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5月18日晚在瑞士日内瓦拍摄的无人机光影音乐秀。
当晚,无人机光影音乐秀在瑞士日内瓦湖上举行,超过1350架无人机点亮夜空,吸引市民驻足观看。
新华社记者 连漪 摄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520/c1002-32690737.html
这是5月18日晚在瑞士日内瓦拍摄的无人机光影音乐秀。
当晚,无人机光影音乐秀在瑞士日内瓦湖上举行,超过1350架无人机点亮夜空,吸引市民驻足观看。
新华社记者 连漪 摄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白宫。 |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近日警告称,如果债务上限保持不变,美国将在6月上旬面临债务违约风险。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日前也两度致函美国国会,表示美国财政部最快将于6月1日耗尽现金,敦促国会和白宫采取行动,提高债务上限,避免出现债务违约。
有关债务违约风险的讨论近年来在美国屡见不鲜。为何美国屡次来到债务违约的边缘?“美债炸弹”会给美国和全球带来怎样的阴影?
“用完了所有腾挪手段”
债务上限是美国国会为美国联邦政府设定的举债最高额度,达到债务上限,意味着美国财政部无法再支付政府账单及偿债。今年1月,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达到31万亿美元,逼近2021年9月国会批准的31.4万亿美元债务上限。
美国财政部表示,截至5月16日,美国财政部的现金余额为946亿美元,低于1000亿美元。6月初,美国政府可能就将耗尽资金。此前,美国财政部还表示,截至5月10日,除了约880亿美元的授权非常规措施,财政部已经“用完了所有腾挪手段”。
当前,美国政府与美国国会需要就债务问题达成方案,决定是否提高债务上限,以增加发债,维持政府开支。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美国将出现债务违约。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提醒称,国家将因此无法维持政府运转、提供公务员工资及债务利息等。
然而,相关谈判进展缓慢。5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与国会众议院议长麦肯锡等国会领导人就债务上限问题举行会议,但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美国屡次走到债务违约的边缘。据统计,自1917年首次设定债务上限制制度以来,美国国会提高政府债务上限次数已高达上百次。据美国商会统计,自1993年以来,为了给债务上限谈判争取时间,美国还曾暂时提高债务上限6次。路透社称,2011年,美国国会在最后一刻达成协议,勉强避开一场灾难,但美国的信用评级遭遇首次下调。2013年,历史重演,美国政府被迫让80万名公务员技术性失业两周。
“两党都指责对方在拿美国经济开玩笑”
不少分析指出,美国政治极化加剧,导致美国面临债务违约风险。
路透社报道称,一段时间以来,由共和党主导的国会众议院要求削减政府开支,涉及医疗保健、科学、教育、气候、能源等领域,而拜登政府当前力推的税收减免、气候变化、医疗补助等政策恰恰需要增加这些领域的投入,双方为此摩擦不断。随着债务膨胀,民主党要求在不附带任何支出削减的情况下提高债务上限,而共和党则要求首先大幅削减民主党的优先事项。就在上月,由共和党主导的国会众议院通过一项法案,把提高债务上限与大幅削减联邦政府开支捆绑在一起,遭到民主党人的强烈反对。“民主、共和两党的激烈斗争,导致美国最终可能出现震动世界经济的债务违约。”报道称。
“两党正在就债务上限问题玩‘胆小鬼游戏’,双方眼看要撞上了,但都想让对方先退一步。两党都指责对方在拿美国经济开玩笑。”美国《国会山》网站报道称。
除了两党对立,共和党内部斗争也给债务上限讨论增加了变数。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共和党议员中的强硬派坚称不会提高联邦债务上限,除非民主党同意附加削减开支的条件,加剧了双方僵持。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对本报记者表示,美国债务问题不仅是持续的经济问题,也是严峻的政治问题。债务上限问题涉及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及国会和白宫之间持久尖锐的对立和碰撞。当前,两党不仅很难以持续、良性的方式化解债务上限问题,反而通过轮番对抗,扰乱政治环境。在党争极化的情况下,美国难以依据经济运行逻辑有效解决债务上限纷争,债务违约存在朝着美国各方及国际社会不愿看到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专家指出,美国出现债务违约风险,深层原因在于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长期以来,美国依靠发行国债来维系联邦政府运作和自身经济运转,同时,通过美债维护美元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在这一经济发展模式下,美国可以通过美债把自身经济、政治问题的后果转嫁到其他国家,长此以往,美国形成了高度不负责任的政策倾向和习惯。当前,美国债务总额居高不下,美债总额已超过美国每年经济总量的120%,且呈现不断增长趋势。然而,美国还想通过不断提高债务上限的方式,让全球各国持续向美国‘输血’。”李海东说。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庆四对本报记者表示,美国债务逼近上限,背后还有不断增长的巨额军费开支。美国为维护自身霸权地位,保持对国际事务的干预能力,在全球军事行动上花费巨大,军费投入连年增长。长期以来,美国军费开支超过排名其后的9个国家军费开支总和。美国政府2024财年预算案更是为五角大楼拨款8420亿美元,达到历史新高。美国债务高举,却没有将资金投入国内建设,促进制造业等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反而将资金耗费在军事行动上,让美国本已沉重的债务负担雪上加霜。
“极限操作”将给美国经济带来冲击
白宫日前发表声明说,拜登为确保国会及时采取行动避免债务违约,将于5月21日提前结束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行程,继续与国会领袖会晤。不少分析指出,根据以往美国处理债务上限的历史,两党往往能够在债务违约前一刻达成妥协。但“极限操作”将给美国经济带来冲击,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致美国国会的信中表示:“我们从过去的债务上限僵局中了解到,拖到最后一刻才暂停或提高债务上限,可能会对企业和消费者信心造成严重损害,提高纳税人的短期借贷成本,并对美国信用评级产生负面影响。”
也有分析指出,如果两党僵局持续,“美债炸弹”最终爆发,美国经济可能出现衰退。据美国穆迪公司分析,如果债务违约持续6个星期,美国可能失去超过700万个工作岗位,失业率将飙升至8%以上,美国经济将下降4%以上。
“美国债务违约风险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影响巨大。”李海东表示,“美国一旦出现债务违约,不仅意味着美国政府信誉缺失、美国建立的美元霸权体系遭到实质性损害、美国和世界各国持有的美元资产大幅贬值,还将造成全球金融体系激烈动荡,甚至引发全球性金融灾难,进而可能带来全球经济秩序深层调整。”
专家表示,美国会否调高债务上限、避免债务违约,仍待观察,但多年来美国“新债抵旧债”,持续透支美国政治信用,削弱美国国债信誉。
李庆四表示,美国通过不断增加美债上限的方式“收割”全球财富,早已令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全球多国不满。尤其在俄乌冲突发生后,美国滥用金融制裁、大举推行量化宽松政策等措施,让其他国家更加清醒认识到美元及美债的潜在风险。部分国家通过抛售美债,贸易结算、外汇储备绕开美元等方式,尝试规避美国债务违约的风险。这也说明,美元作为全球最主要储备和结算货币的信誉度正在下降,美国通过发行美债转移国内风险的“玩法”越来越玩不转了。
美国知名投资人吉姆·罗杰斯日前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也表示,美国终有一天将因不断增长的国家债务而失去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他还警告,无论谁当选下一任总统,美国经济都将在2025年之前出现问题。
“由于积弊已久,美国或将越来越陷入困局:一方面,美元国际信誉日渐下降,美国通过不断提高债务上限将本国矛盾输出到全球的做法越来越不被认可;另一方面,美国提高债务上限,对提振国内实体经济的作用也较为迟缓,难以解决美国经济的深层问题;此外,美国在全球挑动大国博弈,加剧阵营对抗,让一些有能力购买美债、为其缓解债务风险的国家对购买美债的态度日趋谨慎,美国借助外部力量缓解自身经济风险的途径正逐渐被自己堵上。”李庆四说。
新华社沙特阿拉伯吉达5月19日电(记者胡冠 王海洲)第32届阿拉伯国家联盟峰会19日在沙特阿拉伯西部海滨城市吉达开幕,与会领导人欢迎叙利亚恢复阿盟成员国资格,并就叙利亚局势、苏丹冲突、巴以问题和乌克兰危机等问题展开讨论。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时隔近12年再次参会。本届峰会主席国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在发言中对叙利亚回归阿盟表示欢迎,希望这将帮助结束叙国内危机。穆罕默德同时表示希望苏丹冲突双方通过对话解决危机,尽快达成切实的停火协议。他还强调了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重要性。
阿盟秘书长阿布·盖特在发言中表示,叙利亚回归阿盟是政治解决叙危机一个不容错过的良机。盖特还对沙特伊朗达成协议恢复外交关系表示欢迎,并呼吁阿拉伯各国坚守共同利益以应对各类挑战。
巴沙尔在发言中说,阿拉伯国家应防止外部势力对阿拉伯事务的干涉。他指出,阿拉伯世界正面临重新规划自己事务的历史性机遇,阿拉伯国家内部和解以及开启联合行动为此带来了更多希望。
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后,阿盟中止了叙利亚的成员国资格,多个阿拉伯国家关闭驻叙大使馆。随着近年来叙国内和地区局势演变,叙政府同阿拉伯世界关系逐渐解冻。阿盟本月7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外长级特别会议,决定同意恢复叙利亚的阿盟成员国资格。
新华社罗马5月18日电(记者贺飞)据意大利媒体18日报道,意北部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近日连降暴雨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目前已造成13人死亡、多人失踪,上万人被疏散。
报道说,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16日和17日遭受新一轮暴雨,部分城镇36小时内的降雨量达500毫米,许多社区和农田被淹,18日降雨情况暂时缓解。
意大利民防部门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说,截至18日下午,强降雨引发约280起泥石流,20余条河道决堤,200多条道路关闭。该部门发布的19日灾害预警显示,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大部分区域处于红色、橙色和黄色预警状态。
根据意政府发布的数据,共有42个市镇受洪水影响,1万余人被疏散,其中约9600人被安置在体育馆等设施内。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主席博纳奇尼18日对媒体说,此次灾害造成的损失将达数十亿欧元。
维夏之月,芙蓉湖畔。高高悬挂的大红灯笼,错落有致的旗幡掌扇,古都西安盛情迎接远道而来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五国贵宾。
18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位于西安城南的大唐芙蓉园举行仪式和宴会,欢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中亚五国领导人及配偶、嘉宾。
“中国同中亚国家民心相亲、理念相近、目标相契。我们诚挚欢迎中亚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共同开创中国—中亚合作更加美好的明天。”习近平主席致辞时说。
中国—中亚峰会是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也是中国和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
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之际,中国同中亚五国元首齐聚一堂、共商大计,擘画中国—中亚关系新蓝图,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为不确定的世界带来更多确定性,为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繁荣兴盛注入正能量。
紫云楼,阙亭拱卫、馆桥飞渡,一派恢弘盛唐气象。迎风而舞的绛纱灯下,身着唐服的表演者踏鼓拍板、揖礼相迎。
晚7时45分许,中亚五国领导人及配偶抵达紫云楼前。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在这里热情迎候,同贵宾们亲切握手,互致问候,并合影留念。
鼓声激昂,紫云楼三扇金门齐开。伴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中俄双语吟诵,64名舞者左手执籥、右手秉翟,动作如一,气势如虹,为来宾献上中国古代最高礼仪舞蹈八佾舞。这一按照传统礼仪设计的迎宾仪式,彰显中华文化包容四海、兼纳百川的精神风貌。
礼仪之邦大度雍容,十三朝古都新姿勃发。
“长安春,曲江头,三春车马醉中游。繁华池,花满袖,移舟泛乐,饮尽杯中酒。”100名舞者手持芙蓉舞姿翩跹,100朵芙蓉花渐次绽放、摇曳生姿。
一花开引百花香,百花齐放春满园。
“深化中国—中亚合作,是我们这代领导人着眼未来作出的战略抉择,顺应世界大势,符合人民期盼。”习近平主席说。
31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国家关系实现从睦邻友好到战略伙伴,再到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见证了中国同中亚国家两千多年的深厚友谊。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人民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创造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书写了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华章。”习近平主席说。
千载流泽,丝路古道新机焕发。十年砥砺,“一带一路”枝繁叶茂。
宾主欢聚,互动频频,为深厚友谊举杯,为辉煌成就喝彩,为美好前景祝福。
宴会后,习近平夫妇同贵宾们共同观看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文化艺术年暨中国—中亚青年艺术节开幕式演出。
夜色深沉,清风吹拂。紫云楼这座目前中国境内规模最大的遗迹再现建筑,笼罩在红黄交织的朦胧光线中,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为灿烂文明而颂,千年古都演绎盛世华章——
秦俑舞者踏着铿锵鼓点步伐齐整,敦煌舞者闪转腾挪,反弹亮色琵琶。一曲恢弘典雅的《秦风唐韵》,叩开厚重的历史大门,重现古老文明的赫赫荣光。
豪放的秦腔《梦回长安》与高亢的陕北民歌《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交相呼应、余韵绵长,尽显古都西安开放和谐、进取奋发的文化神韵。
为青山绿水而歌,载欣载奔舞动蓬勃朝气——
伴着《春天》婉转悠扬的节奏,一群豆蔻年华的姑娘舞步灵动、笑意盈盈,红绸绿扇飞旋出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大屏幕上,“秦岭四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次第展现,鸟兽虫鱼恣意栖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色,是生命的律动,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2013年9月,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为共同梦想而行,琴瑟相和奏响奋进强音——
唢呐、琵琶等一件件在丝绸之路上融合发展而来的中国代表性民族器乐,与小提琴激扬饱满的弦音深情对话、相得益彰,成就了跨越国界的精彩和鸣《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路相通,情相牵,心相近,梦相连。
“山河万里远,咫尺玲珑心。筑得同心梦,千门万户春。”哈萨克斯坦歌手迪玛希用流利的汉语,深情献唱《万里梦同心》。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中国同中亚人民的深情厚谊,一如帕米尔高原上巍峨的群山,不因风云变幻而动摇,不随时代变迁而改变。
马蹄形的舞台上,中亚五国歌手盛装亮相,以直击心灵的天籁之音唱出心中的喜悦与希冀。
哈萨克斯坦歌曲《杜拉达兹》,吉尔吉斯斯坦歌曲《我的比什凯克》,塔吉克斯坦歌曲《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歌曲《阿依娜》,乌兹别克斯坦歌曲《牧人之歌》……流光溢彩的视听盛宴,多姿多彩的文明互鉴。
“世界之大和合为尚,人间之美福祉共享。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六国歌手齐唱《美美与共》,六国国旗迎风招展,雄浑的和合之声在夜空中久久激荡,赢得各国元首夫妇和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传递出中国同中亚国家永远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的坚定决心。
大道不孤,命运与共。
这一刻,紫云楼与不远处的大雁塔光影交织,璀璨斑斓。古老丝绸之路的起点上,中国梦同中亚各国的梦更加紧密相连。
以梦为马,凯歌以行。
从西安出发,中国携手中亚国家,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上阔步向前!
(新华社西安5月18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19日 02 版)
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记者潘洁)记者18日从中国贸促会了解到,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将于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
首届链博会展览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设置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等5大链条和现代物流等供应链服务展区。链博会期间将举办开幕式、1场主论坛,围绕5大链条举办5场主题分论坛,以及供需对接会、行业交流研讨会、新品发布会等一系列专业配套活动。
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链博会坚持共建、共促、共享,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一个上中下游融通、大中小企业链接、产学研用协同、中外企业互动的开放型国际合作平台。
首届链博会由中国贸促会主办,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有限公司承办。链博会将立足高质量、高端化、高水平,纵向展示各链条上中下游全球领先的技术和产品,横向展示金融、物流、贸易咨询、商事法律、文化旅游、创意设计等服务,集贸易投资、产业发展、创新集聚、学习交流等功能于一体,更好体现数字化转型、场景式呈现、多元式互动、沉浸式体验。
中国贸促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链博会将邀请全球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最具代表性、最有特色的企业集中展示其最新技术、产品和服务。链博会不仅注重企业成交,更注重国内外上中下游企业的交流合作,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融合;不仅面向专业采购商,也面向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大众,欢迎各国企业和各界人士共襄盛举、共享机遇、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