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在COP29中国角举行

新华社巴库11月16日电(记者刘恺 赵冰)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15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中国角举行。论坛旨在凝聚南南国家气候行动共识,深化“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携手推进绿色低碳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致辞时表示,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极端天气灾害频发、气候危机现实紧迫,唯有积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重振全球经济、应对气候危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长期以来,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坚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坚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十百千”倡议。近年来,中国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态势,新能源装机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居世界第一。未来,中方将继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尽己所能为相关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

当天,中国生态环境部与尼日利亚环境部签署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合作建设尼日利亚莱基低碳示范区。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项目事务署执行主任豪尔赫·莫雷拉·达席尔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COP29首席执行官埃尔努尔·索尔塔诺夫、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刘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副执行主任凯蒂·范德海登、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主任迪玛·哈提卜等中外嘉宾出席论坛。COP29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主持论坛。

本次论坛由中国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及烟台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中国代表团自2011年以来举办的第十二届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17/c1002-40362777.html

外交部发言人就中国获得2026年亚太经合组织主办权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11月16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16日就中国获得2026年亚太经合组织主办权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据媒体报道,中方申请担任2026年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已获得各方支持,并在今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上核可。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发言人表示,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重要经济合作机制。中国从促进亚太合作大局出发,主动担当作为,提出申办2026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获得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欢迎和本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核可。

发言人说,中方一贯重视亚太合作,曾于2001年和2014年主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26年中方将第三次担任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中方愿就2026年办会事宜同各方加强沟通合作,共同落实2040年布特拉加亚愿景,推进亚太共同体和亚太自贸区建设,打造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17/c1002-40362769.html

中国将担任亚太经合组织2026年东道主

新华社快讯:中国将担任亚太经合组织2026年东道主。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16/c1002-40362764.html

海报丨八张图带你了解G20

应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卢拉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17日至21日赴里约热内卢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作为全球经济治理重要平台,二十国集团有哪些成员?机制架构有何特点?此次峰会有哪些看点?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记者:程大雨、陈丹;海报:殷哲伦)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16/c1002-40362756.html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在中国发现更多机遇、获得更大发展”(环球热点)

  在第七届进博会上,秘鲁展商阿曼达正在向中国观众介绍产品。
  本报记者 高 乔摄

  第七届进博会巴西国家馆。
  本报记者 高 乔摄

  跨越半个地球,飞行20多小时,从拉美到中国,从农场到展会,在日前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来自秘鲁、巴西、尼加拉瓜、智利等拉美国家的展商跨越山海,带着各国的特色产品亮相。秘鲁的藜麦、巴西的咖啡、洪都拉斯的白虾、尼加拉瓜的蜂蜜、智利的车厘子、厄瓜多尔的香蕉……进博会上的拉美“明星产品”,也是中国各大商超的热销之选。在拉美展商的话语中,中拉经贸合作的热络往来有了更加具体生动的景象。

  

  “相信中国顾客会喜欢”

  “来尝尝看,这是用巴西阿萨伊浆果冻干粉做的冰沙。”在第七届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亚马孙巴西莓公司展台的员工热情介绍着他们的“当家”产品。一杯杯紫红色的冰沙,吸引着来往观众驻足品尝。

  “感觉怎么样?你会喜欢的。吃它让人更健康。”巴西展商、亚马孙巴西莓公司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亚诺·佩鲁佐·瓦卡罗热情地向本报记者介绍起阿萨伊浆果——这是巴西亚马孙地区特有的一种水果,也被叫作巴西莓,巴西人称它是“超级水果”。“阿萨伊浆果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富含抗氧化剂的同时糖分较少,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品。我们知道它在中国很热门。”克里斯蒂亚诺说。

  进博会上,像克里斯蒂亚诺一样跨越万里“赴约”的拉美展商还有很多。巴西木浆生产商书赞桉诺在进博会上发布新品,秘鲁企业带来的羊驼玩具、葡萄、芒果和咖啡受到追捧,十多家智利葡萄酒、新鲜水果、海产品企业共同亮相,全球首发的智利安第斯山脉高海拔地区雪山车厘子吸引关注……收获订单、开拓市场、洽谈合作,热闹的进博会是中拉经贸合作的一个缩影。

  在秘鲁展商、卡德亚尔工业和食品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加列戈斯·因奎尔图帕·雷内·阿曼达的展台,琳琅满目的藜麦加工食品摆满展柜。麦片、饼干、各类冲剂……“这些东西够做一顿‘速食’早餐啦。”阿曼达对这次参展的各类藜麦食品非常有信心。“这几天来参观的人好多,大家好热情,现场品尝之后都很喜欢我们的藜麦饼干。我们已经决定明年继续来进博会啦,我想借助参展的机会,让我们的藜麦产品更快地进入中国市场。”

  “相信中国顾客会喜欢”“我决定了要把产品引进中国市场”“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沟通”……在进博会拉美国家相关展台,问起展商们为何到来、有何感想,他们不约而同地展现出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兴趣。

  “合作是一场双向奔赴”

  在西班牙语中,钱凯与上海发音相近。近年来,随着钱凯港项目推进,当地媒体经常使用“从钱凯到上海”这一朗朗上口的短语,描述未来的中拉陆海新通道。钱凯港投入运营后,秘鲁与中国之间的海运时间预计将大幅缩短,秘鲁和周边国家的产品将更顺畅高效地运往中国和亚洲地区,大幅带动拉美地区货物贸易和港口经济的发展。

  “钱凯港落成,能让我们以更低的成本将产品运到中国。钱凯港和上海港虽然相隔半个地球,但是运输越来越方便,经贸联络越来越紧密。”阿曼达说。

  开展3天,她的小本子里已经积累了10多家中国进口商及代理商的名片。尽管不懂中文,阿曼达仍能熟练地和中国客商交流:打开微信二维码,扫码添加好友,用软件自带的翻译功能和对方沟通。

  目前,中国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和多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与5个地区国家签署自贸协定,与22个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9月,中国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累计实施200余项基建项目。中拉经贸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正惠及双方人民。

  第一次来到中国的克里斯蒂亚诺为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和美丽城市景观惊叹,中国客商对阿萨伊浆果制品的喜爱,也让他兴奋不已。“目前我们的阿萨伊浆果相关制品已出口到全球数十个国家,许多中国年轻人已经是阿萨伊浆果制品的爱好者。”克里斯蒂亚诺说,“我们看到在中国市场推广产品的巨大潜力,我们想在中国发现更多机遇、获得更大发展。”

  “当前,中拉年贸易额近5000亿美元,中拉经贸总体规模增长速度快,进入中国市场的拉美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中国需要拉美的产品,拉美企业渴望进入中国市场,中拉经贸合作是一场双向奔赴。”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拉美研究中心主任江时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到拉美去走走看看”

  据《2024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际贸易展望》报告预测,今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际贸易逐步复苏,中国将是其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

  “中拉经贸合作的活力源泉之一,是双方的利益融合度高,中拉经贸合作具有平等、互利、开放、创新、惠民的显著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国际关系室主任、研究员周志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一方面,中国与拉美国家的经贸合作、投资合作实实在在促进了拉美多国的经济增长、民生改善、就业增长;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民众对拉美国家的认知更加丰富全面,中国消费者对拉美产品的需求提升,拉美国家的农产品、矿产资源、手工艺品和技术产品丰富了中国市场。

  “我出生在秘鲁马丘比丘,那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是深受全球游客喜爱的著名景点。在中国我感受到中国朋友对我们的热情、尊重和细致的帮助。我也希望更多中国朋友,不仅能品尝秘鲁的藜麦制品,也能亲自到拉美去走走看看,到我的家乡感受秘鲁的悠久文化。”阿曼达说。

  拉美有句谚语,“真正的朋友能够从世界的另一头触及你的心灵”。如今,中拉合作从经贸、金融、基建等传统领域向能源、数字、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不断拓展。中拉直航已成为“中拉空中丝绸之路”。中方还积极为拉方开展人力资源培训,派遣医疗和农业专家组,推广竹子、菌草等“小而美”民生项目,助力地区发展振兴。中拉深度合作、携手发展的进程还在不断推进。

  “中拉经济结构互补,这也意味着未来双方经贸合作可持续性、可预期性强。目前,中国与拉美合作的方式更加多元,领域不断拓展,深度不断增加,可以预期未来中拉经贸合作仍将保持明显的增长趋势。随着更多拉美商人来到中国,更多中国游客到访拉美,更丰富的产品进入彼此市场,中拉经贸合作的活力将持续迸发。”周志伟说。

  (本报记者徐佩玉、廖睿灵参与采写)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16/c1002-40362375.html

普京同德国总理朔尔茨通电话

新华社莫斯科11月15日电(记者江宥林)俄罗斯总统普京15日应约同德国总理朔尔茨通电话,双方讨论了乌克兰局势、俄德双边关系、中东局势等问题。

据俄罗斯总统网站15日发布的消息,这是双方2022年12月以来首次通电话。普京在谈到乌克兰局势时表示,当前危机是“北约长期奉行侵略性政策的直接结果”。

普京表示,俄方从未拒绝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俄乌冲突,并对恢复谈判持开放态度。他说,可能达成的协议应考虑俄罗斯在安全领域的利益,“基于新的领土现实”,最重要的是消除冲突根源。

谈及俄德关系现状,普京认为,两国关系“在各方面都出现空前退化”。他表示,俄罗斯始终履行能源领域的条约和合同义务,如果德方感兴趣,俄愿开展互利合作。

双方还就中东局势展开讨论。普京介绍了俄方为缓和地区危机并寻求和平解决方案所做的努力。

另据德国联邦政府发言人黑贝施特赖特发布的消息,朔尔茨在通话中要求俄罗斯与乌克兰进行谈判,以“实现公正和持久的和平”。在与普京通话前,朔尔茨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了电话。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16/c1002-40362353.html

欧盟报告:欧盟经济下行风险增加

新华社布鲁塞尔11月15日电(记者康逸)欧盟委员会15日发布2024年秋季经济展望报告说,在经历长时间停滞之后,欧盟经济正恢复温和增长,同时通胀持续放缓。然而,地缘政治因素和结构性挑战令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和下行风险有所增加。

报告预测,2024年欧盟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0.9%,欧元区增长0.8%。2025年欧盟经济将增长1.5%,欧元区增长1.3%,整体而言较今年5月份报告有所下调。同时,报告预测2024年欧元区通胀率将从2023年的5.4%降至2.4%,2025年降至2.1%;2024年欧盟通胀率将从2023年的6.4%降至2.6%,2025年降至2.4%。

报告指出,欧盟经济面临的困境在于生活成本居高不下,频繁遭受极端冲击后不确定性增加,同时在高利率背景下家庭储蓄占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大。另外,2024年上半年投资表现令人失望。

报告同时警告,欧盟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和下行风险有所增加:俄乌冲突和中东局势加剧地缘政治和能源安全风险;部分贸易伙伴采取更多保护主义措施,可能扰乱全球贸易;欧洲内部政策不确定性和结构性挑战可能导致竞争力进一步丧失;自然灾害的频率和范围不断增加,也对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事务的委员真蒂洛尼当天表示,欧洲经济正在缓慢复苏。随着通胀持续缓解,私人消费和投资增长回升,未来两年经济增长将逐步加快。然而,结构性挑战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给增长前景带来压力。成员国将在降低债务水平和支持增长的道路上艰难前行。通过投资和结构改革增强竞争力,对于提升潜在增长和应对不断上升的地缘政治风险至关重要。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16/c1002-40362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