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4年6月9日 星期日

中国新能源汽车热销巴西市场

  近年来,中国品牌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日益受到巴西消费者青睐,销量快速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巴西市场的热销,不仅展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强大实力和创新能力,也助力巴西交通行业能源转型及可持续发展。

  中国汽车受到消费者青睐

  近期,在巴西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等城市,比亚迪、长城等中国品牌汽车销售店陆续开张。在多个大型商场里,中国品牌汽车设置展台,吸引不少当地消费者参观并试乘体验。

  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对外贸易秘书处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对巴西乘用车出口额增长372.4%,总额达7.62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根据巴西全国机动车辆制造商协会的数据,2023年全年,巴西从中国进口乘用车数量增长至约4.2万辆,总额为10.86亿美元。

  巴西全国机动车辆分销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巴西乘用车销量最高的20个品牌中,来自中国的奇瑞、比亚迪和长城占据了3席。巴西媒体报道称,2023年榜单的亮点是中国品牌汽车在巴西的市场份额明显提升。

  巴西中国企业家委员会内容与研究部主任图里奥·卡列罗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汽车销量中保持领先,其产品不仅限于“中国制造”,还包括“中国设计”。中国产品质量得到认可,中国汽车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也符合巴西能源转型的需求。

  巴西瓦加斯基金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利娅·瓦尔斯认为,与10多年前相比,中国品牌汽车更先进,更具市场竞争力。

  助力巴西汽车行业提高竞争力

  近日,比亚迪位于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的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正式开工。该项目将由3座工厂组成,分别为一座主营电动客车和卡车底盘的生产工厂、一座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产工厂以及一座磷酸铁锂电池材料加工工厂。预计2025年投产后,该项目新能源乘用车年产能约15万辆。巴伊亚州州长罗德里格斯表示,该项目将推动当地发展、提高生产力、增加就业机会,使巴伊亚州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协同推进。

  在圣保罗州,长城汽车正按照全球智慧工厂的标准对伊拉塞马波利斯工厂进行升级改造,加速推进工厂正式投产的工作。该工厂将成为巴西首个专门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工厂,也将作为长城汽车的全球第四大生产基地辐射整个拉美地区。“巴西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在电动汽车领域。”长城汽车巴西销售和网络开发总监亚历山大·奥利维拉表示,工厂投产后将进一步促进长城汽车在巴西的销售,“长城将继续完善售后及客户服务,预计在巴西的经销商数量将从去年的70个增加到今年的超120个。”

  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秘书塔蒂亚娜·普拉泽雷斯表示,中国车企在向巴西出口汽车的同时,也在当地投资生产,不断开拓市场、树立品牌。巴西中国企业家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对巴西投资总额中汽车行业占28%。

  巴西全国汽车制造商协会主席马尔西奥·莱特表示,巴西汽车行业对中国汽车制造商进入巴西持乐观态度,这将让巴西以更低成本增加新能源车辆的供应。巴西中国商贸文化发展合作协会会长马里奥·埃斯特雷拉表示,来自中国汽车制造商的投资主要用于工厂建设、生产线现代化改造以及新技术研发等,在创造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吸引了零部件供应商前来投资,提振了当地经济发展。巴中企业间合作有利于专业知识交流与行业创新,助力巴西汽车行业提高竞争力。

  为巴西普及电动汽车注入更多动力

  近年来,巴西电动汽车销量快速增长。业界专家预测,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巴西汽车保有量的10%。中国品牌电动汽车在促进巴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巴西能源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巴西电动汽车协会数据显示,在2023年全年销售的近9.4万辆电动汽车中,长城哈弗H6销量位居第二位,比亚迪、奇瑞等多款汽车销量也名列前茅。在2023年销量最高的15款纯电动汽车车型中,比亚迪海豚销量名列榜首,比亚迪、长城和江淮等中国品牌共6款车型上榜。有巴西媒体表示,来自中国的车企在巴西不断推出新款电动车型,将为巴西电动汽车普及注入更多动力。

  比亚迪巴西分公司位于亚马孙州马瑙斯的电池工厂,专注于组装磷酸铁锂电池组,为电动大巴车提供动力,推动当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减少碳排放和环境保护作出贡献。去年,长城汽车与圣保罗州政府签署了“氢能合作开发备忘录”,共同推动氢动力交通运输可行性研究。

  巴西外贸商会联合会主席阿代尔·卡尔内罗向本报记者表示,交通领域的电动化是未来趋势。中国汽车在巴西销量增长的关键,是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的认可。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经济与国际研究所主任马科斯·皮雷斯表示,在巴西,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推进混合动力及纯电动汽车的本土生产,中国企业还通过促进公共汽车和乘用车的电气化,推动拉美多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巴西副总统阿尔克明表示,中国先进的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发展技术代表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方向,不仅带动城市发展,更推动了巴西工业现代化。

  (本报里约热内卢电)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0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610/c1002-40253503.html

2024年6月8日 星期六

多国外交官在敦煌感悟丝路精神畅谈文明交流互鉴

  新华社兰州6月8日电(记者张文静、程楠、文静)“丝路精神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驻华使节对话会7日晚在甘肃省敦煌市举办。22国30名驻华使节和高级别外交官和中国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就“丝路精神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主题共同探讨。

  约旦驻华大使胡萨姆·侯赛尼认为,像今天这样,各国外交官坐在一起互相学习和交流,能够进一步促进彼此友谊、加强合作,这是丝路精神的具象化。“不同国家的互鉴是一个国家进步的重要原因。我们既要看到不同国家的优势和长处,也要发现自己文明的一些痛点,这样历史和文化才能够互相得到承认和借鉴。”

  敦煌是镶嵌在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节点。正是在这片土地上,不同文明相互交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和历史遗产。

  多位外交官和中国专家学者认为,在拥有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的敦煌探讨文明交流互鉴很有意义。

  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介绍,敦煌文化上千年历史,生动地说明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今天,我们研究敦煌文化的价值,必将对于当前中国与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局长李立表示,借助这次机会,驻华使节和高级别外交官沉浸式体验了敦煌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这样的经历丰富了他们对敦煌文化的认识,加深了他们对丝路精神的了解。

  新华通讯社副社长袁炳忠认为,长期以来,参加活动的驻华使节和高级外交官为丝路人文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朋友为共建“一带一路”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进一步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让丝路精神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据介绍,本次对话会由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新华社研究院、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新华社甘肃分社等单位主办,是于6月5日至8日举办的“让世界走进河西走廊——外交官看中国甘肃行”活动的重要部分。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609/c1002-40253184.html

命运与共行大道 胸怀天下向未来(大使随笔·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错综交织,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世界经济复苏道阻且长。与此同时,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面对共同挑战,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只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一条出路。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以宽广战略视野、卓越政治智慧和强烈使命担当,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供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努力目标,以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为实现路径,以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普遍遵循,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支撑,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战略引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连续7年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多次写入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决议或宣言。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高远宏大的世界观、秩序观、价值观,顺应了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指明了世界文明进步的方向。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从理念主张发展为科学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前进的光辉旗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坚定不移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热点问题的斡旋者,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携手志同道合国家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俄罗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伙伴。去年3月,习近平主席再次当选国家主席后选择俄罗斯作为首访国家。今年5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开启新任期后将中国作为首访国家。这充分体现中俄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两国元首共同签署并发表的联合声明强调,中方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系列全球倡议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中俄关系发展秉持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理念,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影响的准则,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成功走出一条大国战略互信、邻里友好的相处之道,树立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持续注入稳定性、正能量。

  今年俄罗斯担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年内中方将接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作为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同路人,中俄将相互支持彼此主席国工作,点亮全球治理的“南方时刻”。双方还将以纪念两国建交75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战略协作,携手发展振兴,共同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应对全球挑战、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为中国驻俄罗斯大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9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609/c1002-40253206.html

2024年6月7日 星期五

中国援助科摩罗莫埃利岛公路项目正式竣工

  新华社塔那那利佛6月7日电(记者凌馨)莫罗尼消息:中国援助科摩罗莫埃利岛公路项目7日在科摩罗尼欧马希瓦市正式竣工。

  在当天举行的竣工典礼上,科摩罗总统阿扎利向中国政府表达诚挚谢意。他说,通过对基础设施的修复和扩建,使之能够持续支撑经济运行,是科摩罗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崛起的必要条件。作为科摩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中国援科莫埃利岛公路项目不仅将满足当地交通发展的新需求,改善莫埃利岛南部和东部交通不便的问题,还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宝贵支持。

  中国驻科摩罗大使郭志军在典礼上表示,中国援科摩罗莫埃利岛公路项目是一条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的公路。这是一条友谊之路,承载着中科两国人民之间深厚的友谊;这是一条合作之路,是中科两国政府共同合作、精诚努力的结果;这是一条发展之路,希望通过这条公路为科摩罗莫埃利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助力;这是一条幸福之路,希望这条公路能给莫埃利岛居民带来幸福。

  莫埃利岛是科摩罗群岛之一。莫埃利岛公路项目全长18公里,连接瓦纳尼市和尼欧马希瓦市,是环岛公路的重要一段。项目由中国节能下属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608/c1002-40252911.html

2024年6月6日 星期四

王小洪同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马约卡斯视频通话

  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记者邵艺博)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王小洪6日应约同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马约卡斯视频通话。

  王小洪表示,双方应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坚持相互尊重、管控分歧、互利合作,继续在禁毒、非法移民遣返、打击跨国犯罪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动执法合作取得更多务实成果。美方应高度重视中方关切,以实际行动体现应有诚意,为双方合作注入正能量。

  双方同意就禁毒和执法合作问题继续保持沟通。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606/c1002-40252057.html

王毅同古巴国家主席特使、外交部长罗德里格斯会谈

  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6日在北京同古巴国家主席特使、外交部长罗德里格斯举行会谈。

  王毅说,中方高度评价古巴坚持真理、不畏强权,支持中方正当立场。中方坚定支持古巴捍卫国家主权、反对外来干涉,坚决反对美国对古无理封锁,愿同古方共同落实两国元首共识,发展好两党两国特殊友好关系,为促进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罗德里格斯表示,衷心感谢中方为古巴反抗美国无理封锁干涉、克服经济运行暂时困难给予的有力支持,将毫不动摇坚持古中友好,继续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606/c1002-40252056.html

普京:俄中关系建立在深厚的共同利益基础上

新华社圣彼得堡6月6日电(记者黄河 刘恺 陈汀)俄罗斯总统普京5日在圣彼得堡回答新华社提问时表示,俄中关系建立在深厚的共同利益基础上。

第27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5日开幕,普京当天会见了新华社等16家出席论坛的世界主要通讯社负责人。

普京表示,俄中关系发展不是因一时一事而兴起,而是建立在深厚的共同利益基础上,两国关系稳步向前,几乎在所有合作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普京说,近15年来,中国一直是俄罗斯主要经贸合作伙伴。当前的双边贸易额超出预期,根据中方统计,已达到约2400亿美元。与此同时,俄中经贸合作正日益多元化,除了油气、煤炭、电力、核能等能源合作,双方在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同样拥有广阔合作前景。他强调,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协作是维护世界稳定的重要因素。

普京指出,今年是俄中文化年。文化交流为密切两国人民关系、推动各领域合作奠定基础并创造良好环境,其重要性不亚于两国在其他领域的合作。

普京在评价中国的发展成就时表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习近平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中国各领域发展取得成功,俄罗斯为此感到高兴。普京认为,从发展成就来看,中国成功地创造出非常独特和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正在以符合自身需要的速度实现增长。

普京强调,西方国家企图减缓中国经济发展的做法是错误的,“西方国家要想成功,就需要融入中国经济发展进程,而不是干涉中国的经济发展”。他指出,西方炒作有关中国“(电动)汽车产能过剩”的言论是试图用非市场手段限制中国汽车出口。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0606/c1002-40252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