火止战。当务之急是全力保障平民安全,尽快打通人道救援通道,维护加沙民众基本需求。中方认为,对巴勒斯坦的历史不公已延续了大半个世纪,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所有爱好和平、主持公道的国家都应起而发声,明确要求尽快落实“两国方案”。中方愿同沙特等阿拉伯国家一道,继续支持巴勒斯坦恢复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推动巴勒斯坦问题重回“两国方案”正确轨道,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015/c1002-40095311.html

综合消息:加沙地带死伤人数过万 多方呼吁开放紧急人道主义走廊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据巴勒斯坦卫生部发布的信息,截至当地时间14日12时,加沙地带死亡人数2215人,受伤8714人。约旦河西岸死亡人数54人,受伤1100余人。

  以色列国防军14日早间发表声明说,以军在加沙地带继续连夜发动空袭,一名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级成员被打死。当日午后,以军发表声明说,黎巴嫩方面向黎以边境以色列的军事基地发射了多枚迫击炮弹,以军正向黎巴嫩境内发射区域进行还击。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13日在约旦首都安曼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时敦促制止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民的侵略,并强调需采取政治行动结束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土地的占领,实现和平。他还指出,以色列必须允许向加沙地带开放紧急人道主义走廊,为平民提供医疗用品、水、电和燃料。

  巴勒斯坦卫生部长马伊·凯拉14日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巴勒斯坦卫生部已同国际红十字会协调,争取15日向加沙地带运送一批医疗援助物资。目前,国际红十字会已同以色列达成一致,向加沙地带的医院提供医疗援助和物资。

  目击者14日告诉新华社记者,当天有数百名外国公民前往加沙地带和埃及边境的拉法口岸,准备撤离加沙地带。另据消息人士14日透露,埃及方面并未允许外国人通过拉法口岸,除非各方在援助物资进入加沙地带问题上达成一致。目前,外国公民已返回加沙地带南部等候进一步指示。

  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13日在首都安曼会见到访的布林肯时督促要开放紧急人道主义走廊,并强调有必要加强国际努力以制止加沙地带局势升级,并防止其蔓延到约旦河西岸。他重申有必要创造政治条件以在“两国方案”的基础上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实现公正和全面和平的前景。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13日与到访的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会面,讨论巴以局势。巴沙尔表示,叙利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及其反对以色列占领、争取70多年来被剥夺权利的合法斗争”。

  叙外长费萨尔·梅克达德13日与阿卜杜拉希扬会面后举行联合记者会。梅克达德强调,叙方始终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直至其“土地获得解放、独立国家建立”。阿卜杜拉希扬表示,加沙地带需要国际支持,以解除以色列实施的封锁。

  布林肯13日到访卡塔尔,与该国官员讨论巴以局势。布林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认为以色列有权利甚至义务保护本国民众,但同时敦促以方在军事行动中采取一切可能的预防措施避免伤害平民。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13日到访以色列,重申美方对以色列的支持并承诺将继续向以方提供军事援助。奥斯汀说,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将持续下去,以“确保以色列得到自卫所需的一切”。

  以色列军方13日发表声明,称出于“人道主义”原因,要求加沙地带北部所有居民撤往南部地区。挪威外交大臣维特费尔特13日表示,谴责以色列当局封锁加沙地带的行为,这一行为将给当地造成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维特费尔特还说,挪威将为加沙平民提供7000万挪威克朗(约合637万美元)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014/c1002-40095302.html

2023年10月13日 星期五

以军称其地面部队在加沙地带进行了“局部行动”

  新华社耶路撒冷10月13日电(记者张天朗 吕迎旭)以色列国防军13日晚发表声明说,以军在过去24小时出动一支步兵和坦克部队,在加沙地带进行了“局部行动”。以色列媒体报道说,以军此次行动只在加沙地带外围展开,并未深入该地区内部。

  以军在声明中说,地面部队在行动中“搜查并收集了有利于寻找人质的证据”,打死多名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武装人员,并摧毁包括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在内的部分哈马斯军事设施。

  声明说,以色列空军对加沙地带的空袭仍在持续。

  哈马斯消息人士当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是以军的“心理战”。

  以色列军方13日上午发表声明,称出于“人道主义”原因,要求加沙地带北部所有居民撤往南部地区。这引发巴勒斯坦、地区国家以及阿拉伯国家联盟等方面的强烈批评。巴勒斯坦总理阿什提耶12日警告以色列不要向加沙地带派遣地面部队,认为这将导致“灾难性后果”。(参与记者:柳伟建)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014/c1002-40095025.html

王毅: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中方站在和平一边、站在人类良知一边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10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举行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后共同会见记者。

  针对记者问及当前巴以局势,王毅表示,当前巴勒斯坦形势危急。此轮冲突已导致大量平民伤亡,人道形势急剧恶化。中方谴责一切伤害平民的行为,反对任何违反国际法的作法。

  王毅强调,针对当前严峻形势,中方认为当务之急,第一是尽快停火止战,阻止战火无限扩大,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第二是遵守国际人道法,全力保障平民安全,尽快开辟人道救援通道,防止发生严重人道主义灾难;第三是有关各国都应保持冷静克制,秉持客观公正,推动冲突降级,避免对地区和国际安全造成更大冲击。第四,联合国应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发挥应有作用,安理会应为此承担重要责任,尽快形成国际共识,拿出实际举措。

  王毅表示,中方正在同有关各方开展沟通。我们将积极参与联合国安理会的紧急磋商,支持古特雷斯秘书长关于保护平民的紧急呼吁。我们还将通过联合国渠道向加沙地带以及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提供紧急人道援助。

  王毅指出,巴勒斯坦问题始终是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当今世界不断被撕开的伤口。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巴勒斯坦独立建国的夙愿迟迟未能实现,在于巴勒斯坦人民遭受的历史不公一直未能得到纠正。以色列有建国的权利,巴勒斯坦同样有建国的权利。以色列人已得到生存保障,巴勒斯坦人的生存谁来关心?犹太民族已不在世界上颠沛流离,巴勒斯坦民族何时才能重返家园?这个世界存在各种不公,而对巴勒斯坦的不公已经延宕了大半个世纪,承接了几代人的痛苦,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是“两国方案”,就是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这样才能实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和平共存,实现阿拉伯和犹太两大民族的和谐相处。“两国方案”完全落地,中东地区才能迎来真正的和平,以色列也才能获得持久的安全。推进“两国方案”的正确路径是尽快恢复和谈,各类促和机制都要发挥积极作用。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将于近期访问地区有关国家,为推动停火止暴、局势降温作出积极努力。同时,中国也呼吁在联合国主导下,尽快召开更加权威、更有影响、更大范围的国际和会,凝聚国际促和共识,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王毅强调,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中方将继续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公道一边,站在国际法一边,站在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愿望一边,站在人类良知一边。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014/c1002-40095008.html

王毅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举行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13日在北京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举行第十二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

  王毅表示,中方高度重视对欧关系,视欧盟为多极世界中重要和独立的一极,中欧关系有着内在逻辑,不受第三方影响和干扰。今年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双方已全面恢复各层级交往,特别是绿色、数字、经贸领域高层会晤成功举行,形成新的共识和成果,展现了中欧关系的韧性和活力。

  王毅强调,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世界处于关键十字路口。我们要通过战略对话,树立正确相互认识,坚持伙伴关系定位,夯实政治互信,避免误解误判;要为年底前的领导人会晤作好充分准备,推进对话合作,坚持相互开放,扩大贸易投资,反对“脱钩断链”,活跃人文交流;要妥善处理分歧,扫清合作障碍,确保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要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共同应对国际地区热点,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博雷利表示,欧盟重视对华关系,致力于发展建设性和稳定的欧中关系。欧中经贸合作符合双方利益。欧盟不会对中国关闭大门,不会打贸易战,无意限制中国发展,乐见中国繁荣稳定。期待同中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

  双方就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交换了意见,一致认为应推动政治解决有关问题。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014/c1002-40095007.html

共建“一带一路”·权威访谈丨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专访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题: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专访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

  新华社记者郑明达、董雪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前夕,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介绍本届高峰论坛筹备、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成就及对全球经济发展事业的重大意义等。

  他表示,中方期待同各方一道,为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擘画新蓝图,为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增添新动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本届高峰论坛是我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我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是‘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最隆重的活动。”马朝旭说,习近平主席将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并为来华出席高峰论坛的嘉宾举行欢迎宴会和双边活动。

  马朝旭介绍,本届高峰论坛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除开幕式外,将举办3场高级别论坛,围绕互联互通、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并结合贸易畅通、民心相通、智库交流、廉洁丝路、地方合作、海洋合作等议题平行举办6场专题论坛。论坛期间,还将举行“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

  马朝旭说,本届高峰论坛将发表一份主席声明,梳理总结与会各方达成的共识,明确下阶段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方向及重点领域。论坛还将发布一份多边合作成果文件清单、一份务实合作项目清单,全面梳理汇总3场高级别论坛、6场专题论坛框架内形成的各项成果。企业家大会上,中外企业还将商签一批合作项目。

  总结宝贵经验 擘画新的蓝图

  马朝旭说,到目前为止,来自14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已确认与会,包括有关国家领导人、国际组织负责人、部长级官员及工商界、学术机构、民间组织等各界人士。参会嘉宾注册人数已超过4000人。

  从目前情况看,本届高峰论坛预计达成的成果相当丰富,既有合作文件类、合作倡议类、合作机制类成果,又有项目类、资金类、举措类成果,总量有望超越前两届高峰论坛。

  他表示,与会各方都是为合作而来,为支持“一带一路”倡议而来,为推动共同发展而来。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本届高峰论坛将充分展示“一带一路”中国倡议、全球响应、世界共赢的鲜明特点,体现党的二十大以来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进展,对外传递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共赢的积极信号,为世界提供正能量、注入稳定性。

  “中方期待同各方一道,以本届高峰论坛为契机,总结回顾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的宝贵经验,为新时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擘画新蓝图,为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增添新动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他说。

  “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倡议

  马朝旭从四个方面总结“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作用——

  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形成了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上万亿美元投资规模。中欧班列畅通运行,西部陆海新通道做大做强,“空中丝绸之路”扩能提速,大大提升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联互通水平,有力促进经贸投资等各领域合作。

  为各国共同发展带来宝贵机遇。共建“一带一路”帮助合作伙伴搭乘中国发展“快车”,支持各国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企业在共建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已为当地创造超过42万个就业岗位。鲁班工坊、“光明行”、菌草技术、杂交水稻、青蒿素等一批“小而美”民生工程成功实施,产生广泛的经济社会积极效应。

  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可行方案。共建“一带一路”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对话而不对抗、拆墙而不筑墙、融合而不脱钩、包容而不排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进一步融合,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马朝旭表示,“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倡议。我们将坚持平等相待、友好协商,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同各国发展战略对接。

  凝聚共识、总结经验、规划未来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惠及广大合作伙伴及亿万普通民众。”他表示,中方期待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新起点,同各方一道,凝聚共识、总结经验、规划未来,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走深走实,不断取得新进展。

  “我们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黄金法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的合作理念,坚持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发展目标,同合作伙伴一道,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向着共同发展繁荣的目标不断迈进。”马朝旭说。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013/c1002-40095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