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4年1月9日 星期二

美白宫和国防部将调查防长隐瞒住院无法履职事件

  新华社华盛顿1月8日电(记者 熊茂伶)美国白宫和国防部8日表示,他们将调查国防部长奥斯汀隐瞒住院并无法履职事件。

  奥斯汀现年70岁。他于去年12月22日前往医院接受手术,并暂时将其部分权力移交给其副手、国防部副部长希克斯。今年1月1日,由于病情加重,他被送往沃尔特·里德国家军事医疗中心,进入重症监护室。美国总统拜登和其他高层官员没有第一时间获悉相关情况,直到1月4日,白宫方面才被告知奥斯汀已住院。

  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8日表示,奥斯汀已恢复履职,目前仍在住院。柯比说,拜登内阁成员希望,如果他们中的任何一员住院,其他人都能得到通知。白宫方面将审查相关流程并视情进行修改。

  国防部8日晚在一份备忘录中宣布,将审查权力移交的方式,并特别关注奥斯汀住院相关事宜,以确保此后遇到类似事件时,适当且及时地向白宫、国会和公众发出通知。

  针对隐瞒住院引发的担忧和指责,奥斯汀6日发表声明对自己的决定负全部责任。他承认他本可以做得更好,并承诺今后会做得更好。

  此次奥斯汀隐瞒住院,正值中东局势紧张、俄乌冲突持续之际。一些国会共和党议员敦促奥斯汀辞职。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109/c1002-40155684.html

“推动改善巴基斯坦能源结构”(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大坝。
  本报记者 任 彦摄

  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项目巴方员工正在作业。
  本报记者 薛 丹摄

  在巴基斯坦默蒂亚里—拉合尔直流输电项目现场,中巴工程师对设备开展日常检修。
  本报巴基斯坦分社 萨义德·迈赫迪摄

  2023年6月10日,工人在巴基斯坦苏吉吉纳里水电站吊装最后一台机组转子。
  中国能建葛洲坝海投公司供图

  2023年春节期间,巴基斯坦默蒂亚里—拉合尔直流输电项目中巴方员工在值守工作之余共度春节。
  本报记者 程是颉摄

  巴基斯坦默蒂亚里—拉合尔直流输电项目穿越旁遮普省南部的沙漠地带。
  邹 未摄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重要先行先试项目。自2013年启动建设以来,中巴经济走廊帮助巴基斯坦显著改善电力状况,提高了民众生活质量,为经济和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着力供给绿色能源

  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以东约55公里,旁遮普省北部的杰赫勒姆河上,卡洛特水电站全力发电。水电站主控室内,24岁的巴基斯坦员工坦兹尔·拉赫曼和巴中同事一起,实时观察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水电站运行指标。

  “我的任务是监测水电站的运行,包括水库水位以及发电设备等。一旦出现跳闸等故障,我会第一时间通过发布电脑指令或现场操作排除故障。”拉赫曼在项目上工作了近两年时间,对自己的工作已经相当熟悉。

  卡洛特水电站是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水电投资项目,总装机容量720兆瓦。2022年6月投入运营以来,在中巴双方员工共同努力下,水电站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零损失等目标。

  中国建设者把先进技术和绿色理念融入项目,专门成立健康、安全与环境团队,针对当地运营特点制定了159部管理制度和88部技术标准,将环保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落实到位。到2023年6月,水电站累计发电36.4亿千瓦时,可满足当地500多万人的用电需求,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15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98万吨。

  “水电站的特点是没有污染,且一经建成发电成本非常低。杰赫勒姆河流经旁遮普省主要农业区,卡洛特水电站水库储备有利于对下游灌溉用水实现更为合理的调节。”中国三峡南亚投资有限公司综合部副主任里汗·海德尔介绍,国际能源价格近年来大幅上涨,水电以其低廉的价格受到青睐,巴方希望水电站能够以最大效能发电,在满足用电需求的同时降低用电成本。

  如何满足巴方实现发电最大化的需求?如何在已有条件下,解决好这一关系当地切实利益的难题?“我们在分析研究当地特点基础上,决定采用具有独特运营特点的径流发电模式。”卡洛特电厂厂长助理张清波告诉记者,水电站多采用水库发电模式,每天的发电量固定,水库水位根据上游来水上下浮动。卡洛特水电站采用的径流发电模式,让水库长期保持在较高水位,以此增强水电站的水头和势能。

  张清波指着主控室电子大屏幕上方的数字说:“通过经验积累和数据分析,我们确定水库水位保持在461米左右为最优,雨季汛期稍有下降。不过,上游来水量每天不同,需要每5小时根据上游水情预报对发电安排进行动态实时调整。水电站的运营复杂度加大,精细化管理难度增加,但这样做实现了最大的发电效能,更好地满足了当地的用电需求。”

  挖掘当地资源禀赋

  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处于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的交汇之地,高山雪水汇流形成以印度河为主体的水系,雨季水资源较为丰富,具备建设水电站的理想自然条件。在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位于巴基斯坦西北部开伯尔—普什图省昆哈河上的苏吉吉纳里水电站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从水体落差、流速等各项指标来看,这里有着修建水电站的良好条件,但地势险峻的多山环境也给我们的建设施工带来了挑战。”苏吉吉纳里水电站施工管理技术队副队长隋学华说。根据项目设计,苏吉吉纳里水电站需要建设深达737.94米的压力竖井群,其深度相当于从山顶垂直向下开挖240层楼,施工难度很大。

  山体地质条件复杂,压力竖井建设遇到多重困难。隋学华将231名中巴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混编成班组,由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带队,最终建设任务提前21天完成,加快了水电站建设的整体进展。

  据了解,苏吉吉纳里水电站设计总装机容量884兆瓦,预计2024年建成投运,每年可为巴基斯坦提供32亿千瓦时清洁电能。

  以过硬技术和丰富经验,充分挖掘巴基斯坦的天然资源禀赋,构成了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的一条主线。除了利用水资源和山地落差大的优势发展水电项目,巴哈瓦尔普尔光伏电站、大沃风电项目等一系列新能源项目,利用本国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打开了未来能源发展的新空间……

  “10年间,中巴经济走廊推动改善巴基斯坦能源结构,让巴基斯坦看到了未来走向可持续电力发展格局的希望。”巴基斯坦智库全球丝绸之路研究联盟创始主席泽米尔·阿万说。

  破解区域供需矛盾

  旁遮普省是巴基斯坦人口密集区,作为经济中心和工业中心,也是全国用电版图上需求量最大的一块区域。由于该省地处内陆,能源依靠外部输送,成本高企且长期面临供给不足的困境,阻碍了省内拉合尔、费萨拉巴德等地工业发展的脚步。

  2021年9月,中巴经济走廊默蒂亚里—拉合尔(默拉)直流输电项目投入运营,跨越886公里,实现大规模“南电北输”。截至2023年10月1日,项目累计为巴基斯坦输电327亿千瓦时。该项目是目前巴唯一投产的直流输电项目,年送电量可达巴全网用电量的21%,其60%的输电线路途经沙漠地区,有效节约大量土地资源。

  “走廊电力项目投产前,巴基斯坦电网长期拉闸限电,不仅是因为发电能力不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输电和配电网络陈旧老化、线损率高,特别是在夏季等用电高峰期,电网不堪重负,停电成为常态。”中国国家电网下属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第三事业部总经理、巴基斯坦默拉直流输电公司首席财务官汪波说,默拉直流输电项目提升了巴基斯坦电网的整体输电能力,解决了南北之间的供给和需求结构性矛盾,同时也增强了巴电网的稳定性,为巴电网平稳运行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在巴基斯坦南部,由于缺少工业大负荷用电需求,而且交流电网只能就地成网、就地供电,使得很多电厂,包括光伏和风电项目所发电力,不能实现当地消纳,电送不出去就会被白白浪费。”汪波分析说,直流输电技术适用于点对点长距离大容量输电,能够实现长距离外送,也为新能源电厂在巴南部的有效平稳运营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穆尼·卡亚尼是一名生活在伊斯兰堡的出租车司机,“现在夏季用电高峰期,市区每天只停电1至2个小时,甚至都不停电,农村地区停电时间也大幅减少。”

  “10年来,由于中巴经济走廊助力供电和输电问题得到比较好的解决,很多学生做家庭作业不用再点蜡烛,巴基斯坦的工业生产也获得了稳定的保障。”巴基斯坦独立新闻社记者扎米尔·阿萨迪深有感触。

  “巴基斯坦电力问题包含发电、输电、配电以及社会管理等多个环节,其解决需要综合施治。”巴基斯坦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所“一带一路”和全球治理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哈桑·达乌德认为,中巴经济走廊促进了巴电力发展格局的大幅改善,让巴基斯坦逐步走出电力短缺困境。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0日 17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110/c1002-40155784.html

美方构筑“小院高墙”终将作茧自缚(钟声)

  合作共赢是中美建交45年来的真实叙事,也是双方应当继续追求的共同目标。固守冷战和零和博弈思维,大搞经济和科技霸凌,不可能给美方带来进步

  

  美方在科技领域的霸道行径和胁迫行为还在不断升级。美国商务部不久前再次以所谓“国家安全风险”为借口,宣布将对美国半导体行业的供应链和国防工业展开调查,评估其半导体供应链对中国芯片的依赖程度。另有报道说,美方近日甚至要求荷兰阿斯麦公司在有关“禁令”生效实施前,停止向中国出口光刻机。美方口口声声喊公平竞争,却不停地在他国科技发展的赛道上设置障碍;美方一贯无端污蔑他国搞“经济胁迫”,但自己的经济胁迫行为已严重损害盟友利益。

  据报道,由美国商务部下属工业和安全局发起的这项调查重点放在“并不尖端,但仍对产业至关重要”的传统芯片上。与之前美方“限制向中国出售芯片”不同,这种“反向限制”将重点审查美国关键行业对中国制造的传统芯片的使用与采购情况。为了限制中国获得先进半导体,美方对华搞“既不让卖也不让买”的打压,严重阻碍各国芯片及芯片设备、材料、零部件企业正常经贸往来,不仅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也影响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各国半导体企业利益。这是典型的经济和科技霸凌行径,严重违背国际贸易规则。

  半导体产业高度全球化,其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美方违背市场规律和企业意愿,试图用“小院高墙”阻断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严重破坏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严重冲击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半导体采购额约为1800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1/3以上,是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中国市场不可代替,退出中国市场不是一种可行选项,这是全球半导体企业的共识。美方蛮横隔绝中国市场的行径不会得逞,终将作茧自缚。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指出,“过于广泛的单边控制有可能会损害美国半导体生态系统”。美国芯片企业英伟达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认为,美国限制人工智能芯片对华出口“将令美国这一行业永久丧失机会”。

  美方宁愿自戕也要打压遏制中国科技发展,是其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在作祟。美方企图以国家行为将中国排除出关键供应链,限制中国向价值链更高端攀升,就是在将经贸和科技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为其遏制中国发展壮大的霸权政治服务。美方将构筑“小院高墙”的霸凌行径包装成维护“国家安全”,以各种借口胁迫其他国家实施对华科技封锁,已经引发广泛担忧和批评。“美国将这种技术优势武器化以对抗中国的努力看来正在让盟友关系变得紧张。”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指出,欧洲国家政府官员担心,不让本国公司进入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最有活力的技术市场之一,会损害这些企业的利益。

  中国的发展是以创新驱动的,打压中国科技就是遏制中国高质量发展,剥夺中国人民的发展权利。中国的发展壮大有内生逻辑,是外部力量阻挡不了的。中国有自强不息的光荣传统,一切打压和遏制只会激发中国人民的意志和热情。美方对中国科技创新的限制,只会更加坚定中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半导体业界人士公开反对美国针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认为“你越给他们施加压力,他们越有可能加倍努力”。

  合作共赢是中美建交45年来的真实叙事,也是双方应当继续追求的共同目标。固守冷战和零和博弈思维,大搞经济和科技霸凌,不可能给美方带来进步。只有放宽视野,认识到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共同推进互利合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各自发展繁荣。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0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110/c1002-40155730.html

2024年1月8日 星期一

雨雪加重日本震区灾情 救援艰难推进

这是1月8日拍摄的日本能登半岛地震灾区珠洲市的街景。

这是1月8日拍摄的日本能登半岛地震灾区珠洲市的街景。

日本能登半岛地震过去一周,灾区停水、断电的情况至今没有明显缓解,约2.9万人仍处于避难状态。7日夜间能登半岛开始降雪,专家认为,大雪将导致通往地震灾区的道路进一步受阻,救援恐将放缓。日本石川县8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能登半岛地震导致该县死亡人数已上升至168人,另有323人下落不明、565人受伤。

新华社发(日本石川县珠洲市日中友好协会会长三杯三千三供图)

这是1月8日拍摄的日本能登半岛地震灾区珠洲市的街景。

这是1月8日拍摄的日本能登半岛地震灾区珠洲市的街景。

日本能登半岛地震过去一周,灾区停水、断电的情况至今没有明显缓解,约2.9万人仍处于避难状态。7日夜间能登半岛开始降雪,专家认为,大雪将导致通往地震灾区的道路进一步受阻,救援恐将放缓。日本石川县8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能登半岛地震导致该县死亡人数已上升至168人,另有323人下落不明、565人受伤。

新华社发(日本石川县珠洲市日中友好协会会长三杯三千三供图)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109/c1002-40155229.html

监狱骚乱 厄瓜多尔进入60天紧急状态

新华社基多1月8日电(记者廖思维)厄瓜多尔总统诺沃亚8日宣布,“因严重内乱”,全国将进入为期60天的紧急状态。

据厄瓜多尔媒体报道,毒枭阿道弗·马西亚斯(别名“菲托”)可能7日从该国西南部瓜亚基尔市利托拉尔监狱逃跑。厄6所监狱8日发生骚乱,数名监狱看守被囚犯扣押。

诺沃亚8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视频中说,他刚刚签署紧急状态令,以确保武装部队在获得全部政治和法律支持下开展行动。他说:“我们不会与恐怖分子谈判,将不惜一切代价让厄瓜多尔人民重获和平。”

此次紧急状态将持续60天,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23时至次日5时的宵禁。

厄瓜多尔安全形势严峻。2023年8月,厄总统候选人比利亚维森西奥在首都基多北部参加选举集会时遭枪杀,时任总统拉索随后宣布全国进入为期60天的紧急状态。2023年11月,诺沃亚就任厄瓜多尔总统,将安全列为政府首要任务之一。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109/c1002-40155186.html

巴基斯坦发生炸弹袭击致6名警察死亡

1月8日,伤者在巴基斯坦白沙瓦的医院接受治疗。

1月8日,伤者在巴基斯坦白沙瓦的医院接受治疗。

巴基斯坦警方8日说,该国西北部开伯尔-普什图省巴焦尔地区一警队乘坐的车辆当天遭遇炸弹袭击,已造成至少6人死亡、22人受伤。

新华社发(奥马尔·卡尤姆摄)

1月8日,伤者在巴基斯坦白沙瓦的医院接受治疗。

1月8日,伤者在巴基斯坦白沙瓦的医院接受治疗。

巴基斯坦警方8日说,该国西北部开伯尔-普什图省巴焦尔地区一警队乘坐的车辆当天遭遇炸弹袭击,已造成至少6人死亡、22人受伤。

新华社发(奥马尔·卡尤姆摄)

1月8日,人们将伤者送往巴基斯坦白沙瓦的医院。

1月8日,人们将伤者送往巴基斯坦白沙瓦的医院。

巴基斯坦警方8日说,该国西北部开伯尔-普什图省巴焦尔地区一警队乘坐的车辆当天遭遇炸弹袭击,已造成至少6人死亡、22人受伤。

新华社发(奥马尔·卡尤姆摄)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109/c1002-40155204.html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和音)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就是全球事务要由大家一起商量,治理体系要由大家一起建设,治理成果要由大家一起分享,让各国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

  

“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要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光明未来,必须同舟共济,企图把谁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习近平主席如是形容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现实,强调要共同应对全球治理挑战。中方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深刻回答了“以什么样的理念加强全球治理”的时代命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实现路径。

当前,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一方面,全球治理赤字更加严峻。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债务危机等不断加剧,全球气候治理紧迫性凸显,数字鸿沟日益扩大,人工智能治理缺位。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意愿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又不愿意向发展中国家让渡更多权力,造成了全球治理的供需失衡。面对不断加剧的全球治理赤字,越来越多国家认识到,世界上的事情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就是全球事务要由大家一起商量,治理体系要由大家一起建设,治理成果要由大家一起分享,让各国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各方要积极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推动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拆墙而不筑墙、融合而不脱钩、包容而不排他,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使全球治理体系符合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满足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现实需要。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大势。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这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面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自强的意愿日益强烈,越来越成为国际格局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壮大、金砖合作机制扩员、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全球南方国家追求独立自主、发展振兴、公道正义的呼声高涨,都表明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大势所趋。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必须维护并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多边主义的要义是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这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高度契合。当前,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冲击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世界比以往更加需要多边主义。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就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反对搞针对特定国家的阵营化和排他性小圈子。任何国家都没有包揽国际事务、主宰他国命运、垄断发展优势的权力,更不能在世界上我行我素,搞霸权、霸凌、霸道。

中国坚定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忠实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职责与使命,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携手各方共建“一带一路”;发起成立亚投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建议促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份额和治理机制改革,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积极参与气候变化谈判,推动达成和加快落实《巴黎协定》……中国行动充分展现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的大国担当。

人类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光明的前途不会自动到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以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为实现路径。中国将同国际社会携手努力,推动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格局,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不断迈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09日 03 版)

相关阅读:

高举引领时代前进的光辉旗帜——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①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109/c1002-40154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