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中国出海汽车的“文化味”

  2024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位居全球第一的第十个年头。2023年,在新能源汽车的助力之下,中国汽车出口首超日本,居于全球首位。近年来,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汽车掀起“出海热”,为全球汽车市场增添一抹亮色。

  汽车作为广泛使用的制造业商品和技术工具,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往往映射着制造国的文化形象。德国汽车以精密、可靠著称,体现了德国人的严谨精神;美国“肌肉车”则凭借强劲的动力和霸气的外观,成为探索与冒险精神的象征。而今,中国汽车将现代工业体系的结晶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相融合,创造出中式汽车美学,展现了古典灵动、充满意蕴的中国文化形象。

  中国品牌汽车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将中华文化元素融入汽车的研发、生产、设计和营销等多个环节,以别具一格的“中国风”获得海内外广泛关注与喜爱。比亚迪以中国古代王朝“秦、唐、元、宋、汉”命名的系列汽车畅销全球市场,该系列以中国龙为灵感,前格栅镀铬饰条为“龙须”,前照灯为“龙眼”,整个前脸宛如“龙面”,配以“龙爪”造型的尾灯,充满瑰丽的东方想象。此外,吉利星瑞2023款汽车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联名共创,以《千里江山图》中层峦叠翠的远山为灵感,外观与内饰使用国画青绿山水的用色;红旗汽车在设计中融入“新中式”元素,前格栅灵感源于玉管竹节、内饰钟表灵感来自日晷,在细节中体现东方审美意蕴。

  当前,汽车产业正经历着从“硬件定义汽车”到“软件定义汽车”的转型。汽车的价值与功能不再局限于发动机、底盘等传统硬件元素,而是日益依赖汽车的智能化水平以及软件带来的用户体验。中国汽车工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引领汽车消费文化的发展方向。例如,小米、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打造智能座舱,让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转变为休闲娱乐的生活空间。“零重力”座椅、按摩功能、超大显示屏等创新设计让乘车成为一种享受,“人、车、家全生态”更是通过智能设备将用户、车辆、家居等多场景相连,借助人工智能,为“智能生活”开启更多可能。

  在西方影视文化中,汽车智能化、拟人化是艺术家们的灵感创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典美剧《霹雳游侠》风靡一时,主人公驾驶的汽车“基特”不仅能够自主驾驶、人车对话,甚至会“读书看报”。中国汽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正将科幻照入现实,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华为推出了鸿蒙智行技术,通过多维度感知硬件和高性能计算平台,实现了高阶智能驾驶;小鹏XNGP等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也在向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区智能驾驶过渡。汽车文化发展的趋势并非功能的简单堆砌,而是基于“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思想,让科技更好地助力生活。

  汽车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协同助力。例如,美国电影界通过拍摄《速度与激情》等汽车电影,生动展现了赛车与越野文化的魅力;德国凭借积极参与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F1)等赛事,不断强化其汽车高品质的全球认知;日本则巧妙利用动漫成功吸引年轻消费者关注并热爱汽车文化。上述举措均为各自汽车文化的传播起到助推作用。在这方面,中国汽车产业尚有诸多学习和提升的空间。我们可以从加强汽车影视、赛事、书籍等文化产品的开发做起,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矩阵。例如,拍摄展现中国汽车品牌创新与文化特色的电影或纪录片,借助影视的全球传播力提升品牌认知度;积极参与和主办国际赛车赛事,以速度与技术彰显中国汽车实力;出版融合中国汽车设计、历史与文化故事的书籍,以文化深度吸引全球汽车爱好者的关注。此外,汽车制造商还可以通过动漫、电竞、文创商品等年轻化、互动性强的产品,拉近与全球消费者的距离,使中国汽车成为体现中国艺术审美与科技创新的文化符号。

  中国汽车品牌的出海,不仅是产品的输出,更是文化的传递。我们相信,以中国汽车的实力和魅力,中国汽车文化能够在世界走得更远、更好,更加生动形象地彰显中国艺术审美与生活智慧,立体直观地展示中国文化形象。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23日 20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223/c1002-40387322.html

“冰岛缩影”斯奈山(旅人心语)

  图为冰岛斯奈山半岛草帽山。
  弗朗西斯科·里卡多·拉科米诺摄(影像中国)

  10月中上旬,受地磁暴影响,北京多地观测到绚烂极光,让户外爱好者的心着实激动了一把。有人说,极光是天空的油画,更是深邃的赞美诗,诸多颂扬之词让人联想到世界尽头的冰岛。在那里,神奇的事每天都在上演。

  在靠近北极圈的冰岛,奇特的地形和天气并不罕见,山脉与河流纵横交错,极昼与极夜接连交替。位于首都雷克雅未克西北的斯奈山半岛几乎囊括该国所有复杂地貌,被誉为“冰岛缩影”,将温柔与狂野共生的自然张力演绎得淋漓尽致。

  半岛如同一位豪迈粗犷的巨人,不怒自威地站在冰岛西部。逶迤的海岸线和连绵的山峦勾勒出它宽阔的身躯,大西洋的滚滚波涛裹挟温暖湿润的西风,永不停息地冲击着礁石遍布的结实胸膛,繁茂亮绿的苔藓地衣紧贴广袤冻土,生长为浓密不羁的毛发,喷薄而出的温泉则是它强劲跳动的心脏。

  驱车前往斯奈山半岛,首站是别具一格的草帽山。平滑匀称的山体上,层层褶皱宛如草帽上的圈圈纹理,山地胜景名副其实。白练般的瀑布和潺潺溪流高低错落,氤氲水汽折射出的绚丽色彩涂抹了天空。倘若赶上夕阳的灿烂光辉笼罩山脊,便可体验“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带来的无言震撼。

  告别草帽山,踏上探索地底世界的旅程。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在《地心游记》中写道,冰岛的斯奈菲尔火山口是通往地球内部的入口:“斯奈菲尔的火山口犹如一个倒置的圆锥……底部有三条火山管……斯卡尔塔里斯峰那尖尖的棱角也出现了,它的阴影和光芒四射的太阳一起慢慢地移动着……中午,影子最短的时候,它温柔地舔着中间那条火山管的洞口……教授叫道,是这儿!通往地心的路!”虽是科幻故事,从中仍可窥见斯奈菲尔火山的奇诡神秘,“火山高5000英尺,两座山峰位于由粗面岩构成的海岸的顶端,这条粗面岩石带和冰岛的山地形成了明显的反差……路越来越难走,地面更加倾斜,岩石的碎片滚落下来”。凭借大片蓝黑色的壮观冰川、玄武岩浆冷却而成的辽阔平原和掺杂大自然力量的呼啸狂风,斯奈菲尔火山成为冰岛最具代表性的火山之一,牵动着万千游客的心。

  火山口下藏匿着距今约8000年的瓦汀舍利尔岩洞。顺着狭窄的旋转楼梯向下,举目皆是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和石笋。滴答的水声混杂着怦怦的心跳声,久久回荡在寂静广阔的洞穴内。岩洞是探索冰岛地质和传说的绝佳去处,在当地传说中,巨魔常栖息于熔岩洞穴,为这里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从深不见底的洞穴爬上来,新鲜的海风携带丝丝清凉,令人情不自禁地大口呼吸,神清气爽。斯奈菲尔火山靠海的地方延伸出一片蔚为壮观的黑沙滩,活跃的火山活动叠加经年累月的海水侵蚀,将斑驳粗粝的黑色沙砾打磨成光滑锃亮的鹅卵石。在风的作用下,黑沙白浪化作钢琴的黑白键,演奏出摄人心魄的空灵之歌。沙滩上至今矗立着4块古老的大石头,重量从23公斤到155公斤不等,过去的渔民通过举起这些石头来证明自己有上船劳作的资格。时光荏苒,海滩上只留下一条渔船残骸,似乎在诉说往昔的热闹与繁华。

  半岛北端的斯蒂基斯霍尔米小镇曾出现在冰岛古代叙事文学作品《鲑鱼河谷萨迦》中,也是电影《白日梦想家》的取景地。天然的港口、斑斓的房子、亮丽的灯塔、躁动的音乐节……当梦幻的绿色极光猝不及防地铺满整个夜空,地磁干扰产生的隐隐约约的爆裂声如影随形,混杂的色彩在头顶舞出飘逸的华尔兹,在这般美丽的景象前,游人不知不觉已被震撼到泪流满面。

  岛上各具特色的动物同样引人注目。座头鲸等20余种鲸类在附近海域繁衍生息,若乘船出海,便有机会一睹它们跃出海面的风采;肉墩墩的海豹成群结队,懒洋洋地躺在沙滩上晒日光浴;体格矮小的矮脚马不经意间甩动尾巴,在平坦的草地上悠然进食;毛羽鲜艳的大西洋海雀习惯在悬崖峭壁旁筑巢,捕捉其踪迹并非易事。

  伴随知名度逐渐增加,斯奈山半岛的旅游热度持续上升。为保护好天然原始的环境,当地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如限制游客数量、推广干湿垃圾分类、加强对旅游业的监管等。当地居民同样将生态保护作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昙花一现的美短暂易逝,唯有延绵不绝的美才能与奔腾不息的时间为伴。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23日 20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223/c1002-40387321.html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近距离感受大国领袖风范(大国外交·回响)

  高宝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杨 雅摄

  匈中双语学校教师正在批改作业。
  本报记者 刘仲华摄

  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外景。
  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供图

  今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访问。在布达佩斯,两国领导人共同宣布,将匈中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两国合作注入新的强大动力。在这次访问中,我有幸担任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中文翻译,再次近距离感受习近平主席的大国领袖风范。

  2009年,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匈牙利,我首次作为翻译陪同他参观了富有匈牙利特色的民族画廊。当我现场解说时,他认真倾听,对匈牙利历史文化充满浓厚兴趣。我能感受到他是一位知识渊博的领导人。

  此后,我多次在匈中两国领导人会见时担任翻译。欧尔班总理和习近平主席都是坦诚直率并富有智慧的领导人。他们彼此了解、相互信任。习近平主席平易近人,尊重并平等对待每一位工作人员。在我看来,这就是真正的大国领导人的气度。

  在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习近平主席在《匈牙利民族报》上发表题为《携手引领中匈关系驶入“黄金航道”》的署名文章,深刻总结中匈建交75年来两国关系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丰硕成果。我承担了将文章翻译为匈牙利文的工作。这对我而言也是一个学习过程,让我对习近平主席的观点和思想有了更多了解。

  事实上,这不是我第一次翻译习近平主席的著作和文章。我曾参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匈牙利文版的翻译工作。习近平主席在论述中引用了很多中国历史文化典故,我需要钻研资料,找出最贴切的表述。翻译的过程也给我带来极大的思想启迪。比如习近平主席提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人权不是抽象的概念,有效保障生存权、发展权是享有和发展其他权利的基础。

  我非常喜欢习近平主席强调的“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匈中关系驶入“黄金航道”,民心相通是重要基石。匈牙利人民与中国人民有很多相似之处,都重视家庭和睦。匈牙利人民十分喜爱中国文化,匈牙利有多所孔子学院、大量中医诊所,匈中双语学校为两国文化交流培养了很多年轻人才,匈牙利华人也为深化两国友谊作出很大贡献……人文合作交流不断加强,为两国合作奠定了稳固基础。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匈中两国大学生就开始交流互访,我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我与中国的缘分可以追溯到小学三年级。那时在图书馆里读到的许多中国民间故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高中毕业时,我争取到去中国留学的机会,在中国度过了6年美好时光,这对我的人生产生重要影响。直到今天,我依旧喜欢阅读中国民间故事、儿童文学,将它们翻译为匈牙利文,还组织匈牙利的孩子们阅读。我很高兴,他们也像我一样喜欢这些故事。中国人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仍在不断学习、进步,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同中国朋友一起续写新的友好交往故事。

  (作者为匈牙利汉学家、翻译家,本报记者刘仲华、禹丽敏采访整理)

  

  版式设计:汪哲平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22日 02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222/c1002-40387100.html

推动中东局势降温刻不容缓(寰宇平)

  近期叙利亚局势突变,给本已脆弱的中东安全格局带来更多不确定性。这再次提醒国际社会,中东地区的安全失序不应再无限期持续下去,推动中东局势降温刻不容缓。

  “我们知道叙利亚有什么东西崩溃了,但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在等待它。”有国际分析人士指出。过去13年来,叙利亚人民经历了无休止的战争冲突。如今,叙利亚局势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方的选择。

  推动叙利亚局势尽快企稳,国际社会应切实维护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支持叙利亚境内尽早实现和平,落实联合国安理会第2254号决议,按照“叙人主导、叙人所有”原则推进国内政治进程,通过包容性对话找到符合叙利亚人民意愿的重建国家方案。国际社会应切实尊重叙利亚人民的选择,为叙利亚恢复和平、重建秩序创造条件。那些长期以来深度介入叙利亚局势的各方应停止干涉叙利亚内政,摒弃一切趁乱渔利的盘算。面对叙利亚人民的艰难处境,国际社会应共同施以援手,推动解除多年来对叙利亚的非法单边制裁,缓解叙利亚严峻的人道局势,防止再次出现难民潮。叙利亚局势突变后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乘机生乱威胁应引起足够重视,未来的叙利亚应坚定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

  中东地区动荡不已,冲突频发,严重影响国际和平安全。加沙冲突爆发以来,中东地区安全危机持续扩散。巴以、黎以、伊以、红海紧张局势轮番升级,直至近期叙利亚局势突变。英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东地区成为全球不安全局势的中心,中东和北非地区因冲突和战乱导致的死亡人数同比增加超过315%。中东曾是人类历史的“文明高地”,绝不应成为当今时代的“和平低谷”,采取切实措施推动局势降温迫在眉睫。

  化解中东乱局,当务之急是立即停火止暴、缓解人道危机。武力换不来安全,以暴制暴解决不了问题。联合国安理会各项决议必须得到遵守,有关各方应停止采取刺激地区局势升级的行为,避免为实现停火设置新的障碍。对地区安全局势有重要影响的国家要拿出负责任态度,不要再搞“拉偏架”“递刀子”的危险操作,而应为平息战火发挥建设性作用。冲突地区的人道问题不能再被政治化,平民生命不能成为谈判筹码。国际社会要履行国际人道法义务,帮助地区改善人道局势,缓解中东人民的苦难。

  化解中东乱局,根本出路是坚持政治解决、恢复对话谈判。联合国安理会应切实承担起维护中东和平稳定的责任,所有安理会成员都应为此作出积极贡献,而不是搅局添乱。要延续对话协商的努力,保持沙特伊朗复交带动的地区和解势头,坚持以包容化解分歧,以合作增进互信,在照顾彼此关切的共识基础上,构建可持续的中东安全新架构。要防止巴勒斯坦问题再度被边缘化,“两国方案”应尽快被激活。

  化解中东乱局,基本原则是坚持命运自主、避免外来干涉。中东是中东人民的中东,中东各国的前途命运早就应该掌握在当地人民自己的手中。长期以来,中东地区饱受战乱之苦,外部干涉是重要根源。从伊拉克、利比亚到叙利亚,域外大国插手中东事务,留给地区一片疮痍。这一历史不公必须尽快停止,各方应切实尊重地区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和国际公平正义出发,协助而不是替代地区国家找到解决矛盾冲突的办法。相互尊重是和睦相处之道,公平正义是持久安全之基。正如埃及《金字塔报》文章指出的,对正义、外交和人权的支持可以为一个更加稳定的中东铺平道路,现在的真正考验在于国际社会是否愿意采取行动。

  国际社会应共同推动中东各方摒弃前嫌,化解恩仇。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负责任大国,中国将始终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公道正义一边,继续为推动中东局势降温、推动实现地区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22日 02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222/c1002-40387099.html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王毅同塞尔维亚外长久里奇举行会谈

  新华社天津12月2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20日在天津同塞尔维亚外长久里奇举行会谈。

  王毅说,习近平主席5月对塞尔维亚成功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决定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开启双边关系新篇章。欢迎塞尔维亚搭乘中国发展快车,携手实现各自的现代化。中方支持塞尔维亚发展壮大。

  久里奇表示,塞方将继续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塞方支持中方提出的所有重大倡议,支持推进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合作。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21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221/c1002-40386780.html

中塞铁杆友谊的成色(记者手记)

  冬日清晨,天蒙蒙亮,多瑙河边寒风刺骨。斯梅戴雷沃钢厂内,已是热火朝天。钢厂热轧车间操作主管马特科维奇来到车间,与工友们握手问好、高声交流。在他们身旁,一块块刚锻造完成的钢板冒着热气,在流水线上依次传送,将所有人的脸映得通红。

  “2016年我到访的河钢斯梅戴雷沃钢厂已是塞尔维亚三大出口企业之一。”今年5月,在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习近平主席在塞尔维亚《政治报》发表题为《让铁杆友谊之光照亮中塞合作之路》署名文章,特意提到斯梅戴雷沃钢厂。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还复信钢厂塞尔维亚籍职工,勉励他们为中塞友谊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主席的关心,被钢厂员工视为莫大的激励。马特科维奇说:“习近平主席在百忙之中依然关心着钢厂发展,这让我们备受鼓舞,也坚定了我们建设好钢厂的信心和决心。”

  斯梅戴雷沃钢厂取得巨大经济社会效应,不仅彻底改变了钢厂的命运,也增强了当地民众的发展信心。记者曾多次来到钢厂采访,最让人感动的,是中塞员工如朋友般互相尊重、相互信任,正是因为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得一度濒临倒闭的钢厂短时间内迅速复苏,也让钢厂工人成为中塞铁杆友谊的见证者和传承者。

  中塞铁杆友谊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坚实的政治基础、广泛的共同利益、扎实的民意根基。从匈塞铁路、贝尔格莱德绕城高速公路等重大建设项目,到中塞自贸协定生效、两国直航不断增多,中塞友谊不断结出硕果,持续造福两国人民。随着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更多成果,两国铁杆友谊的成色将更足。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21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221/c1002-40386779.html

王毅同塞尔维亚外长久里奇举行会谈

新华社天津12月2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20日在天津同塞尔维亚外长久里奇举行会谈。

王毅说,习近平主席5月对塞尔维亚成功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决定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开启双边关系新篇章。欢迎塞尔维亚搭乘中国发展快车,携手实现各自的现代化。中方支持塞尔维亚发展壮大。

久里奇表示,塞方将继续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塞方支持中方提出的所有重大倡议,支持推进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合作。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4/1220/c1002-40386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