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4年10月4日 星期五

中方呼吁避免将“北溪”管道爆炸事件调查政治化

新华社联合国10月4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4日在安理会审议“北溪”管道问题时说,中方希望有关国家积极同俄罗斯这一“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主要当事方沟通合作,避免将调查政治化。

耿爽说,两年前,“北溪”管道发生爆炸,震惊世界。两年来,国际社会一直高度关注事件调查进展,安理会多次进行审议,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安理会成员一再呼吁,要开展客观、公正、专业调查,尽早查明真相,将肇事者绳之以法,以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耿爽说,安理会曾经围绕对该事件进行国际调查还是开展国别调查进行了多番讨论,当时一些成员反对进行国际调查,极力主张给瑞典、丹麦、德国以信任和时间,让三国自行开展国别调查。然而,两年后的今天,得到的结果却是瑞典、丹麦陆续宣布终止国别调查,但公布的信息空洞无物、语焉不详。德国开展的国别调查至今没有明确结论,公众只能根据媒体爆料获取信息、进行猜测。当初反对国际调查是否另有隐情?两年多来证据是否已被掩盖和销毁?我们付出的信任和时间何时才能换来事件的真相?

耿爽表示,中方支持俄罗斯此前散发的关于“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的安理会主席声明草案,欢迎俄罗斯根据安理会成员的意见,对声明草案作出修改和调整。中方认为当前草案客观陈述事实,反映各方关切,内容总体平衡,希望各方加紧磋商,尽快就草案达成一致,对外发出明确信号。中方希望德国尽快通过官方渠道公布调查进展及结果,希望安理会对此事保持关注,避免虎头蛇尾、杜绝双重标准。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005/c1002-40333166.html

2024年10月3日 星期四

向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坚持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将为世界现代化和全球发展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从一穷二白迈入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奇迹。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不仅深刻改变中国,也为其他致力于实现快速发展的国家树立了榜样。

  我首次访问中国是在1973年秋天。此后,我于不同时期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约20年,自2013年至2022年担任近10年的俄罗斯驻华大使。我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新时代中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不仅有幸见证中国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切身感受到中国为全球发展事业作出的积极贡献。

  在中国期间,我经常再访之前到过的地方。数十年前我到访河南安阳时,那里多是矮屋平房,道路老旧,车也不多。担任驻华大使时,我重访故地,安阳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拔地而起,街面整洁宽阔,市区车水马龙,市民满怀憧憬……这是中国不断向前迈进、保持发展势头的缩影。进入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带来了更高品质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担任驻华大使期间,我几乎每天都能感受到中国的变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业态、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C919大飞机、“中国天眼”、中国空间站等重大科技成果层出不穷;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新时代中国发生历史性变革,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

  消除贫困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时代中国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中国在实践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脱贫经验,为世界提供宝贵借鉴。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生动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正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致力于实现自身发展,也注重与各国在互利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今年7月举行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决心,向世界释放了中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的积极信号。

  中国坚持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将为世界现代化和全球发展繁荣注入强劲动力。相信一个开放发展的中国将继续携手各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持续以中国发展新成就为全球发展提供新机遇。

  (作者为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俄罗斯前驻华大使)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4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004/c1002-40332915.html

外国领导人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 又有许多国家、政党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纷纷致电或致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热烈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今年是“双庆之年”,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法中建交60周年。习近平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是全年的高光时刻,双方进行了高质量、富有成果的交流。法方愿同中方保持法中关系积极发展势头,促进欧中对话,寻求共同利益,推动世界和平,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时代挑战。

  南非总统、非国大主席拉马福萨祝贺中国在发展进步的卓越征程中取得巨大成就,赞赏中国保持强大发展韧性。表示南非珍视南中新时代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期待继续加强各层级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互惠成果,共创美好未来。南中友谊为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作出表率,南非支持中国发挥全球引领者作用,共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繁荣。

  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热烈祝贺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对所有追求自由和尊严的民族产生强大激励作用。坚信在习近平主席英明领导下,中国必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巴基斯坦将是中国永远值得信赖的朋友、铁杆兄弟和可靠伙伴,在任何情况下都将与中国并肩奋斗,不断深化巴中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表示,泰中建交以来,始终视对方为好朋友、好伙伴,相互理解、信任、尊重,双边关系持续稳步发展。泰方愿同中方推动各领域互利合作取得新进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表示,马中建交50年来,双边关系成果丰硕。两国人民高频次、高水平的交流互动为双方互信营造良好氛围。马方愿同中方团结合作,实现共同目标。

  文莱苏丹哈桑纳尔表示,在习近平主席英明领导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伟大成就,为地区发展繁荣作出重要贡献。期待同中方继续深化双边合作和地区协作,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传递了世界各国和平共处、相互尊重、交流互鉴、共创美好未来的目标和理念。作为山水相连的永久邻邦,蒙中发展政策和理念息息相通。蒙方愿同中方密切合作,深化蒙中关系,促进国际地区和平、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尼泊尔总统鲍德尔表示,尼中友谊源远流长,两国是相互信任的亲密邻居、朋友和伙伴。尼方愿同中方进一步深化拓展双边关系。

  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表示,中国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令斯里兰卡备受鼓舞。相信两国间强有力的合作将继续蓬勃发展。祝愿中国人民不断获得更大成功。

  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祝贺中国取得卓越成就,表示马方珍视同中国亲密持久友谊,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坚持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等共同价值观。相信马中关系将不断发展壮大,造福两国人民。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表示,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国际地位大幅提升,必将通过中国式现代化达到新高度。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符合全球发展利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吉中务实合作注入强劲动力。吉中新时代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吉方愿同中方落实好重要共识,巩固睦邻友好,拓展互利合作。

  格鲁吉亚总统祖拉比什维利表示,中国为国际经贸、科技等各领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为全球繁荣稳定作出重要贡献。相信格中将继续深化双边关系,成功探索新的合作道路。

  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表示,在习近平主席英明领导下,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阿中关系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战略内涵日益丰富。相信两国关系将进一步深化,互利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亚美尼亚总统哈恰图良表示,75年来,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成就显著。亚中两国保持高水平政治对话和各领域互利合作,亚方愿进一步巩固发展双边关系,造福两国人民。

  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向中方致以诚挚祝贺,祝愿友好的中国政府和人民更加进步、繁荣。

  巴林国王哈马德表示,巴中关系友好牢固,涵盖多个领域。期待进一步发展提升双边关系,造福两国人民。

  阿尔及利亚总统特本表示,愿同中方携手推动阿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各领域取得更大发展,坚定支持深化非中合作,期待取得更多成果。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表示,伟大的中华民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各国加强友好合作、实现共同繁荣指明了道路。伊中友谊历经时间考验,伊方愿同中方共同推动伊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坦桑尼亚总统哈桑高度赞赏中国取得的里程碑式成就以及对世界和平安全的卓越贡献。表示坦方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愿全面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深化坦中全天候友谊和各领域合作。

  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表示,津中友好情谊持久深厚,希望两国继续保持双边关系良好发展势头,互惠互利,促进共同发展。

  加纳总统阿库福—阿多表示,加中友谊与合作的纽带更加牢固,加纳愿同中方携手推动各领域合作,深化双边关系,促进互惠发展,进一步拓展非中合作成果。

  塞舌尔总统拉姆卡拉旺表示,在习近平主席强有力的领导下,中国展现出韧性、决心和力量,取得非凡发展成就,成为全球领导者。中方就全球治理、多边主义、国际合作提出系列重大合作倡议,为实现共同繁荣、可持续发展和持久和平作出积极贡献。

  几内亚总统敦布亚表示,几中友好牢不可破,两国人民相互尊重,携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安全。几方愿同中方加强互利合作,更好惠及两国人民,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安哥拉总统洛伦索表示,中国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成为世界包容性进步的重要典范。安方愿同中方深化双边合作,共同构建更加公平团结的世界。

  多哥总统福雷表示,多中合作关系堪称典范,多哥将继续坚定深化多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衷心祝愿中国人民和平安宁、繁荣永昌。

  马拉维总统查克维拉表示,在中国领导人带领下,中国人民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非凡勇气,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祝愿伟大的中国和平安宁、繁荣昌盛。

  波兰总统杜达表示,波中长期保持稳固且富有成效的紧密联系,合作成果丰硕,友好关系持续发展。波方愿同中方继续加强高层交往,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芬兰总统斯图布表示,芬中关系长期友好,愿继续同中方加强各领域友好合作。祝中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奥地利总统范德贝伦表示,奥中友好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良好,奥方愿同中方进一步加强对话交流。祝愿中国人民幸福安康,拥有锦绣未来。

  克罗地亚总统米拉诺维奇表示,克中建交以来,双边关系稳步发展。克方愿同中方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和双边关系。

  斯洛文尼亚总统穆萨尔表示,中国取得巨大历史性发展成就,已成为世界领先的经济和政治力量。相信中国将更加富强,继续在促进地区和全球和平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塞浦路斯总统赫里斯托祖利季斯表示,塞方珍视同中国的传统友谊和紧密关系,将继续深化塞中合作,支持欧中开展建设性对话,推动欧中关系发展。

  瓦努阿图总统武罗巴拉武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坚信在习近平主席卓越领导下,中国人民必将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更大成就,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和副总统穆里略表示,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成为团结友善、促进世界和平福祉的大国强国。尼方深受启迪,愿以伟大的中国为榜样,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表示,洪中建交以来,双方合作富有成效,让洪都拉斯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洪方将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华关系。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总理特罗瓦达表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精彩绝伦、超出预期,有力促进非中互惠关系。坚信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中国将继续在进步繁荣的道路上阔步向前,为构建和平、公正、平等的世界贡献更大力量。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向中方致以最热烈的祝贺,表示联合国愿同中国人民共同庆祝这一重要节日,团结合作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

  向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发来贺电或贺函的还有: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阿曼苏丹海赛姆,毛里塔尼亚总统加兹瓦尼,利比亚总统委员会主席曼菲,埃塞俄比亚总统萨赫勒—沃克,吉布提总统盖莱,喀麦隆总统比亚,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刚果(金)总统齐塞克迪,马达加斯加总统拉乔利纳,科特迪瓦总统瓦塔拉,贝宁总统塔隆,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总统诺瓦,布基纳法索总统特拉奥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摩尔多瓦总统桑杜,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冰岛总统托马斯多蒂尔,多米尼加总统阿比纳德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统坎加卢,圭亚那总统阿里,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阿联酋副总统兼总理、迪拜酋长穆罕默德,巴林王储兼首相萨勒曼,亚美尼亚总理帕什尼扬,新西兰总理拉克森,牙买加总理霍尔尼斯,孟加拉国临时政府首席顾问尤努斯,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白俄罗斯“白色罗斯”党主席罗曼诺夫,白俄罗斯自由民主党主席盖杜克维奇,佛得角非洲独立党主席塞梅多,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等。

  此外,一些国家领导人分别向国务院总理李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国家副主席韩正等发来贺电贺函。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4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004/c1002-40332914.html

中东冲突多点升级 全面战争风险增高

新华社安曼/耶路撒冷10月3日电 题:中东冲突多点升级 全面战争风险增高

新华社记者何奕萍 罗晨 王卓伦

中东局势近日持续升级。以色列军方9月29日袭击也门胡塞武装控制的港口和发电站等目标后,10月1日宣布对黎巴嫩南部的真主党目标进行地面打击,2日空袭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和叙利亚。为回应以色列近期一系列行为,伊朗1日晚向以色列大规模发射弹道导弹。

分析人士指出,中东局势过去两周急转直下,呈现多点蔓延态势,外溢效应日趋显著。中东地区爆发全面战争的风险增高,后续发展将主要取决于以色列下一步的行动。

军事冲突多点蔓延

自今年9月黎巴嫩发生通信设备爆炸事件后,黎以冲突陡然升级。以色列连续“定点清除”包括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在内的多名真主党高层人物。以军1日凌晨发表声明说已开始在黎巴嫩南部边境地区对黎真主党目标进行“有限地面行动”,此后对黎巴嫩进行地面打击和空袭。黎军方消息人士2日透露,黎真主党当日上午与进入黎巴嫩南部边境地区的以色列突击队发生激烈交火。以军于3日凌晨又空袭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一处卫生设施,导致至少6人死亡。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1日晚发表声明说,伊朗当晚向以色列发射弹道导弹,以报复以色列近期的一系列行为。据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伊朗1日晚发射超过200枚导弹,并首次使用法塔赫高超音速导弹。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哈加里称,伊朗的袭击是一次“严重而危险的升级”,以色列将对伊朗袭击进行回应,时间和地点将由以色列决定。

此外,以军9月29日大举奔袭也门胡塞武装控制的港口、发电站等目标后,10月2日空袭加沙地带和叙利亚。

伊拉克拉夫德传媒与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阿里·穆萨指出,以色列目前与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也门胡塞武装等多方作战,战事已呈愈演愈烈之势。

以色列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教授约拉姆·梅塔勒认为,近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增加了中东地区发生全面战争的风险。

地区动荡不断扩大

分析人士指出,中东局势动荡加剧,究其根本是因为以色列右翼政府出于国内政治利益执意推行军事行动,美国又对以色列提供无限支持。

美国总统拜登2日表示,伊朗袭击以色列的行为是“过激的”,七国集团将会对伊朗实施制裁。美国不支持以色列将打击伊朗核设施作为报复行动的一部分。

约旦政治分析人士马什胡尔·阿布·伊德认为,以色列持续在加沙地带开展军事行动,现在又开始转向黎巴嫩和伊朗,企图以美国标准建立中东秩序,这是地区局势恶化升级的原因。

梅塔勒说,以色列现任领导层依赖于一个从持续升级的敌对行动中获取政治利益的联盟,内塔尼亚胡政府将冲突视为加强民族团结和转移对国内争议问题注意力的手段。美国政府目前对以色列决策的影响力有限。以色列军方将目前局势视为一个难得的机会,希望能消除巴勒斯坦各组织和黎巴嫩真主党带来的威胁。

“约旦24”网站主编巴塞尔·阿库尔说,美国对以色列提供的政治、军事及外交支持使以色列不断以武力攻击邻国,导致冲突延宕不断。

以方决策决定走向

在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弹道导弹袭击后,以色列称此次袭击越过红线,表示要让伊朗付出代价。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站2日援引以色列官员的话报道,以色列报复行动的“所有选项都将摆在桌面上”,包括打击伊朗的核设施。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伊斯拉米2日说,伊朗武装部队已做好应对以色列袭击伊朗核设施的准备。

分析人士指出,伊朗此次打击以色列军事和安全目标,依然有所克制。今后局势如何发展将取决于以方反应。

穆萨认为,从以方1日的受损情况来看,伊朗的此次反击依然是在“按规则打”,并未对以色列的民用基础设施和重要军事设施进行打击。伊朗不愿引发全面战争,实施打击主要考虑的是平息国内及盟友情绪。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巴勒斯坦研究论坛主任迈克尔·米尔施泰因表示,纳斯鲁拉被以军炸死一事严重损害了伊朗的形象和影响力。从德黑兰的角度来看,他们必须对以军袭击做出激烈回应。但与此同时,伊朗也在努力避免全面战争。

约旦通讯社前社长法耶克·希贾津指出,冲突是否会持续升级到全面战争,取决于以色列如何报复伊朗的导弹袭击,取决于黎巴嫩前线的局势。如果以色列不停手,局势将恶化。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范鸿达说,后续事态如何变化,关键在于以色列是否会激烈报复伊朗。但以色列清楚,如果空袭伊朗能源设施甚至核设施,等于对伊全面宣战。而伊朗有能力扩大打击范围。一旦伊朗和以色列发生全面战争,可能给两国乃至整个中东地区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这一点伊朗也心知肚明。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004/c1002-40332894.html

2024年10月2日 星期三

团结奋进,书写绚丽精彩新篇章(和音)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今天,我们庆祝共和国华诞的最好行动,就是把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新中国成立75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出新的更大辉煌、为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7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发生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展开的壮美画卷,呈现出的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不仅让全体中国人民充满自豪,也令世界瞩目。许多国家、政党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近日纷纷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称赞中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相信中国人民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中国不断实现发展进步,根本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努力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始终同人民风雨同舟,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努力让全体人民在共同奋斗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共产党有先进的思想理念指引,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整个国家的力量被凝聚在一起。”澳大利亚联邦人文学院院士马克林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取得重大成就,归根结底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道路决定命运。走出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懈的追求。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不断探索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有道不变、志不改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能把国家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中国人民手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发展,汇聚起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以国家富强为念,以人民幸福为盼,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以只争朝夕的历史主动、主人翁的责任担当,锐意进取、迎难而上,共同推动国家发展进步。国际人士认为,中国式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这样的民主是真正的民主,中国共产党在决策过程中欢迎所有人提出建议,“当你们这样做,你们就拥有了全部力量”。中国愿继续同世界上一切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共同探讨实现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的路径,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新贡献。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延展,中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繁重前所未有。前进道路不可能一马平川,必定会有艰难险阻,可能遇到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但我们坚信,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只要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就一定能够书写更加绚丽精彩的新篇章。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3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003/c1002-40332689.html

以报告对黎地面行动首批战亡人员 伊朗说准备好应对以袭击核设施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以色列国防军2日说,8名以色列军人在与黎巴嫩真主党作战时身亡。这是以军在黎南部开展地面行动以来报告首批战亡人员。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伊斯拉米2日说,伊朗武装部队已作好应对以色列袭击伊朗核设施的准备。

以军2日发表两份声明,先是宣布一支以军突击队的队长在黎南部一个村庄与真主党作战时身亡,后宣布另外7名军人在黎南部与真主党3次交火事件中死亡。两份声明没有公布作战细节。

黎巴嫩军方消息人士2日对新华社记者说,真主党当日上午与以军在黎南部边境地区发生激烈交火。一支大约40人的以军突击队试图在无人机掩护下进入黎边境小镇阿戴萨的东部。该突击队从以北部米斯加夫阿姆越过边界铁丝网,向黎境内推进约150米,随后遭到真主党拉德万部队的伏击。

真主党当天早些时候表示,真主党武装人员当日凌晨同试图渗透到阿戴萨的以军地面部队发生交火,给以军造成人员损失,并迫使以军撤退。这是自以军1日宣布对真主党目标发动地面打击以来,真主党首次证实有交火发生。

伊朗1日晚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弹道导弹袭击,以色列称此次袭击越过红线,表示要让伊朗付出代价。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站2日援引以色列官员的话报道,以色列报复行动的“所有选项都将摆在桌面上”,包括打击伊朗的核设施。

在以色列威胁将伊朗核设施作为攻击目标后,伊朗学生通讯社援引伊斯拉米的话报道,伊朗武装部队已做好应对准备。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广播电视台2日报道,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当天发表讲话说,结束中东战事的唯一途径是美国停止作恶。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当天发表讲话说,伊朗武装部队1日晚的行动证明,以色列的“铁穹”防空系统“比玻璃还脆弱”,如果以色列再作出错误举动,将得到更严厉的回应。

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日表示,中东局势朝着更加令人不安的方向发展,俄方谴责针对平民的袭击,呼吁中东地区冲突各方保持克制。他还说,美国仍在无条件地向以色列提供武器供应、财政援助和军事技术等支持。

法国外交部2日发表声明说,法国已动用其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力量参与应对来自伊朗的威胁,同时呼吁以色列尽快停止在黎巴嫩的军事行动,真主党应停止袭击以色列及其民众。

埃及总理马德布利2日发表声明说,埃及谴责以色列造成黎巴嫩南部局势升级的行为。以色列单方面的行动正在将中东地区推向更危险境地,可能导致全面地区战争,给整个地区的安全蒙上阴影。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日表示,他对黎巴嫩冲突升级极为担忧,呼吁立即在黎巴嫩停火。以色列外交部长卡茨2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古特雷斯为“不受(以色列)欢迎的人”,并禁止他入境以色列。

荷兰外交部1日宣布,鉴于黎巴嫩安全形势恶化,荷兰政府将在未来几天内协助数百名滞留在黎巴嫩的本国公民撤离。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003/c1002-40332662.html

2024年9月30日 星期一

中美卫生部门同意加强机制性对话

  据新华社华盛顿9月30日电 中美卫生部门日前在华盛顿举行会谈,双方同意加强机制性对话和多渠道沟通,密切技术机构间合作,并在多边平台上加强全球卫生事务协调。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曹雪涛在会谈中表示,中美两国加强卫生健康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维护两国人民健康和全球健康福祉。中方愿与美方加强政策沟通和立场协调,拓展癌症防治、慢病、人口老龄化、医学研究等领域交流合作。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副部长帕姆表示,全球最大和第二大经济体间的合作对维护全球卫生安全至关重要。希望两国在癌症防治、慢病、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与健康、营养以及抗微生物药物耐药等领域加深交流合作。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1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001/c1002-40332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