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泰国水文化漫谈(旅人心语)

  曼谷的雨季,雨水总是突如其来。霎时间,乌云集聚,狂风骤起,一场大雨伴随惊雷倾泻而下,常持续半日有余。每年5月中旬至10月下旬是泰国的雨季,这段时间,热带毒辣的阳光常躲在增厚的云层背后,频繁光顾的雨水给空气带来几分潮热,遍布泰国的大小河道也进入汛期,以充沛的水源滋养着沿岸的土地和人民。

  水,是泰国重要的文化符号,象征富饶、繁荣和净化。自古以来,当地百姓的衣食住行、节庆习俗和经济民生都与水密不可分。

  傍晚时分,在流经曼谷的泰国第一大河昭披耶河(又称湄南河)上,各式游船往来不断,各国游客或在甲板上忘我起舞,或在船舱内静静欣赏夕阳,沿途经过暹罗天地、郑王庙、拉玛八世大桥等特色建筑和文化地标。从历史上保卫阿瑜陀耶王朝、吞武里王朝免受外来入侵,到为中部平原地区提供源源不断的灌溉用水,再到发展为如今的旅游胜地,这条发源于泰国西北部的“母亲河”与泰国的繁荣稳定息息相关。

  19世纪末,英国作家欧内斯特·杨在其关于泰国人日常生活和宗教习俗的著作《黄袍王国》中写道:“水上市场是暹罗人真正的家,只有水才可以最完美地展现他们的自然民风、纯真性格和天赋……乘船摇桨才是这个自由国度独有的气质。”泰国人世世代代生活在湄南河畔。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里,水上市场是当地人进行交易的主要场所。伴随现代交通方式的普及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水上市场逐渐演变为“水上市集文化”的象征,吸引各地游客前来体验。人们在蜿蜒的河道中,品尝着琳琅满目的泰式美食,遥想古时水上贸易的繁盛景象。

  船面,是一种历史悠久、家喻户晓的泰国特色小吃,因在船上制作售卖而得名。“以前,商贩们划船到桥头或人群聚集的地方,在船上制作面条,食客则在岸边食用。”泰国美食专家、厨师大卫·汤普森说。一般来说,传统船面由耐嚼的米粉制成,分量很小,每碗售价仅15泰铢(1元人民币约合5泰铢)左右,汤底由各类香草和香料混合熬制而成,配以肉类、豆芽、薄荷叶和油渣,口感丰富。如今,大大小小的船面店在泰国各地随处可见,面条种类、汤底选择更加丰富多样,售价在几十到上百泰铢不等,既是民众的日常饮食,也成为当地饮食文化的代表。

  每天清晨6点多,笔者住所附近的湄南河支流河水开始被往来的交通船搅动得波澜起伏。早高峰时,河两岸的曼谷市民逐渐聚集在沿途码头,等待乘船前往市中心上班。这条航线连接曼谷市区和东北部郊区,船票价格为12至20泰铢不等。售票员除卖票外,还需在船到码头时将船牵拉靠岸,固定在系船柱上,方便乘客安全上下。在交通拥堵的曼谷,传统的水路是轨道交通之外能够确保准时的出行方式。

  河岸上,各式砖制、木制和铁皮房屋矗立两侧,底部均高高架起,有些甚至直接建在水上,常看见居民在家门口清洗衣物、刷洗器皿。有人还开起小型杂货铺,摆出水果摊和烧烤摊,方便过路行人,赚钱贴补家用。

  水,不仅与泰国人的衣食住行紧密相关,还深深浸润着泰国的节日庆典与传统习俗。在传统泰式婚礼上有专门的洒水仪式,长辈和宾客借此祝愿新人相亲相爱、白头偕老。每年4月,泰国新年宋干节(又称泼水节)期间,人们将浸有花瓣的香水洒在长辈的手臂和背部以表达美好祝福,再由长辈将水淋在晚辈头上,以示赐福。每年雨季结束后的11月是祭祀水神的水灯节,人们在这一天答谢水神的庇护,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如今,水灯节也包含着对真挚爱情的祈愿。夜幕降临,人们沐浴梳洗、穿戴传统服饰来到河边,点燃水灯中的蜡烛,放置于河面,祈求祝福,目送一盏盏水灯漂向远方。

  去年12月,泰国宋干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4月宋干节期间,大象戏水、水枪大战、花车巡游等活动在曼谷、大城、清迈、普吉等旅游城市轮番举行。在丰富多彩的水文化活动中,来到泰国的游客们收获美好祝福,并将它们带回世界的各个角落。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15日 17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15/c1002-40361497.html

《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执行摘要在巴库气候大会上发布

  据新华社巴库11月14日电 (记者黄河、孟菁)当地时间13日,《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执行摘要(以下简称《执行摘要》)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上与国际公众见面。

  《执行摘要》指出,能源转型能为中国实现2060年前经济社会系统的碳中和作出决定性贡献。中国应从五个方面推进能源转型,探索加强国际合作,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15日 02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15/c1002-40361452.html

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中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在秘鲁和巴西举行

新华社圣保罗11月13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中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近日在秘鲁和巴西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中拉民心相通。

6日,2024中拉文明对话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来自中国和秘鲁、阿根廷等10余个拉美国家的150余名政要、专家学者及工商界人士等,围绕论坛主题“文明传承与现代化发展”进行研讨交流,为中拉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与传承发展、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提供智力支持、探索合作路径。

同日,秘鲁“中国时段”暨“中国视听展播月”启动仪式在利马举行。此次秘鲁“中国时段”的签约和启动,是在拉美国家开通的第四个“电视中国剧场”,将为广大秘鲁观众带来《三体》《山海情》《玫瑰的故事》等数十部中国优秀视听节目。当天,活动现场举行了《三体》西语版拉美地区首发仪式和《三体》配音秀展示、《鸟瞰新重庆》国际版首发式,以及“光影新重庆”影像展等系列活动。

11日,《美丽中国 美丽巴西》画册首发式暨图片展开幕式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该画册及图片展以“不以山海为远 中国巴西携手前行”为主线,通过“岁月悠悠 山河远阔”“人文荟萃 文明交响”“砥砺前行 互鉴共进”“跨越山海 同谱新篇”四部分,集中展示中国与巴西两国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经贸往来、人文交流、合作成果等内容。

12日,“中巴青年故事会”在巴西圣保罗大学举办,200余名巴西圣保罗大学师生和各界人士就深化中巴人文交流展开热烈讨论。当天,圣保罗大学还举办了“巴西青年看中国”优秀作品展映。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14/c1002-40360593.html

外交部:着眼中拉关系“惠民”属性,继续加强同拉美国家团结合作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董雪)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3日表示,中方将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着眼中拉关系的“惠民”属性,继续加强同拉美国家团结合作,不断提高双方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我们注意到,在本届进博会上,秘鲁羊驼玩偶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之一,得到了“温暖驼”的美誉。秘鲁手工艺人马马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已成为他和乡亲们的福地,让他们有了更多收入,生活蒸蒸日上,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我们也听说了秘鲁手工艺人马马尼的故事。”林剑说,软萌可爱的羊驼制品吸引了一大批中国消费者,是进博会名副其实的“人气王”。据了解,原来马马尼经营的手工作坊只有一层,一年仅能卖出百余只羊驼制品,现在作坊不仅扩建到三层,还带动几百位手工艺人发家致富。正如他们所说,“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国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林剑表示,中国在同拉美国家开展合作时,始终优先考虑重大民生项目,像“温暖驼”这样令人振奋又感动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贯穿巴西南北的“电力高速路”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不仅为工业重镇提供充足电能,还解决了2200多万巴西人电力短缺问题。中国还在拉美实施了很多“小而美”的民生项目,比如中国援建哥斯达黎加两个城市的供水项目,让当地近4万居民喝上了放心水,激活了当地因水污染停滞多年的经济。

“中方将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着眼中拉关系的‘惠民’属性,继续加强同拉美国家团结合作,不断提高双方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林剑说。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13/c1002-40360584.html

2024年11月12日 星期二

凝聚共识为世界贡献“南方智慧”——习近平主席致“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贺信提供思想引领

新华社圣保罗11月12日电 题:凝聚共识为世界贡献“南方智慧”——习近平主席致“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贺信提供思想引领

新华社记者

11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在巴西圣保罗开幕的“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致贺信,在与会嘉宾中引发热烈反响。来自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多国人士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阐释了全球南方在人类进步事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强调了中国始终同全球南方国家一道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全球南方国家媒体智库助力相关各国逐梦现代化、推动全球治理指引方向。

中国为全球南方合作发展注入动力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当前,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在人类进步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愿同广大全球南方国家一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现场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后,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表示,中国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解答世界难题提出中国方案,如主张和平对话解决国际争端、根据当下世界新形势加强文化教育、推行绿色发展等,旨在为全世界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新华社等多家中国媒体在传播中国倡议、中国行动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为构建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墨西哥联邦参议院亚太委员会主席、墨执政党国家复兴运动党前主席波列文斯基认为,全球南方的理念在世界上越来越受到广泛认同,而中国正在通过实践将理念转化为现实。中国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支持拉美发展振兴,让全球南方理念落地,促进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相互尊重了解,共同进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维护多边主义。媒体智库对推动各国各界充分理解全球南方概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中国主流媒体坚持客观报道事实真相,积极传递正能量。

中国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同150多个国家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同100多个国家和联合国等多个国际组织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合作,今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特意为37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120多个免费展位……在世界百年变局中,中国始终同全球南方国家站在一起,携手同行。

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联合秘书长钦貌佐表示,中国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机制等多边合作中起到引领作用,中国媒体也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以缅中合作为例,中国媒体积极报道两国合作,在与缅方媒体的交流探讨中分享经验和思考。

以交流促合作共答时代课题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在世界百年变局中逐梦现代化,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是全球南方国家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也是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面临的共同时代课题。

阿根廷阿中研究中心主任帕特里西奥·朱斯托认为,媒体智库在推动全球南方国家交流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南方国家常被错误解读,澄清误解和纠正偏见是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面临的共同时代课题。应采取新战略确保客观事实得以传播,让全球南方国家的声音能够被倾听和理解。即将在拉美国家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等多边合作机制都是传播全球南方国家真实信息的重要平台。

黎巴嫩《消息报》英文版主编贾迈勒·古森说,国际舆论通常由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南方国家的声音相对薄弱。全球南方媒体智库开展交流合作,通过发布研究报告、组织学术论坛、撰写新闻报道等,可以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对重大国际问题的深入理解并凝聚共识,帮助了解彼此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以共同应对全球变暖、粮食安全、债务危机等挑战。

这次“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由新华通讯社和巴西通讯公司联合主办。在开幕式当天,巴西总统卢拉也向论坛致贺信。在巴西商业领袖组织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小若泽·里卡多·卢斯看来,两国元首同时向论坛致贺信,表明双方都非常重视全球南方媒体智库的建设,展示了巴中两国的长期友好和互利共赢关系,很高兴在这次高端论坛上看到来自全球南方国家的多样化参与和积极对话。

古巴国际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伊薇特·洛佩斯·罗德里格斯对中国和巴西两国媒体共同主办这次“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表示赞赏。她说,当前人类社会面临诸多威胁与挑战,媒体智库以反思与对话的方式展开交流尤为重要。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南方担当”

津巴布韦南部非洲研究与文献中心执行主任马达库凡巴聆听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后深受触动。他说,习近平主席曾说,现代化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国都不能掉队。全球南方国家遵循多样、多边和包容的原则,无论国家大小,它的声音都可以被听到。全球南方国家还倡导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以促进世界和平、和谐发展。

格林纳达政府新闻办主任贾森·菲利普备受习近平主席贺信鼓舞。他认为,作为全球南方国家一员,格林纳达始终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道致力于多边主义和区域合作,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比如,加勒比共同体在倡导冲突解决和促进地区民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团结协作有效放大小国声音,有助于建立更加平衡、多极化的国际秩序。全球南方媒体智库肩负使命,通过持续合作和凝聚共识,促进不同体量国家实现发展进步,走向美好未来。

古森表示,习近平主席贺信对全球南方媒体智库提出殷切希望,为其发展指引方向。黎巴嫩因其自身地理位置成为东西方文化交融之地,借助这一优势可以成为中东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桥梁”,促进中东与亚非拉国家媒体智库的多边合作和经验共享。

智利前驻华大使、安德烈斯·贝略大学拉美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费尔南多·雷耶斯·马塔说,通过共同发声,全球南方国家正在更加深入地参与全球治理,为推动世界向更加公正、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作出贡献。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13/c1002-40359781.html

《“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圣保罗宣言》倡议提升“全球南方”话语权和影响力

新华社圣保罗11月12日电(记者孙奕 周永穗)当地时间11日至12日,“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在巴西圣保罗举行。论坛期间发布了《“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圣保罗宣言》,倡议共同推动提升“全球南方”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宣言指出,当前“全球南方”实现群体性崛起,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和重要性日益凸显,正在成为推动国际秩序变革的重要力量。“全球南方”媒体和智库应为坚定维护“全球南方”共同利益鼓与呼,不断增强“全球南方”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宣言认为,发展振兴是“全球南方”的共同诉求;不同文明和谐共存、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带来难以预知的风险挑战。

宣言倡议,“全球南方”媒体和智库应当放大声量,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应当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呼吁增进文明交流对话,在包容互鉴中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应当共抓机遇、共克挑战,捍卫职业伦理,拥抱技术创新,打击虚假叙事,共同维护媒体和智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12/c1002-40359778.html

《南方觉醒》多语种报告在巴西圣保罗发布

新华社圣保罗11月12日电(记者孙奕 王天聪)当地时间11日至12日,“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在巴西圣保罗举行。论坛期间,新华通讯社以中、英、西、葡文对外发布《南方觉醒》多语种报告。

报告全文共计6.5万余字,集纳收录了今年新华通讯社推出的“南方觉醒”系列调研成果,围绕数百年来亚非拉人民遭受西方殖民掠夺压迫、争取独立自主、谋求发展振兴的历史脉络,讲述“全球南方”对实现现代化的不懈追求,反映“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的时代大势。

与会嘉宾表示,这份报告以史明理、以古鉴今,以穿透性叙事和学理性思考,向世界解读和展现了全球南方国家的“觉醒年代”,体现出对时代发展潮流和人类进步方向的思考。

数据显示,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全球南方国家占世界经济比重已超过40%,是当今世界的稳定、向善、进步力量。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12/c1002-40359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