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4年4月16日 星期二

从长远和战略角度看待和发展中德关系(和音)

  世界越是动荡,双方越要提升两国关系的韧性和活力,坚持中德关系的合作主基调和发展大方向,牢牢把握中德是全方位战略伙伴这一定位

  

  4月16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此次中国之行是朔尔茨总理就任以来第二次访华,朔尔茨总理也是今年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两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习近平主席强调两国要从长远和战略角度看待和发展双边关系,携手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为新形势下推动中德关系取得更大发展、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指明了方向。

  建交半个多世纪来,中德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双方各层级、各领域交往密切。中国对德政策保持高度稳定性和连贯性,始终视德方为合作共赢的重要伙伴,支持德国在欧洲和全球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双方成功举办了两国政府磋商以及战略、财金等领域高级别对话,还将举行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相信只要中德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交流互鉴、合作共赢这一交往成功密码,两国关系必将继续行稳致远。

  今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10年来,尽管国际形势发生很大变化,但中德关系始终稳健发展,各领域合作不断巩固和深化,为两国各自发展提供了动力。历史和事实证明,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是中德关系的“必选项”、“最优解”。习近平主席强调,世界越是动荡,双方越要提升两国关系的韧性和活力,坚持中德关系的合作主基调和发展大方向,牢牢把握中德是全方位战略伙伴这一定位。朔尔茨总理表示,德方愿同中方继续加强两国关系,深化各领域双边对话与合作,推进教育、文化等领域人文交流。双方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对话沟通,有利于共同推动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中德两国深度参与对方发展并都从中受益,务实合作始终是中德关系的“底色”。中德互为最重要贸易伙伴之一,德国连续49年是中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8年是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德国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同比增长4.3%,总额达119亿欧元,创下历史新高。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德国对华投资逆势上涨,数千家德国企业和机构活跃在中国市场,再次表明中德互利合作不是“风险”,而是双方关系稳定的保障、开创未来的机遇。无论是机械制造、汽车等传统领域,还是绿色转型、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两国都有合作共赢的巨大潜力亟待挖掘。此次访华,朔尔茨总理携德国企业界代表参访了重庆、上海等地,感受中国经济发展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德方反对保护主义,支持自由贸易。中德双方坚持以市场眼光和全球视野,从经济规律出发,客观、辩证看待产能问题,多探讨合作,有助于推动两国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为世界经济复苏持续注入增量。

  中德分别是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巩固和发展中德关系的意义超越双边关系范畴,对亚欧大陆乃至整个世界都有重要影响。中德在世界多极化问题上有不少共通之处,且都支持推进全球化和国际合作。习近平主席表示,多极化本质上应该是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道路的国家之间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中德应该独立自主开展多边领域协作,推动国际社会用实际行动更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不平衡、地区冲突等全球性挑战,为世界的平衡稳定作出更多贡献。此次中德领导人在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问题上达成共识,有助于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中德之间没有根本利益冲突,彼此不构成安全威胁。中德合作对双方有利,对世界有利。双方应珍惜和传承两国关系发展的宝贵经验,不断增进理解信任,深化务实合作,为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7日 02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417/c1002-40217501.html

2024年4月15日 星期一

王毅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 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通电话。

阿卜杜拉希扬介绍了伊方对伊朗驻叙利亚使馆馆舍遇袭事件的立场,表示联合国安理会没有就此作出必要反应,伊方有权对主权受到侵犯作出自卫回应。当前地区局势十分敏感,伊方愿意保持克制,无意进一步升级局势。伊方主张在加沙立即实现停火,支持中方为推动停火、恢复地区安宁、加强地区国家合作作出的积极努力。伊方愿同中方一道,推动伊中合作进一步发展。

王毅表示,中方强烈谴责并坚决反对伊朗驻叙利亚使馆馆舍遇袭事件,认为这一事件严重违反国际法,不可接受。中方注意到伊朗表示伊方采取的行动是有限度的,是对馆舍遇袭事件行使自卫权,赞赏伊方强调不针对地区国家和周边邻国,并且重申继续奉行睦邻友好政策。相信伊朗能够把握好局势,在维护伊方主权和尊严的同时,避免局势进一步动荡。

王毅说,当前局势是加沙冲突升级的外溢效应。当务之急是尽快落实安理会第2728号决议,在加沙实现停火止战,切实保护平民,防止人道灾难进一步加剧。中方愿同伊方保持沟通,共同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中伊是全面战略伙伴,中方愿同伊方稳步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中伊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416/c1002-40216606.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中非共和国外交部关于共同推动落实三大全球倡议的联合声明(全文)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中非共和国外交部关于共同推动落实三大全球倡议的联合声明

  2024年4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王毅同来华正式访问的中非共和国外长拜波在北京举行会谈,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特别是就三大全球倡议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以下共识:

  一、在当前世界格局深刻演变、人类社会遭遇多重挑战背景下,双方应沿着两国元首共识指引的方向,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团结合作,相互支持,互利共赢,共谋发展。

  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为“全球南方”发展提供新机遇,为国际社会进步描绘新愿景。中非方愿全力支持并同中方共同推动相关倡议落实,为两国友好关系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三、双方继续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中方将继续支持中非方推动和平稳定重建进程和发展、维护主权安全、实现民族振兴的努力。中非方重申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坚定支持中国为实现国家统一所作的一切努力。双方坚定支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共同反对外部势力以任何形式干涉两国内政。

  四、全球发展倡议为推动全球发展、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发挥重要作用。中方欢迎中非方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双方将在倡议框架下持续推进农业、能源、可持续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等各领域务实合作。

  五、中非方感谢中方为中非恢复和平稳定提供宝贵支持,愿成为推动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的先行者。双方将在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防灾减灾、人员安全等领域加强合作,承诺保护本国境内对方公民及机构的安全和合法权益,共同为非洲和平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六、中非方高度赞赏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双方愿进一步增进两国人员往来并提高便利化水平,深化教育、艺术、文化等领域合作。

  七、中方坚定支持中非方成功履行中部非洲经济与货币共同体轮值主席职责。中非方愿积极推动域内国家与中方协力落实三大全球倡议,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更多丰硕成果。

  八、双方愿以中非合作论坛新一届会议为契机,加快推动落实三大全球倡议取得新进展,为推动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新贡献。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416/c1002-40216603.html

王毅同中非共和国外长拜波会谈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15日在北京同中非共和国外长拜波举行会谈。

王毅表示,中方始终视中非为好朋友、好伙伴,将一如既往支持中非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继续在联合国安理会等多边场合为中非仗义执言。愿同中非一道,不断深化两国战略互信和友好合作,朝着构建战略伙伴关系的方向共同努力。

拜波表示,中非共和国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愿同中方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进一步深化各领域友好合作。

会谈后,双方共同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中非共和国外交部关于共同推动落实三大全球倡议的联合声明》。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415/c1002-40216602.html

2024年4月14日 星期日

国际观察|“战争边缘政策”会否把中东局势推下悬崖

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 题:“战争边缘政策”会否把中东局势推下悬崖

新华社记者王卓伦 吕迎旭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14日凌晨发表声明说,向以色列目标发射了数十枚导弹和无人机,此举是针对以色列1日袭击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部门等行为。以色列军方发言人14日则说,超过300个无人机和导弹射向以色列,其中超过99%被拦截。

分析人士认为,以色列的下一步行动将对未来形势走向起到关键作用。当前以伊都在追求“战争边缘政策”,中东局势令人担忧。

首次直接冲突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声明说,此次袭击是针对以色列犯下的众多“罪行”,包括1日对伊朗驻叙利亚使馆领事部门建筑的导弹袭击。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伊朗向以色列发射的导弹中,有约一半成功击中目标。

新华社记者在耶路撒冷听到防空警报及数次巨大爆炸声,并目睹以色列防空导弹升空拦截。以色列媒体报道,耶路撒冷、贝尔谢巴和迪莫纳等多个城市14日凌晨响起巨大爆炸声。法新社报道,已有12人受伤。以国防军发言人哈加里发表声明说,大部分伊朗来袭导弹被以方拦截,以色列南部一处军事基地被“轻微破坏”。

以方官员对媒体表示,这是伊朗首次从其领土向以色列发动袭击。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执行院长牛新春指出,伊朗从本国境内直接攻击以色列本土在以前两国博弈中还未出现过,这也是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第一次出现主权国家之间的直接军事冲突,引起国际社会对中东地区局势急剧恶化的强烈担忧。

伊朗两重考量

伊朗驻叙利亚使馆1日遭袭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和总统莱希均誓言报复。但从报复的实际效果看,虽然袭击规模很大,但给以方造成的损失似乎不严重。对此,分析人士认为,这背后是伊朗既示强又克制的两重考量。

这是4月1日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拍摄的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部门建筑遭空袭的现场(手机拍摄)。新华社发(胡马姆摄)

在示强方面,伊朗使馆遭袭是主权受到侵害,还导致包括伊斯兰革命卫队高级指挥官在内的多人死亡,伊朗国内对此群情激愤。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刘中民说,伊朗报复性袭击将在很大程度上安抚国内民众和捍卫民族尊严。

伊朗被认为是中东地区“抵抗轴心”的核心。牛新春认为,伊朗选择从本土打击以色列,既是要展示能够发动远距离攻击的军事实力,也是要显示“震慑以色列”、阻止其“得寸进尺”的决心。

在克制方面,虽然伊朗此前高调誓言报复,但实际发动对以袭击却已是“炸馆”事件两周以后。而且事前媒体已经披露伊朗将在24至48小时内对以领土发动袭击,以色列也采取了要求学校停课、限制人员聚集等针对性措施。事后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也很快通过社交媒体表示,伊朗的“合法”反击目前“可被视为已经结束”。

对此,美国前负责中东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帮办迈克尔·马尔罗伊说,伊朗貌似事先已向外界透露了袭击计划,“好像有意允许(无人机和导弹)被击落”。美国智库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迈克尔·辛格评论,这是一次“行动缓慢、对外公开的”报复行动,“体现了伊朗不愿与以色列直接对抗的态度”。

球在以美一边

综合新华社记者采访和媒体报道,伊朗此次报复行动期间,还有多方力量也对以色列发动了袭击,包括也门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等。美国则帮助以色列拦截伊朗导弹和无人机,并表达了对以色列的坚定支持。

新一轮巴以冲突已持续半年,伊以两国现在又在多方参与下直接冲突,这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东局势升级的忧虑。联合国安理会14日将就此次事件举行紧急会议。沙特、埃及等中东国家呼吁冲突各方保持最大限度克制。

以方此前已严词警告伊朗,如果袭击以色列将“承担选择进一步升级局势的后果”,得到以方“同样的回应”。伊朗报复行动后,有报道援引以高官的话称,以方将做出“前所未有的反应”。分析人士认为,以色列如何回应将是影响未来局势走向的关键。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丁隆认为,以色列不会善罢甘休,但其反击的规模和力度有待观察。刘中民认为,在让冲突进一步升级还是保持可控的选项中,以色列选择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美国对以色列支持到何种地步也很重要。美国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总裁伊恩·布雷默认为,冲突未来走向将取决于拜登政府能否说服以色列不对伊朗境内目标实施直接军事打击。丁隆表示,以方希望把美国“拉下水”,但拜登政府在大选年或不愿和伊朗发生正面冲突,下一步地区局势大规模升级可能性较低。

中东地区历史上曾有过5次中东战争,给本地区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牛新春指出,近几十年来以色列没有再和周边主权国家发生过战争。虽然包括以色列、美国、伊朗在内的相关国家都不希望当前冲突升级成主权国家间的大规模战争,但各方都在采取“战争边缘政策”,即利用对方不希望战争的心理搞战争威胁或发动准战争行为,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这种做法很危险,一旦发生误判就可能导致形势失控。 (参与记者:刘赞、宋盈、刘品然、沙达提、程帅朋、冀泽、王尚、段敏夫、何奕萍、谢昊、邓仙来)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415/c1002-40216053.html

伊朗外长:伊朗仅针对以色列军事地点进行了“有限”打击

新华社德黑兰4月14日电(记者沙达提)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14日表示,伊朗仅针对以色列军事地点进行了“有限”打击。

阿卜杜拉希扬14日在首都德黑兰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伊朗对以色列的报复性打击范围“有限”,没有针对任何非军事目标。伊朗武装部队袭击了以军一个驻扎F-35战机的军事基地,本月初对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部门建筑的袭击是从这里发起的。伊朗此次行动目标还包括以色列的情报中心,该情报中心过去六个月来一直被用来指挥所有行动,包括最近针对伊驻叙使馆的袭击。

阿卜杜拉希扬说,伊朗已通知美国拥有军事基地的地区国家,伊朗此次“合法”行动的唯一目的是惩罚以色列侵犯伊朗外交设施的行为,伊朗不寻求以该地区的美国基地或军事人员为目标。

阿卜杜拉希扬当天还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伊朗在行动前约72小时通知了邻国和地区国家。伊朗的行动是“合法的防御”。

另据叙利亚通讯社报道,叙利亚外长梅克达德14日在与阿卜杜拉希扬通电话时表示,伊朗对以色列的回应属于合法自卫权,是“适当的”。梅克达德再次批评以色列不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

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部门建筑4月1日遭导弹袭击,造成至少13人死亡。伊朗和叙利亚说袭击由以色列发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14日凌晨发表声明,宣布向以色列目标发射了数十枚导弹和无人机。以色列军方发言人14日则说,超过300个无人机和导弹射向以色列,其中“99%”被拦截。(参与记者:冀泽、程帅朋)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415/c1002-40215896.html

2024年4月13日 星期六

以色列宣布未来48小时全国学校停课

  新华社耶路撒冷4月13日电(记者吕迎旭 王卓伦)以色列13日晚发布安全警告,要求以色列全国各地的学校在未来48小时停止教学活动。

  安全警告说,13日23时至15日23时期间禁止全国所有学校开展教学活动,不允许举办任何超过1000人的聚集活动;将关闭靠近加沙地带的城镇以及与黎巴嫩边境地区的公共海滩;在靠近加沙地带的边境地区不允许举办超过100人的聚集活动;在与黎巴嫩的边境地区,仅允许举行不超过30人的室外聚集活动。

  以色列军方发言人哈加里13日早些时候在声明中说,以色列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已做好保护以色列免受伊朗进一步“侵略”的准备。他警告说,伊朗“将承担选择进一步升级局势的后果”。

  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领事部门建筑4月1日遭导弹袭击,造成至少13人死亡。伊朗和叙利亚说袭击由以色列发动,伊朗领导人坚称要发起报复打击。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414/c1002-40215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