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中韩双方将交接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本报北京11月22日电 (李龙伊、张乐萌)记者从退役军人事务部获悉:日前,退役军人事务部与韩国国防部就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工作达成一致,韩方将于11月28日向中方移交43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

  中韩双方遵循国际法和人道主义原则,从2014年至2023年已连续10次成功交接93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今年是按照中韩双方达成的共识实施的第十一次交接,中韩双方将为交接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继续合作。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3日 02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23/c1002-40367693.html

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中国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张泉、温竞华)记者从中国科技部获悉:中国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旨在携手构建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全球科技发展环境,推动全球科技创新成果更多惠及全球南方。倡议全文21日正式发布。

  倡议指出,开放、可持续的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议程,事关全人类共同福祉。

  倡议提出,各国政府、科学共同体、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利益攸关方,共同推动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放科学建议书》,支持科技创新人员和资源等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确保不同利益攸关方公平参与开放科学事业、受到公正对待。科学知识应公开可用,科学实践应具有多样性、包容性、可持续性。

  倡议提出,各国政府应增加对开放科学的投入,营造有利于开放科学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投资环境,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合作共建、开放共享,厚植开放科学文化,加强开放科学人力资源开发,帮助全球南方加强科技能力建设。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2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22/c1002-40366888.html

庆祝中巴建交50周年人文交流活动在巴西利亚举行

  本报巴西利亚11月20日电 (记者陈一鸣)当地时间11月20日,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巴西国家传媒公司联合主办的庆祝中巴建交50周年人文交流活动在巴西利亚举行。

  在活动现场,第四届巴西“中国影视作品展播季”启播,庆祝中巴建交50周年的精品节目片单在活动上发布。活动期间发布的一项中巴智库调查显示,86.4%的受访者认为中巴关系是亲密的伙伴关系,95.6%的受访者积极评价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卓越贡献。

  来自巴西各界两百余名嘉宾参加活动。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2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22/c1002-40366891.html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中方愿与各方深化数据跨境流动领域交流合作

  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曹嘉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20日表示,中方发布《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就各方普遍关切的数据跨境流动治理问题提出了建设性解决思路,明确中国促进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的立场主张。中方愿在倡议基础上与各方开展和深化数据跨境流动领域的交流合作。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日前,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中方在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正式发布了倡议全文。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林剑表示,中方发布《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就各方普遍关切的数据跨境流动治理问题提出了建设性解决思路,明确中国促进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的立场主张,倡导秉持开放、包容、安全、合作、非歧视的原则,推动构建开放共赢的数据跨境流动国际合作格局,促进数据跨境高效便利安全流动。

  林剑说,这是继《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后,中方就数据问题发布的又一重要倡议,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关于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要义,展现了中国统筹发展安全、完善数字治理、践行多边主义的坚定决心。

  “数据安全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商解决之道。”林剑表示,中方愿在《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基础上与各方开展和深化数据跨境流动领域的交流合作,欢迎各方支持这一倡议。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21/c1002-40365990.html

在钱凯港,看见未来(环球热点)

  钱凯港内的起重机。

  钱凯市市长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远眺钱凯港。

  扫码观看视频

  “开港!”

  当地时间11月14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以视频方式共同出席秘鲁钱凯港开港仪式。作为中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重点项目,钱凯港正在见证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的诞生。

  据统计,钱凯港一期工程可以将秘鲁到中国的海运时间缩短至23天,节约20%以上的物流成本,每年为秘鲁带来45亿美元收入,创造8000多个直接就业岗位。钱凯港正式开港,有力巩固秘鲁衔接陆海、联通亚洲和拉美的门户地位,带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整体发展和一体化建设。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拉丁美洲的新加坡。”秘鲁交通部长劳尔·佩雷斯对钱凯港的期待,正在化作现实。南美首个智慧港口和绿色港口、“新时代的印加古道”的起点……被寄予厚望的钱凯港,迎来新的历史时刻。

  

  自秘鲁首都利马出城向钱凯港,大约80公里的路程,会遇见无数奇景。大体向北的路上,东边,戈壁、沙漠、褐色高山几乎连绵无尽,西边却能远眺波光粼粼的太平洋。两小时的车程,山路爬升,海拔给耳膜带来压力;坡度下降,由海至山的腹地竟现出大片农田,当地人在那里种植玉米、马铃薯及水果。阳光耀眼,空气热烈,山路转过弯道,视线尽头,是海中延伸的一处L形防波堤,以及并排矗立的蓝色岸桥——吸引世界目光的钱凯港就在那里。

  衔接陆海 全新通道

  “De Chancay a Shanghai!”(从钱凯到上海!)

  刚见面,钱凯市市长胡安·阿尔贝托·阿尔瓦雷斯就面带笑容,双手竖起大拇指,不断冲记者重复这句如今秘鲁的流行语。用他的话说,这几天工作太多太累,但很值得,“因为我们都知道,这是历史性的时刻”。

  在西班牙语中,“钱凯”与“上海”发音接近,乍一听不易分辨区别。跨语种的相似带来某种隐喻:原本相隔广袤太平洋、直线距离一万多公里的两地,随着钱凯港开港,航程缩短,将极大提升贸易便利性。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在钱凯港建成前,由于秘鲁没有可以停靠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港口,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等地发往南美的大宗货物,需要在墨西哥、巴拿马等地停靠中转,产品分装后才能运送到秘鲁等国,货运成本比较高,时间也长。反之,南美多国向中国出口大宗货物,也大多需要先向北绕行巴拿马运河。

  而随着钱凯到上海双向直航航线开通,中秘间单程海运时间将缩短至23天,节约20%以上的物流成本。无论水果还是矿产贸易,都将从中受益。从秘鲁向外辐射周边,阿根廷、巴西、玻利维亚等国的货物,也都能通过泛美公路,从钱凯运往中国和亚洲,使南美经济与中国深度衔接,巩固秘鲁衔接陆海、联通亚洲和拉美的门户地位。正如刊发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当天《秘鲁人报》头版标题所写:“随着钱凯港的启用,秘鲁今天开启了新纪元。”

  “看到那艘新船了吗?我们把它专门命名为‘秘鲁轮’,从国内制造出来后跑了一趟欧洲,直接就来这儿了。另一艘是‘新上海轮’,命名都很有纪念意义。”到访当天,中远海运港口秘鲁钱凯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何波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在港的4艘巨轮,会卸下来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并向上海运去秘鲁农产品。为配合长途运输农产品的需求,这些能装载1万多个集装箱的巨轮,还会专门配备冷藏箱。现在在中国广受欢迎的秘鲁蓝莓、牛油果、葡萄等,未来都能更便捷、更新鲜地送至中国消费者的餐桌。随着中秘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的签订,未来将有更多来自两国的优质产品,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彼此市场,两国人民都将享受自贸协定升级带来的实惠。

  从数据更容易看出钱凯港对于提升当地经贸的意义:目前秘鲁全年货物吞吐量约为2000万吨,集装箱年吞吐量为265万吨;钱凯港的4个泊位可挂靠全球最大集装箱船,设计年吞吐能力初期为集装箱100万标准箱、散杂货600万吨、汽车16万辆——对于当地出口贸易来说,钱凯港将大幅提升货物运输水平和效率。

  智慧港口 世界一流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港口是巨轮、集装箱、忙碌的码头工人和岸桥,如何能和“智慧”二字挂钩?

  在钱凯港,记者直观地感受到了科技与智慧的力量。远控中心中控区的多块大屏上,实时显示港口的数字三维图,堆场、岸桥的俯瞰图上,不停闪动雷达环形扫描动态,每个都显示已有最新数字化专网技术覆盖(这也是拉美地区首个最新数字化专网),具备港口总览、港口运行、网络管理、安全监控等功能;远程操作区,每个可升降高度的操作台前都有一块大屏,员工不必坐在港口高高的吊机上,就能通过两个布有红、黄、蓝、绿4色按钮的摇杆手柄,对照面前的几块多角度实时监控屏,远程精确操作以数百上千吨计的庞然巨物。工程师还给记者展示了一个电脑控制系统,完全自动化操作,系统直接发指令,在提前排好计划的情况下,轨道吊自动完成作业。

  听起来有点超现实,一定很复杂、很难操作吧?但在中远海运熟练的工程师眼中,“很简单的,就跟我们玩电子游戏一样”。何波告诉记者,公司第一批刚刚招聘了10名秘鲁当地轨道吊司机,全是女性。

  在尚未数智化的年代,工人要用龙门吊精准地把集装箱从船上卸下,或者反向操作装船,得坐在非常高的塔吊内,半弯着腰、目光向下操作手柄,以实现精准、安全。久而久之,腰椎、颈椎都受不了,往往干到40来岁就一身职业病。有了远程控制这一利器,操作工不仅“蓝领变白领”,劳动强度降低、职业寿命延长,而且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以钱凯港为例,操作工1小时能操作20个集装箱,1人能负责4台机器。

  让中国建设者自豪的是,钱凯港的数智化水平在南美堪称“最顶级”。比如记者在港口看到的电动智能驾驶集卡,由精准卫星导航引导,不必在地面埋设磁钉,车辆就能通过云上算力的引导,不断优化合理路线,自动驾驶运输货物。还有全球首次尝试的智能红绿灯控制系统,可以合理利用有人车道和智能驾驶车道,创新优化宝贵的堆场资源。

  与中国远隔万里,钱凯港的数智化得益于中国整体创新产业集群。港区的智能驾驶集卡、远控摄像头、港区操作系统等,都来自不同的中国企业。可以说,中国的创新产业集群,为新质生产力在南美落地共同贡献了力量。

  阿尔瓦雷斯市长对这些新技术印象深刻。在码头现场,记者问,通过钱凯港,你最希望中国运来什么样的产品?

  他答道:“中国技术。我对中国的上海、深圳印象深刻,我们希望钱凯港成为一个锚点,通过拉动贸易、拉动经济的方式,最终带来更多的创新、技术和科学,让我们的城市和国家更加现代化。”

  和合共生 共同成长

  3700名建设者,1241天辛勤劳动——这是中远海运集团副总经理张勇在开港仪式上给出的数字。短短几年,一座现代化的港口拔地而起,无疑令人振奋、鼓舞。

  马里奥·德拉斯·卡萨斯,中远海运港口秘鲁钱凯公司公共关系部总经理,就兴奋地给记者遥指堆场旁边的一个山头:“看到了吗?这里原来是很大一片山,短短几年,我们的建设者就开山回填,把这里做成了一个巨大的堆场。”阿尔瓦雷斯更是笑着说:“我不记得来过港口多少次了,但每次来都有新变化,这太惊人了。”

  作为秘鲁本地员工,马里奥对港口带动周边发展非常有信心。在港口办公楼顶远眺港口,他不断地给记者介绍:那片空地,未来可能是一座污水处理厂,处理周围居民的生活污水;那边,可能会建起一座学院,为当地培养工程、物流、电力工程等技术人才;后面的山区,计划建设物流中心,更好地将太平洋边的钱凯港与秘鲁腹地相连……

  在今年APEC新闻中心的会刊上,记者看到,预计钱凯港每年将为秘鲁创收45亿美元,为秘鲁贡献1.8%的GDP。未来,港口预计还将创造8000多个直接就业岗位,其中许多来自物流和运输业。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钱凯港将成为秘鲁发展战略的基石。

  绿色、低碳、和合共生,中国正在实践的这些理念,同样在大洋彼岸钱凯港落地生根。比如,承建港口的中企,就相当注意保护港口周围海域和湿地的动物,在施工中注意对噪声、灯光、扬尘的控制,尽量降低对这些湿地“居民”的影响;港口建起动物救助站,积极参与救助海豹、企鹅、鹈鹕等动物,帮助改善项目周边生物栖息地环境状况。建设过程中,项目每两个月进行一次物种监测,定期进行湿地保护,还组织附近居民参加环保培训;得益于此,到访当天,在港口旁的圣罗莎湿地,记者就看到数以千计的白色鲣鸟正在湿地栖息、飞翔,还有白鹭、鹈鹕等在湿地觅食。

  有了一起做事的共同经历,大家的心也越拉越近。采访时,记者偶遇了在钱凯港承担机电工作的四川00后小伙刘宇航,闲谈间得知彼此都是球迷,他兴奋地打开自己的朋友圈,把他跟当地员工朋友每周一起踢球的视频展示给记者,“处得相当好,我们都是Amigo(朋友)!”

  同为00后的伊莎贝尔·穆夏,在利马的孔子学院学了4年汉语,喜欢中国文化。一年前,她从首都搬到港口附近,在中远海运港口秘鲁钱凯公司找到了行政人事的工作。她用中文对记者说:“来这里之后,我第一次离开家独立生活、第一次自己开车上班……感谢钱凯港,让我长大了!”

  回望过去,何波感慨万千:“远离家乡,在这里,我过了6个生日、4个春节,很多同事跟我一样,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克服了很多困难。作为工程人,能亲身参与这样重大的项目,我们都感到特别自豪。”看着崭新、先进、宏大的港口,我们相信,很快这里就将船来车往,一片繁忙。未来,已经真真切切地到来。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21/c1002-40365994.html

众行致远 | 来自里约峰会现场的“G20声音”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11月18日至19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多国各界人士齐聚里约热内卢,热议本届峰会,讲述他们眼中全球治理的中国贡献。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20/c1002-40365966.html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第十七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在尼加拉瓜举办

  新华社马那瓜11月19日电 当地时间18日至19日,第十七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在尼加拉瓜首都马那瓜举办。来自中国以及拉美和加勒比地区20个国家的500余名代表与会。

  本届高峰会主题为“团结协作新机遇,中拉合作新愿景”。在开幕式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任鸿斌代表中拉工商界发布《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工商界合作马那瓜倡议》。这份倡议提出中拉工商界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共建“一带一路”、商事法律、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和商协会、医疗卫生和健康等领域合作的五点倡议。委内瑞拉国内贸易部长比列加斯、中国驻尼加拉瓜大使陈曦等出席开幕式。

  任鸿斌在致辞中表示,中拉各领域务实合作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国贸促会将充分发挥联通政企、融通内外、畅通供需功能,继续办好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等活动,推动中拉经贸合作向更大规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迈进。

  全国政协副主席杨震在致辞中说,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10周年,中拉关系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中方愿同拉方一道,深入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在出席活动时表示,这届高峰会涵盖各类规模中拉经贸合作。双边共同推动各类项目投资和发展计划,有助于团结拉美各国、助力脱贫脱困、造福当地人民。

  本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由中国贸促会与尼加拉瓜发展、工业和贸易部共同主办。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120/c1002-40365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