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4年2月11日 星期日

携手迈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和音)

  在中华文化中,喜庆祥和的春节,体现了和睦、和谐、和平的精神内核。共庆新春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生动体现,是各国携手同心、共创美好未来的生动体现

  

  在中国,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时刻,神州大地洋溢着喜庆、涌动着活力。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春节庆祝活动也好戏连台。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在中华文化中,喜庆祥和的春节,体现了和睦、和谐、和平的精神内核。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务实行动,与联合国倡导的多元、包容文化价值理念一致。全球共庆新春,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交流互鉴,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携手同行。

  共庆新春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生动体现。“美好的春节洋溢着幸福与祥和气息,促进友谊、和谐与团结”“春节是一个为了更加团结友爱、为每个人创造更美好世界的节日”……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在祝贺新春时表示。春节的文化内涵与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高度契合,春节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多各国人士的认同。连日来,许多国家的政要出席春节庆祝活动,许多国家的民众一起喜迎新春,充分表明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可以将各国人民团结在一起。

  共庆新春是各国携手同心、共创美好未来的生动体现。今年的春节是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后的首个农历新年。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等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布春节视频致辞,对中国和中国人民坚定支持联合国、多边主义和全球进步表示感谢,表示“只要我们携手共进,就能实现一个可持续、公正与和平的未来”。许多国家的政要也表示,期待加强友好合作,共同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挑战,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概、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既象征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血脉,更承载着新时代新征程亿万中华儿女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定意志和美好愿望。”新的一年,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同时将坚持胸怀天下,携手各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迈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12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212/c1002-40176974.html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就菲律宾非法侵闯黄岩岛发表谈话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甘羽表示,2月2日至9日,菲律宾海警9701船多次非法侵闯中国黄岩岛邻近海域。中国海警在喊话警告无效的情况下,依法对菲船采取航路管制、外逼驱离措施,现场处置专业规范。中国对黄岩岛及其邻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海警依法在中国管辖海域开展维权执法活动一以贯之,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211/c1002-40176939.html

2024年2月9日 星期五

随笔|龙年到来,“龙”的英文译法与文化因素

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 随笔|龙年到来,“龙”的英文译法与文化因素

新华社记者孙硕 王普

甲辰龙年到来之际,海内外多地举办迎接中国农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一个现象让不少人好奇:在广场墙壁、商家标语、店铺贴纸上,“龙”的英文翻译有的使用单词dragon,还有的用了发音同中文相近的另一个单词——loong。

loong典出何处?dragon的译法还能不能用?两者背后有怎样差异?带着这些问题,新华社记者采访海内外专家和文化传播工作者,探究“龙”的不同英文翻译背后有怎样的文化因素。

龙为什么会被翻译为dragon

“在马可·波罗的东方游记里就有dragon这个词了。”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彭萍告诉记者,马可·波罗可能从外形上观察认为,中国建筑上的“龙”跟西方的dragon有一定相似之处。

后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编纂出《华英字典》,将“龙”译为dragon。“这本字典影响非常深远,这种译法就在西方大部分人中间流传并延续至今。”彭萍说。

loong的使用也由来已久。19世纪初,英国传教士马什曼在其所著的《中国言法》一书中把“龙”注音为loong,但翻译时依然使用dragon一词。

谈到西方的龙和中国龙是否相同,卢森堡大学学者卢卡·努尔米奥告诉记者,中国龙的形象更友好和善,而西方的龙多是魔怪形象,“两者显然是不一样的”。英国知名汉学家弗朗西丝·伍德(中文名吴芳思)表示,在中国,龙是尊贵的象征,形象非常正面,但西方的龙形象则不同。

彭萍认为,语言与思维相关,对人的认知存在影响。

“中国热”带动中国龙的形象变化

身姿飘逸,喜欢捉迷藏;可爱热情,能与人共舞。海外插画艺术家米雷把自己画出的中国龙做成多个动漫视频,分享在社交媒体上,获得很多海外网友点赞。

米雷说,自己希望画出的龙拥有可爱、有趣、亲和的形象,让更多海外朋友更好地理解中国龙的文化内涵。

在挪威,当地民众与中国龙年生肖“吉祥龙”等冰雕作品争相合影;在法国,各国游客驻足巴黎香榭丽舍大街观看舞龙舞狮表演;在匈牙利,人们对唐人街庙会上的“吉祥龙”糖画作品非常喜爱……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走出国门,越来越多的海外朋友加深了对中国龙等中国文化元素的了解。

年过七旬的吴芳思表示,在她年轻时,身边很少人了解中国农历新年等中国传统节日,但如今从伦敦唐人街到当地著名的特拉法尔加广场,都会举行中国农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更强了”。

中国龙翻译多样化

谈到“龙”的译法,努尔米奥认为可以翻译为loong,因为“西方的dragon一词不能真实反映中国文化中‘龙’的含义”。吴芳思认为,按照目前受众理解和接受程度,可考虑翻译为Chinese dragon(中国龙)。日前,《牛津英语词典》收录Chinese dragon为标准词目,在注释中也加入了“龙”在中国文化中的正面含义。

彭萍表示,这些现象说明中国文化已传播得非常广泛。谈到翻译问题,彭萍认为loong是一个更优选择,因为loong更形象,而且有例可循。

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教授玛丽亚·谢梅纽克说:“每一个国家,每一种文化,在跨文化传播时都应有翻译定名的自主权。”

2月3日,南太平洋国家斐济发行中国农历龙年生肖邮票,发行活动现场多处标识着loong的字样。斐济总统卡托尼韦雷在给中国人民送上新春祝福时,也将龙年称为“the year of loong”。

“loong在斐济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斐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韩小燕表示,他们从这一翻译入手,推动文化传播。

彭萍说,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文化概念通过贴近原意原音的译名传播。(参与记者:王沛、杜鹃、刘宇轩、郭鑫惠、孟菁、张百慧)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210/c1002-40176611.html

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祝贺龙年新春

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 近日,许多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纷纷致电或致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祝贺中国人民喜迎龙年新春。

印尼总统佐科代表印尼人民向习近平主席致以诚挚祝贺和良好祝愿,祝愿兄弟般的中国繁荣进步。相信两国关系将更加强劲,继续打造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祝愿友好的中国人民和平顺遂,表示中国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发挥日益重要作用。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白俄罗斯愿同中方增进互信,拓展务实合作,丰富人文交流。

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表示,古老的春节体现了中国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充分尊重。中国人民真诚、善良、热心的传统美德在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中不断升华。

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表示,相信中国必将在通往繁荣强盛的康庄大道上取得辉煌成就。期待双方合作水平提升至新高度,打造哈中关系下一个“黄金三十年”,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加光明的未来。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表示,过去一年,中国成功践行习近平主席为中国人民谋福祉要求,相信随着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进一步推进,中国将在国际舞台上取得更加瞩目的成就。

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表示,祝愿友好的中国人民和平、安宁、进步、繁荣。很高兴看到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进,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提升。相信塔中合作将取得更多显著成果。

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民族领袖、人民委员会主席库·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向习近平主席和全体友好的中国人民致以最诚挚的祝贺,祝愿全体中国人民身体健康、幸福安康。深信土中合作将持续成功推进,造福两国人民。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表示,美好的春节洋溢着幸福与祥和气息,促进友谊、和谐与团结。相信在新的一年里,乌中关系将迈上更高水平,不断释放合作潜力。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表示,联结叙中的古丝绸之路展现了中国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底蕴。叙中友好交往史和两国人民共同秉持的价值观已成为双方牢固的纽带。愿共同开辟叙中合作广阔前景,造福两国人民。

沙特国王萨勒曼、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和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分别向习近平主席致以最诚挚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愿,祝友好的中国不断发展、进步。

突尼斯总统赛义德向习近平主席致以龙年诚挚祝贺和良好祝愿,表示愿同中方一道努力,共同庆祝突中建交60周年,推动落实两国各领域合作,造福两国人民。

塞内加尔总统萨勒祝愿中国人民幸福安康,表示塞中高质量友好关系持续推进。塞方将一如既往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

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表示,祝愿中国国家昌盛、人民幸福。赞方愿同中方密切合作,共庆赞中建交60周年,巩固赞中全天候友谊,推动赞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加纳总统阿库福-阿多表示,希望新的一年为加中两国人民带来更多成功和繁荣,期待加强两国友好合作纽带,推动建设一个公正的世界。

中非总统图瓦德拉在总统府隆重举办中国农历新春招待会,表示在习近平主席英明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的伟大成就,为世界带来新机遇,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新希望,为中非人民实现“中非梦”提供强大助力,中非愿同中方高质量共建命运共同体。

塞舌尔总统拉姆卡拉旺祝愿龙年为伟大的中国带来欢乐、繁荣和成功,表示中国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塞方高度珍视同中方的传统友谊,坚定不移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支持中国和平统一,愿不断深化塞中友好。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祝愿友好的中国人民吉祥如意、幸福安康、诸事顺遂。塞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牢不可破,两国人民“铁杆友谊”深厚。相信龙年的中国将以力量、智慧和创新精神继续全面开拓进取,早日实现中国梦。

匈牙利总统诺瓦克表示,匈牙利将继续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及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推动欧中关系发展,相信匈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将继续蓬勃发展。

克罗地亚总统米拉诺维奇表示,祝愿友好的中国人民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祝愿中国繁荣昌盛。相信双方将继续致力于深化两国关系,共同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挑战。

保加利亚总统拉德夫祝愿中国人民龙年平安,吉祥如意。保方高度重视并将同中方一道,持续发展并深化保中战略伙伴关系。

塞浦路斯总统赫里斯托祖利季斯表示,祝愿友好的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繁荣昌盛。塞中友谊根基牢固、历久弥坚,各领域合作蓬勃发展。塞方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始终坚定支持欧中关系发展。

墨西哥总统洛佩斯专门录制视频祝福中国农历新年,向习近平主席致以诚挚问候和衷心祝福,祝愿兄弟般的中国人民龙年享有繁荣、健康、和平和幸福。

斯里兰卡总理古纳瓦德纳表示,过去一年,中国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取得巨大成就,社会安宁祥和,人民生活富足,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斯方坚信斯中友好关系将继续深化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远见卓识和非凡领导不仅使中国人民受益,也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信心和希望,指明前进方向。所方积极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继续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布春节视频致辞,祝贺中国农历新年首次登上联合国节庆日历,表示龙象征着活力、智慧、守护、吉运,正是人类应对全球挑战所需要的特质。感谢中国和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多边主义和全球进步的坚定支持,愿同中方携手实现可持续、公正与和平的未来。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209/c1002-40176466.html

2024年2月8日 星期四

新华社快讯: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祝贺龙年新春

新华社快讯:近日,许多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纷纷致电或致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祝贺中国人民喜迎龙年新春。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209/c1002-40176457.html

英国小哥打卡通州“三件套”,北京春节好去处!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209/c1002-40176444.html

美联邦最高法院开始审理特朗普参选总统资格上诉案

新华社华盛顿2月8日电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8日上午开始审理前总统特朗普参选总统资格上诉案,听取相关辩论。由于此案关系到今年美国总统选举,受到美国多方关注。

科罗拉多州最高法院2023年12月裁决,特朗普因参与“国会山骚乱”这场“叛乱”而不具备担任公职的资格,他的名字也就不能出现在今年美国总统选举科罗拉多州共和党初选选票上。特朗普方面表示反对,并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

裁决援引了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第三款,该条款被称为“叛乱者禁令”,禁止那些宣誓支持美国宪法后又参与叛乱的人担任公职。特朗普律师辩称,州法院无权裁决美国总统选举参选资格问题。而且“叛乱者禁令”在此案中不适用,“国会山骚乱”不是“叛乱”。

据美国媒体报道,联邦最高法院将加速审理特朗普参选总统资格上诉案,可能在辩论结束后数天或数周内宣布裁决。

特朗普正再次竞选美国总统,并在共和党选战中领跑,他还在一些模拟对阵中领先正在竞选连任的民主党人、现任总统拜登。美国媒体和专家认为,联邦最高法院关于特朗普参选总统资格上诉案的裁决或左右今年选战走向甚至结果。

联邦最高法院是美国司法系统最终上诉法院,有权评审和推翻下级法院裁决,同时也是美国宪法最终解释者。该法院9名大法官中6人是保守派、3人是自由派,保守派大法官中一半是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期间提名的。随着美国政治极化和舆论撕裂不断加剧,围绕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及其裁决的争议也越来越多。(参与记者:孙丁、熊茂伶)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209/c1002-40176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