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12月10日 星期日

联合国秘书长承诺不放弃推动加沙人道主义停火

新华社多哈12月10日电(记者汪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0日在卡塔尔出席多哈论坛时说,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平台受困于地缘政治分歧,但他不会放弃推动加沙人道主义停火。

古特雷斯当天在第21届多哈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敦促联合国安理会努力避免加沙地带的人道灾难,并再次呼吁实现人道主义停火,“遗憾的是,安理会未能做到……我承诺我不会放弃”。

美国8日否决了安理会一份旨在推动实现巴以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草案。多国对此表示失望和遗憾。

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在论坛开幕式上说,卡塔尔与地区和国际合作伙伴将继续合作,以实现加沙地带停火,“我们的努力没有停止”。

多哈论坛一般每年举办一届,主要聚焦地区和国际形势、全球挑战等议题。本届论坛为期两天,将围绕巴以冲突、地缘政治、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数字经济等议题展开讨论。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211/c1002-40135721.html

迪拜气候大会丨《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3》报告亮相联合国气候大会

新华社迪拜12月10日电(记者罗晨 王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正在此间举行。在9日的一场中国角边会活动上,《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3》报告正式发布。

这份报告在以“携手共铸全球能源转型之未来”为主题的中国角边会活动上亮相,围绕中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践行《巴黎协定》的战略目标,着力分析阐明在能源低碳转型过程中如何保障能源安全,以最优路径选择获得更好的成本效益等问题。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会上强调,探索适合各国国情的最优转型路径,形成包容、务实、可行的能源转型共识至关重要,期望与会智库专家深入分析全球共性、系统性、挑战性问题,提出前瞻和创新的能源转型解决方案,为推动全面落实《巴黎协定》,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长吕文斌介绍说,《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3》报告研究显示,中国将走出区别于发达国家的全新绿色低碳增长之路,主要清洁能源技术将实现倍增式、跨越式发展,以比发达国家相对低的人均能耗和碳排放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为全球绿色增长注入信心。

丹麦开发合作和全球气候政策大臣丹·约恩森表示,作为丹中政府间合作的重要成果,《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3》报告描绘了中国实现能源转型的路径,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他指出,能源绿色转型必须是全球性的努力,中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在积极采取行动推动实现这一愿景。

国际能源署副署长玛丽·沃利克指出,一种新的清洁能源经济正在迅速崛起,中国是加速这一进程的重要贡献者。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211/c1002-40135720.html

2023年12月9日 星期六

特稿:紧系经贸纽带——在河内感受中越关系热度

新华社河内12月10日电 特稿:紧系经贸纽带——在河内感受中越关系热度

新华社记者宿亮 赵嫣 陶军

今年是中越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从蓬勃发展的双边经贸合作,到打基础、利长远的两国战略对接,再到东盟框架内的多领域深化合作,近年来中越经贸合作热度不断上升,成果持续涌现,增益两国人民福祉,成为两国关系不断发展的新亮点。

经贸合作获得新动力

中国是越南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市场、第二大出口市场。推进贸易往来是两党两国领导人持续关心、着力推动的大事。

今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越南总理范明政时发出真诚邀约,表示中方愿进口更多适销对路的越南产品,欢迎越方积极参加今年下半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榴莲是在中国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消费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巨大。”今年9月,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连续20次参会的越南参展商童光海带来越南榴莲,希望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

2022年9月,首票越南榴莲获准入华。自此开始,越南相关企业和榴莲产区收入大为提高,惠及数十万果农。越南榴莲输华路程短、成本低,让中国消费者饱口福、得实惠。

两国的市场,向彼此开放。各自的发展机遇,与彼此分享。近年来,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进博会等平台和渠道,榴莲、山竹、百香果等越来越多越南优质农产品摆上中国民众餐桌。与此同时,中国广西的蔬菜和葡萄、柑橘等水果也受到越南市场欢迎,双边农产品贸易持续火热。

热络的经贸互通不仅带来实在“风味”,更有他乡“风情”。一杯招牌滴漏咖啡搭配一碗汤头鲜美的火车头河粉,在上海南京西路地铁站附近,一家独特的咖啡店自去年开业以来,吸引大批咖啡和美食爱好者“打卡”。这是咖啡品牌越南中原传奇集团的首家海外旗舰店。用企业负责人的话说,选择在上海的繁华商圈开设首家旗舰店,显示出自己对中国市场发展前景的充足信心。

随着中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和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中越边境不少城市都建立了跨境电商运营中心或直播基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持续增长。在广西防城港东兴市,越南籍电商主播梁氏红香在直播间里用越南语向消费者直播推介挎包、项链等中国产品。她告诉记者,随着贸易环境越来越便捷和发达的物流体系支撑,通过电商购买的中国商品性价比也在不断提高,“越南消费者越来越喜欢在跨境电商平台上购买中国商品”。

战略对接迎来新机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两党共同的发展理念,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是中越两国扩大交流合作的重要意义。

“双方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充分发挥地缘相近、产业互补优势,加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两廊一圈’对接,重点推进互联互通等战略领域合作,加强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合作,中方愿继续扩大进口越南优质产品。”10月20日,习近平主席会见越南国家主席武文赏时为两国合作战略对接描绘清晰蓝图。

搭乘轻轨“空中看首都”、在车站拍婚纱照,如今成为不少越南年轻人的“时尚”。他们搭乘的轻轨,正是由中国企业建设运营的越南首条城市轻轨。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合作备忘录》。河内轻轨二号线正是这一战略对接的标志性项目,不仅带动河内经济发展,更让中国装备、中国技术、中国标准赢得口碑和信任。

这条轻轨线路2021年11月通车,全程约13公里,设有12个站点,列车行驶全程仅需23分钟,大大节省了当地居民的出行时间,极大缓解了沿线交通拥堵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越通社报道说,今年前9个月,这条线路运送旅客达700万人次。

除了轻轨项目,越来越多的中越合作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项目近年来在越南落地。中国企业投资的越南朔山垃圾发电厂2022年正式并网发电,采用先进、环保的技术处理生活垃圾。中企承建越南永新燃煤电厂一期项目累计发电量超过410亿千瓦时。越南第一个中国独资的工业园区龙江工业园,已为当地提供超过3万个劳动就业岗位……

“中越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双方要保持战略沟通,互学互鉴,推进适合本国国情的兴国之策和强国之路。”习近平主席会见武文赏主席时说。武文赏主席表示,越南始终把中国的发展视作机遇,支持社会主义中国继续发展壮大,如期实现强国目标,相信中国将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区域经济再添新活力

越南是中国在东盟内最大的贸易伙伴。近年来,中国与越南等东盟国家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领域互利合作持续提升,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蓬勃动力。

9月5日下午,随着海关放行卡杆抬起,一票重达6吨多的涤棉混纺纱顺利从中越边境的东兴口岸通关进口至中国,享受《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零关税待遇。这票混纺纱是天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越南生产线的产品,入境后将用于生产针织面料。

一直以来,这家企业大部分产品都使用中国-东盟优惠原产地证进行报关,享受中国-东盟自贸区关税优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后,像天虹集团这样的众多企业享受到了优惠关税甚至零关税。随着更多政策实施落地,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及产业链构建利好不断。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举行会谈时说,中方视东盟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地区,重视越南在东盟中的地位和作用,期待同越方携手加快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建设,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质量实施和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稳步推进,中国与包括越南在内的东盟国家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越南工商会常务副主席阮光荣表示,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去年生效以来,越中经贸合作不断加强,希望双方能继续把握历史机遇,持续深化经贸合作。

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中越将携手并肩,共挖合作潜力,厚植友好情谊,打造两国共同的美好未来。(参与记者:胡佳丽、孙一、黄耀滕、孙敏、曾维、陈一帆、雷嘉兴)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210/c1002-40135561.html

日本市民组织集会呼吁勿忘南京大屠杀历史

  新华社日本大阪12月9日电(记者姜俏梅)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6周年。日本市民组织“延续南京记忆会”9日在大阪举行集会,呼吁日本民众结合当今世界形势重新审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教训和现实意义,强调不忘历史、构筑和平的重要性。

  “延续南京记忆会”创始人、日本铭心会会长松冈环致辞呼吁勿忘南京大屠杀历史。她说:“我从35年前开始去南京实地调查,采访收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并在日本收集侵华日军老兵的证言,在此过程中痛感南京大屠杀给幸存者造成的伤痛至今仍未消失。”

  随后,参加集会的全体人员起立,为在最近一年去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默哀。

  在日中国学者高文军在集会上发表演讲,介绍自己与松冈环历时数年共同调查南京太平门屠杀惨案的艰辛过程。基于这一调查,松冈环出资拍摄了纪录片《太平门 消失的1300人》,再现这一惨案,几名侵华日军老兵在片中面对镜头承认了当年屠杀无辜中国百姓的历史。

  集会主办方还放映了介绍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的电影纪录片。影片讲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威尔逊冒着战火全力抢救中国受难民众的故事。

  150余名日本民众参加当天集会。野村女士在集会现场告诉记者,她担忧地看到,日本学校的近现代史课程中根本没有涉及日军侵华历史,很多日本年轻人都不知道这段历史,“这是一个大问题”。

  每年都来参加集会的木村先生批评日本政府对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声音没有任何回应。他说,日本政府大幅增加防卫费,人们应该警惕朝着重蹈战争覆辙危险方向发展的苗头。

  “延续南京记忆会”于2014年成立,每年定期举办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集会。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210/c1002-40135459.html

专访:赓续传统友谊 携手共铸未来——访越共中央委员、越中友协主席阮黄英

  新华社河内12月9日电 专访:赓续传统友谊 携手共铸未来——访越共中央委员、越中友协主席阮黄英

  新华社记者陶军 孙一 胡佳丽

  应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阮富仲、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武文赏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2月12日至13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越共中央委员、越南国资委主任、越中友协主席阮黄英8日在河内接受新华社等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越南和中国是邻邦,山连山,水连水,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相信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此次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将进一步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

  阮黄英说,去年中共二十大闭幕后,阮富仲总书记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同习近平总书记一道擘画双边关系发展蓝图,推动越中关系步入新阶段,取得许多新进展。今年是越中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此访具有标志性意义,双方将讨论多领域合作议题,促进更好开展友好交流活动,推动越中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阮黄英表示,高层会晤是越中双方的优良传统,推动双边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和越南于1950年建交,越中友协同年成立,是越南最早一批成立的对外友好组织。阮黄英说,越中建交70多年来,传统友好关系不断巩固发展,民间友好交往是越中友好的重要支柱,为两国关系发展夯实社会基础,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阮黄英说,近年来越中民间友好交往有效促进了双方在经贸投资和文旅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越南和中国已互为两国人民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民间交往为巩固互信、增进了解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阮黄英表示,双方要进一步落实好两党两国领导人共识,宣传好越中友好,加快恢复疫情前定期举办的越中人民论坛,更加注重促进地方特别是两国边境省(区)之间文艺、教育、科技、旅游、卫生、体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探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流活动,推动两国民间外交更加务实高效。

  阮黄英说,越中传统友谊是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的,是两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希望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传承好、发扬好越中友好关系,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对越中传统友好的了解,推动越中友好世代相传。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209/c1002-40135432.html

2023年12月8日 星期五

重磅纪录片|共享未来

  人权,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和标志。2013年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

  十年来,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一带一路”致力于促进共建国家共同发展,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正在成为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共享未来的人权之路。

  在布隆迪,通过种植杂交水稻,农户夏尔所在的宁加4村全村温饱问题得以解决。夏尔一家还率先盖起了新房。中国派出专家执行农业技术援助任务,解决了布隆迪山区因稻瘟病减产甚至绝收的历史难题,并实现部分稻种本土化生产。

  在柬埔寨,小学生桑斯蕾尼扬搬进了新的校舍。为期3年的中柬友好扶贫示范村项目2021年正式启动,中方出资帮助达弄村建设乡村道路,提供清洁饮用水,改善教育和医疗条件,发展养殖、畜牧业,开展技能培训,改善村庄公共环境。

  在坦桑尼亚,毕业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凯尔文来到卫星城供水项目工作,与中国同事一道解决家乡用水难题。通过卫星城供水项目,姆万扎地区约15万居民解决了用水问题,用水成本降至原来的五分之一。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一带一路”倡议有效提升共建国家民生水平,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增进民众福祉,绘就幸福画卷。

  在塞尔维亚,米哈伊洛维奇就职的斯梅代雷沃钢厂一度陷入困境。在中国公司的帮助下,这座百年钢厂如今重获新生。

  在哈萨克斯坦,哈萨拜参与了多个中哈产能合作的重点项目。不久后,他参与建设的阿克莫拉州205兆瓦风电项目将和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项目一起,成为哈萨克斯坦最大风电项目群。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拥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宜居的生态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人人享有更加充分人权的真谛。“一带一路”倡议在教育、就业、环保、文化等领域广泛推动合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夯实全球人权事业发展的深厚基础。

  在巴西,黛博拉完成在马累明日之潮交响乐团的学习后,选择留在乐团执教。在中国公司的帮助下,乐团规模不断扩大,已有约6000名出身贫寒的孩子在这里接受专业的音乐教育。

  呵护人的生命、价值、尊严,实现人人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一带一路”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将共建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繁荣世界的重要实践平台,推动全球人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

  出品人:傅华 吕岩松

  总策划:袁炳忠 任卫东

  策划:孙承斌 班玮

  监制:刘刚 孙志平

  制片:张平锋

  执行制片:李薇 吕馨慧

  编导:牛小溪 苏轶人 邓冰雪 张艺缤 邱婧熠 霍亚文(实习)

  记者:李成 吉莉 韩旭 吴长伟 王冠森 谢昊 孟菁 张继业 石中玉 陈威华 谢照 赵焱 王天聪 吴鲁 杜鹃 丁汀 田弘毅 王媛媛 杨云起 闫洁 刘锴 章建华 朱婉君

  报道员:努尔丁·帕兰约 内马尼亚·恰布里奇 奥斯帕诺夫 杜大鹏 赫伯特 露丝 埃里克 塔纳 索万 万坡

  视觉:夏勇

  配音:王帅龙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209/c1002-40135269.html

王毅同马里外长迪奥普会谈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马里外长迪奥普举行会谈,马里经济财政部长、工贸部长等参加。

  王毅说,中方愿同马方继续坚定相互支持,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共同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近年来,中马多个务实合作项目顺利实施,为马里人民带来福祉。希马方继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中方在马人员安全。

  迪奥普表示,马里坚持独立自主,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希同中方深化互利合作,将全力保障中方在马人员安全。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208/c1002-40135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