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4年5月18日 星期六

“匈中互利务实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

  “自2007年第一次访问中国以来,我一共去过中国15次,走访过中国的很多城市。我参观过北京的故宫、看过陕西西安的兵马俑,还在上海度过愉快假期……这些经历都是美好的回忆。”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匈牙利匈中经济商会会长佩特·埃尔诺对中国的喜爱溢于言表。

  “过去1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提升。每次去中国,城市的发展变化、经济的活力和繁荣、民众的精神面貌都让我惊喜。”佩特分享了让他记忆深刻的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我在北京的机场搭乘飞机,一名说着流利英语的中国年轻人热心地告诉我如何使用移动支付软件在自动售货机上买水。像他一样的许多中国民众友好善良、乐于助人,让我至今难以忘记。”

  佩特表示,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对全球经济至关重要,中国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互惠互利的经济伙伴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为包括匈牙利在内的欧洲各国企业提供了更多新的合作机遇。相信未来中国经济的潜力和活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佩特说。

  今年是中匈建交75周年。两国领导人日前共同宣布,将中匈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佩特表示,一直以来,匈中两国彼此支持、互惠互利,匈中务实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设立人民币清算行,开展绿色能源合作,中欧班列加强互联互通,匈塞铁路匈牙利段全面进入铺轨施工阶段……随着匈牙利‘向东开放’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对接,两国在电子商务、金融、绿色发展、物流等领域密切合作。”佩特表示,“两国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入、亮点纷呈,匈中关系成为互利务实合作的典范。”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匈牙利最大外资来源国和欧盟外最大贸易伙伴。匈中经济商会与中方伙伴共同致力于拓展匈中双边贸易,促进双边经济合作。“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匈牙利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中国企业赴匈投资,为匈牙利的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双边合作注入了信心和动力。同时,匈牙利企业也积极赴华寻找商机,开拓中国市场。”佩特说。

  佩特表示:“匈中互利务实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大大小小的合作项目让匈中两国人民有了更多的交流和了解,增进了彼此的理解和友谊,让民众收获了切切实实的好处。我相信,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和两国人民共同努力下,匈中两国将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人民友谊将更加深厚。”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9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519/c1002-40238635.html

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会见王毅

新华社杜尚别5月18日电 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18日在杜尚别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

王毅首先转达习近平主席对拉赫蒙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王毅说,去年5月,总统先生赴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构建世代友好、休戚与共、互利共赢的中塔命运共同体,为双边关系发展明确了奋斗目标,向两国人民和世界发出了积极信号。中方将继续坚定支持塔方走符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塔内政。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将永远是塔吉克斯坦值得信赖的朋友和伙伴。

拉赫蒙请王毅转达对习近平主席的诚挚问候。拉赫蒙说,推进对华关系是塔吉克斯坦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塔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定不移,认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希望同中方密切高层交往,加强经贸、能源、矿产、交通、农业、绿色工业、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共同打击“三股势力”,不断拓展和强化塔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塔方愿同中方在多边平台密切协调、相互支持。

王毅表示,中方积极支持总统先生提出的能源、交通、农业、工业化四大发展战略,重视塔方合作需求,致力于拓展新兴产业合作,帮助塔方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愿同塔方深化安全合作,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访问期间,王毅还将同塔吉克斯坦外长穆赫里丁举行会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519/c1002-40238615.html

2024年5月17日 星期五

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持续走深走实(环球热点)

  图为在泰国春蓬府一家榴莲工厂内,工作人员在查看采摘下来的榴莲。
  新华社记者 王 腾摄

  农业关乎国计民生,历来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要领域。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相关机构开展密切合作,在老挝、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缅甸建设了5个境外农业试验站,推动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持续走深走实,惠及各国民众。

  

  越来越多东盟国家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海吉星农产品国际物流中心,不少商家挂起印有“泰国榴莲”“越南榴莲”等字样的招牌,吸引众多采购商光顾。市场内一家商铺的经营者介绍,近期正值榴莲的销售旺季,大家购买的热情很高。同时,随着大量榴莲陆续上市,榴莲价格呈现“下探”趋势,而这与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

  过去,产自东盟国家的热带水果受限于运输、仓储等条件,难以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如今,随着中国与东盟之间建立起便捷的跨境物流体系,不仅是热带水果,各类来自东盟国家的农产品都正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消费者的餐桌上。同时,脐橙、月柿、李子等产自中国的水果也不断扩大对东盟的出口,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热销。

  这一幅幅农产品贸易往来的火热景象,为中国和东盟农业合作写下生动注脚。农业是中国—东盟合作的重点领域。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中国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继续增长,规模达6.41万亿元,双方继续互为对方最大贸易伙伴。

  中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农产品主要贸易对象前10名中有3个是东盟国家,分别为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2023年泰国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总额达178.88亿美元,贸易总量超1471万吨。

  目前,东盟是中国第一大农产品贸易伙伴和最重要的农业投资目的地之一,中国也是多个东盟国家农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除了农产品贸易之外,中国和东盟还在农业技术、减贫和乡村建设等领域建立广泛合作,取得系列成果。

  “2023年是中国—东盟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合作年。中国和东盟致力于落实好《中国—东盟粮食安全合作联合声明》,成功举办一系列活动,如第七届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第四届中国(广西)—东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研讨会等,一大批农业技术示范项目深入推进。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和东盟对农业合作的高度重视。”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刘阿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农业合作聚焦多个领域:一是农产品贸易,二是农业科技投资,三是农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减贫和乡村建设经验分享。

  RCEP红利持续释放,为双方合作注入动力

  一些分析认为,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如火如荼,主要得益于双方政策对接和各类自贸协定的签署。截至目前,中国和东盟已签署40多份双边农业合作协议,建立了8个双边农业合作机制,实施了300多个农业技术合作项目,涵盖农作物种植、动物疫病防控、果蔬标准化生产等多个领域。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大大降低了贸易成本,开拓了出口市场,促进了区域经贸合作,更为中国和东盟农业合作注入澎湃动力。

  2023年,中国与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RCEP成员国贸易额达12.6万亿元,其中农产品贸易表现亮眼,前11个月仅从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的鲜榴莲进口总额就达466.1亿元,是协议生效前2021年的1.7倍。

  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也在稳步推进。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近日在印尼雅加达东盟秘书处出席第30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后表示,力争年内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打造稳定畅通的区域产供链。

  “近两年,中国和东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以及农业服务贸易都因RCEP生效而获得巨大动力。”刘阿明分析称,此外,还有多方面因素推动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走深走实:“首先,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势头强劲,双方互信不断加深,合作渠道日益畅通,中国不断开放的、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为东盟农产品提供了重要的出口市场;其次,中国和东盟国家农业发展各有优势、各具特色,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东盟国家希望在农业技术、农业发展理念等方面与中国加强交流与合作;第三,中国与东盟地缘相近,有助于降低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以及增进双方农业技术交流;第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为双方农业合作提供更多便利。”

  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自2021年通车以来,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开辟了一条全新线路,大大缩短了中国市场与东盟国家产地的距离,有力带动地区经贸往来。据测算,通过铁铁、铁公联运,新线路比传统海运缩短近20天。作为泛亚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还有望借此加强与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铁路联通。

  泰国媒体报道称,得益于RCEP生效和中老铁路等开通,新鲜的泰国水果只需几天就可以到达中国。

  老挝农业与林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老铁路开通,将使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往来更加便利高效。相信东盟通过与中国在农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可以较好应对各项挑战,并创造新的机遇。

  数字农业、绿色农业成为合作新赛道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数字农业日益成为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新赛道。一方面,借助数字农业技术,东盟国家农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竞争力越来越强;另一方面,依托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商,马来西亚的咖啡、菲律宾的凤梨、缅甸的特色小吃等在中国电商平台上“走红”。

  “农业产业数字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字技术可以在培育良种、农产品仓储物流及跨境电商等诸多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引入数字技术和智慧农业,实现中国和东盟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同频共振,这将是中国和东盟未来大有可为的合作方向。”刘阿明说。

  马来西亚农业及粮食安全部部长沙布表示,中国在推动农业生产和科技进步方面有许多有益经验,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与中国不断扩大农产品贸易、深化农业科技合作,将为东盟国家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关于推动中国与东盟在智慧农业、数字乡村领域的合作,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在2023年举办的中国—东盟数字农业论坛上建议,一是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展智慧农业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二是推进数字农业产业化合作,围绕中国与东盟国家特色农产品打造“链通数融”的特色产业链;三是加大数字农业人才队伍培养力度,鼓励和引导各类主体积极参与数字农业合作,支持鼓励青年创新创业,激发数字农业发展原动力。

  此外,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也是中国和东盟在农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2023年发布的《中国—东盟关于深化农业合作的联合声明》提出,促进绿色循环低碳有韧性的农业发展。因地制宜推广绿色有韧性的农业生产技术和低碳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绿色农产品贸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绿色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共同提升本区域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竞争力。

  如今,一批批中国农技专家与东盟国家当地农民、农技工作者正携手努力,为推进农业绿色和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据报道,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相关机构开展密切合作,在老挝、越南、柬埔寨、印尼、缅甸建设了5个境外农业试验站,共筛选试种蔬菜、水稻等优新品种750多个,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超过400万亩,为项目所在国培训农业技术人员1000多人次。

  “今后,伴随RCEP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区域原产地累积规则的利用以及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中国和东盟的农业合作将在做好存量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各自优势,共享资源和技术,不断拓展在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等新领域的合作,提升本地区农业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水平。”刘阿明说。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518/c1002-40238313.html

塞尔维亚总理:铁杆友谊奠定新时代塞中命运共同体基础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5月17日电(记者石中玉)塞尔维亚总理武切维奇17日说,塞尔维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塞中铁杆友谊是两国共建新时代塞中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由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一带一路”研究所和北京交通大学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智库论坛当天在塞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武切维奇在出席论坛致辞时表示,塞尔维亚是首批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之一,也有明确的计划继续致力于平等合作。他说,在两国领导人的引领下,两国近期签署或达成一致28份合作文件,内容涵盖各个领域,对于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

  塞尔维亚建设、交通和基础设施部长韦西奇在致辞中强调中国在塞尔维亚基础设施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特别是在公路和铁路项目方面。他表示,这些项目为塞尔维亚的经济增长带来巨大潜力。

  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李明表示,在共建“一带一路”实践中,中塞两国合作堪称典范,这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尤为突出。我们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塞修建了一座座桥梁,一条条公路、铁路,不仅为塞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塞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也进一步连接巴尔干半岛和欧洲大陆,促进沿线国家联动发展,为地区经济融合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本届智库论坛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与发展,吸引来自超过20个国家的官员、专家、中资企业代表和学术机构代表参会,探讨话题涉及地缘政治动态与区域合作、“一带一路”倡议的第一个十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可持续联合发展等。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518/c1002-40238307.html

俄罗斯总统普京到访哈工大:希望俄中两国青年加强交流

  新华社哈尔滨5月17日电(记者杨思琪、王君宝)俄罗斯总统普京17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发表演讲,并就教育科技合作、文化交流互鉴、青年成长发展等与师生交流互动。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教育合作一直是两国合作的重要领域。哈工大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等多所俄罗斯知名高校开展科教合作。

  “俄中两国高等院校间的合作,为两国青年提供了优质的学习机会,也加深了两国人民对彼此的了解。”普京说,俄方愿同中方继续加强合作,为两国青年提供更多交流学习的平台。

  普京表示,俄罗斯约有9万名大中小学生学习中文,中国也有很多人学习俄语。随着俄中两国合作领域越来越广、水平越来越高,需要越来越多既懂两国语言、又精通专业领域的人才。

  谈及兴趣爱好,普京鼓励青年学生多读书,学会欣赏音乐,养成每天运动的习惯。他表示,俄中都是体育大国,未来可以在体育领域开展更多合作。

  普京于17日凌晨抵达哈尔滨。当天,他还出席了第八届中俄博览会开幕式,并向哈尔滨市苏军烈士纪念碑献花。(参与采写:何山、王松)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517/c1002-40238304.html

2024年5月16日 星期四

第十届法国中国电影节盛大开幕

人民网巴黎5月14日电 (记者何蒨)5月13日,由中国国家电影局和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CCTV-6电影频道、中国电影资料馆、法国百代电影集团承办,法国国家电影与动画中心、法国电影联盟与法国曹操出行等机构协办的第十届法国中国电影节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和百代歌剧院影院隆重开幕。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使陈力、中国国家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及法国中国电影节中方主席刘红革、法国百代电影公司总裁及法国中国电影节法方主席阿尔达万·萨法伊(Ardavan Safaee)、法国国家电影与动画中心代表及双边关系顾问朱丽安·伊赞诺(Julien Ezanno)、法国电影联盟驻中国总代表伊莎贝拉·格拉尚(Isabelle Glachant)、法国文化部文化事务总监卡特琳娜·若戈莉(Catherine Ruggeri)、国家电影专资办主任杨武军、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副主任马佳、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张旭霞参加开幕仪式。

图1:中法嘉宾宣布本届电影节正式开启(图片:人民网)

中法嘉宾宣布本届电影节正式开启。人民网记者 何蒨摄

出席此次影展的特邀导演及演员嘉宾包括中国演员、导演兼第十届法国中国电影节推广大使黄渤,法国导演兼第十届法国中国电影节推广大使安妮·芳婷(Anne Fontaine),法国著名演员拉斐尔·佩尔索纳(Raphael Personnaz),《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导演乌尔善、制片人罗珊珊、主演费翔、侯雯元,《人生大事》导演刘江江,《康熙与路易十四》导演吉尔·汤姆逊(Gilles Thompson),中法合拍电影《夜莺》导演菲利普·米勒(philippe Muyl),中法合拍电影《狼图腾》导演约翰·阿诺(Jean-Jacques Annaud)等,共计400余名中法电影人、影视明星和嘉宾出席了开幕酒会和电影节开幕典礼。

媒体云集、星光灿烂

下午16时,电影节组委会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古典楼举行媒体见面会。刘红革和阿尔达万·萨法伊携安妮·芳婷、拉斐尔·佩尔索纳以及参与本次电影节展映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康熙与路易十四》、《人生大事》三部电影的主创人员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刘红革向记者介绍了本届电影节的整体情况。他指出:“法国中国电影节旨在搭建中法电影人交流合作与对话的平台,让更多法国观众观赏到最新上映的优秀中国电影作品,全面了解中国当代电影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讲好中国故事,真实全面立体展示中国。”

萨法伊畅谈了对电影节的愿景,他表示:“中国电影市场的惊人表现反映了中国观众对电影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及为满足这一需求所作出的巨大努力。我希望这种热情能够超越国界,也相信这些电影在法国影院里能收获同样的追捧,这也正是本届电影节的目标所在。”

展映电影主创团队的分享同样让记者们惊喜不断,乌尔善、黄渤、费翔、侯雯元、刘江江、后期编导张蠡、制片人董培雯等主创团队从幕后花絮到创作灵感,与中法媒体深入交流互动。乌尔善、黄渤、费翔和刘江江等都受到中法媒体的广泛关注。

图2:《封神》剧组接受记者采访(图片:人民网)

《封神》剧组接受记者采访。人民网记者 何蒨摄

费翔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谈到《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英文字幕来自他的翻译,他强调:“字幕太重要了,我刚刚做了北京电影节的评委,看到的电影都不是我懂的语言,但我能完全理解里面的人物和故事,靠得都是一行一行的字幕,所以我真心希望中国电影越来越重视字幕的翻译,这样才能把好的中国电影故事传播出去。好莱坞在上世纪30、40年代翻译了很多电影,传播到全世界,有很多专业部门在做这些工作,做的非常到位。”

踏红毯、话合作

本届电影节是自2011年创办以来,首次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本部举办开幕典礼。第十届法国中国电影节与富丽典雅的古典楼、世界文化遗产“塞纳河”相映争辉。中法两国的明星和影视界、文化界嘉宾陆续到场,经由红毯赴电影节绚丽的主视觉签名墙前签名、合影留念。

刘红革在致辞中指出:“本届法国中国电影节暌违四年重磅回归,是向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的献礼,具有极其特殊的意义。电影在推动中法人文交流文明互鉴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丰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中法相知相通发挥了独特作用,相信中法电影合作会在下一个甲子硕果累累,‘双向奔赴’。”

萨法伊在致辞中展望了与中国合作拍片的前景,他表示:“此次与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合作举办中国电影节,已经成为该集团的传统和战略,也希望在加强与中国技术合作、联合制片和新片发行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法国电影与动画中心代表、双边事务顾问于连·艾佐诺代表该中心主席吉尔·佩里松(Gilles Pélisson)发表致辞,他指出:“中国电影在法国广受欢迎,虽然许多中国电影未能在法国院线大量发行,但法国中国电影节填补了这一缺憾,10部影片连续在10个法国城市的放映,一定能让中国电影真正走进法国人的生活。”

毛羽在致辞中表示:“中法两国电影界有着非常良好的交流合作传统,很多中国电影从法国开始走向世界。即将开幕的戛纳电影节,不仅有多部中国电影入围参赛参展,而且有更多的中国电影人将前来参加盛会。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中法两国电影各具特色,美美与共。中国电影自1905年诞生以来,其现实主义风格逐渐成为展示中国社会发展变化、展现中国人民精神风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深受中国观众喜闻乐见。作为中法电影交流的标志性品牌活动,法国中国电影节已成为法国观众全面、真实、立体了解中国的窗口。”

在开幕盛典上,毛羽和刘红革向安妮·芳婷和黄渤颁发“中法电影推广大使”奖杯。安妮·芳婷曾多次担任法国中国电影节的形象大使,她表示非常荣幸再次参与法国中国电影节这一文化交流盛事,并看到中法电影正在互相影响、互相借鉴。黄渤提及自己和法国十余年来的不解之缘,期待能够与法国艺术家进行更广泛的合作,扮演好自己作为中法文化摆渡人的角色。中法嘉宾在酒会上就电影创作、电影产业发展和中法合作前景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重磅首映:中国影片星耀巴黎

在百代歌剧院影院(Pathé Opéra Premier),中法嘉宾共同观赏了开幕大片《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放映前,观众一同观看本届电影节的宣传片和启动视频、一起见证中法方嘉宾共同按下拍板器,宣布本届电影节正式开启。《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导演乌尔善率演员黄渤、费翔、侯雯元和制片人罗珊珊主创团队与公众见面互动,不少公众踊跃提问。该片以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封神演义》为创作蓝本,影片折射了中国古老的文化底蕴,创新展示了中国电影业高超的特效制作技术,令中法嘉宾感受视觉盛宴。

影片结束后,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许多观众在看完片尾“彩蛋”后仍然依依不舍,围绕着明星们进行交流。

本届电影节组委会在策划、排片、宣传推广等方面精心筹备,不仅有《飞驰人生2》、《热辣滚烫》等热门电影,还有纪录片《康熙与路易十四》、动画片《长安三万里》、科幻片《流浪地球2》、爱情喜剧《爱情神话》、神话史诗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体育电影《热烈》以及故事片《人生大事》、《奇迹·笨小孩》,呈现出中国电影的多彩风貌,为法国观众了解原汁原味的中国社会打开了一扇窗。

未来一个月内,巴黎、里昂、马赛、斯特拉斯堡、布雷斯特、敦刻尔克、戛纳、阿莱斯、普罗旺斯地区萨隆九座法国本土城市以及位于印度洋的海外留尼汪省圣但尼市共10座城市的13家影院将集中展映法国中国电影节的十部影片。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515/c1002-40236215.html

王毅将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外长会议并访问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

  本报北京5月16日电 (记者李安琪)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6日宣布:应哈萨克斯坦副总理兼外长努尔特列乌、塔吉克斯坦外长穆赫里丁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将于5月18日至21日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并对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进行正式访问。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7日 02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517/c1002-40237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