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12月17日 星期日

筑牢中越命运共同体民意基础(和音)

  实现各自国家百年奋斗征程和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呼唤更多中越友好征程的领跑者

  

  “中越友好的根基在人民、未来在青年。”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内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共同会见中越两国青年和友好人士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同他们亲切交流并发表热情洋溢的重要讲话,回顾两国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峥嵘岁月,介绍两国初心如磐、合作共赢的成就,展望两国前途相关、命运与共的前景,勉励两国青年同做中越友谊的传承者、争当亚太振兴的参与者、敢为人类进步的开拓者,为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夯实两党两国关系民意基础指明方向。

  中越两国人民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并肩战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相互支持,始终守望相助、风雨同舟,结下了“同志加兄弟”情谊。胡志明主席在中国开展革命活动长达12年,洪水将军投身广州起义,参加中国红军长征;在越南抗法、抗美救国斗争中,1400多名中国将士英勇牺牲;广西桂林南溪山医院救助了5000多名受伤的越南战士,育才学校为越南培养了1万多名学生……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讲述中越两国人民在追求各自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事业进程中结下的深厚情谊,令与会人士深受感动。两国青年和友好人士一致认为,由毛泽东主席、胡志明主席等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和精心培育的“同志加兄弟”传统友谊是两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必须继承好、维护好、发扬好。

  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5年来,中越两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进互利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新时代以来,中越两党总书记实现三轮互访,有力引领中越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两党总书记亲自关心推动两国民间友好交往,让两国传统友谊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中国长期是越南最大贸易伙伴,越南是中国在东盟最大贸易伙伴和全球第四大贸易伙伴国;荔枝、榴莲、火龙果等越南优质农产品大量销往中国;中国企业承建的河内轻轨2号线,已经累计载客近2000万人次;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成功试运营;中国全国政协和越南祖国阵线中央暨边境省份友好交流、中越边民大联欢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中国传统经典名著在越南家喻户晓,中国当代影视作品也深受越南民众喜爱;越南流行歌曲在中国社交媒体传播,越南歌手在中国综艺节目中收获大批中国“粉丝”……富有成效的交往和合作增进了两国民心民意相通,日益密切的人文交流汇聚成中越友好交往的奔涌长河。

  中越双方宣布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开启了中越两党两国关系发展新阶段。这是双方从振兴世界社会主义和实现中越两国长治久安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深深植根于中越传统友好,符合两国人民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习近平总书记对两国青年提出三点希望:同做中越友谊的传承者,为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争当亚太振兴的参与者,为亚太地区长治久安添砖加瓦;敢为人类进步的开拓者,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奋斗。这是着眼实现各自国家百年奋斗征程和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着眼建设和谐繁荣的亚太地区、推动全球发展进步的殷切期望。中越双方代表表示,两国青年将传承弘扬“同志加兄弟”的传统友谊,密切交往交流,加强互学互鉴,深化互信友谊,实现两位总书记提出的“民意基础更牢”的目标,为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努力和贡献。

  中越关系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实现各自国家百年奋斗征程和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呼唤更多中越友好征程的领跑者。中越双方赓续传统友谊,加强友好交流,将筑牢中越命运共同体民意基础,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18日 10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218/c1002-40140892.html

2023年12月16日 星期六

利比亚西部海域发生沉船事故致61人死亡

新华社突尼斯12月16日电(记者潘晓菁)的黎波里消息:国际移民组织16日说,一艘移民船在利比亚西部海域沉没,造成61人死亡。

国际移民组织当天在社交媒体上说,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的61人在这起沉船事故中丧生。据幸存者介绍,这艘船搭载约86人,从利比亚西部港口城市祖瓦拉出发。

2011年以来,利比亚政局陷入持续动荡,许多非法移民以利比亚为中转站,乘船横渡地中海前往欧洲。国际移民组织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有1.5万余名非法移民在偷渡途中被截获并返回利比亚。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217/c1002-40140531.html

为中美谱写下一个五十年合作共赢新篇章贡献力量

  12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成立50周年庆典致贺信,向委员会及全体成员表示祝贺,向长期关心和支持中美经贸合作的美国各界人士致以诚挚问候。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引发两国人士热烈反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两国人士认为,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和经贸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双方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对两国人民和全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新进展”

  习近平主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能否携手合作,共迎挑战,事关两国人民利益,影响人类前途命运。前不久,我在旧金山同拜登总统举行会晤,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中方愿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同美方相向而行,落实好旧金山会晤成果,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在旧金山成功会晤,为处在关键时刻的中美关系增添稳定性,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正能量。”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展现了对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对加强中美经贸合作的殷切期待,表达了中方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态度。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表示,50年来,该委员会支持在华经营的美国企业、扩展美中经贸合作的使命没有改变。历史表明,经济是全球地缘政治稳定的基础,而破坏经济相互依存的企图可能导致全球地缘政治动荡。“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新进展,不仅有利于美中两国以及两国人民,也有利于全世界。”

  美国密歇根中国创新中心前顾问汤姆·沃特金斯说,美中经贸合作让两国人民及全人类受益,两国在应对全球重大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中两国相互理解和尊重是让两国关系充满活力的重要保障,希望双方继续沟通、交流、合作,给世界带来更多稳定和繁荣。

  美国海伦·福斯特·斯诺基金会主席亚当·福斯特表示,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在美中关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是两国发展经贸关系的重要桥梁。“双方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对两国人民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将激励我们继续努力,找到更好的合作方式。”

  “看到了巨大的增长和发展机遇”

  中美经贸关系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两国人民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福祉。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将为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带来更多机遇,中美加强经贸合作潜力巨大、空间广阔、前景可期。

  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表示,两国元首向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成立50周年庆典致贺信,真切展现了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达成的共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这有利于提升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中国正竭尽所能地创造便利化营商环境,美国企业能够从中受益。”

  通用电气医疗全球执行副总裁张轶昊认为,经贸合作一直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各国和中国之间的供应链联动、融合创新,不仅可以帮助跨国企业构建更可靠、更安全且更具韧性的供应链体系,还能带动供应链伙伴实现创新成长。

  霍尼韦尔相关负责人余锋表示,中国在数字经济和能源转型等领域的机遇给企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霍尼韦尔进入中国市场近90年,已形成了从生产制造、技术研发到采购和供应链的全价值链本地化布局,致力于为中国客户和相关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市场,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巨大的增长和发展机遇。”星巴克全球首席执行官纳思瀚表示,2012年,星巴克在云南建立了“咖啡种植者支持中心”,超过3万名咖农接受了专业培训和技术支持。今年9月,星巴克中国咖啡创新产业园在江苏昆山成立。“这标志着中国市场在我们全球各市场率先实现‘从生豆到咖啡’垂直产业链的规模化整合。我们对中国市场满怀信心,正全速发展在中国的业务并扩大投资。”

  “一个更加积极的未来就在前方”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成立于1973年,总部位于首都华盛顿,是中美两国建交前美方专门成立的民间对华贸易组织,长期致力于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和两国经贸合作。习近平主席表示,五十年栉风沐雨,半世纪互利同行。希望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及会员企业继续在中美两国之间搭建更多友好交往的桥梁,编织更多务实合作的纽带,为中美谱写下一个五十年合作共赢新篇章贡献力量。

  艾伦表示:“我们将共同努力,未来继续推动美中经贸合作,这也是我向美国企业作出的保证。”

  美国中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丹尼斯·西蒙表示,很多美国企业从对华业务中获利颇丰,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市场仍然在美国企业总体业务中保持重要地位。经贸合作是美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几十年的历史证明,当美国和中国进行沟通、相互接触时,就能提振各国信心,让世界相信,一个更加积极的未来就在前方。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美国和中国需要共同努力。”

  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教授肯尼思·哈蒙德表示,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成立50年来,美中关系更加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给太平洋两岸的人民带来福祉。“未来充满挑战,也充满巨大机遇。美中双方应通过合作推动解决两国关系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谢锋表示,50年来,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为促进中美交流合作发声,为推动两国贸易投资尽力,为中美经贸合作和中美关系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相信并期待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将带领会员企业,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把握两国经贸合作互利共赢本质,把握两国和平共处的历史逻辑,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共同谱写下一个五十年合作共赢新篇章。

  (本报华盛顿、北京12月15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17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217/c1002-40140434.html

布达佩斯“欢乐春节”中国龙年彩灯节开幕

新华社布达佩斯12月16日电(记者陈浩)2024年匈牙利布达佩斯“欢乐春节”中国龙年彩灯节16日在布达佩斯动物园的穹顶生物馆拉开帷幕。数百件来自中国自贡的非遗彩灯艺术作品打造出一个璀璨夺目、美轮美奂的梦幻世界。

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参赞孙杰在彩灯节开幕式上致辞说,2024年是中国农历龙年,也是中匈建交75周年,两国将举办更多精彩的文化和人文交流活动,以增进相互了解,促进民心相通,发展传统友谊。此次以“龙”为主题的彩灯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结合的精彩展示,也是新的一年里丰富多彩的中匈文化交流活动的首秀。

布达佩斯动物园自然保护与动物卫生处处长绍什·安德烈表示,中国彩灯创作艺术潜力巨大,在中国艺术家的精湛技艺下,彩灯几乎可以创造出任何形象,令人惊叹。

据介绍,本次彩灯节将持续至明年2月24日。除龙年主题造型的大型彩灯外,此次彩灯节还展出大熊猫、大象、北极熊、松鼠、火烈鸟、孔雀等造型的作品,与穹顶生物馆中的动物交相呼应,旨在呼吁人们重视动物保护,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217/c1002-40140454.html

美国发布2023年度报告:本国无家可归人数创新高

  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 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15日发布的2023年度报告显示,美国现阶段无家可归者人数超过65万人,创2007年开始统计这一数据以来新高。专家分析,多重原因导致无家可归者与日俱增,比如房屋租金攀升、贫困问题以及新冠疫情期间实施的房客保护措施失效导致房客遭驱逐现象增加。

  美联社15日援引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的报告报道,今年1月统计的美国无家可归者人数达65.3万人,同比增加70650人,增幅12%。无家可归的个人同比增加近11%;流落街头的有孩家庭数量增加15.5%,逆转这一数字自2012年以来的下降趋势。

  2023年1月10日,一名女性无家可归者冒雨走在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第六街街头。新华社发

  无家可归者较去年增多的主要原因在于首次流落街头的人群急剧增加。在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的2022财政年度,首次无家可归者较上一财年增加25%。

  系统性种族歧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这份报告显示,非洲裔在美国总人口中占比约13%,在无家可归者中占比达37%;拉丁裔在美国总人口中占比约19%,占无家可归者的33%。与去年相比,增加的无家可归者中超过一半是拉丁裔,这些拉丁裔无家可归者增加了39106人,同比增幅28%。

  此外,无家可归的退伍军人同比增加7.4%。美国政府2022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年1月全美无家可归的退伍军人超过3万人。

  这是2023年1月10日在美国洛杉矶市中心拍摄的无家可归者的帐篷。新华社发(曾慧摄)

  根据这份报告和媒体解读,多种原因造成美国无家可归者增加,例如房租持续攀升。美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的信息显示,最近几年本国房租显著上涨。2022年,房屋租赁环境可谓“极具挑战性”,房租涨速甚至超过先前年份的两倍。

  美国房地产经纪公司雷德芬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全美公寓租金中值虽然开始有所下降,但仍比2019年同期利好房地产市场前上涨22%。现阶段,全美公寓租金中值与2022年8月这一数字达到最高纪录的2054美元相差无几。

  其次,据美住房和城市发展部消息,随着美国新冠疫情期间允许延迟支付房租等房客保护措施于2022年失效,许多地区驱逐房客现象增加,有孩家庭和有色族裔尤其承受冲击。许多遭驱逐的房客最终流落街头。

  2023年1月10日,一名无家可归者冒雨走在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第六街街头。新华社发

  第三,美国作为头号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分化严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5日援引美国预算与政策优先安排研究中心分管房屋和收入保障事务的主管佩姬·贝利的话报道,无家可归和住房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于“低收入和房租之间的鸿沟”。

  美国人口普查局去年1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美国贫困人口为3790万,官方统计的贫困率达11.6%。这些贫困人口承受风险能力较弱,遭遇疾病、失业、意外等情况都可能陷入困境,从而失去住房、流落街头。

  贝利敦促,专门扶助特定人群、帮助其摆脱无家可归艰难处境的措施手段需要覆盖“每个需要的人”。

  这是2023年1月10日在美国洛杉矶市中心街道上拍摄的无家可归者。新华社发

  美联社注意到,休斯敦、达拉斯、圣何塞等多地的无家可归者人数有所下降,但这一现象有“注水”嫌疑,因为有些地方仅靠取缔无家可归者营地、驱散无家可归人群来“美化”相关数据。

  曾任联合国极端贫困和人权问题特别报告人的菲利普·奥尔斯顿表示,在发达国家当中,美国唯一坚称“人权不包括免于死于饥饿、免于无钱就医、免于在极度贫困环境下成长的权利”。(王逸君)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216/c1002-40140422.html

2023年12月15日 星期五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中方将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早日平息加沙战火不懈努力

  新华社联合国12月15日电(记者王建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15日表示,巴勒斯坦问题是对人类良知的拷问,加沙地带冲突是对联合国作用的考验。中方将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为恢复和平、拯救生命而行动,为早日平息加沙地带战火、落实“两国方案”、实现中东持久和平作出不懈努力。

  张军在巴以问题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上表示,中方欢迎联大紧急特别会议12日通过决议,要求在加沙地带立即实现人道主义停火。这项决议得到104个国家共提,中国也参加共提并投赞成票。决议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反映了国际社会的人心所向,必须得到全面有效落实。

  张军表示,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埃及政府组织下,他于11日同其他安理会成员国代表一道赴阿里什和拉法口岸考察。加沙地带的人道灾难已经到了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地步。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景象,完全超出人类良知的极限,超出《联合国宪章》的极限,超出国际法的极限。令人悲哀的是,杀戮还在继续,安理会却连停火这样一个最基本的呼吁都发不出去。

  张军说,过去一段时间,在巴以问题的处理上,国际社会再次看到赤裸裸的双重标准和彻头彻尾的虚伪性。一些人平时挂在嘴上的人权、人道主义、保护妇女儿童等漂亮口号,突然变了味道。他们常说的惩治战争罪、种族灭绝、反人类罪等诉求,此时也羞于出口。就连最基本的停火,都似乎成了难以下咽的苦药,避之唯恐不及。中方坚决反对和谴责一切针对平民的袭击行为,呼吁保护包括巴勒斯坦妇女和儿童在内所有平民的生命,遵守国际法和国际人道法,在巴以冲突中保护民用设施免受袭击。

  张军强调,当前形势下,停火应该是压倒一切的前提,国际社会必须把立即停火作为共同目标和最紧迫事项。中方敦促以色列听取国际社会的普遍呼声,立即停止无差别的军事攻击,立即停止对加沙地带民众的集体惩罚,切实遏制约旦河西岸愈演愈烈的定居者暴力。

  张军表示,加沙地带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人道灾难。以色列作为占领方必须履行根据国际人道法承担的义务。中方坚决反对针对加沙地带民众的强迫流离失所和强制迁移。中方支持联合国人道机构继续在加沙地带开展救援,呼吁立即采取行动扩大人道准入,包括充分利用凯雷姆沙洛姆在内的所有过境点,让充足的人道物资不受阻碍地进入加沙地带。中方支持开展进一步外交斡旋,让所有被扣押人员早日获释。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216/c1002-40140165.html

中沙伊三方联合委员会首次副部级会议联合新闻稿

  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 2023年12月15日,中沙伊三方联合委员会首次会议在北京闭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集体会见沙伊代表团团长。会议由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邓励主持,跟进《北京协议》落实进展,沙特外交部副大臣胡莱吉和伊朗外交部副部长巴盖里分别率沙方和伊方代表团与会。

  会议回顾了沙特阿拉伯王国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支持下于今年3月达成《北京协议》以来,两国关系在协议引领下取得的积极成果,包括在利雅得和德黑兰重开两国使馆、两国外长互访和会晤。沙伊双方均对中方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主办此次会议表示赞赏。

  沙伊双方表示坚持全面落实《北京协议》。中方强调将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支持沙伊双方持续迈出加强关系步伐。三方就各领域三方合作进行了探讨。

  三方对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当前形势延宕表示担忧,认为这对地区和国际和平安全构成威胁,强调应立即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以可持续方式救助平民,反对强制迁移巴勒斯坦人。三方强调任何涉及巴勒斯坦前途的安排都必须反映巴勒斯坦人民的意愿,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建国权和自决权。

  与会人员强调继续举行三方联合委员会会议,决定应沙特阿拉伯王国邀请于2024年6月在沙特举行联合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1216/c1002-40140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