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11月12日 星期日

日本民间组织举行集会要求返还中国被掠夺文物

中新网东京11月12日电 (记者 朱晨曦)由日本有识之士组成的“中国文物返还运动推进会”11日在东京组织集会,要求日本政府返还战争期间从中国掠夺的文物。

日本经济新闻社编委井上亮在集会上发表演讲,讲述了中国被掠夺文物“唐鸿胪井碑”存放地日本皇居“御府”的由来及相关历史。由于“御府”在战争期间被用于存放掠夺品,井上亮指出日本政府在刻意淡化这段历史。

“中国文物返还运动推进会”联合代表、日本“继承和发展村山谈话会”理事长藤田高景在集会上指出,日本战后基本不提战争期间的文物掠夺问题,这反映出日本保守政权并未认真反省侵略行为,他呼吁日本政府返还战争期间从中国掠夺的文物。

“中国文物返还运动推进会”联合代表、日本山口大学名誉教授纐缬厚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界上已经出现归还掠夺文物的风潮,然而日本却基本不提归还中国被掠夺文物,这对于日本反省侵略行为和发展日中关系有着负面影响。纐缬厚认为,日本应该正视这段历史,返还中国被掠夺文物有助于日本反省战争责任,他希望通过返还文物实现“历史和解”进而推动日中关系发展。

辽宁海城三学寺三尊石狮于甲午战争时期被日军掠夺至日本,现存于靖国神社和山县有朋纪念馆内。当日,“中国文物返还运动推进会”理事新孝一介绍了今年8月由该会人士组成的访华团前往中国辽宁省进行考察交流的情况。

“中国文物返还运动推进会”的创立宗旨是希望推动日本返还中国文物,实现中日“历史和解”,进而推动两国关系发展。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113/c1002-40116809.html

中非数字经济合作助力非洲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论坛等框架下,中国积极帮助非洲国家缩小数字鸿沟,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到电子商务运用和人才培养,再到移动支付、社交媒体等……中非数字经济合作内涵不断丰富,助力非洲实现数字化转型,惠及当地广大民众。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113/c1002-40116658.html

特稿:多走动、多交流,感受中美经贸合作的真实脉动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特稿:多走动、多交流,感受中美经贸合作的真实脉动

  新华社记者宿亮

  “中美关系不应该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是机遇而非挑战。”2022年11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时指出。

  一年后的深秋,中美间定期直飞客运航班自11月9日起再次增班。跨越大洲的航线,折射中美互利合作的脉动。

  在当前全球性挑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中美推动两国包括经贸在内各领域合作,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增进世界人民的福祉。

  从巴厘岛到旧金山,越来越多美国经贸界人士认识到,竞争绝不是两国关系的全部和主流。大量客观事实和数据凸显中美社会联系之密、利益交融之深。中美人民的意愿是合作,中美合作的动力是共赢。

  “这是很棒的信号”

  6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美国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时说,人们应该多走动、多交流,增进了解。

  在刚刚圆满落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超过200家美国企业来到上海,数量创历届进博会之最。很多参展企业代表对记者表示,对两国领导人会晤充满期待,希望高层对话为双边经贸关系和世界经济复苏提供更多确定性。

  “两国领导人即将会晤,这是很棒的信号!”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首席执行官吉姆·萨特告诉记者。

  据他介绍,美中大豆产业合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成为两国经贸互利共赢重要实证。谈到与中国业界的伙伴关系,萨特毫不犹豫地使用了“珍视”来形容。

  2022年,中美农产品贸易额突破500亿美元大关,美国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达创纪录的420亿美元。美国农业部代理副部长帮办哈费迈斯特直言,中国市场“潜力巨大,非常重要”。

  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告诉记者,期待两国领导人再次会晤推动双边关系平稳发展。他表示,应该避免用零和思路处理中美关系,希望美国政府能够找到与中国的相处之道,只有和平共处才能够推动共同繁荣,为两国民众的幸福打下和平的基础。

  2022年,双方统计数据均显示中美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展现出较强韧性。这充分说明了中美经济结构高度互补、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实况。

  美国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此前在北京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上特别提到,今天的中国和美国经贸合作程度很高,双边贸易额早就超过5000亿美元。他强调,用“冷战”一词形容当前中美关系是不恰当的,会误导人们对真实中美关系的认知。

  那么,真实中美关系的认识应该是什么?在约瑟夫·奈看来:“中美相互需要、离不开对方”。

  “中国经济超级有活力”

  “中美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是机遇而非挑战。”10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一行时强调,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从对方的发展中获益。

  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各国经济都面临不小挑战。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顶住了压力,稳定了规模,提升了质量,将以自身稳定发展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带来宝贵的确定性。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小院高墙”“脱钩断链”,或者“去风险”,本质上都是保护主义,违背市场规律、科技发展规律,也违背人类社会发展潮流。

  美国商人迈克·安德森居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城市圣迭戈,是美国干燥豆类企业安德森西北的负责人。他很不理解一些所谓“专业”的财经媒体为何唱衰中国经济,与他在中国的感受完全不符。

  安德森的企业在华业务持续扩张,刚刚参加了第六届进博会,在展会头几天就签订了价值400万美元的订单。他亲眼见到、亲身体会到中国经济蓬勃韧性,对着记者大呼“中国经济超级有活力”。如果用“表情包”来形容在中国的生意,安德森一边咧嘴一边说:“一个大大的笑脸!”

  2023年1至7月,中国实际利用美资金额同比增长了25.5%。与此同时,以美国企业为首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掌门人”密集来华访问,用实际行动显示了美资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的信心。

  “美国企业对继续开拓中国市场充满期待,美中两国经济不能‘脱钩’,加强合作才有益于两国人民。”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对记者说。

  针对所谓“脱钩断链”“去风险”的说法,美国福特汽车集团副总裁莱尔·沃特斯表示,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面临新的变化和挑战,需要找到新的方法来加强互信。他强调,面对面交流能够增强彼此间信任,有助于大家共同寻找合作机会。

  “在两国人民之间架起桥梁”

  “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面临新的发展任务,需要从对方发展中获益,这也是共同利益。”2022年11月14日,在同拜登总统举行会晤时,习近平主席强调,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

  从上海到旧金山,不少企业从进博会“直通”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这两座滨海城市恰巧是友好城市。2005年,时任旧金山市长纽森首次访华,正逢旧金山同上海结为友好城市25周年。2008年,纽森专门设立了旧金山市对华办公室。

  今年10月,习近平主席会见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纽森表示,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关系比美中关系更加重要,美中关系事关美国的未来,也关乎人民的幸福。地方交往是美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州愿做中国长期、稳定、强劲的合作伙伴。

  “在中美寻求合作基础的同时,我们能在两国人民之间架起桥梁,而不是筑起高墙。”这是美国舒尔茨家族基金会创始人、星巴克公司原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霍华德·舒尔茨的坚定信念。

  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以青年时代在陕北农村梁家河插队的经历为例,向在场各界人士介绍中国寻求发展的决心和路径。

  这个例子给当时坐在台下聆听演讲的舒尔茨留下深刻印象。2020年,舒尔茨致信习近平主席,祝贺中国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达其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文化的敬意。

  习近平主席在给他的复信中表示,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将为包括星巴克等美国企业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希望星巴克公司为推动中美经贸合作和两国关系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中美经贸关系是互利共赢的经济利益,也是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和协作。正如加州曼哈顿滩市市长理查德·蒙特格蒙利近期在华访问时所说,本地企业斯凯奇在中国有众多员工和工厂,是中美之间很重要的“经济桥梁”。

  “美中推进互利合作,造福两国、惠及世界无疑是正确的并且是可实现的。”美国知名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表示。“美中合作将极大推动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努力,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消除全球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等。”

  萨特告诉记者,他的父亲是美国飞虎队老兵。“父辈的经历让我有一种使命感,希望能在自己工作的农业领域把两国合作精神延续下去”。(参与记者:周蕊、马倩、缪培源、熊茂伶、吴晓凌、陆华东、黄培锋)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112/c1002-40116404.html

2023年11月11日 星期六

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发展中美关系(钟声)

  中美两国元首时隔一年再次面对面会晤,对推动中美关系真正稳下来、好起来具有重要意义,对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

  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赴美国旧金山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两国元首将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沟通。这是习近平主席时隔6年再次到访美国,也是中美两国元首时隔一年再次面对面会晤,意义重大,举世瞩目。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能否确立正确相处之道,攸关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前途命运。元首外交对两国关系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引领作用。2021年2月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同拜登总统通电话、会晤,着力引领中美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习近平主席2021年11月在同拜登总统举行视频会晤时指出:“未来50年,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中美必须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中方对美政策一以贯之,就是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中方愿在此基础上同美方探讨两国正确相处之道,推动中美关系稳步向前。

  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晤,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对中美关系产生重要深远影响。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明确了一个方向,就是要防止中美关系脱轨失控,找到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确定了一个框架,就是要共同探讨确立中美关系指导原则或战略性框架;启动了一个进程,就是要将两国元首重要共识落到实处,管控和稳定中美关系。近一段时间,中美双方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增加高层互动,启动一系列对话机制,激活地方、民间、人文等多个领域交流合作,双边关系出现止跌企稳的势头。

  中美两国元首时隔一年再次面对面会晤,对推动中美关系真正稳下来、好起来具有重要意义,对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中美“重返巴厘岛、通往旧金山”,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和国际社会普遍期待。

  近年来中美关系跌宕起伏的经验教训表明,中美应该始终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相互尊重是前提,和平共处是底线,合作共赢是目标。两国的差异过去有,现在有,今后还会有,但这不能妨碍中美求同存异、开展合作。中国不会成为另一个美国,美国也无法依照自己的好恶改造中国,两国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是唯一选择。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这是双方管控矛盾分歧、防止对抗冲突的关键。美方应摒弃冷战思维、对抗心态,以切实行动和具体政策弥补“行动赤字”,增加中美战略互信。合作共赢是中美关系半个世纪以来的真实叙事,以竞争定义全部中美关系,既不尊重历史,也不符合事实。中美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中美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是机遇而非挑战。双方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中美作为两个大国,肩负特殊责任,理应展现大国的胸怀、视野和担当。唯有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处理好中美关系,才能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福祉,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对历史负责,就是要汲取历史经验,把握历史主动。历史是过去的今天,今天是未来的历史。无论是中美两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同仇敌忾,共同捍卫和平与正义,还是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历经风雨不断发展,造福了两国和世界,历史事实都一再证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始终是中美两国的最好选择。美方一些人炒作所谓“对华接触失败论”,背离历史真相。美方将中国定位为“最主要竞争对手”“最重大地缘政治挑战”等,不符合事实,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大国竞争不符合时代潮流,更解决不了现实挑战。站在历史发展的关键当口,中美的每一个抉择都将为历史所公正记录。双方应该从历史发展的高度看待和处理彼此关系,共同探讨新时期两国正确相处之道,确保中美关系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

  对人民负责,就是要正视共同利益,追求相互成就。近来,中美民间交往不断书写新的动人故事。“鼓岭之友”延续100年前的友谊佳话,“美中青少年学生交流协会”为中美青年友好交往积极行动,飞虎队老兵传承和弘扬中美合作的宝贵精神财富,费城交响乐团续写与中国人民之间跨越半个世纪的音乐友谊……加强交流、深化友谊、合作共赢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期待和共同选择。中美关系近年来处于困难局面,这不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脱钩断链”的成本最终要由人民埋单,阻遏交流切断的是人民相知相亲的渠道,搞大国对抗牺牲的是人民的发展机遇。中美双方要想两国人民之所想、行两国人民之所盼,多走动、多对话、多交流,消融误解误判的坚冰,构筑相互了解的桥梁。

  对世界负责,就是要倾听国际呼声,引领全球合作。中美两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全球前两大经济体,经济总量超过世界1/3、人口总数占世界近1/4、双边贸易额约占世界1/5,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负有重要责任。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确定、不稳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际社会普遍希望中美关系早日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稳定性、确定性、建设性。放眼当前世界,全球经济疫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解决地区热点问题等都离不开中美协调合作。双方合力应对全球性挑战,不仅是世界和平发展之需,也是大国责任之所在。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每一个负责任的政治家都必须以信心、勇气、担当,回答时代课题,作出历史抉择。中美双方应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朝着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相向而行、不断努力。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2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112/c1002-40116146.html

纪念东京审判闭庭75周年 新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首发

11月12日是东京审判闭庭75周年纪念日。11日,我国学者重新翻译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在上海首发。

11日,新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译者、上海市外文学会原会长、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校长叶兴国在首发座谈会上展示新书。新华社记者吴宇 摄

11日,新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译者、上海市外文学会原会长、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校长叶兴国在首发座谈会上展示新书。新华社记者吴宇 摄

“中国作为遭受日本侵略和暴行时间最长、受害程度最深的国家之一,理应担当起维护东京审判历史意义的使命。”新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译者、上海市外文学会原会长、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校长叶兴国教授在首发座谈会上表示。

据上海交通大学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首席专家程兆奇教授介绍,《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最早的中译本出版于1953年,为节译本,约40.5万字。2015年,又出版了补译本,约44.9万字。受时代局限以及相关资料和工具欠缺的影响,节译本和补译本难免存在一些瑕疵和可商榷之处。新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根据判决书英文原件的影印本重新翻译,并参考了节译本、补译本和相关日文版的判决书,全书约56万字,为中文世界了解和研究东京审判提供了重要工具。

叶兴国表示,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甲级战犯作出正义判决75周年之际,首发重新翻译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不仅希望其有助于学界更加清晰、准确地研究相关历史,更希望有助于广大读者特别是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日本侵略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历史真相。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兼董事长钱天东认为,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的节译本、补译本到重译新版,“每一次更新和完善都是我国历史研究和出版工作新的进步。翻译的精益求精,就是为了人们更加准确地了解历史。”

新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东京审判中国法官梅汝璈之女、法学博士梅小侃担任此书审校。(记者吴宇)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111/c1002-40116131.html

中国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实验室揭牌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11月11日电(记者汪平)中国援建的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1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揭牌仪式。来自非洲联盟(非盟)、非洲疾控中心、中国驻非盟使团以及来访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代表共同出席。

  非洲疾控中心主任让·卡塞亚在仪式上赞扬中国政府支持非洲实现新的公共卫生秩序和架构,可以预防、发现和应对任何类型的公共卫生威胁。

  根据非洲疾控中心提供的数据,只有不到5%的非洲实验室具备在本国诊断重点疾病、适当运送标本和遵守国际标准的能力。非洲疾控中心表示,该实验室的正式启用将帮助非盟成员国改进疾病诊断、监测和疫情应对能力。

  中国驻非盟使团团长胡长春说,今年年初,非洲疾控中心总部一期项目落成,如今实验室揭牌,这些将揭开非洲公共卫生事业的新篇章,为中非卫生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表示,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中非合作。中国疾控中心一直致力于促进中国与非洲国家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沈洪兵说,自2017年以来,中国疾控中心已向非洲疾控中心派遣了数名专家,以支持其在传染病监测、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非洲疾控中心总部项目是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的对非合作旗舰项目。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111/c1002-40116135.html

奏响中美人文交流新的乐章——习近平主席复信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思艺引发两国友好人士热烈共鸣

  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 题:奏响中美人文交流新的乐章——习近平主席复信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思艺引发两国友好人士热烈共鸣

  新华社记者

  “得知费城交响乐团11月第13次来华并与中方合作举办系列演出交流活动,纪念1973年首次访华,续写与中国人民之间跨越半个世纪的音乐友谊,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思艺,勉励费城交响乐团和包括中美在内的世界各国艺术家一道,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密切交流合作,促进艺术繁荣,为中美人文交流和各国人民友好再续新篇。

  习近平主席的复信引发中美艺术家等两国各界友好人士的热烈共鸣。大家纷纷表示,复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对深化中美两国人文交流的高度重视,他们愿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中美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贡献力量。

  1973年9月,费城交响乐团首次访华,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访华的美国乐团。50年来,乐团作为活跃在中美两国间的“文化使者”,为促进中美关系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日,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思艺致信习近平主席,回顾该团与中国的交往历史,介绍今年11月来华举办纪念乐团首次访华50周年演出交流活动的情况。

  “没想到这么快就收到了习近平主席的复信。”马思艺说,收到复信,自己感到非常荣幸。他对复信中“音乐跨越国界,文化架起桥梁”这一表述深感认同:“音乐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团结起来、促进对话。习近平主席的复信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鼓舞,我们会将这份使命继续下去,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费城交响乐团小提琴手达维德·布思是50年前那场中美文化交流“破冰之旅”的亲历者。此后50年间,他参与了乐团的每一次来华演出。他很高兴看到,50年前种下的友好种子,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

  布思认为,习近平主席的复信展现了对美中人文交流的重视。“此次我们与中国艺术家共同演奏蕴含中国历史文化的音乐。正是通过这样的交流,音乐得以生生不息,这样的合作也是我们乐团与中国关系的生动体现。”

  10日晚,费城交响乐团的10余位艺术家和中国交响乐团及多国歌唱家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题为“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音乐会,“唐诗的回响”音乐会选段悠扬婉转,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波澜壮阔……

  演出结束,中国交响乐团交响乐队副首席刘志勇非常激动:“习近平主席的复信表达了对拓展中美全方位文化交流合作的殷切期许,这也是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认可与激励。”

  刘志勇10多年前曾随中国交响乐团赴美,并在两个月内为当地观众献上一系列精彩演出。音乐会结束后观众们起立欢呼的场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期待同更多像费城交响乐团这样的顶尖乐团交流合作,为中美两国人民献上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

  费城交响乐团指挥特里斯坦·雷斯-谢尔曼对来华演出感到非常兴奋。这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临行前他特意学起了中文,还给自己取了中文名“阙思腾”,并学会了用中文做简单的自我介绍。“中国人民非常热情,我非常期待在这里多走走、多看看。”

  从“鼓岭之友”故地重游,到第五届中美友城大会成功举办,从美国飞虎队老兵及后代来华参访,到这次费城交响乐团纪念演出……最近一段时间,中美举行了一系列民间交往活动,为两国关系增添了正能量。

  “中美关系基础在民间,希望在人民,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美大部主任沈昕说,“我们将认真落实习近平主席复信精神,从民间、地方、青年等不同层面积极规划下一阶段工作,为中美关系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暖意。”

  10日晚,中方发布了习近平主席将赴美国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消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张腾军表示:“一系列民间交流互动为即将举行的中美元首会晤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期待中美元首会晤取得积极成果,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接下来,费城交响乐团还将赴天津、苏州、上海等地演出。马思艺表示,他计划明年携乐团全体成员再来华演出,继续以音乐为媒介,为两国民间友好贡献力量。(记者郑明达、冯歆然、杨淑君、邵艺博)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111/c1002-40116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