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增添发展动力 促进互利共赢(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工作人员在巴基斯坦默蒂亚里—拉合尔(默拉)直流输电项目拉合尔换流站中控室工作。
  艾哈迈德·卡迈勒摄(新华社发)

  卡洛特水电站是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水电投资项目。图为中巴技术人员在监测水电站运行情况。
  本报记者 牟宗琮摄

  在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带动下,被誉为“中巴友谊路”的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升级改造项目2020年竣工并通车,并入巴基斯坦南北交通大动脉。
  本报巴基斯坦分社 萨义德·迈赫迪摄

  巴基斯坦隆平南亚种子研发中心暨巴基斯坦育种站的水稻项目试验田。
  龙 飞摄

  中巴经济走廊是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先行先试项目。自2013年启动以来,中巴两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走廊建设,形成了一批早期收获,为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本报记者深入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实地采访,记录下一个个互利共赢的合作故事。

  一条地铁线——

  “新时代中巴友谊路”

  巴基斯坦东部城市拉合尔,橙线轨道交通项目(以下简称“橙线项目”)德拉古杰兰车站。安检、购票、通过闸机,步入宽敞明亮的站台,列车到站时间显示屏、自动玻璃屏蔽门等设施一应俱全——这是一座设施先进、现代化气息浓厚的车站。

  拥有千万人口的拉合尔不仅是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也是该国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随着人口快速增长,拉合尔的交通拥堵状况愈发严重。街道上两轮摩托车、三轮出租车、大篷车与公交车众多,道路嘈杂、拥挤是常态。

  2020年10月,由中国企业承建的橙线项目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巴基斯坦进入“地铁时代”。这是巴基斯坦第一条地铁线,也是该国目前唯一的轨道交通线,全长27公里,设有26座车站。开通运营3年多来,橙线项目累计运送乘客近1亿人次,列车准点率达到99%以上。

  车站内,一列橙红色的列车驶入,乘客有序上下。进入车厢,顿觉清凉。拉合尔大学三年级学生阿施法克告诉记者,她以前从住所到学校需要换乘公交车和三轮出租车,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现在乘坐地铁只需半小时,“每节车厢都有空调,还有女士专用车厢,搭乘体验安全、舒适。”当地医生夏巴兹·阿哈迈德每天也乘坐橙线地铁上下班,“从我家到医院一共6站地,全程大约25分钟,出行既环保又便捷。”

  “橙线项目完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和中国装备,有效提高了拉合尔的交通便利性。”橙线项目经理胡塞姆·索海尔表示,伴随地铁开通,26个站点周边的地产开发和商业发展也驶入快车道。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该项目还为当地增加了就业。据索海尔介绍,项目建设过程中提供了7000多个就业岗位,创造了大量服务性岗位。地铁开通后,约1300个专业性运营维护岗位都聘请了本地员工。如今,他们已成为巴基斯坦现代轨道交通的第一批专业人才。

  橙线项目车辆班长阿斯兰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他曾在中国燕山大学学习中文,是中国企业为橙线项目培训的首批40名巴基斯坦列车司机之一。“在中国师傅的帮助下,目前橙线项目共有100多名司机,基本实现了本地化培训和运营。”阿斯兰骄傲地说。

  气势恢宏的高架桥伸向远方的轨道,橙线轨道交通项目从拉合尔穿城而过,仿若一条长长的纽带,承载着中巴两国人民深厚的友谊,被誉为“新时代中巴友谊路”。拉合尔市所在的旁遮普省公共交通局运营总经理奥赛尔·沙阿说:“橙线项目给民众出行带来便利,成为巴中两国务实合作的典范,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

  一片试验田——

  “毫无保留地传授农业技术”

  时值正午,骄阳似火。在拉合尔西南郊的一处杂交水稻试验田里,来自中国湖南的农业专家龙春久正在同当地农民和技术员一起进行杂交水稻选种试验。头戴草帽,裤脚挽至膝盖,龙春久在泥泞的水田里弯腰插秧,汗水从他黝黑的面庞上淌下。

  “这里夏季漫长,天气炎热,给我们下田做杂交水稻的选育工作带来很大挑战。但气温偏高、温差小、光照时间长易于水稻生长,是巴基斯坦水稻种植的优势。”龙春久说,中国专家坚持研发先行、结合本地特点的原则,反复筛选试验,目标是研发出适合当地种植的耐高温、抗倒伏、耐盐碱、产量高的好品种。田间,一簇簇聚拢的秧苗旁插着标志杆,杆头不同颜色的标识注明了新培育的杂交水稻品种信息。

  龙春久所在的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隆平高科”)在1999年成立伊始就与巴基斯坦方面建立了联系,从最初的杂交水稻试验、推广、本地化制种到现在的品种研发,巴基斯坦本地业务不断发展。2016年底,隆平高科正式在巴基斯坦注册成立了隆平南亚种子研发中心暨巴基斯坦育种站(简称“研发中心”)。作为研发中心负责人,龙春久多年来扎根当地,在水稻选育、人才培养、与当地公司合作等方面逐步打开了局面。

  “以前,巴基斯坦本地的水稻种植方式较为粗放,种子随意播撒,缺乏科学流程,产量不高。”龙春久说,目前,研发中心成功选育出13个杂交水稻品种,这些优质高产品种受到当地农户的普遍欢迎。正在插秧的一位当地农户告诉本报记者,使用了研发中心的杂交水稻种子后,每公顷产量达到9到10吨,产量比以前翻了一番,“以前种植水稻只够一家人勉强糊口,现在可以把富余的稻米出售,生活水平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巴基斯坦《国民报》报道称,研发中心选育的杂交水稻品种在巴基斯坦的种植面积已超过80万公顷,不仅帮助很多当地农民走上了致富路,也增加了巴基斯坦农业出口外汇收入。

  在为巴基斯坦带来先进农业科技、帮助当地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研发中心还积极培养专业人才,累计为当地培养了约500名农业技术人才。巴基斯坦知名农业学府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研究生瓦加斯每天跟着龙春久在试验田里摸爬滚打,他说:“龙教授毫无保留地传授农业技术,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巴中两国民众的深情厚谊。中国专家在农田里播撒的不仅是优良的水稻品种,更是兄弟般的友好情谊。”

  研发中心的巴方合作伙伴、巴基斯坦嘎德农业研究与服务公司研发总监阿卜杜勒·拉希德认为,近年来,巴中两国高度重视农业领域合作,在包括杂交水稻在内的粮食和经济作物领域开展技术合作,培育出一批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作物品种,为本地农户增产增收提供了重要助力。与此同时,两国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的交流,也为当地培养出越来越多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人才,为巴基斯坦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一座水电站——

  “照亮了数百万个巴基斯坦家庭”

  在卡洛特水电站厂房内的一面墙上,并排悬挂着中巴两国国旗,国旗下方一行英文写着:巴中友谊万岁。偌大的厂房内,四台水轮发电机组正在运行,发出隆隆响声。

  由中国三峡集团为主投资方投资建设的卡洛特水电站位于旁遮普省卡洛特地区,总装机容量72万千瓦,年均发电量32亿千瓦时,可满足当地500万人口用电需求。今年6月29日,卡洛特水电站实现安全运行一周年,累计发电量36.4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15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98万吨。

  卡洛特水电站不仅为巴基斯坦提供了清洁能源,也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自2015年开工以来,卡洛特项目建设峰值期直接提供近5000个就业岗位。2019年10月起,三峡集团—巴基斯坦奖学金计划开始实施,通过“2+2”的合作办学模式,当地学生在巴基斯坦大学学习两年后,前往中国高校完成后两年的学业。目前,已有18名当地大学生入选该计划并完成学业,其中10名进入卡洛特水电站工作。

  24岁的萨妮娅·阿巴西就是其中一员。“如果没有中国企业,我很难顺利完成学业,更不可能拥有这么好的工作机会。”阿巴西来自偏远山村,卡洛特水电站改变了她和家人的生活,“共建‘一带一路’为巴基斯坦带来了水电项目,用清洁电能照亮了数百万个巴基斯坦家庭,也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

  为改善卡洛特水电站附近居民的生活条件,中国企业与当地政府深入合作,在当地建设了小学、医院、公路等设施。穆罕默德·迈赫尔班家住水电站附近的坎纳德村。他说,以前,孩子们上学走山路单程需要一个小时,由于路远难走,很多孩子会推迟入学甚至辍学。“后来,中国企业帮我们修了路,扩建了学校,添置了新的桌椅设施。如今,学校里的学生越来越多。水电站建好后,村里不再限电了,孩子们再也不用摸黑写作业了!” 迈赫尔班说。

  10年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等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以其可感可触的丰硕成果,成为中巴友谊的新标杆。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巴经济走廊累计为巴创造23.6万个就业岗位,帮助巴新增510公里高速公路、8000兆瓦电力和886公里国家核心输电网。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巴基斯坦民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巴基斯坦全球战略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人类命运共同体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哈立德·阿克拉姆认为,在巴中企广泛开展社会责任项目,道路、学校、饮水工程、医院等民生项目惠及百姓,“这些成果给巴基斯坦民众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深化了巴中两国友谊。”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01日 17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101/c1002-40107452.html

中国代表:中国不为加沙局面“背锅”

  新华社联合国10月31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10月30日在安理会巴以局势紧急公开会上回击美国代表在发言中对中国的无理指责,指出中国不为当前的加沙局面“背锅”。

  张军当天在其他国家代表发言后再次发言说,美国代表在发言中指责中国否决美国提出的决议草案,这是他当天听到的最没有道理的话。美国是想让中国对当前在加沙地带出现的局面负责,“这个锅中国背不起”。

  张军说,美国代表应该非常清楚,中东局势是如何发展到了今天,在这中间美国到底都做了什么。是美国先后否决了几十项安理会关于中东和巴以问题的决议草案,导致安理会在中东和巴以问题上难以发挥应有的、负责任的、建设性的作用,导致安理会在推动落实“两国方案”上难以有效地作为。

  张军指出,美国代表也应该清楚,中国及其他一些国家为什么投票反对美国上周提出的决议草案。美国在否决了巴西提出的决议草案之后,匆匆提出了自己的决议草案,但是这项决议草案完全忽视全世界特别是阿拉伯国家关于停火止战的强烈呼声,完全混淆是非,试图将巴以问题引入另一种叙事轨道。更危险的是,这种行为将给局势进一步升级“大开绿灯”。

  张军说,对这样的草案,中国完全有理由投反对票,中方的投票立场基于事实,基于法律,基于良知,基于正义,也基于来自全世界特别是广大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呼声。联大在随后通过的决议中就停火止战、保护平民、避免人道主义危机发出了十分清晰明确的信号。联大决议的通过得到了联合国绝大多数会员国的坚决有力支持,也证明中方的投票立场完全是正确的。

  张军敦促美方真正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同其他安理会成员一道,聚焦当前加沙局势所面临的最紧迫的停火、保护平民、提供人道主义准入、避免更大的人道灾难等问题,凝聚共识,推动安理会尽早采取有意义、负责任的行动。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101/c1002-40107385.html

中方呼吁俄乌冲突当事方保护平民和民用基础设施安全

  新华社联合国10月31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10月31日在安理会审议乌克兰人道问题时发言,呼吁冲突当事方全力保护平民和民用基础设施安全。

  耿爽表示,乌克兰危机仍在延宕,数百万人流离失所,人道局势令人担忧。战争冲突没有赢家,只会给无辜民众带来苦难。持续升级的战争已经造成许多冲突地区重要民用基础设施损毁,水电暖等供应面临短缺。随着又一个冬天即将来临,当地民众将经历战火与严寒的双重挑战。中方对此深感痛心和忧虑。

  耿爽说,中方再次呼吁冲突当事方严格遵守国际人道法,遵循必要、区分和对称的原则,全力保护平民和民用基础设施安全。国际社会和人道机构应加大对受危机影响民众的人道救援力度,推进对民用基础设施的修复工作,帮助受危机影响的民众渡过难关。

  耿爽指出,乌克兰危机影响全球粮食、能源和金融安全,拖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执行,冲击世界经济复苏和全球发展,发展中国家受害首当其冲。中方呼吁有关国家撤销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措施,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尽量减少乌克兰危机的负面外溢效应,减少危机对各国普通民众的负面影响。

  耿爽表示,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始终呼吁尽快停火止战,始终致力于劝和促谈,始终希望危机早日得到政治解决。中方敦促有关方面积极回应国际社会的和平呼声,加强接触,凝聚共识,为尽快恢复和谈逐步创造条件。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应发挥建设性作用,不加剧对立,不激化矛盾,不延长战火,为实现和平营造有利环境。中方将继续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对话一边,同有关各方保持接触沟通,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恢复欧洲和平稳定作出努力。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101/c1002-40107377.html

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敏昂莱会见王小洪

  新华社内比都10月31日电(记者张东强 黎广滔)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敏昂莱31日在内比都会见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王小洪。

  王小洪表示,中缅山水相连,胞波情谊深厚。习近平主席2020年历史性访缅,两国关系进入构建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中方愿同缅方一道,共同落实好习近平主席访缅重要成果,弘扬传统友谊,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合作重点项目,深化执法安全合作,为中缅命运共同体建设构筑坚实安全屏障。两国执法安全部门将在打击电诈网赌、反恐、禁毒、湄公河流域执法、重大项目安保等领域加强合作,维护好两国安全和发展利益。

  敏昂莱赞赏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祝贺两国第七次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会议成功举行,表示愿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保护在缅中国公民和项目安全,共同构建缅中命运共同体。

  访问期间,王小洪与缅甸内政部部长雅毕共同主持中缅第七次执法安全合作部长级会议并签署会议纪要,会见了缅甸移民和人口部部长敏载。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031/c1002-40107375.html

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

王毅同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举行中法战略对话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10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同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举行第二十四次中法战略对话。双方就中法、中欧关系及国际地区问题进行了友好深入的交流,一致同意发挥好战略对话重要作用,推动两国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王毅表示,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法关系稳健前行,为不确定的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稳定性。中法作为独立自主大国,应当承担起自身责任,以两国元首共识为根本引领,坚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交流互鉴,构建稳定、互惠、开拓、向上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中法关系的积极向上引领中欧关系行稳致远,共同推进国际社会的团结进步。

  王毅说,明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这既是里程碑也是新起点,对中法、中欧和世界都具有特殊意义。中方愿同法方一道,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夯实两国民意基础,持续释放“后疫情时代”合作潜力,不断巩固政治互信,推动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中方欢迎更多法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也希望法方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公平的营商环境。

  博纳表示,法方重视发展对华关系,重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作用,对中国经济有信心,无意限制中国发展。

  双方就中欧关系、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31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031/c1002-40106586.html

何卫东会见出席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客人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梅常伟)10月30日,中央军委副主席何卫东在京分别会见来华出席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的塔吉克斯坦国防部长米尔佐、亚美尼亚国防部长帕皮基扬、哈萨克斯坦国防部长扎克瑟雷科夫、东盟秘书长高金洪。

  在会见米尔佐时,何卫东说,中塔是山水相连、休戚与共的亲密邻邦。在习近平主席和拉赫蒙总统的战略引领下,中塔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中塔两军合作成效显著,中方愿同塔方一道,全面提升各领域合作水平,推动两军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米尔佐说,中国是塔方的好伙伴、好朋友,感谢中方在军事领域的支持帮助。塔方愿与中国军队继续加强交流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安宁。

  在会见帕皮基扬时,何卫东说,中亚两国友好穿越千年、历久弥新。在习近平主席和哈恰图良总统的战略引领下,双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亚两军关系取得令人满意成绩,中方愿同亚方共同努力,密切友好往来,推进两军各领域合作走深走实。

  帕皮基扬说,中国是亚美尼亚可靠的合作伙伴。亚方高度重视发展两军关系,愿与中方推动军事领域交流合作快速发展。

  在会见扎克瑟雷科夫时,何卫东说,中哈是彼此值得信赖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在习近平主席和托卡耶夫总统的战略引领下,两国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哈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两军务实合作基础扎实、潜力巨大,中方愿与哈方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军事关系不断深化发展。

  扎克瑟雷科夫说,哈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全力支持中国维护核心利益,愿与中方不断提升军事合作水平。

  在会见高金洪时,何卫东说,中国和东盟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中方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架构中的中心地位,愿同东盟推进安全理念对接、拓展安全领域合作、深化安全交流互信,将防务安全领域打造成为践行亲诚惠容理念的典范,共同维护南海稳定。

  高金洪祝贺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成功举办。他说,中国与东盟拥有最具活力的伙伴关系,合作覆盖各领域,发展潜力强劲。希望双方继续紧密合作,在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31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031/c1002-40106587.html

张又侠同俄罗斯国防部长举行会谈

  本报北京10月30日电 (记者李卓尔)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30日在北京八一大楼同访华并出席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的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举行会谈。

  张又侠说,发展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的中俄关系,是符合历史逻辑的战略抉择。近年来,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始终保持高水平,两军关系发展势头强劲。中方愿与俄方共同努力,积极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和挑战,携手维护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

  绍伊古说,俄方愿与中方持续深化务实交流合作,不断巩固提升两国两军关系水平。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31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031/c1002-40106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