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4年11月4日 星期一

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主席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邀请,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主席拉索将于11月6日至12日率团访华。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5日 02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05/c1002-40353915.html

2024年11月3日 星期日

外国人来华便利度提升促进“中国游”火爆(海外声音)

  外国游客在山东烟台所城里历史文化街区体验毛笔书法。
  新华社记者 杨 光摄

  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近日在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中国移民管理机构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1.6亿人次,同比上升30.1%;中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818.6万人次,同比上升48.8%;其中,通过免签入境488.5万人次,同比上升78.6%。

  在北京,截至10月25日晚,北京边检总站今年查验出入境人员超150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04.9%,已超去年全年出入境人员总量。北京边检总站分析称,人员流动加快源于中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便利人员往来措施不断优化。

  此外,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近日报道说,有趣、安全且交通便利,中国具备成为亚洲顶级旅游目的地的一切条件。报道还说,外国游客对中国很重要,不仅因为中国享有亚洲顶级旅游目的地的美誉,还因为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提振经济。2019年,外国游客的消费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5%。在中国官员看来,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在过去一年里,中国开始允许部分国家的赴华人员享受免签入境政策,即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办签证入境。还有几十个国家的赴华旅客可享受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这些措施正在产生效果:今年上半年,超过50%的赴华外籍游客是免签证的。

  另据英国《银行家》月刊网站报道说,中国国内的支付市场中,移动支付应用程序占主导。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2023年的一项调查结果,二维码支付在中国的渗透率为92.7%。对于不熟悉移动支付的境外游客来说,付款曾经存在一些困难。

  报道说,在中国人民银行推动下,支付应用程序纷纷采取行动,使其服务更加便捷。此前,这些应用程序仅对中国国内银行账户和中国身份证持有者开放。如今,外国游客可以通过将他们的境外银行卡与支付宝绑定进行支付。外国游客现在也可以刷境外银行卡乘坐北京城市轨道交通。

  向国际游客开放二维码支付被证明卓有成效。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约有500万人次入境游客使用移动支付,同比增长400%。同期的交易笔数达到9000多万,金额达1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倍。与此同时,来华的国际游客数量也有所增加。今年前7个月,入境外国人超过17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9.9%。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04/c1002-40353011.html

希望更多人了解真正的中国(海外声音)

  深秋时节,北京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摄

  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这种多元化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之一。不同文化和地区之间的对话,是一种古老而重要的交流形式。

  中国向世界传播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展示其历史上积累的文明财富,尽管这并非易事。通过西方媒体的报道,我们可能大概知道一些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情况,但对中国的悠久历史、令人钦佩的诗歌、伟大的和平主义和务实精神知之甚少。但正是这些元素,深深地融入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世界非常有必要更好地了解中国,特别是中国的文化、社会和传统,以理解“中国特色”的各个方面,以及14亿多中国人是如何在这个国家和平共处的。

  我们对中国的很多实践知之甚少。例如,中国人如何运用古老智慧来探索知识,并寻找解决当前问题的办法。几千年来,中国人尝试了各种方法来适应自然,他们改良了农作物,还修建了水利工程。中国古代科学主要以经验为基础,旨在通过实际有效的应用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我们对中国的和平主义文化知之甚少。例如,郑和下西洋远远早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郑和航海任务的重点是贸易、探险、外交和科学研究。在每次航海中,除了水手外,还有商人、外交官、探险家、医生、科学家和翻译等参与。

  我们对中国长城的修建也知之甚少。它其实是用于抵御外敌入侵的区域性防御工程,而不是用于发动进攻的工程。

  我们对中国那些伟大的思想和哲学流派的了解也很有限。例如影响整个亚洲的诸子百家思想。我们尤其需要加深对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以及传入中国后实现本土化的佛教的认识和理解。

  我认为,与世界分享这些方面的故事非常重要。在探索不同文化时,我们会对多样性和神秘性感兴趣,但也会被相似性和共同点所吸引。就像结识一个人一样,当我们与对方有相似的观点或想法时,建立联系就更加容易。

  6年前,当我和家人来到中国时,我们对很多事情感到惊讶。和之前的旅行一样,我们试图不带偏见和成见地了解中国,因为我们相信这是真正了解不同文化的唯一途径。

  我们发现了一个奇妙的国度,一个令人惊叹的国度。它既古老又现代,充满多样性和活力,有些特点与我们的国家大不相同。但我们也惊讶地发现了双方在文化上的相似之处。举例来说,中国人非常重视家庭,而在西班牙,尤其是在我的家乡加利西亚,人们也非常重视家庭。和中国人一样,我们也非常重视美食文化,也很喜欢与家人和朋友在摆满美味佳肴的餐桌旁相聚。

  这些相似之处可能影响了我们一家对中国的看法,但事实是,我们在这里确实找到了家的感觉。我在几个大洲的多个国家都长期生活过,但中国对我来说仍然像家一样,尽管它与西班牙距离遥远。

  我之所以分享这些,是因为在我看来,我们应该关注彼此的相似之处,因为这可以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并探索未知领域的第一步。我希望全世界更多人都能真正了解中国这个伟大国家的真实情况。

  ——据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报道,作者为埃菲社北京分社前社长哈维尔·加西亚·费尔南德斯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04/c1002-40353010.html

中国流行文化“出海”正当时(国际论道)

  模特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中国楚雄非遗服饰时装展上展示时装。
  新华社记者 高 静摄

  近年来,中国流行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受到关注。通过创造性地融合现代和传统元素,再加上社交媒体和数字平台的影响,中国的网文、网剧、网游以及服饰、音乐和电影等文化产品,正日益得到全球受众的青睐。

  

  海外“圈粉”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在近期举办的2024东京电玩展上,创梦天地公司自主研发的游戏《卡拉彼丘》受到广泛关注。展区前体验者排起长队,即使要排两个小时,人们依然络绎不绝。据悉,创梦天地已制作该游戏的海外版本,将面向日本和美欧市场发布,还计划增加支持的语言数量。报道称,该公司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城市风貌融入游戏之中的理念受到欢迎。

  近些年,中国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的流行文化乘风“出海”,海外市场反响热烈。

  从“现象级IP剧”在泰国、韩国、日本、美国热播,到16部中国网文作品被收录至大英图书馆的中文馆藏书目……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网文小说,凭借想象丰富、故事精彩、代入感强等诸多优势阔步“出海”。中国作家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2023年网络文学海外市场规模超40亿元,海外活跃用户总数近2亿人,其中“Z世代”占80%,覆盖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截至2023年末,各海外网文平台培养海外本土作者近百万人,创作海外原创作品150余万部。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报道注意到中国“短剧出海”的新趋势。报道指出,2021年中国小程序短剧问世。大约在2022年,中国短剧开始探索海外市场。2022年8月到2024年6月期间,超过100款短剧应用在海外市场活跃,累计下载量达到1.48亿次,内购收入达2.52亿美元。美国“感应塔”数据分析公司不久前公布的《2024年短剧“出海”市场洞察》报告也显示,近一年中国短剧“出海”热度骤增。

  8月底,被国内玩家期待已久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正式上线,引发英国《经济学人》周刊、彭博新闻社、埃菲社、墨西哥阿兹特克电视台、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多家外媒关注。该游戏发售首日迅速引发热议,登顶Steam、WeGame等多个平台的多国销量榜首。该游戏在开启预售的第二天,就登顶Steam全球热销榜。

  巴基斯坦《星期五时报》周刊网站文章还关注到,在亚洲各地,尤其是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和柬埔寨,中国电视剧经常被播放和下载;华语流行音乐持续在亚洲各地“圈粉”;中国时尚品牌也逐渐获得认可,主打天然和传统中国成分的完美日记和花西子等中国化妆品公司,在海外美容行业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该文章指出,从广受好评的电影到TikTok上的热门音乐,中国流行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流行背后

  巴基斯坦《星期五时报》周刊网站文章分析指出,通过创造性地融合现代和传统元素,再加上社交媒体和数字平台的影响,中国在世界文化中占据了独特地位。这是因为其他国家民众越来越能够接受中国的文化观、美学思想。文章举例指出,中国电视剧展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这引起中国和其他具有类似文化渊源的东亚国家年轻人的共鸣。TikTok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出现和普及则开辟了交流的新渠道。

  中国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出现引发外媒对其成功原因的探究。有分析指出,通过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传统,认识到它的美感和价值,中国文化产业的开发者已经意识到,他们的秘密武器就藏在本国传统文化中。《印度时报》网站报道指出,这款游戏成功背后,是它成熟运用了西方游戏工业技术,还呈现了饱含中式审美、文化的中国故事。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报道称,《黑神话:悟空》的开发者研究了书籍和历史材料,创造了一个还原《西游记》场景的游戏世界。这个过程花了6年,但努力得到了回报。墨西哥阿兹特克电视台网站报道认为,《黑神话:悟空》的成功得益于精彩的画面、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扎实的游戏性。

  伴随着人工智能新技术浪潮和全球IP产业链的发展,网络文学多形态输出空间巨大,快节奏、强情感的中国作品能够引起海外读者共鸣。在澳大利亚,畅销前5名的网文应用中有4个来自中国;在俄罗斯的网络文学翻译平台中,数量最多和最受欢迎的都是中国网络小说;在南美洲,网络文学企业分别开发了面向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等国家的应用软件;在中东和非洲地区,中国网文成为文化交流的生力军。

  中国微短剧在海外迅速找到市场,翻译功不可没。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曾发文称,“改编自中国文学的短剧应用程序在美国大受欢迎,这种趋势表明中国文化产品能够很好地被翻译给西方观众”。

  外媒关注到,中国政府对流行文化“出海”提供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例如,2022年7月,商务部等27个部门出台《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包括“大力发展数字文化贸易”“加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加强国际化品牌建设”等在内的28项具体任务举措。

  勃勃生机

  彭博新闻社网站报道指出,《黑神话:悟空》的成功带来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中国的人才以及神话和历史,足以支撑自己的创意产业。报道认为,《黑神话:悟空》的经验至少会使中国游戏开发者更有信心从内部寻找灵感,因为没有人比中国人更适合把中国的神话传说转化为可供消遣的娱乐产品。

  埃菲社评论说,中国已经乘上电子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成功浪潮,该游戏成为中国软实力的催化剂,在世界各地玩家中传播其传统文化。该社评论说,这款游戏的成功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欣赏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激发了人们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西游记》的兴趣,很多玩家都在努力理解小说的每一个细节。而且,这款游戏通过其中的配乐、风景和建筑提供了一次体验中国文化之美的旅程。

  目前,中国文化产品“出海”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展现勃勃生机。

  据《俄罗斯报》网站报道,中国电影节近日在俄罗斯开幕。俄罗斯4个城市免费放映多部中国影片。据法新社报道,近日,2024年中法时装周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了周文化服饰秀,展现了古老周文化的丰富。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中国江苏大剧院原创的民族舞剧《红楼梦》9月在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开启海外巡演首站。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舞者,用舞蹈语汇、中式美学,再造“大观园”幻美盛境,以当代视角解读中国经典文学巨著,让古典文学焕发青春光彩。英国《泰晤士报》刊登文章,报道了舞剧《咏春》在观众中引起的热烈反响。

  如今,越来越多中国游戏公司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除了《卡拉彼丘》之外,创梦天地公司还在开发其他新游戏,计划在两年内大幅提升海外销售额占比。

  中国网文小说在国际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长期读者群,这让许多投资人对网文改编短剧出海这一赛道充满期待。媒体引用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中国短剧应用程序的海外市场仍处于迅速增长的“爆发期”,持续吸引着各方目光。

  正如巴基斯坦《星期五时报》周刊网站指出的,虽然中国流行文化在“出海”的道路上仍然存在障碍,包括语言挑战、文化差异和地缘政治动荡等,但相信随着中国和外国文化界人士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中国流行文化的受欢迎程度将继续增长。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04/c1002-40353009.html

2024年11月2日 星期六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道之行)

  “习近平主席真诚、谦逊、热情、富有远见,我从习近平主席身上看到了一个大国领导人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埃塞俄比亚前总统穆拉图·特肖梅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始终强调中国与埃塞俄比亚相互支持、携手共进,致力于以团结合作精神推进中非互利共赢,这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1976年,高中毕业的穆拉图赴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中文,随后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就读并获得学士学位。1985年至1991年,他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继续深造,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留学期间,穆拉图与中国的老师和同学们结下深厚友谊,也见证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穆拉图说:“我至今依然怀念在中国留学的那段时光。中国已是我的‘第二故乡’。”

  2013年10月,穆拉图当选埃塞俄比亚总统。2014年7月,中国成为穆拉图就任总统后出访的首个国家。“选择中国作为首个出访国家,是因为我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在中国的学习经历拓宽了我的视野,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段时光在我生命中十分重要。”穆拉图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通过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那时起,我便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服务,进一步推动埃塞俄比亚与中国的友好合作。”穆拉图说。

  2014年穆拉图访华期间,习近平主席同他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时间虽然过去了10年,但我对那次会谈仍记忆犹新。”穆拉图说,“习近平主席称我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长期以来为推动两国友好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并表示两国关系是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这让我十分感动。”

  “会谈时,习近平主席总是面带笑容,那些真诚的话语令人至今难忘。当我表达自己的看法时,习近平主席非常认真地倾听,谦和而真诚。我从习近平主席的眼中看到了一位大国领导人的坚毅和自信。”穆拉图说,“那次会谈后,我又在多个场合与习近平主席见面,他的远见卓识让我由衷钦佩。”

  穆拉图时常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部著作帮助他更深刻地认识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和具体政策,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正因如此,中国成功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使数亿人摆脱贫困,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主席2013年出访非洲时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郑重宣告中非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为新时代发展中非友好和中非合作提供重要遵循。今年9月举行的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明确了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六大主张,发出中非共谋发展的时代强音,彰显了“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坚定信心。

  穆拉图表示,真诚友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共同发展是非中关系的本质特征。中国在处理与非洲国家的关系以及地区和国际事务时从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开展经贸和投资活动也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埃塞俄比亚政府和人民感谢习近平主席,永远不会忘记中国给予埃塞俄比亚的积极帮助。”穆拉图说。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穆拉图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给非洲国家带来的改变深有感触。他表示,埃塞俄比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方,中企承建的亚吉铁路等基础设施和发展项目有效满足了埃塞俄比亚就业、物流和国际贸易需求。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有助于增强非洲互联互通,促进非洲国家间的贸易投资合作,“中国在非洲实施了许多铁路、港口、机场和高速公路项目,这些都是促进非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通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经济社会面貌大为改观。我们期待不断深化同中国的合作,进一步促进东非乃至整个非洲大陆经济快速增长。”

  穆拉图表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助于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稳定、发展的共同愿望,彰显了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所作的贡献。”穆拉图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契合国际社会共谋发展、共筑安全、共兴文明的普遍诉求,“全球发展倡议有助于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繁荣,全球安全倡议有助于促进人类共同安全,全球文明倡议有助于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国际社会应该共同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人类社会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3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03/c1002-40352687.html

2024年11月1日 星期五

中国对斯洛伐克等9国试行免签政策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从外交部领事司获悉,为进一步促进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对斯洛伐克、挪威、芬兰、丹麦、冰岛、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韩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2024年11月8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上述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签入境。不符合免签条件人员仍需在入境前办妥来华签证。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02/c1002-40352381.html

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冈中美好友谊的见证”

  从冈比亚首都班珠尔出发,向西南方向驱车行驶约18公里,便抵达比几娄国家公园,中方援建的冈比亚国际会议中心就坐落在这里。作为两国复交以来实施的首个重大基础设施合作项目,国际会议中心于2020年正式交付冈比亚政府。

  国际会议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包括主会议场、主题会议室、新闻发布中心、双边会议室、办公区和宴会厅等。其设计灵感来源于大西洋的海浪。今年9月,来华参加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冈比亚总统巴罗表示,冈中两国有着深厚友谊。中方援建的国际会议中心成为冈比亚首都的新地标,中方合作的项目帮助冈比亚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夕阳下,国际会议中心建筑外墙与海面波光相互辉映,美轮美奂。当地居民马立克告诉记者:“每次经过这里,我们总忍不住驻足欣赏。这座建筑恢弘大气,是我们国家的骄傲,也成为冈中美好友谊的见证。”

  冈比亚主流媒体《观点报》在报道中表示:“国际会议中心这座耀眼的建筑,如同大西洋边缘上的宝石,闪烁着现代与传统的光芒。”作为落实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的具体举措,国际会议中心完美融合了冈比亚建筑风格和中国建筑技术,展示了新时期中国同包括冈比亚在内的非洲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坚定决心。巴罗表示,国际会议中心极大促进了冈比亚当地经济发展,期待同中方继续加强在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农业技术和投资贸易等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向更高水平发展。

  据国际会议中心承建方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支持组组长张庆介绍,自启用以来,国际会议中心已成为冈比亚举办国际会议、商务活动和文化活动的首选场所,每年约有500场会议在这里举办。

  “作为地标性建筑,国际会议中心造型优雅灵动,成为民众和游客的打卡胜地。”中国驻冈比亚大使刘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国际会议中心已经过千余场会议活动的检验,助推冈比亚会展经济发展,同时带动相关旅游、贸易和投资,为冈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动力。

  (本报班珠尔电)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1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01/c1002-40351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