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4年3月8日 星期五

苏丹政府就实现斋月停火提出4项要求

新华社开罗3月8日电(记者张猛)喀土穆消息:苏丹外交部8日发表声明,对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日前呼吁苏丹冲突方斋月期间停止敌对行动表示欢迎,并就实现斋月停火提出4项要求。

声明说,为使联合国秘书长的呼吁达成预期效果,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必须满足苏丹政府的4项要求,包括履行此前在沙特阿拉伯港口城市吉达谈判达成的协议所规定的义务,从杰济拉州、森纳尔州和其占据的所有城市撤出,停止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行为等。

声明表示,停战后,苏丹政府将与国内各方进行广泛协商后作出必要政治安排,以对过渡时期进行管理,然后举行大选,由人民作出选择。

古特雷斯7日在安理会苏丹问题公开会上发表讲话,呼吁苏丹冲突方在斋月期间停止敌对行动,并为苏丹人民开启一条通往持久和平之路。他说,近一年的武装冲突导致苏丹面临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超过1.4万人丧生,800多万人无家可归,约1800万人处于严重粮食不安全状态。

2023年4月15日,苏丹武装部队与苏丹快速支援部队之间爆发武装冲突。在沙特等国斡旋下,冲突双方在吉达举行谈判并多次达成短暂停火协议,但都未能有效落实执行。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309/c1002-40192244.html

首只在俄出生大熊猫“喀秋莎”与公众见面

新华社莫斯科3月8日电(记者赵冰)首只在俄罗斯出生的大熊猫“喀秋莎”8日在莫斯科动物园与公众首次见面。

3月8日,人们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排队等待观看大熊猫“喀秋莎”。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3月8日,人们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排队等待观看大熊猫“喀秋莎”。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当天一早,莫斯科动物园熊猫馆外已经排起长队,除了莫斯科本地居民外,还有从外地赶来的游客。为了能一睹“喀秋莎”的风采,他们已经等待多时。

这是3月8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拍摄的大熊猫“喀秋莎”。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这是3月8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拍摄的大熊猫“喀秋莎”。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据介绍,“喀秋莎”出生后一直和母亲“丁丁”生活在非展览区。随着“喀秋莎”越来越活跃,园方决定让她和“丁丁”进入新的、更大的室内馆舍,里面搭建了很多用于攀爬、休息的木架。

这是3月8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拍摄的大熊猫“喀秋莎”。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这是3月8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拍摄的大熊猫“喀秋莎”。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莫斯科动物园园长阿库洛娃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喀秋莎”已经6个半月了,体重16.5公斤,体长100厘米。新馆舍开放后,“喀秋莎”起初并不愿意离开原来的居所,最近越来越习惯在新馆舍里活动,夜间甚至会爬到最高的木架上睡觉。“显然,她已经准备好与我们的游客见面。”

这是3月8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拍摄的大熊猫“喀秋莎”(左)和妈妈“丁丁”。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这是3月8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拍摄的大熊猫“喀秋莎”(左)和妈妈“丁丁”。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2023年8月24日,旅俄大熊猫“丁丁”首诞幼崽,为雌性。这是在俄罗斯出生的首只大熊猫幼崽。12月2日,大熊猫幼崽出生满100天之际,莫斯科市开启为其选名的网络投票活动,莫斯科市市长索比亚宁今年1月3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经过投票,旅俄大熊猫幼崽的名字选定为“喀秋莎”。

这是3月8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拍摄的大熊猫“喀秋莎”。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这是3月8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拍摄的大熊猫“喀秋莎”。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这是3月8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拍摄的大熊猫“喀秋莎”(左)和妈妈“丁丁”。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这是3月8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拍摄的大熊猫“喀秋莎”(左)和妈妈“丁丁”。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这是3月8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拍摄的大熊猫“喀秋莎”。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这是3月8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拍摄的大熊猫“喀秋莎”。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3月8日,人们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观看大熊猫“喀秋莎”(左)和妈妈“丁丁”。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3月8日,人们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观看大熊猫“喀秋莎”(左)和妈妈“丁丁”。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309/c1002-40192083.html

国际观察|拜登国情咨文背后的美国“真相”

  新华社华盛顿3月7日电 题:拜登国情咨文背后的美国“真相”

  新华社记者许缘 邓仙来 熊茂伶

  美国总统拜登7日晚在国会发表任期内第三次国情咨文演讲,阐述执政成绩及竞选连任纲领,猛烈抨击其共和党政治对手、前总统特朗普。拜登演讲时,现场共和党人不时发出嘘声。

  拜登在演讲中细数其任内的经济成绩,阐述其外交政策主张,而现实是,美国经济现状并不乐观,外交上更是陷入困境。美国媒体分析指出,拜登此次国情咨文高度政治化,人们更可能记住其基调而不是内容。

  政治高度极化,党争色彩浓厚

  今年是美国大选年,“超级星期二”初选日前结束,拜登和特朗普俨然已分别成为民主、共和两党党内的唯一主要竞选人,二人在大选中再次交手近乎成为定局。美国媒体指出,拜登国情咨文的首要目的是宣传自己和打击特朗普。

  拜登在演讲中没有直接“点名”特朗普,而是用“我的前任”指代。拜登再提“国会山骚乱”,称叛乱者冲进国会大厦“把匕首插在美国民主的喉咙上”,指责特朗普和一些共和党人企图“掩盖真相”。

  一切争议都是美国两党攻击政治对手的武器。拜登说,他将努力推动恢复美国宪法对堕胎权的保护,而特朗普一旦上台必将推动实施全国性堕胎禁令。谈到枪支暴力问题时,拜登再次呼吁禁止销售攻击性武器和高容量弹匣、加强购枪者背景调查,并指责特朗普执政期间不作为。移民是今年美国大选的重要议题,多项民调显示,大多数美国人不认可拜登的移民和边境安全政策。对此,拜登批评共和党在国会中阻挠一项他支持的边境安全法案。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回应。他说,拜登是美国民主的威胁,将政府“武器化”以打击政治对手,其国情咨文“愤怒、极化且充满仇恨”。

  国会两党人士对拜登演讲的反应形成鲜明对比。民主党人认为拜登展现了“能量”,向美国民众传递了重要信息;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迈克·约翰逊则批评拜登的演讲党派色彩过于强烈。美国《政治报》文章说,拜登此份国情咨文高度政治化,人们更可能记住其基调而不是内容。

  拜登在演讲中淡化外界对他身体状况的担忧和质疑,演讲时情绪比平时更强烈,措辞也更尖锐。

  经济表现与数据不符

  经济向来是美国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大书特书的议题。拜登称美国经济增长强劲,失业率降至历史低点,通货膨胀率大幅下降,小企业蓬勃发展。

  然而日前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美国经济现状远不如拜登所述那样乐观。

  一是美国国内消费显现疲软迹象,经济前景尚不明朗。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美国家庭债务总额延续十余年来上升态势,增加2120亿美元至17.5万亿美元。消费者支出下降,家庭消费持续降低。

  二是失业率仍高于疫情前水平。数据显示,1月美国失业率为3.7%,较疫情前高出0.2个百分点,劳动参与率低于疫情前0.8个百分点。2月美国企业已宣布的计划裁员人数达到自2009年以来同月最高水平。

  三是通胀再次“抬头”,物价上涨压力普遍存在。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食品价格不断攀升,杂货价格在过去四年上涨了25%,超过同期19%的总体通胀率,成为拜登政府面临的持久经济挑战。

  挑动支持冲突招致民众不满

  拜登在演讲开始后不久就强调美国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的重要性,共和党议员坐席传出“胡说”的呼喊。据彭博社报道,由于拜登的援乌计划在国会中受到共和党人阻挠,白宫正在考虑动用约2亿美元的美国陆军资金为乌克兰提供支持。

  谈到巴以冲突时,拜登宣布美军将在地中海靠近加沙地带水域建立一个用于人道主义援助的临时码头,并称美国致力于促成加沙地带的短期停火。然而,在这些“善意”的表态背后,是美方源源不断向以色列提供武器。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批准了100多笔对以军售订单并已交付,其中绝大多数订单都是在未经公开辩论的情况下进行。这一政策招致广泛不满,一些民主党议员在拜登演讲时举起“停止输送炸弹”标语以示抗议。

  乌克兰危机和巴以冲突造成的人道危机,使越来越多美国人开始反思。美联社-全国民意研究中心的最新民调显示,40%的美国人希望美国在解决全球冲突中不要发挥“那么积极”的作用。

  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克里斯托弗·奇维斯评论道,拜登宣称他将推动旨在恢复美国国际形象并服务于美国人民的外交政策,但过去三年表明,这一愿景恐无法付诸实践。(参与记者:孙丁)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308/c1002-40192063.html

拜登发表国情咨文 与特朗普相互指责破坏美国民主

  新华社华盛顿3月7日电(记者颜亮)美国总统拜登7日晚在国会发表任期内第3次国情咨文演讲,阐述其政绩以及竞选连任纲领,同时花费大量篇幅攻击政治对手、前总统特朗普。

  拜登没有“点名”特朗普,而是用“我的前任”指代。他指责特朗普破坏“美国民主”、在枪支暴力问题上不作为等。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拜登是美国民主的威胁;拜登国情咨文“愤怒、极化且充满仇恨”。

  拜登演讲时,现场共和党人不时发出嘘声。目前,民主、共和两党围绕美国南部边境安全、援助乌克兰等问题分歧和缠斗激烈。

  拜登在国情咨文中“晒出”经济、民生、社会等领域“成绩单”,称通胀不断下降而工资水平不断提升。然而,美国普通民众仍受高物价困扰。多项民调显示,多数美国人不认可拜登在治理经济方面的表现,并对美国前进的方向感到不安。

  由于美国南部边境移民非法涌入情况恶化,移民和边境安全成为今年大选重要话题。拜登在演讲中指责共和党国会议员,他说,共和党人阻挠国会通过一项他支持的边境安全法案。代表共和党回击拜登的亚拉巴马州联邦参议员凯蒂·布里特则批评拜登失职,一手造成了美国南部“边境危机”。

  拜登在国情咨文中重申对乌克兰的支持,呼吁国会继续为对乌援助拨款;表示坚定支持以色列,同时呼吁以色列保护加沙地区平民。拜登称,他下令美军在地中海靠近加沙地带水域建立一个临时码头,用于接收人道主义物资。当晚,示威者在华盛顿特区举行活动,呼吁巴以停火,抗议美国政府对巴以冲突的反应和应对。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308/c1002-40192062.html

2024年3月7日 星期四

欧洲央行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

3月7日,欧洲中央银行行长拉加德(右)在德国法兰克福欧洲中央银行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讲话。欧洲中央银行7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继续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3月7日,欧洲中央银行行长拉加德(右)在德国法兰克福欧洲中央银行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讲话。欧洲中央银行7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继续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新华社法兰克福3月7日电(记者单玮怡)欧洲中央银行7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继续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

欧洲央行当天发布公告说,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借贷利率和存款机制利率将分别维持在4.50%、4.75%和4.00%不变。

公告指出,欧元区关键利率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将有助于实现2%的中期通胀目标。欧洲央行理事会将继续基于数据来设定利率水平和利率持续时间。

欧洲央行当天将欧元区2024年通胀率预期降为2.3%,2025年和2026年通胀率分别调整为2.0%和1.9%。由于短期内经济活动仍将低迷,欧洲央行认为今年经济增长将放缓,将欧元区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0.6%,2025年和2026年的增长预期分别调整为1.5%和1.6%。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308/c1002-40191290.html

欧洲人民党推举冯德莱恩竞选连任欧盟委员会主席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3月7日电(记者张改萍)欧洲人民党7日决定提名现任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为领衔候选人,代表该党参加6月的欧洲议会选举。

  欧洲人民党当日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进行了党主席的选举。作为唯一候选人,冯德莱恩赢得489张选票中的400张,以81.79%的得票率当选,获得欧洲人民党的领衔候选人提名,从而为其竞选连任欧盟委员会主席铺平了道路。

  冯德莱恩7日表示,为欧盟服务是“一生的荣幸”。她承诺致力于欧洲的和平、繁荣和安全,增强欧洲的经济竞争力,维护法治,并打击非正常移民。

  欧洲人民党大会于6日至7日在布加勒斯特召开,2000多名代表与会。除选举党主席外,大会还讨论了经济和就业、安全和国防以及代际团结和公平等议题。

  冯德莱恩现年65岁,自2019年12月起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今年2月19日,冯德莱恩所属政党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基民盟)正式支持她竞选连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基民盟是欧洲人民党的成员党,欧洲人民党是欧洲政坛影响力最大的中右翼党团。

  欧盟委员会主席人选由欧盟理事会和成员国政府首脑共同决定。按惯例,欧洲议会选举中得票率最高的党团领衔候选人将获得欧盟委员会主席提名。欧洲议会选举将于今年6月6日至9日举行。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307/c1002-40191262.html

2024年3月6日 星期三

以色列批准在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新建住房

  新华社耶路撒冷3月6日电(记者吕迎旭 张天朗)以色列民政局高级规划委员会6日批准,将在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新建3426套住房。

  以色列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当日在声明中说,这些住房分布在约旦河西岸的马阿勒阿杜明、埃弗拉特、克达尔等三个定居点内。过去一年,以色列共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批准兴建18515套定居点住房。

  另据巴勒斯坦瓦法通讯社6日报道,巴总统府发言人阿布·鲁代纳表示,巴方拒绝并谴责这一定居点扩建项目,该做法不会给任何一方带来安全,

  2月22日,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马阿勒阿杜明附近发生枪击事件,造成至少8人受伤,3名枪手被击毙。袭击发生后,以色列极右翼人士、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要求批准在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新建数千套住房,以此报复此次袭击事件。

  犹太人定居点问题是巴以和谈主要障碍之一。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占领东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此后开始在这些地区兴建犹太人定居点。巴方坚持,除非以方完全停止犹太人定居点建设,否则拒绝恢复和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307/c1002-40190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