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11月24日 星期五

哈马斯启动程序移交13名被扣押以色列人员

新华社加沙11月24日电(记者柳伟建)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消息人士当地时间24日下午告诉新华社记者,哈马斯已启动程序将13名被扣押的以色列人员向拉法口岸转移。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124/c1002-40125554.html

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承担大国责任才能合力造福世界(钟声)

  作为两个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美承担着特殊国际责任和义务。世界的未来需要中美合作

  

  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是一次为中美关系增信释疑、管控分歧、拓展合作的重要会晤,也是一次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确定性、提升稳定性的重要会晤。“期待中美在全球性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进而也是国际社会其他国家的机遇”……连日来,国际社会积极评价此次会晤。

  作为两个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美承担着特殊国际责任和义务。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中美更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展现大国格局、拿出大国担当、发挥大国作用。习近平主席在旧金山会晤中明确提出“共同承担大国责任”,强调“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麻烦离不开大国合作。中美应该做表率,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合作,向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双方提出的倡议要彼此开放,也可以协调对接,形成合力,造福世界”。

  承担大国责任,首先要有大国格局。习近平主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加强团结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安全和繁荣。另一种是抱持零和思维,挑动阵营对立,让世界走向动荡和分裂。两种选择代表着两个方向,将决定人类前途和地球未来。正是从这个高度出发,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发表演讲时提出:“中国愿意同美国做伙伴、做朋友。我们处理中美关系的根本遵循就是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大国担当和大国作用,要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促进全球发展繁荣的行动来检验。过去半个多世纪,中美关系的恢复和发展,造福了两国人民,也促进了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当前,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中美加强沟通和合作,在办好各自国内事情的同时,发挥引领作用,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这是中美两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此次会晤中,两国元首就树立彼此正确认知、妥善管控分歧、推进对话合作等最突出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就应对巴以冲突、乌克兰危机以及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全球性挑战进行全方位沟通,进一步探讨了中美两个大国的正确相处之道,进一步明确了中美共同肩负的大国责任。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次会晤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了稳定性、确定性、建设性。

  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合作,是承担大国责任的应有之义。中美是全球前两大经济体,经济总量超过世界1/3,双边贸易额约占世界1/5,中美关系冷暖左右着世界经济气候。违背规律搞“脱钩断链”,无助于提振美国经济,也将使世界经济变得更加脆弱。作为二十国集团重要成员,中美要加强协作,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携手推动更加包容、普惠、有韧性的全球发展。亚太是中美利益交织最密集、互动最频繁的地区。中美应加强合作,推动实现到2040年建成一个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的目标。

  向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是承担大国责任的重要体现。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发表演讲时表示,中方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始终面向各国开放,包括美国。中方也愿参与美国提出的多边合作倡议。中方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议,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中国方案,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参与。中美共同向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让双方提出的倡议对彼此开放,加强协调对接,可以更好地增进各国人民的福祉。

  当前,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引起全球关注。中美在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完全可以加强这方面合作,将其打造成中美关系发展新亮点。此次会晤中,两国元首强调在当下关键十年中美加快努力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性,欢迎两国气候特使近期开展的积极讨论,包括:2020年代国内减排行动,共同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COP28)取得成功,启动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以加快具体气候行动。在COP28即将举行之际,中美元首达成的共识无疑将提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

  我们处在一个充满挑战变化的时代,也处在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世界的未来需要中美合作。从两国共同利益和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出发,中美应共同承担大国责任,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努力增进两国人民的福祉,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24日 03 版)

相关新闻:

做伙伴才是面向未来的正确选择

有效管控分歧才能减少冲突对抗风险

对话合作是两国唯一正确选择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124/c1002-40124787.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全文)

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2023年11月23日,北京)

一、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乌拉圭东岸共和国总统路易斯·拉卡列·波乌于2023年11月20日至24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二、中乌建交35年来,双方本着平等相待、互利共赢的原则,推动双边关系持续向前发展。两国历任国家元首均举行会晤,双方建立牢固政治互信。此次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同拉卡列总统就双边关系、中拉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举行了富有成果的会晤,成为两国关系新的里程碑。国务院总理李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赵乐际分别会见拉卡列总统。

三、两国元首重申2016年10月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的各项共识,该声明为七年来全面落实中乌战略伙伴关系确立了路线图。双方一致认为,随着中乌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两国关系发展富有成效,互信得以深化。深化中乌关系符合两国根本利益,考虑到两国在扩大和深化友好互利合作方面潜力巨大,中乌决定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四、双方指出,1959年,乌拉圭众议长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首次访华,明年将是两国立法机构开启友好关系65周年。欢迎两国立法机构继续加强交往交流。

五、双方强调,政治互信是中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首要基础。双方重申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相互理解和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乌方高度评价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赞赏中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路径、新选择。

乌拉圭重申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支持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统一所作努力。乌方重申支持中方在涉港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的正当立场,支持中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努力。

六、双方将密切高层交往,加强各部委间交流和各双边机制指导作用。双方将加强两国外交部间合作,用好外交部政治磋商机制,保持沟通和协调渠道,就双边关系和其他共同关心的议题不断扩大共识。

七、双方一致认为,务实合作是中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全面提升双边各领域合作水平,双方愿加强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增进经济互补。

双方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乌拉圭东岸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同意推动落实此访期间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乌拉圭东岸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共同推进能源、食品、工业、水利、矿业、税务、海运、港口、物流、产业投资、信息通信、数字经济、深水渔港、铁路基础设施、建立联合研发实验室等领域合作。发挥乌拉圭作为南大西洋物流枢纽的区位优势,强化两个地区间产业链,促进贸易和服务供给。乌方重申技术中立原则,欢迎中国企业参与乌5G网络建设。双方愿共同推动建立西班牙语“一带一路”税务学院。

八、双方对双边贸易稳步增长表示祝贺,同意通过促进出口商品多样化、拓展服务贸易和加强贸易便利化合作进一步扩大贸易规模。积极评价经贸混委会机制在深化双边贸易关系中的作用,赞赏投资和经济合作工作组启动工作,进一步深化双方在上述领域的战略合作,并向经贸混委会第22次会议报告成果。承诺继续就有融资需求的具体投资项目交流信息,并尽可能广泛宣介现有基础设施和投资项目。

为完善相互投资制度框架,双方决定就更新中乌1993年12月2日签署的《关于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启动谈判。

九、双方祝贺中乌自贸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顺利完成,注意到可行性研究的结论,重申将致力于推动自贸伙伴关系建设。同时,双方愿推动中国-南方共同市场自贸对话。

十、双方强调金融合作的重要性。乌拉圭介绍了发行与环境可持续指标挂钩债券的经验。中方欢迎乌拉圭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非亚洲成员和拉美首个加入新开发银行的非金砖成员国家,支持乌方同新开发银行加强沟通,早日完成加入程序、成为正式成员。

十一、双方认识到在粮食资源可持续性管理和利用方面面临的共同挑战,将共同推动粮食产后管理、减损等法律法规、政策与技术研究。

十二、双方强调农业领域合作取得的积极成效,特别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乌拉圭国家农牧业研究院合作建立的大豆研究与创新“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所取得的进展,同意通过联合实验室机制深化合作。

十三、双方重申在农业科技、生物医学、纳米科技和制药、信息集成技术、通信和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开展合作的重要性,明确创新数字技术、生物技术应用、绿色经济相关技术为未来合作优先领域,愿积极推动中乌生物纳米制药联合实验室建设。

十四、双方重申在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高科技园区、通信基础设施、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合作的重要性。乌方注意到并将认真研究中方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

十五、双方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对两国至关重要,一致认为促进上述领域合作至关重要,特别是化学品和废物处理,塑料,气候变化和臭氧,森林、草原、湿地和自然保护地的生态修复和管理,应对蓝色经济和可持续渔业挑战等问题。双方重申愿在可再生能源、能源转型和能源效率领域开展合作,强调中国和乌拉圭的可持续交通、绿氢及其衍生品合作项目具备潜力,促进在上述领域相互投资至关重要。

十六、双方愿意深化在地质矿产领域合作,开展基础地学研究,区域地质调查,玛瑙、紫水晶以及其他玄武岩相关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等领域合作。双方决定召开中乌南极领域合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以推动南极合作。

十七、双方一致同意扩大教育领域合作,增加学习和研究奖学金、在乌合作开展中文教学、支持孔子学院(课堂)和中国-乌拉圭研究中心建设。乌方重申,愿利用面向乌拉圭所有公立中小学的“木棉计划”数字教育资源启动实施汉语教学项目。

十八、双方表达了便利人员往来,采取措施鼓励扩大游客、商务人士、运动员、学生、研究人员和教师等交流的积极意愿。双方同意深化教育、科技创新、文化、体育、旅游和卫生领域合作,促进媒体、艺术家和青年组织间联系,增加学生交流,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

十九、在国防领域,双方同意继续推动落实近期签署的合作协定,继续深化传统领域合作,加强两军高层互访和人员交流;强调联合国维和行动至关重要,应在维和行动中相互支持。

二十、双方一致认为应继续推动体育合作快速发展,深化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等合作,在国际体育事务中加强沟通与协调。

二十一、双方一致认同共同维护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性。乌方赞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贡献。乌拉圭已经加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赞赏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

双方一致认为,中乌在许多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双方重申坚定支持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强调自由贸易、环境保护和南南合作至关重要。中乌同为发展中国家,双方愿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合法权益。双方重申在多边机构中保持密切协调,并继续相互支持至关重要。中方欢迎乌拉圭加入总部设在北京的国际竹藤组织。

二十二、在地区层面,双方承诺继续协调行动,为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注入新活力,推动中拉论坛峰会于2024年如期举行。

二十三、在两国元首见证下,双方签署了贸易和投资促进领域二十余项协议。主要包括《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关于经济发展领域交流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关于工业和信息通信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关于深化数字经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关于绿色低碳发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关于推动绿色发展领域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关于加强数字经济领域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关于设立贸易畅通工作组的谅解备忘录》,以及农渔业、卫生、文化、司法、科技创新和海关检验检疫领域合作文件。

二十四、乌方对中方提供的援助,特别是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的医疗设备及物资、知识经验交流和疫苗表示感谢。乌方强调中方在蒙得维的亚卡萨巴列区援建的小学于去年揭幕具有象征意义,愿继续推动类似项目。乌方感谢中方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南南合作框架内向乌方捐赠一套气象移动地面应用系统。双方强调在2004年以来签署的经济技术合作协定项下开展的项目至关重要,并将推动在安全等领域实施新项目。

双方承诺密切两国发展合作领域主管机构间的联系和协调,增进合作,加快实施旨在推动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项目,推动两国合作机构密切对话。双方同意促进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支持发展中国家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十五、拉卡列总统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的盛情款待,强调希望继续发展两国政府和人民间友谊,进一步提升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水平。为此,拉卡列总统再次邀请习近平主席访问乌拉圭。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124/c1002-40124762.html

卡塔尔外交部:加沙地带将于当地时间24日7时起停火

  新华社多哈11月23日电 卡塔尔外交部23日说,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将于当地时间24日7时起停火。

  卡塔尔外交部说,即将释放的被扣押人员名单已交给以色列情报机构,第一批被扣押人员将于24日16时从加沙地带被释放。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发表声明说,停火将于24日7时开始,为期4天,卡桑旅等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和以色列将停止“所有军事行动”。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23日下午发表声明说,以方已收到将要被释放的扣押人员初步名单,正核对名单的详细情况并与相关家属取得联系。

  以色列政府22日凌晨批准一项与哈马斯交换被扣押人员的协议,根据协议,哈马斯将释放至少50名妇女和儿童,以换取以军在加沙地带停火4天。哈马斯对此也予以证实。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124/c1002-40124761.html

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

中方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努力推动重振“两国方案”的政治前景

新华社联合国11月22日电(记者王建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22日在安理会巴以问题公开会上发言,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努力,推动重振“两国方案”的政治前景。

张军表示,任何针对当前形势的解决办法都不能悖离“两国方案”,都应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任何关于巴勒斯坦前途命运的安排都必须征得巴勒斯坦人民的同意,照顾地区国家合理关切。联合国应当继续为凝聚国际共识、推进和平进程发挥积极作用。安理会要随时准备就巴以局势采取负责任、有意义的行动,确保经得起历史和良知的检验。

张军说,国际社会要加大努力,推动立即停火止战。安理会第2712号决议代表了推动停火、缓和局势的初始步骤,具有重要意义,必须立即全面落实,从而实现持久停火,避免更大人道灾难。以色列必须停止对医院、学校等民用设施的军事行动,并遏制约旦河西岸愈演愈烈的定居者暴力。中方欢迎卡塔尔、埃及等积极斡旋,促成部分被扣押人员获释。中方支持开展进一步外交努力,推动更多被扣押人员尽早获释,希望这能为对话协商、恢复和平开辟政治空间。

张军说,要加大努力,推动全力保护平民。中方强烈谴责在加沙地带发生的明显违反国际人道法的行为,反对任何针对巴勒斯坦平民的集体惩罚,反对强迫流离失所和强制迁移。中方敦促以色列尽快解除对加沙地带的封锁,全面恢复水、电、燃油等基础物资供应。中方呼吁紧急开辟更多通往加沙地带的救援通道,充分利用包括凯雷姆沙洛姆在内的过境点,确保充足的人道物资从各个方向无阻碍、高效率进入加沙地带。中方支持安理会在第2712号决议基础上就此问题采取进一步行动。

张军说,巴以局势牵动全世界的神经,中方一直在为恢复和平作出不懈努力。11月21日,金砖国家举行扩员后首场领导人会晤。中国领导人就推动停火止战、实现持久和平安全全面阐述中方立场主张,发出正义之声、和平之声,为缓和当前局势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指明方向。与会领导人共同呼吁国际社会支持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推动实现“两国方案”。11月20日,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外长联合代表团访华,就推动当前巴以冲突降温、保护平民、公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同中方深入沟通协调,一致认为国际社会应尽快采取负责任行动,防止危机蔓延,重启和谈进程,实现中东地区长治久安。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123/c1002-40124116.html

美加边境口岸发生车辆爆炸事件致2死1伤

新华社纽约11月22日电(记者兴越 刘亚南)位于美国和加拿大边境的彩虹桥22日发生一起车辆爆炸事件,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事发后,彩虹桥及周边三座美加边境桥被关闭。

据美国媒体报道,爆炸发生在彩虹桥边境口岸美国一侧,造成车内2人死亡,一名边境巡逻人员受伤。一名目击者说,涉事车辆高速行驶,在撞击边境护栏后发生爆炸。

事发后,彩虹桥和尼亚加拉地区另外三座美加边境桥被关闭。美国联邦航空局发布消息说,纽约州布法罗尼亚加拉国际机场已对国际航班停止起降。

美国联邦调查局布法罗办事处当天发表声明说,该机构正在调查这一事件,并与地方、州和联邦执法部门进行协调,局势仍然“非常不稳定”。

纽约州州长霍楚尔表示,纽约州警方正与联邦调查局打击恐怖活动联合工作组积极合作,对纽约州所有入境点实施监控。州长办公室发言人说,已对该地区机场和铁路设施加强安全防范。布法罗尼亚加拉国际机场增加了爆炸物嗅探犬和警察巡逻队,并部署额外检查。

另据加拿大媒体报道,加拿大官员假定此次事件与恐怖活动有关,正在调查其是否为孤立事件。加拿大总理特鲁多22日发表声明说,加拿大正与美方保持联系并提供一切必要支持。(参与记者:林威)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123/c1002-40124098.html

出口民调:荷兰极右翼自由党在议会众议院选举中领先

新华社海牙11月22日电(记者王湘江)荷兰媒体22日晚公布的出口民调结果显示,由海尔特·维尔德斯领导的极右翼自由党在当天举行的荷兰议会众议院选举中领先。

根据荷兰广播节目公司在投票结束后公布的出口民调结果,极右翼自由党获得众议院150个席位中的35个,由欧盟前气候行动专员弗兰斯·蒂默曼斯领导的绿色左派联盟和工党组成的政党联盟以26个席位排名第二,现任荷兰看守政府首相马克·吕特所在的自由民主人民党和今年8月成立的新社会契约党分别获得23个和20个席位。

当天的选举投票自7时30分持续至21时,来自26个政党的1128名候选人角逐众议院的150个席位,在选举中胜出的政党将商讨组建新一届荷兰政府。

今年7月,因荷兰4党执政联盟内部在移民政策上产生重大分歧,吕特宣布他和他所领导的联合政府集体辞职。荷兰选举委员会随后宣布提前举行众议院选举。

荷兰议会由一院(参议院)和二院(众议院)组成。自1918年起,荷兰众议院议员采用政党名单比例代表制,每4年选举一次。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123/c1002-40124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