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4年10月7日 星期一

巴基斯坦各界强烈谴责针对中企车队的恐袭事件

  新华社伊斯兰堡10月7日电(记者蒋超)巴基斯坦各界7日强烈谴责在巴南部信德省首府卡拉奇发生的针对中企车队的恐怖袭击行径。

  巴基斯坦总统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发表声明,强烈谴责针对中企车队的恐怖袭击行径,并向遇难的中国公民表示深切哀悼,向遇难者家属致以诚挚慰问,祝愿伤者早日康复。他表示,反巴分子妄图损害巴基斯坦的发展繁荣,巴政府必须采取有效行动,将涉案人员绳之以法。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当天专程赴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吊唁在卡拉奇中企车队遇袭事件中遇难的中国公民。夏巴兹当天发表声明说,巴方正在迅速展开调查以查明凶手身份,并将其绳之以法。巴方致力于保护中国朋友,将不遗余力地确保中方人员的安全。

  巴外交部发表声明说,这一令人震惊的恐怖主义行径不仅是对巴基斯坦的攻击,也是对巴中两国长久友谊的攻击。巴方将坚决把制造恐袭的凶手绳之以法,巴安全和执法机构将不遗余力地追捕凶手及其帮凶,这种野蛮行径必将受到惩罚。巴中两国是相互尊重、命运与共的亲密伙伴和铁杆兄弟。巴方重申,将坚定不移地保障在巴中国公民、项目和机构的安全,并将继续与中方携手打击恐怖主义势力。

  7日,巴基斯坦信德省首席部长赛义德·穆拉德·阿里·沙阿专程赴中国驻卡拉奇总领事馆吊唁遇难的中国公民。

  此外,巴基斯坦内政部长穆赫辛·纳克维、信德省省督卡姆兰·特索里、西南部俾路支省首席部长萨夫拉兹·布格蒂、东部旁遮普省首席部长玛丽亚姆·纳瓦兹等巴基斯坦中央及地方主要官员,也纷纷通过专程赴中国驻巴使领馆吊唁或发表公开声明的方式,强烈谴责恐袭事件,向遇难中国公民表示深切哀悼。

  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7日凌晨发表声明说,当地时间6日晚11时许,中资企业卡西姆港发电有限公司车队在卡拉奇真纳国际机场附近遭遇恐怖袭击。目前已造成2名中方人员遇难、1名中方人员受伤和巴方多名人员伤亡。

  恐怖组织“俾路支解放武装”的分支“马吉德旅”宣称制造了此次袭击事件。“俾路支解放武装”经常在巴境内对安全部队和平民实施恐怖袭击,巴基斯坦政府于2006年宣布取缔该组织。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008/c1002-40333868.html

塔耶当选埃塞俄比亚新总统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10月7日电(记者刘方强)经埃塞俄比亚议会选举,塔耶·阿茨克·塞拉西7日当选埃塞新一任总统。

  7日下午,塔耶在议会宣誓就职。选举前,塔耶任埃塞外交部长。

  埃塞俄比亚上任总统萨赫勒-沃克于2018年10月当选,任期于本月7日结束。

  埃塞俄比亚是议会制国家。总统为国家元首,不具有实权,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6年,可连任一次。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007/c1002-40333866.html

2024年10月6日 星期日

塞浦路斯议长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 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邀请,塞浦路斯议长迪米特里乌将于10月8日至13日率团访华。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7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007/c1002-40333668.html

伊朗暂停部分机场航班起降至7日晨

  新华社德黑兰10月6日电(记者陈霄 沙达提)伊朗民用航空组织发言人6日宣布,暂停该国部分机场航班起降至7日晨。

  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援引伊朗民用航空组织发言人的话报道,当地时间6日21时至7日6时,因“运营限制”暂停部分机场航班起降,受影响的乘客将得到补偿。

  中东紧张局势近日持续升级。以色列军方9月27日空袭炸死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9月29日袭击也门胡塞武装控制的港口和发电站等目标,伊朗10月1日晚向以色列大规模发射弹道导弹,以报复以色列的一系列行为。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007/c1002-40333647.html

伊朗民航组织发言人宣布取消6日21时至7日6时该国机场全部航班

  新华社快讯:据伊朗迈赫尔通讯社报道,伊朗民航组织发言人宣布取消当地时间6日21时至7日6时该国机场全部航班。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007/c1002-40333645.html

2024年10月5日 星期六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国际社会看新中国75年成就)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成果丰硕,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在日前举行的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中国科技创新成果集中展示。从脑控神经康复训练机器人,到垂直起降飞行器,再到全球首款无辐式超级氢能摩托车,国际社会看到中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潜能。

  今年6月,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中国在地月距离执行高度复杂任务的能力非常强大。”“这一成就在太空探索史上前所未有。”“国际科学家对这项任务的成功感到非常兴奋。”……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高度评价。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司司长霍拉—迈尼今年5月赴华实地观摩了嫦娥六号的发射。她赞叹中国取得的探月成就,赞赏嫦娥六号搭载各国载荷所体现的国际合作精神,期待中国航天为外空探索和科研作出更大贡献。

  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侯赛因·阿斯卡里表示,目前,中国在大数据、5G、人工智能、电动汽车、机器人和无人机等多个前沿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致力于培育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正在引领中国迈向现代化。

  世界经济论坛创新者社区负责人米歇尔·莫尔蒙表示,中国在20世纪被誉为全球制造中心,如今已成功转型为面向未来的创新中心。良好的顶层设计和强劲的政策推动,使得中国创新效率不断提高。中国政府还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支持计划帮助企业塑造更完整的生态链和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已成为中国一张崭新名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中国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连续第二年位居世界第一。2023年,中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规模稳居世界第二。截至2024年6月,中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42.5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9件。中国科技人才队伍量质齐增,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最大规模的人才体系。

  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拉杰布认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不仅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还推动了全球科技的进步。

  埃塞俄比亚创新技术部部长贝莱特·莫拉说,在与中国的科技交流过程中,双方秉持互利共赢的合作精神,埃塞俄比亚向中国学习优秀经验,改善了本国民生。“如果我们谈论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数字化,中国是我们最好的榜样,中国正处于科技进步的前沿。”

  “近年来,中国重视创新,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成果令人惊叹。”克罗地亚北方大学教授弗拉尼奥·马莱蒂奇认为,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为建成科技强国打下坚实基础,也为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发展进步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创新驱动,推动经济实现强劲增长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不断刷新科技创新的“成绩单”,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科技动能。

  ——微分几何学两大核心猜想被成功证明,化学小分子诱导人体细胞实现重编程,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实现“技术造物”等,标志着基础前沿研究取得新突破;

  ——“嫦娥”揽月,“天和”驻空,“天问”探火,“地壳一号”挺进地球深处,“奋斗者”号探秘万米深海,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等,标志着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第一颗6G卫星发射成功,北斗导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务,国产大飞机实现商飞等,标志着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第一大学教授艾哈迈德·德赫内萨认为,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是实现经济强劲增长的必要条件,其综合效应为高质量发展带来生产方式的转变,有助于中国未来实现更大发展。

  面对网络安全、人工智能治理等新兴安全领域难题,中方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等,引领新兴领域国际安全治理进程。

  巴西南里奥格兰德联邦大学信息学教授埃德松·普雷斯特斯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治理等方面的经验值得全球推广,中国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等方案,旨在支持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使其造福人类与自然。“我相信中国可以作出很大贡献,向其他国家展示如何实施着眼于未来的人工智能治理。”

  开放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科技进步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唯有开放合作才是正道。中国深入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进一步拓宽政府和民间交流合作渠道,发挥共建“一带一路”等平台作用,支持各国科研人员联合攻关,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在科特迪瓦格格杜垦区推广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在巴西巴拉那河和巴拉那帕内马河流域携手繁育放流鱼苗,在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建成运营40台风电机组……面对粮食安全、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中国始终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科技合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增添新动能,为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发展进步贡献力量。

  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前沿科技大会,发布了全球海上卫星救助系统、超薄智能移动微信通信系统、耐高温消防灭火机器人等10项主推技术成果。与会的摩洛哥创新和技术转移基金会主席穆斯塔法表示,不同国家政治、文化、经济和发展背景不同,但都期盼走和平发展之路。中国是摩洛哥和广大阿拉伯国家重要的合作伙伴,希望借助共建“一带一路”契机,加强双方在科技、教育、物流、金融等多领域务实合作。

  今年3月,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科学家顺利完成爪哇海沟联合科考。其间,两国科研人员借助“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7178米,创下印尼深海下潜新纪录。印尼海洋与投资统筹部部长卢胡特表示,本次联合科考为两国加强海洋合作开启了新篇章,希望两国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拓展科技合作,为印尼培养更多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匈牙利国会副主席雅高布·伊什特万表示:“中国将科技的发展合作作为应对全球挑战的解决方案之一,并且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科技合作。我们期待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匈中双方有更紧密、更务实的合作成果。”

  如今,中国空间站向全球“航天人”发出邀请、“中国天眼”与世界共“见”未来、面向世界各国和“全球南方”开放12个核科研设施和实验平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正以实际行动,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发展环境,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

  (本报记者黄培昭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6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006/c1002-40333387.html

法国总统呼吁停止为以色列在加沙地带作战提供武器

  新华社巴黎10月5日电(记者乔本孝)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法国公共电台5日播出的专访中呼吁,停止为以色列在加沙地带作战提供武器。

  谈及巴以冲突,马克龙说:“当前要紧的是重返政治解决方案,停止为(以色列)在加沙地带作战提供武器。”他表示,法国不提供此类武器。

  今年3月,时任法国外交部副发言人克里斯托夫·勒穆瓦纳曾表示,法国向以色列出口的武器和弹药不得用于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及其他巴勒斯坦领土的军事行动,法国对此有严格的控制机制。

  自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政府持续为以色列提供军事和外交支持。今年5月,美国国务院发布报告,称可以“合理评定”以色列在一些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行动中使用了美国提供的武器。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006/c1002-40333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