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4年3月3日 星期日

澳大利亚麦夸里岛附近海域发生6.7级地震

  新华社悉尼3月4日电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澳大利亚麦夸里岛附近海域悉尼时间4日3时16分(北京时间零时16分)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304/c1002-40187897.html

2024年3月2日 星期六

伊拉克北部两车相撞事故致7人死亡

新华社巴格达3月2日电(记者段敏夫 李军)伊拉克交通局2日发表声明说,该国北部萨拉赫丁省当天发生一起两车相撞事故,造成7人死亡、6人受伤。

声明说,当天,两辆汽车在萨拉赫丁省一条连接巴格达和巴士拉的公路上相撞,导致7人死亡和包括儿童在内的6人受伤,伤者已被送往附近医院接受治疗。

声明说,司机超速驾驶是这起事故的原因。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303/c1002-40187576.html

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在中国扎根,引领各地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致力于同各方一道保护全人类共同家园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挑战,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推进相关领域国际合作,为完善全球环境治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推崇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强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之作为中国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明确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并聚焦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路径、重点任务、重大政策提出了细化举措。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过去20年,我多次赴华开展生态学和乡村发展研究,见证了中国在森林保护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中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去年2月的数据显示,天然林保护工程开展以来,中国天然林面积增加3.23亿亩、蓄积增加53亿立方米;两轮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共计完成任务2.13亿亩,同时完成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3.1亿亩。上述工程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给乡村地区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我在浙江、黑龙江、四川、云南等省份进行乡村考察时了解到,得益于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的收入来源明显增多,平均收入有了提高,也更加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在中国扎根,引领各地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1972年,中国参加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第一届会议,这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重要一步。2015年,中国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与各方携手推动国际社会遵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巴黎协定》的达成作出重要贡献。2020年,中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中国作为主席国,分两个阶段举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推动达成兼具雄心和务实平衡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了新蓝图。

  中国始终强调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致力于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同合作伙伴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平台。目前,中国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利用第一大国,太阳能、风能等相关产业领先全球,为世界低碳转型注入了强大动力。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年度市场报告指出,预计到2028年,中国将占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60%。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致力于同各方一道保护全人类共同家园,为减少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作出重要贡献,为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供强大动力。

  (作者为西班牙生态专家、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03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303/c1002-40187544.html

2024年3月1日 星期五

土耳其总统呼吁外交解决巴以冲突等全球问题

新华社土耳其安塔利亚3月1日电(记者王腾飞)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1日在土耳其南部城市安塔利亚表示,应以外交手段解决巴以冲突以及其他全球问题。

埃尔多安当天出席第三届安塔利亚外交论坛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他说,要解决巴以冲突就必须要在1967年边界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独立并拥有主权与领土完整、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

埃尔多安说,土耳其所处的地区面临地区冲突、紧张局势等多重挑战,土耳其已与恐怖主义进行了40年的斗争。

本届安塔利亚外交论坛为期3天,主题是危机时期的外交,旨在为当下寻求和平解决地区动荡局势展开讨论并提供新思路,主要议题包括巴以冲突、俄乌冲突等重大国际问题。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土耳其外长菲丹等多国政要出席本届论坛。

安塔利亚论坛于2021年首次在安塔利亚举办,2023年因当年发生土耳其和叙利亚大地震而停办一年。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302/c1002-40187350.html

相向而行,共同落实好“旧金山愿景”(钟声)

  当前中美双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按照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让“旧金山愿景”成为现实,推动中美关系沿着健康稳定可持续轨道发展

  

  近一段时间,中美双方共同推进落实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开展多个领域和不同层级的对话交流,巩固了中美关系止跌企稳势头,向世界释放了积极信号。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美良性互动,认为中美两国切实采取行动,共同落实好“旧金山愿景”,有利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福祉,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同拜登总统在旧金山成功会晤,就事关中美关系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双方在政治外交、经贸金融、人文交流、全球治理、军事安全等领域达成20多项共识和成果,开辟了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为中美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这些重要共识和成果说明,中美之间有着广泛共同利益,互利共赢是中美关系的本质特征,对话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选择。

  当前中美双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按照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让“旧金山愿景”成为现实,推动中美关系沿着健康稳定可持续轨道发展。两军恢复沟通对话,经济、金融、商贸、气候行动、禁毒合作等工作组相继启动,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机制列上日程……中美双方的对话沟通受到广泛关注。

  让“旧金山愿景”成为现实,关键在于中美双方要坚持遵循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坚持相互尊重,当务之急是树立正确认知。坚持和平共处,重中之重是有效管控分歧。坚持合作共赢,压舱之石是推进互利合作。建交45年来,中美关系历经风雨,总体保持向前发展势头,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美在诸多地区热点和全球性问题上开展了有益合作,促进了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双方应以建交45周年为契机,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平等相待而不是居高临下,求同存异而不是突出分歧,切实尊重而不是损害对方核心利益,共同致力于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构建中美两国正确相处之道。这是历史演进的必然要求,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级研究学院中国研究名誉教授戴维·兰普顿认为,当前,美中关系处在动态演进之中,两国需要让这种演进朝更好而非更坏的方向发展,致力于寻找共同点。

  让“旧金山愿景”成为现实,美方应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发展,奉行积极务实的对华政策,将承诺落到实处,体现在具体行动中。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和最复杂的双边关系,要负责任地管理好中美关系,美方必须树立正确对华认知,深入思考“中美到底是对手,还是伙伴”这个根本的、管总的问题。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才是台湾问题的真正现状。试图改变这一现状的是“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的纵容支持。美方应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将不支持“台独”的表态落到实处。美方应认识到,执意把“去风险”搞成“去中国”,建“小院高墙”,搞“对华脱钩”,终将反噬自身。美方应解除对中国企业和个人的非法单边制裁,停止损害中国正当发展权益的行为。美方应停止无端滋扰盘查中国公民,多做有利于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事情。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面临多重挑战。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稳定的中美关系。中美双方应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按照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规划好下阶段两国各层级交往。双方相向而行,加强对话沟通,有机遇就积极合作,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有分歧就管控分歧,才能造福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才能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02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302/c1002-40187251.html

王小洪会见印度尼西亚国家反恐局局长里戈

  本报北京3月1日电 (记者张天培)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王小洪1日在京会见印度尼西亚国家反恐局局长里戈。

  王小洪表示,在习近平主席和佐科总统的战略引领下,中印尼关系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中方愿同印尼一道,共同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积极践行全球安全倡议,深化反恐合作机制建设、反恐能力建设合作和国际反恐事务沟通协调,拓展执法安全领域务实合作,高水平推进中印尼命运共同体建设。

  里戈表示,愿同中方加强反恐务实合作,全面提高反恐合作水平。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02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302/c1002-40187253.html

“传统与现代握手,历史与当下交融”——记驻华使节观看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题:“传统与现代握手,历史与当下交融”——记驻华使节观看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新华社记者成欣、袁睿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驻华使节专场演出2月29日晚在中央歌剧院剧场上演。包括喀麦隆、南非、尼泊尔、土耳其、黎巴嫩、希腊、基里巴斯、洪都拉斯等国驻华大使在内的近百家驻华使馆(机构)高级外交官和家属近700人出席。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循着著名画作《千里江山图》成稿的工艺轨迹,采用平行空间的叙事方式,讲述了故宫博物院一位青年研究员以“展卷人”视角“窥”见北宋著名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故事。

  900多年前,王希孟笔绘青山绿水;光阴荏苒,当代科技赋能舞台,再现千里江山梦。

  “这部舞剧太吸引人了!大气磅礴的舞姿让我领略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震撼。”约旦驻华大使胡萨姆·侯赛尼说,《只此青绿》演绎了历史与当下的交融,也让观众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光明未来。

  “这是一件非常出色的作品,是一场唯美的视觉盛宴。它触动了人类对历史的探索,对根源的探索,对艺术的探索。我非常希望《只此青绿》能到约旦演出。”侯赛尼说。

  “看完《只此青绿》后,我觉得所有的形容词都太苍白了,不足以形容它的美和震撼。它宛若行走的山水画卷,仿佛你真的融入了一幅画,这种感觉真的很特别。”荷兰驻华大使馆卫生、福利和体育参赞史明康说。

  史明康表示,荷兰也有擅长风景画的著名画家梵高、伦勃朗。好的艺术作品不仅能够打动人的情感、陶冶心灵,而且可以拉近人们彼此间的距离。希望两国未来能够开展更多类似的演出、展览等活动,进一步促进荷中艺术交流。

  在尼泊尔驻华大使比什努·施雷斯塔看来,《只此青绿》是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实践。《只此青绿》采用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跨越千年时间的鸿沟,打破画作与舞蹈的壁垒,让人感到新奇与震撼。

  “我很喜欢中国的艺术。”哥伦比亚驻华大使卡夫雷拉说,希望两国未来可以多一些文化交流。演出结束后,卡夫雷拉特意留下和主创人员交流互动。表达完自己对演出的赞许后,他迫不及待地向《只此青绿》的导演发出邀请:“希望你们到哥伦比亚表演。”

  在演出前,记者对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青年编导、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总编导周莉亚、韩真进行了独家采访。在她们看来,《只此青绿》红遍南北,背后是文化自信的自觉呈现。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作为创作者,我们充满诚意,更心怀敬畏。”韩真说,《只此青绿》是对传统文化深耕基础上的弘扬,更是中华文化生命力、当代中国人民文化自信日益增强的生动诠释。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艺工作者更要有文化自信,把真正表达中国的艺术作品带到全世界。”周莉亚说,“过去谈到文化作品走出去,可能会想着作品要怎么符合国际观众的口味,现在你会发现,我们就是我们,当讲述故事的内容和方式非常‘中国’的时候,别人就会真正地走过来了解你。”

  专场演出由外交部礼宾司、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中央歌剧院承办。据介绍,今年,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将走进新加坡、土耳其、加拿大、俄罗斯、日本等更多国家,正式开启全球巡演之旅。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301/c1002-40187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