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4年3月10日 星期日

拜登、特朗普交锋佐治亚 相互炮轰争夺“摇摆州”

  新华社华盛顿3月10日电 美国总统拜登和前总统特朗普9日各自在“摇摆州”佐治亚举行竞选集会,相互大肆攻击,拉开对决序幕,美国2024年总统选举的选战进入新阶段。

  民主党人拜登当天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对支持者说,他和共和党人特朗普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如果特朗普重返白宫,美国将充满“怨恨、复仇和报复”。此外,拜登抨击特朗普在堕胎、税收、移民等问题上的立场。

  特朗普在佐治亚州罗马市举行的集会上揪着移民和边境安全问题炮轰拜登,指责他放任移民通过非法方式从美国南部边境涌入,称拜登“犯下的罪行”永远不会得到原谅。特朗普在集会上还模仿拜登的说话和举止以示嘲讽。

  佐治亚州位于美国东南部,在2016年总统选举中被特朗普拿下。4年后,拜登赢得该州。美国选举专家和研究机构认为,佐治亚、密歇根、威斯康星、宾夕法尼亚等“摇摆州”将继续在今年大选中发挥“关键”影响力。美国《国会山报》文章写道:拜登和特朗普“对决式”访问佐治亚,开启二人“大选战斗”。

  美国十几个州和领地5日举行总统选举党内初选。在这场被称作是“超级星期二”的初选中,拜登和特朗普分别在民主党初选和共和党初选中胜出,各自扩大党内领先优势。美国媒体预计,特朗普最早可在本月12日提前锁定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拜登最早可在本月19日提前锁定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

  拜登7日发表国情咨文,他指责特朗普破坏“美国民主”、在枪支暴力问题上不作为等。当时,拜登没有“点名”特朗普,而是用“我的前任”指代。特朗普日前在社交媒体上说,拜登是美国“民主的威胁”;拜登的国情咨文“愤怒、极化且充满仇恨”。

  多项民调显示,多数美国人对于拜登和特朗普又一次在大选中相遇表示失望。弗吉尼亚州选民乔治·阿戈代尔说,这是“我经历的最差的一次选举,我们没有更好的候选人,这太糟糕了”。

  初选是美国总统选举的第一阶段。今年美国大选投票日为11月5日。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311/c1002-40193194.html

坚定做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和音)

  面对关乎人类前途命运和世界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中国外交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时代进步的一边,作出了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决断

  

  “中国的外交政策致力于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始终相信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不会改变,坚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中国从不干涉他国内政,而是在尊重别国主权的前提下,利用自己的优势助力其他国家发展”……中国全国两会期间,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并积极评价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走向。

  当前,世界格局正在深刻变革,人类社会遭遇多重挑战。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中国坚定做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面对关乎人类前途命运和世界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中国外交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时代进步的一边,作出了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决断。中国外交为促进国际团结合作采取行动,为化解各种危机挑战提供方案,彰显新时代中国日益提升的国际影响力、创新引领力、道义感召力。

  中国始终是维护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携手各方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中亚地区和中南半岛实现全覆盖,中国—非洲、中国—东盟、中国—阿拉伯、中国—拉美的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落地生根,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重要动力。中国促成沙特和伊朗历史性和解,树立了政治解决热点问题的新典范;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派出政府特使同相关各方广泛接触,为推动重启和谈、恢复和平积极作为;在巴以问题上积极劝和促谈,加大人道主义援助,推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首份决议,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中国以维护和平发展的大国担当,为变乱交织的世界增添了稳定性、确定性和正能量。

  中国始终是坚持团结合作的重要力量。中国始终致力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巩固扩大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中国积极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高水平运行,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就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重回健康发展轨道达成共识、明确方向,中欧各层级交流对话全面重启。中国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去年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中国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去年推动金砖合作机制实现历史性扩员。今年是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中国—拉共体论坛成立10周年,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于秋天在中国召开。中方将同各方一道,不断汇聚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南方力量”,共同点亮全球治理的“南方时刻”。

  中国始终是促进开放包容的重要力量。中国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顺应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要求,解决好资源全球配置造成的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失衡问题。中国强调要坚决反对逆全球化、泛安全化,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坚定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破解阻碍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结构性难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中国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投入,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中方正同各方一道开启共建“一带一路”的第二个金色十年,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的发动机、实现世界现代化的加速器。

  中国始终是主持公道正义的重要力量。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坚守正义、主持公道。中国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不移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中国强调大小国家一律平等,每个国家都在全球多极体系中有自己的位置,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国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就是要体现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就是要共同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共同坚持普遍认同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抵制少数国家垄断国际事务,要求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和正当权益,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中国将同各方一道,以更宽阔的视野、更积极的作为,担起时代责任,携手应对挑战,推动世界走向更加美好、光明的未来。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1日 18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311/c1002-40193126.html

志愿服务助力社会治理水平提升(国际视点)

  近年来,志愿服务在多国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推广。联合国有关数据显示,全球有6.5%的劳动年龄人口参与正式志愿服务,14.3%参与非正式志愿服务。越南、西班牙、埃及通过完善立法、加强管理、增加培训等方式,让志愿服务更加制度化、专业化,为志愿服务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越南——

  不断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创新

  桌上摆着一张居民身份证,青年志愿者阮俊英正拿着智能手机帮助一位老人注册电子身份证——这是今年越南多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一幕。越南首都河内市的共青团组织相关负责人朱洪明介绍,该市为参加志愿服务的青年举办了电子商务、数字技术应用等培训和研讨活动,以便他们更好地从事志愿服务。近年来,越南不断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助力青年志愿者掌握更多技能、服务他人。

  越南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由来已久,其中,胡志明市的暑假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已实施30余年。该市组织的高考接力服务、凤凰花志愿服务、红色暑假志愿服务、蓝衣家教志愿服务等项目,吸引当地大学生等青年群体的积极参与。胡志明市共青团的数据显示,30余年来,该市动员约500万人次青年参加志愿服务,新建、维修7720间爱心房屋,建设和改造870公里道路。该市志愿服务模式还向其他省市延伸,并在全国形成共青团组织搭台、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全社会共同助力的志愿服务氛围。

  为促进志愿服务规范科学开展,越南政府2021年3月出台“关于青年志愿者的规定”。根据该规定,组织方要为志愿者提供相关培训,包括进行志愿服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对于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青年,不但可以获得志愿服务证书,还能依据职业教育法、就业法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和就业等政策支持。

  越南国家主席武文赏表示,志愿服务为广大青年提供了提升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机会,让青年人在一项项志愿服务活动中获得启迪和收获。

  西班牙——

  创造便利条件扩大志愿者队伍

  “马德里志愿者”是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市政府的一个公共项目,由马德里市议会的家庭、平等和社会福利部门发起,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打开“马德里志愿者”网站主页,近期志愿活动排得满满当当:“马德里与你相伴”项目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和社区护理服务的解决方案;“儿童周”通过各类活动呼吁父母给予孩子更多关注和陪伴;“糖尿病患者健步走比赛”希望带动相关人群加强锻炼……

  西班牙2015年颁布《志愿者法》,将志愿服务定义为环保、社区、文化、体育、教育、国际、自然活动、灾难救助、医疗和社会服务十大类。在工作、生活之余参与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不少西班牙人生活的一部分。

  西班牙政府为扩大志愿者队伍提供诸多便利。各大区、红十字会、学校等机构都建立了志愿服务平台,注册和申请手续十分便捷。很多地方政府还组织专门的培训项目,为参加志愿服务的个人提供医疗、护理、信息技术等培训,让志愿服务更加专业。

  米格尔·马尔科是西班牙自然保护联盟“原生动物群及其栖息地修复组织”的一名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以来,他积极参加鸟类保护,与其他志愿者一起跑了全国很多地方,对受伤的野生鸟类进行救治护理。他还曾在荒岛上观察濒危鸟类的生存环境,为其栖息地修复提供一手资料。马尔科的志愿服务经历,感动了不少西班牙人。马尔科说,每一名志愿者都在努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希望通过我们的志愿服务,让更多人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同时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这一有意义的工作中来”。

  埃及——

  为志愿服务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持

  在埃及首都开罗市中心的尼罗河边,穆罕默德·谢赫正蹚着没过脚踝的河水,打捞被丢弃的塑料袋、瓶子和其他垃圾,脸上的汗珠在阳光下闪烁。谢赫是参加“清理尼罗河垃圾”活动的数百名志愿者之一。

  该活动由埃及非营利机构“非常尼罗河”组织发起,旨在通过垃圾收集和其他环保活动,提高民众环保意识、减少尼罗河污染。近几年,该组织发起的志愿活动,已从尼罗河收集了超过11万公斤的塑料瓶。埃及环境部官员莫娜·卡迈勒认为,志愿活动非常有效,通过在社区内开展志愿服务并发起宣传活动,可以让更多人了解环保的重要意义。

  埃及政府对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了长远规划,促进全社会形成志愿服务风尚。2019年,埃及颁布了一部规范社会工作的法律,包括对志愿服务的支持和保障。在相关法律基础上,埃及发布了“国家志愿服务指南”。2021年12月,埃及社会团结部启动制定埃及志愿服务国家战略,并通过举办研讨会和座谈会,汇集各方力量,参与志愿服务政策的制定。

  埃及政府还成立志愿服务联盟,以管理和整合现有的民间志愿机构,确保民间倡议和志愿服务项目的可持续性。2021年,埃及成立了新共和国青年联盟,专注于制定志愿服务规则、支持和实施社区发展计划。埃及社会团结部部长卡巴杰表示:“我们需要进一步传播志愿服务文化,拓宽人们对志愿服务的认识。”

  “参加志愿活动改变了我对环境的认知。”参与清理尼罗河垃圾的志愿者阿勒韦斯表示,希望通过大家的积极行动,带动更多年轻人参与志愿服务,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1日 18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311/c1002-40193127.html

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同德国外交部国务秘书会谈

中新社柏林3月10日电 3月9日,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同德国外交部国务秘书巴格尔举行会谈,就中德关系、乌克兰危机形势、和谈进程以及其他共同关心的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中国驻德使馆临时代办张军辉出席。

李辉介绍了过去一周在俄、乌以及欧洲国家间穿梭斡旋、传递信息、凝聚共识的情况,表示当前冲突对抗有进一步升级的风险,不符合包括中德在内广大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中方愿同德方一道,支持适时召开各方平等参与的和平会议,为尽快停火止战铺路搭桥。

巴格尔感谢中方为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的积极作用,赞赏李辉特代为开展穿梭外交所作努力,表示德中双方对危机当前形势、下步走向及和谈前景有不少共识,愿继续就此同中方保持沟通。(完)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311/c1002-40193066.html

2024年3月9日 星期六

美国宝尔博物馆举办大型亚洲漫画艺术展

  新华社洛杉矶3月8日电(记者谭晶晶)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宝尔博物馆8日开启亚洲漫画艺术展。据馆方介绍,这是迄今登陆北美的最大规模亚洲漫画艺术展。

  此次名为“亚洲漫画:一种艺术形态的演变”的展览汇集了亚洲2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件漫画艺术品,展品包括原创漫画、出版物、插画、动画胶片、雕塑和多媒体作品等,涵盖《西游记》《铁臂阿童木》《哆啦A梦》《名侦探柯南》等经典作品内容,时间跨度200余年。展览将持续至今年9月8日。

  宝尔博物馆董事长施刘秀枝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本次展览以时间为轴,从传统的手绘创作到时兴的数码演绎,集中展现了亚洲漫画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漫画文化对电影、动画、时尚、音乐、电子游戏等其他艺术门类的影响。希望展览为美国受众提供了解亚洲漫画艺术的窗口,帮助他们更好理解亚洲文化。

  施刘秀枝表示,宝尔博物馆正在积极与多家中国博物馆商讨合作项目,希望通过双向交流增进美中两国民众对彼此文化的了解。

  宝尔博物馆成立于1936年,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兰治县最大和历史最悠久的文化艺术博物馆,收藏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品逾10万件,被美国博物馆协会评为“美国必看博物馆之一”。该馆常设中国厅,厅内的中华五千年精品展共展出近200件涵盖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展品,是最吸引参观者的展览之一。2000年以来,宝尔博物馆先后举办了十多次中国特展。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310/c1002-40192813.html

中国经济拥有强大韧性、巨大潜力(国际论坛)

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全球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最多的技术人才,科技创新能力正不断提高,中国人民勤劳且注重教育,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中国经济拥有强大韧性、巨大潜力

当今世界正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大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十分重要。经初步核算,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展现了持续增长的韧性。2023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超过30%,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中国经济保持稳健增长,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难能可贵。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即便以相对平稳的速度增长,对世界经济也是巨大利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需要平衡考虑增长和稳定之间的关系。简单追求高速增长可能导致经济波动和结构性问题,稳定、适当的增速有助于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成功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稳健、灵活、可持续,为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这是中国的独特优势。中国的制度优势在维护经济稳定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政府可以更迅速地应对经济风险,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经济大局稳定。

当前,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正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截至2023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超过总装机的一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居世界首位。尽管很多国家都在强调绿色发展,但中国真正将绿色低碳转型落到了实处,绿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并依然有巨大增长潜力。

中国人才红利正在显现。中国有14亿多人,有超4亿人的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且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持续提高。当今世界,技术创新和服务业不断发展,劳动生产力作用更加凸显。虽然中国也面临人口老龄化等挑战,但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近9亿,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05年,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2.4亿。人口质量快速改善,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科技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中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12—2022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万亿元增加到3.0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提升到2.55%。引用排名前千分之一的世界热点论文占全球总量的41.7%,高被引论文占27.3%。中国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科技创新不仅提升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国际地位,也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当前,中国已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解决全球问题的重要贡献者。

中国技术创新和服务业不断发展,有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超50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5%。有研究显示,当前中国数字化人才总体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通过提供适应新经济形势的培训等方式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中国有望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劳动力的潜力。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保持耐心和定力。经济有起伏是发展中的常态,应该辩证看待。应对短期经济波动是成熟经济体都要经历的过程。多数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有基本共识,即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全球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最多的技术人才,科技创新能力正不断提高,中国人民勤劳且注重教育,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中国经济拥有强大韧性、巨大潜力。

(作者为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0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310/c1002-40192606.html

扎尔达里第二次当选巴基斯坦总统

  新华社伊斯兰堡3月9日电(记者蒋超)巴基斯坦9日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人民党联合主席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当选。这是扎尔达里第二次当选巴总统。

  巴基斯坦相关法律规定,巴总统由国民议会(议会下院)、参议院和4个省议会的议员通过不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获简单多数票的候选人即可当选。

  当天的选举由巴基斯坦选举委员会主持监督。根据选举委员会公布的计票结果,扎尔达里获411票,由“逊尼派团结委员会”等党派和独立议员推举的普什图民族人民党主席马哈茂德·汗·阿查克扎伊获181票,扎尔达里当选。投票开始前,伊斯兰贤哲会和伊斯兰促进会分别宣布两党全体议员弃权。

  扎尔达里当选后,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向他发去贺电。

  扎尔达里生于1955年,是巴基斯坦已故前总理贝·布托的丈夫,曾于2008年9月至2013年9月担任巴总统。

  2023年8月,时任巴基斯坦总统阿尔维批准解散国民议会,此后巴基斯坦进入看守政府期。今年2月8日,巴举行新一届国民议会选举。计票结果显示,任何政党或独立参选人集团均未单独获得过半数议席。经过协商,巴主要政党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与人民党达成一致意见,同意组建联合政府,并一致推举夏巴兹竞选新一届政府总理,推举扎尔达里竞选新一届总统。3月3日,夏巴兹在国民议会举行的新一届政府总理选举中胜出。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310/c1002-40192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