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12月11日 星期一

普京:俄罗斯将继续加强海上力量建设

新华社莫斯科12月11日电(记者华迪)俄罗斯总统普京11日在俄北方机械制造厂表示,俄罗斯将继续加强海上力量建设,持续为海军配备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并增加量产。

据俄罗斯总统网站11日发布的消息,位于阿尔汉格尔斯克州北德文斯克市的北方机械制造厂当天为“亚历山大三世”号核潜艇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号核潜艇举行升旗仪式,普京参加仪式并宣布这两艘核潜艇开始在俄海军服役。

普京在致辞中表示,“亚历山大三世”号核潜艇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同级潜艇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威力,它们很快将在太平洋舰队执行战斗值班任务。

普京说,北方机械制造厂将在未来几年为俄海军建造并交付另外3艘“北风之神-A”级核潜艇。目前还有5艘“亚森-M”级核潜艇正在建造中,其中“阿尔汉格尔斯克”号核潜艇已进入建造的最后阶段。

据悉,“亚历山大三世”号是“北风之神-A”级战略核潜艇系列的第三艘,“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号是“亚森-M”级多用途核潜艇系列的第二艘,二者均属于第四代核潜艇。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212/c1002-40136529.html

王毅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 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通电话。

  阿卜杜拉希扬高度赞赏中国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期间为在加沙实现人道停火所作的努力,感谢中方为推动伊朗和沙特和解作出的贡献,表示伊方愿同中方加强各领域合作,推动伊中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王毅表示,中方愿同伊方落实好今年习近平主席和莱希总统两度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强沟通、巩固互信、拓展合作,在国际和多边场合协调配合,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两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及国际公平正义,推动中伊关系行稳致远。中方支持伊朗和沙特继续改善关系,促进地区国家团结合作,把地区和平与安全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

  双方重点就加沙局势交换了意见。阿卜杜拉希扬表示,伊方反对针对妇女和儿童的杀戮,主张立即在加沙停火止战,开辟人道主义救援通道。联合国在巴勒斯坦问题的未来解决中应发挥重要作用。伊方愿同地区国家保持密切沟通,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伊方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期待中方更积极致力于缓解加沙局势,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王毅强调,在巴以冲突问题上,中方立场概括起来就是尽快停火止战,确保人道救援,恢复“两国方案”。中方的立场同阿拉伯国家一致,同伊斯兰国家和国际社会具有高度共识。各国应就此发出更强有力声音,形成更一致立场。中方认为,任何涉及巴勒斯坦前途命运的安排都应充分反映巴勒斯坦人民的意愿,充分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建国权和自决权,体现“巴人所有、巴人主导、巴人治巴”。中方愿同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加强沟通协调,为重回“两国方案”逐步创造条件,为真正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继续发挥作用。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212/c1002-40136525.html

迪拜气候大会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秘:零和思维必将危害全球安全

新华社迪拜12月11日电(记者郭爽 王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11日在《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最后阶段强调,零和思维必将危害全球安全,各方应加速行动,尽快达成共识。

斯蒂尔在当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新的案文即将出台,他敦促各方加速行动,“在迪拜开启真正造福人类和地球的新篇章”。

“在(联合国气候谈判)关键的最后冲刺阶段,我们一分钟也不能耽误,”斯蒂尔说,“‘我赢你输’必将导致集体失败,归根到底,这关系到全球80亿人的安全。”

斯蒂尔指出,COP28将完成的《巴黎协定》全球盘点需帮助所有国家摆脱困境,他敦促各方清除不必要的障碍,摒弃渐进主义,坚持包容、代表性和透明度等关键原则。

本届大会以“团结、行动、落实”为主题,将完成《巴黎协定》的首次全球盘点,并期待就多个重要问题取得进展,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大会计划于12日闭幕。(参与记者:邰背平、罗晨、王东震、余福卿)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211/c1002-40136522.html

2023年12月10日 星期日

联合国秘书长承诺不放弃推动加沙人道主义停火

新华社多哈12月10日电(记者汪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0日在卡塔尔出席多哈论坛时说,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平台受困于地缘政治分歧,但他不会放弃推动加沙人道主义停火。

古特雷斯当天在第21届多哈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敦促联合国安理会努力避免加沙地带的人道灾难,并再次呼吁实现人道主义停火,“遗憾的是,安理会未能做到……我承诺我不会放弃”。

美国8日否决了安理会一份旨在推动实现巴以人道主义停火的决议草案。多国对此表示失望和遗憾。

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在论坛开幕式上说,卡塔尔与地区和国际合作伙伴将继续合作,以实现加沙地带停火,“我们的努力没有停止”。

多哈论坛一般每年举办一届,主要聚焦地区和国际形势、全球挑战等议题。本届论坛为期两天,将围绕巴以冲突、地缘政治、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数字经济等议题展开讨论。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211/c1002-40135721.html

迪拜气候大会丨《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3》报告亮相联合国气候大会

新华社迪拜12月10日电(记者罗晨 王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正在此间举行。在9日的一场中国角边会活动上,《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3》报告正式发布。

这份报告在以“携手共铸全球能源转型之未来”为主题的中国角边会活动上亮相,围绕中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践行《巴黎协定》的战略目标,着力分析阐明在能源低碳转型过程中如何保障能源安全,以最优路径选择获得更好的成本效益等问题。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会上强调,探索适合各国国情的最优转型路径,形成包容、务实、可行的能源转型共识至关重要,期望与会智库专家深入分析全球共性、系统性、挑战性问题,提出前瞻和创新的能源转型解决方案,为推动全面落实《巴黎协定》,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长吕文斌介绍说,《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3》报告研究显示,中国将走出区别于发达国家的全新绿色低碳增长之路,主要清洁能源技术将实现倍增式、跨越式发展,以比发达国家相对低的人均能耗和碳排放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为全球绿色增长注入信心。

丹麦开发合作和全球气候政策大臣丹·约恩森表示,作为丹中政府间合作的重要成果,《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3》报告描绘了中国实现能源转型的路径,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他指出,能源绿色转型必须是全球性的努力,中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在积极采取行动推动实现这一愿景。

国际能源署副署长玛丽·沃利克指出,一种新的清洁能源经济正在迅速崛起,中国是加速这一进程的重要贡献者。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211/c1002-40135720.html

2023年12月9日 星期六

特稿:紧系经贸纽带——在河内感受中越关系热度

新华社河内12月10日电 特稿:紧系经贸纽带——在河内感受中越关系热度

新华社记者宿亮 赵嫣 陶军

今年是中越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周年。从蓬勃发展的双边经贸合作,到打基础、利长远的两国战略对接,再到东盟框架内的多领域深化合作,近年来中越经贸合作热度不断上升,成果持续涌现,增益两国人民福祉,成为两国关系不断发展的新亮点。

经贸合作获得新动力

中国是越南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市场、第二大出口市场。推进贸易往来是两党两国领导人持续关心、着力推动的大事。

今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越南总理范明政时发出真诚邀约,表示中方愿进口更多适销对路的越南产品,欢迎越方积极参加今年下半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榴莲是在中国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消费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巨大。”今年9月,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连续20次参会的越南参展商童光海带来越南榴莲,希望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

2022年9月,首票越南榴莲获准入华。自此开始,越南相关企业和榴莲产区收入大为提高,惠及数十万果农。越南榴莲输华路程短、成本低,让中国消费者饱口福、得实惠。

两国的市场,向彼此开放。各自的发展机遇,与彼此分享。近年来,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进博会等平台和渠道,榴莲、山竹、百香果等越来越多越南优质农产品摆上中国民众餐桌。与此同时,中国广西的蔬菜和葡萄、柑橘等水果也受到越南市场欢迎,双边农产品贸易持续火热。

热络的经贸互通不仅带来实在“风味”,更有他乡“风情”。一杯招牌滴漏咖啡搭配一碗汤头鲜美的火车头河粉,在上海南京西路地铁站附近,一家独特的咖啡店自去年开业以来,吸引大批咖啡和美食爱好者“打卡”。这是咖啡品牌越南中原传奇集团的首家海外旗舰店。用企业负责人的话说,选择在上海的繁华商圈开设首家旗舰店,显示出自己对中国市场发展前景的充足信心。

随着中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和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中越边境不少城市都建立了跨境电商运营中心或直播基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持续增长。在广西防城港东兴市,越南籍电商主播梁氏红香在直播间里用越南语向消费者直播推介挎包、项链等中国产品。她告诉记者,随着贸易环境越来越便捷和发达的物流体系支撑,通过电商购买的中国商品性价比也在不断提高,“越南消费者越来越喜欢在跨境电商平台上购买中国商品”。

战略对接迎来新机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两党共同的发展理念,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是中越两国扩大交流合作的重要意义。

“双方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充分发挥地缘相近、产业互补优势,加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两廊一圈’对接,重点推进互联互通等战略领域合作,加强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合作,中方愿继续扩大进口越南优质产品。”10月20日,习近平主席会见越南国家主席武文赏时为两国合作战略对接描绘清晰蓝图。

搭乘轻轨“空中看首都”、在车站拍婚纱照,如今成为不少越南年轻人的“时尚”。他们搭乘的轻轨,正是由中国企业建设运营的越南首条城市轻轨。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合作备忘录》。河内轻轨二号线正是这一战略对接的标志性项目,不仅带动河内经济发展,更让中国装备、中国技术、中国标准赢得口碑和信任。

这条轻轨线路2021年11月通车,全程约13公里,设有12个站点,列车行驶全程仅需23分钟,大大节省了当地居民的出行时间,极大缓解了沿线交通拥堵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越通社报道说,今年前9个月,这条线路运送旅客达700万人次。

除了轻轨项目,越来越多的中越合作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项目近年来在越南落地。中国企业投资的越南朔山垃圾发电厂2022年正式并网发电,采用先进、环保的技术处理生活垃圾。中企承建越南永新燃煤电厂一期项目累计发电量超过410亿千瓦时。越南第一个中国独资的工业园区龙江工业园,已为当地提供超过3万个劳动就业岗位……

“中越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双方要保持战略沟通,互学互鉴,推进适合本国国情的兴国之策和强国之路。”习近平主席会见武文赏主席时说。武文赏主席表示,越南始终把中国的发展视作机遇,支持社会主义中国继续发展壮大,如期实现强国目标,相信中国将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区域经济再添新活力

越南是中国在东盟内最大的贸易伙伴。近年来,中国与越南等东盟国家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领域互利合作持续提升,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蓬勃动力。

9月5日下午,随着海关放行卡杆抬起,一票重达6吨多的涤棉混纺纱顺利从中越边境的东兴口岸通关进口至中国,享受《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零关税待遇。这票混纺纱是天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越南生产线的产品,入境后将用于生产针织面料。

一直以来,这家企业大部分产品都使用中国-东盟优惠原产地证进行报关,享受中国-东盟自贸区关税优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后,像天虹集团这样的众多企业享受到了优惠关税甚至零关税。随着更多政策实施落地,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及产业链构建利好不断。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举行会谈时说,中方视东盟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地区,重视越南在东盟中的地位和作用,期待同越方携手加快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建设,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质量实施和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稳步推进,中国与包括越南在内的东盟国家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越南工商会常务副主席阮光荣表示,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去年生效以来,越中经贸合作不断加强,希望双方能继续把握历史机遇,持续深化经贸合作。

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中越将携手并肩,共挖合作潜力,厚植友好情谊,打造两国共同的美好未来。(参与记者:胡佳丽、孙一、黄耀滕、孙敏、曾维、陈一帆、雷嘉兴)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210/c1002-40135561.html

日本市民组织集会呼吁勿忘南京大屠杀历史

  新华社日本大阪12月9日电(记者姜俏梅)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6周年。日本市民组织“延续南京记忆会”9日在大阪举行集会,呼吁日本民众结合当今世界形势重新审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教训和现实意义,强调不忘历史、构筑和平的重要性。

  “延续南京记忆会”创始人、日本铭心会会长松冈环致辞呼吁勿忘南京大屠杀历史。她说:“我从35年前开始去南京实地调查,采访收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并在日本收集侵华日军老兵的证言,在此过程中痛感南京大屠杀给幸存者造成的伤痛至今仍未消失。”

  随后,参加集会的全体人员起立,为在最近一年去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默哀。

  在日中国学者高文军在集会上发表演讲,介绍自己与松冈环历时数年共同调查南京太平门屠杀惨案的艰辛过程。基于这一调查,松冈环出资拍摄了纪录片《太平门 消失的1300人》,再现这一惨案,几名侵华日军老兵在片中面对镜头承认了当年屠杀无辜中国百姓的历史。

  集会主办方还放映了介绍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的电影纪录片。影片讲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威尔逊冒着战火全力抢救中国受难民众的故事。

  150余名日本民众参加当天集会。野村女士在集会现场告诉记者,她担忧地看到,日本学校的近现代史课程中根本没有涉及日军侵华历史,很多日本年轻人都不知道这段历史,“这是一个大问题”。

  每年都来参加集会的木村先生批评日本政府对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声音没有任何回应。他说,日本政府大幅增加防卫费,人们应该警惕朝着重蹈战争覆辙危险方向发展的苗头。

  “延续南京记忆会”于2014年成立,每年定期举办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集会。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210/c1002-40135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