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6月5日 星期一

损害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行径必须受到严厉谴责和坚决抵制(国际视点)

  近日,日本多个民间团体联合发起反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东京行动”。图为民众在日本国会附近,手持“不要把核污染水排入海洋”等横幅,抗议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
  本报记者 岳林炜摄

  连日来,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以下简称“东电公司”)强行推进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持续遭到广泛质疑和批评。近期,日本民众已举行多次集会抗议,发出“不能让核污染水污染大海”等呼声。国际社会强烈敦促日方采取负责任行动,停止推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多国专家认为,核污染水排海计划不是日方的私事,而是关乎全球公众健康的重大问题,太平洋并不是日本倾倒核污染水的下水道。

  “福岛居民都被担忧和不安的情绪笼罩”

  “随着排海日期日益临近,福岛居民都被担忧和不安的情绪笼罩。”今年79岁的西丸武进迄今已7次当选福岛县议员,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福岛绝大多数居民都不赞成排海计划,日本政府应该倾听当地居民的意见,福岛县议会也曾通过反对核污染水排海的决议。“很遗憾,日本政府对这些都选择充耳不闻。”

  西丸武进表示,福岛核污染水中所含各种放射性污染物排放入海后,对人体健康产生何种影响尚不明确。“经过福岛各界数年努力,福岛水产品等在日本国内的销售才稍有起色。排海计划一旦启动,我们的努力将全部化为乌有。”

  日本福岛县渔业协会联合会(渔联会)最近召开专题会议,参会的百余名渔业人士代表纷纷表达坚决反对核污染水排海的立场。福岛县渔联会会长野崎哲在会上重申“坚持至今的反对立场”。野崎哲在接受日本《朝日新闻》采访时表示,所谓数据显示的“安全”不一定能带来消费者的“安心”。一旦排海计划实施将导致福岛渔业“形象受损”,影响多年来行业的恢复势头。福岛县相双地区渔业协会成员三春智弘也向媒体表达了对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的不满,表示排海计划一旦启动,“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否继续以海为生?我们的担忧得不到解释。”

  近期召开的北海道渔业协会负责人相关会议还通过了一项特别决议案,表示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尚未得到渔业从业者和民众理解,协会将继续表达坚决反对立场。全日本民主医疗机关联合会事务局长岸本启介表示,本来有多种方案可以选择,日本政府却说排海是唯一方案,“我认为这是毫无根据的,这样的解决方案是绝对不会得到渔民同意的。”日本川崎医疗生活协同组合坂户诊疗所所长竹内启哉称,海洋不是日本的,而是全世界的。从全球环境角度来说,核污染水并不是简单稀释后就可以排放的。

  5月30日,日本《北海道新闻》的社论强调,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不仅在日本国内没有得到充分理解,在国际社会也没有获得充分理解。日本单方面决定核污染水排海计划,一直遭到日本全国渔业协会联合会的反对。不久前在札幌召开的七国集团气候、能源和环境部长会议上,德国环境部部长就表示“不欢迎”排海计划,令人记忆犹新。

  《东京新闻》日前发表社论指出,在日本国内,以福岛县渔业相关群体为主,担忧核污染水排海将导致“形象受损”的声音持续不断,核污染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疑云未消。至少持续30年之久的排海计划,其安全性并未得到充分保证。日本政府应正视核污染水处理问题,“在安全性得到充分确认并建立起严格监控体系之前,不应强行推进排海计划。”

  “核污染水排海破坏环境,还将影响人类健康安全”

  韩国民众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声浪不断走高。6月3日,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在釜山举行集会,反对日方将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约5000人参加集会。共同民主党近日还在韩国国会大厦前悬挂写有“核污染水排海是核恐怖袭击行为”字样的横幅,并号召民众参加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签名活动,目前已有超过24万韩国民众参与了签名活动。民众纷纷留言表示,“核污染水排海破坏环境,还将影响人类健康安全”“坚决反对影响子孙后代的核污染水排海行为”。

  近日,韩国济州道渔民乘坐着悬挂有“反对核污染水排海”“誓死守护济州清洁海洋”的横幅进行海上示威;釜山市民在海边手举“大海是釜山的未来”的标语,高声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韩国水产业协同组合中央会表示,日本核污染水一旦排海将会导致韩国水产品消费骤减,给渔民造成巨大损失。韩国全国海上船员工会联盟表示,船员长期在海上生活并将过滤后的海水作为饮用水和生活用水,日本核污染水一旦排海将直接影响到船员的生命安全。

  韩国—太平洋岛国峰会5月29日在韩国举行,会议强调了保护海洋不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必要性。当天,由韩国市民团体组成的“阻止日本放射性污染水排海全国行动”举行抗议活动表示,日本应该优先选择保管核污染水并寻找更加安全的处理方案,将核污染水排放至海洋是最廉价且不可逆转的方案。

  韩国民间环保组织“环境运动联合”近日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受访者对于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表示反对;70%以上的受访者不相信日本政府有关核污染水安全问题的主张,且表示如果核污染水排海将冲击水产品消费量。该组织能源气候局局长安哉训表示,在阻止核污染水排海的投机行为和确保水产品安全方面,民众希望政府能够采取更积极的行动。

  “核污染水排海不是一国一时之事,必须三思而后行”

  日方选择将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自私自利行为,持续遭到太平洋岛国的强烈反对和批评。此前太平洋岛国论坛聘请的第三方专家组就尖锐指出,把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在技术上落后于时代,在生态伦理上不正当,“核污染水排海不是一国一时之事,必须三思而后行。”斐济副总理卡米卡米加发出质疑:“如果经过‘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处理过的核污染水如此安全,日本为何不在自己国家、在本国农业等领域利用这些核污染水?”

  绿色和平组织日前发表评论文章,批评日本政府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未履行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的国际义务,未全面研究核污染水排海对海洋生物造成的影响及跨界污染影响,把太平洋用作核污染水的倾倒场。德国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认为,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后,放射性物质将在57天内扩散到半个太平洋,10年后将污染全球海域。

  日前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七十六届世界卫生大会相关讨论中,中方代表发言坚决反对日本单方面决定将福岛核污染水排入海洋。中方代表强调,福岛沿岸洋流强劲,核污染水排海10年后,有关放射性核素将蔓延至全球海域。在同各方协商达成一致前,日方不得擅自启动核污染水排海。中方代表表示,日方关于“水质无毒,排放有理”的辩解完全站不住脚,必须就一系列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强调日方这种为了本国短期私利,损害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行径必须受到严厉谴责和坚决抵制。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06日 15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606/c1002-40006898.html

2023年6月4日 星期日

俄副总理:俄石油减产措施将延长至2024年底

新华社莫斯科6月4日电(记者黄河)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4日表示,该国日均额外减产50万桶原油的措施将延长至2024年年底。到2024年,俄原油产量有望削减至日均932.8万桶。

据塔斯社报道,诺瓦克表示,当天召开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部长级会议决定,将此前达成的减产协议延长至2024年。另外,今年4月宣布自愿额外减产的非欧佩克产油国也同意将额外减产计划延长至2024年年底。经与各国协商,俄罗斯决定将日均额外减产50万桶原油的措施延长至2024年年底。

今年2月,俄罗斯宣布从3月起将日均原油产量削减50万桶。该减产计划原定于今年年底结束。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605/c1002-40006613.html

亚信秘书长:在亚信“旗帜”下的非正式会晤有助于增进互信 深化友谊

人民网阿斯塔纳6月4日电 (记者 周翰博)为庆祝“世界自行车日”,倡导便捷、可靠、环保的出行方式,3日,由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以下简称“亚信”)秘书处主办的自行车骑行活动,在哈萨克斯坦著名风景区“布拉拜”国家森林公园举行。

本次骑行活动沿着公园内的环“布拉拜”湖自行车道举行,分为19千米和38千米两个距离。亚信秘书长凯拉特·萨雷拜、哈外交部副部长罗曼·瓦西连科、联合国驻哈协调员米卡艾拉·弗里伯格-斯道瑞、多国驻哈使节及国际组织驻哈代表等约80人参加了当天的活动。

罗曼·瓦西连科在骑行活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今天这样的活动是促进国际社会更加团结、更加强大的绝佳方式。

凯拉特·萨雷拜指出,在亚信“旗帜”下的非正式会晤正逐步成为阿斯塔纳外交使团的传统,有助于增进互信,深化友谊。据萨雷拜介绍,今年7月,亚信秘书处还将协助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承办一场跨境徒步旅行活动。“该活动有助于加强哈吉两国边境合作,促进旅游业发展,创造投资机遇。”

亚信副秘书长迟方对记者表示,亚信秘书处将持续推进环保和人文领域信任措施活动,促进互信、合作与人员往来,维护和平、稳定与安全,实现环境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

2022年6月,亚信秘书处在哈首都阿斯塔纳举办了首届“世界自行车日”骑行活动,哈外交部负责人、多国驻哈使节及国际组织代表等约100人参加了当天的活动。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605/c1002-40006318.html

土耳其巴尔杜尔西比拉古城修复完工

当地时间6月2日,土耳其巴尔杜尔,鸟瞰镜头下的西比拉古城。这座古城有着2000年的历史。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605/c1002-40006230.html

专访:中国一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访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谢里夫

新华社内罗毕6月4日电 专访:中国一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访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谢里夫

新华社记者白林

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人居署)执行主任迈穆娜·穆赫德·谢里夫日前表示,中国一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这激发了其他发展中国家效仿。

第二届联合国人居大会将于本月5日至9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谢里夫在大会召开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访问中国时,她对中国以人为本的城市化进程印象深刻,中国的经验值得全球效仿。“我们依靠中国这一强大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世界多边主义,推动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

谢里夫说,联合国人居署希望通过中国在融资、技术、创新和能力建设等多个领域的支持,加快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城市发展项目。中国为建设绿色城市采取的战略措施有利于全球寻求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气候适应能力并取得包容性增长。她还赞扬中国在消除贫困、应对气候变化和提供经济适用房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第二届联合国人居大会主题为“通过包容和有效的多边主义实现可持续的城市未来:在全球危机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这次会议将讨论经济适用房、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融资和本地化等议题,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谢里夫说,希望中国代表团在会议期间分享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实践经验。

她指出,得益于中国对非洲国家现代公路、铁路、机场和海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非洲城市已走上复兴轨道。“我们随时准备与中国和非洲各国政府合作,推进可持续城市化议程。”谢里夫说,希望中国加强向非洲国家转移技术,以促进非洲城市可持续发展。

据谢里夫介绍,联合国人居署和中国建立了密切的工作关系,双方通过有针对性的融资、技术转移和能力建设推进全球城市发展议程。她说,2008年11月在南京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为全球寻求建立具有包容性的城市奠定了基础,中国还在推动建立世界城市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谢里夫说,为加快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中国政府积极行动,支持联合国人居署设立“上海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以鼓励世界各国城市采取脚踏实地的行动,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605/c1002-40006193.html

做东盟与中国友好交往的使者

  东盟青年在广西民族大学学习扎染工艺。
  本报记者 白元琪摄

  东盟青年在广东广州市南沙水鸟世界生态园参观。
  何中辉摄

  广西横州市茉莉花展馆内,工作人员在直播展示茉莉花特色产品,东盟青年加入其中并向网友们问好。
  本报记者 戴楷然摄

  东盟青年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与前来参观的当地小学生交流。
  本报记者 白元琪摄

  东盟青年在广汽研究院了解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何中辉摄

  近日,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东盟青年营在广西、广东举行。来自东盟国家与中国的青年代表参加中国—东盟青年发展论坛,参访科创企业、生态示范点,走进乡村社区,体验非遗项目。在7天的行程中,记者跟访了来自老挝、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的4名年轻代表,听他们讲述对中国各领域发展的观察、认识和思考。

  “中国的成功经验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初夏的南宁,绿意盎然,鲜花盛开。5月17日,广西民族大学的拓印体验区人头攒动。放好瓦当,铺上宣纸,轻润纸面,来自老挝的迪希拉·玛尼萨坤小心翼翼地用拓包蘸取墨汁,轻轻拍打图案。“以前体验过不少中国传统手工艺,上手操作瓦当拓印还是第一次。”玛尼萨坤曾是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教务办公室主任,目前在广西民族大学攻读民族教育专业博士学位。

  玛尼萨坤十分关注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实现创新突破。“扎染时千变万化的图案呈现了中国文化的创新内核,而绿色环保的制作流程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玛尼萨坤一边用橡皮筋扎住待染的布料,一边对记者说,“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我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观摩学习。”

  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是老挝第一家孔子学院,于2010年成立。正是那一年,玛尼萨坤从云南昆明的大理学院毕业,主动请缨成为孔子学院首批志愿者教师。“发布培训公告时,我们担心报名学生不多而无法开课。没想到,同学们热情非常高,我们收到了1200多份报名申请。”

  如今,中老两国民间交流互动越来越多。“很多中国人来老挝开公司、发展业务,来老挝旅游的中国游客也越来越多。同时,到中国留学成为很多老挝学生的首选。尤其是中老铁路开通后,来中国上学太方便了!”在南宁开往广州的动车上,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玛尼萨坤感慨地说,“10多年前我来中国留学,经陆路从老挝首都万象到昆明要走近两天时间,而今两地往来已实现朝发夕至。中老铁路让老挝人民迈入了快速列车时代。这个例子表明,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其他国家发展。”

  几天的走访参观,让玛尼萨坤收获颇丰。在南宁,伶俐工业园聚焦智能制造,横州青年创业示范基地通过特色产业助力减贫,广西民族博物馆利用数字赋能保护和发扬文化遗产;在广州,明珠现代都市农业实验园展现现代化农业产学研合作硕果,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专注高端制造,华南国家植物园让人如入“花园城市”……一次次走访参观、一个个发展案例让玛尼萨坤体会到,“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的成功经验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要做东盟与中国友好交往的使者。”谈到未来计划,玛尼萨坤说:“我在中国留学多年,已经深深爱上了这个国家。在中国完成博士学业后,我计划回到老挝的孔子学院继续工作,为两国友好合作培养更多青年人才,为推动老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减贫事业取得的成就让人赞叹”

  最近,一段展示东南亚特色商品的小视频,让印尼青年外交协会主席迈克尔·西亚尼帕尔的社交账号收获了许多点赞。这段视频拍摄于南宁的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镜头里,泰国榴莲、马来西亚燕窝、印尼小鸡干脆面、柬埔寨香米、老挝啤酒等商品琳琅满目。

  在青年营活动期间,西亚尼帕尔时不时会拿出手机来,或拍摄风光秀丽的乡村景色,或记录新奇的智能生产设备,或认真回复网友留言。“我把在中国的见闻发布在个人账号上,吸引了很多关注。世界各地的青年都对中国的发展充满兴趣,他们跟我一样,努力探寻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经验。”西亚尼帕尔说。

  西亚尼帕尔今年32岁,这是他第三次来到中国。谈及参加青年营的初衷,西亚尼帕尔坦言,“我想了解中国的发展经验,看看中国是怎样消除绝对贫困、推动乡村振兴,怎样鼓励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他说,当前印尼面临着减贫、发展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等任务,可以向中国学习发展经验。

  “中国减贫事业取得的成就让人赞叹。”西亚尼帕尔表示。在“数字时代的减贫行动”分论坛上,他了解到,中国不断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用数字技术为农业农村发展赋能;在广西横州现代农业产业园,他注意到,当地利用电商直播等途径拓展农产品销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中国很重视农业农村发展,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西亚尼帕尔称赞道。

  中国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也让西亚尼帕尔印象深刻。参观南宁伶俐工业园时,西亚尼帕尔在建筑材料智能生产车间停留很久。“智能生产线仅需20名工作人员,生产效率还能大幅提升,这样的科技创新手段有效地推动了产业升级。希望东盟与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开展更多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5月22日,雅万高铁开始联调联试,为全线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雅万高铁开通运营后,雅加达和万隆之间的铁路运行时间将从以前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西亚尼帕尔期待,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印尼和中国之间将开展更多像雅万高铁一样的合作项目,造福两国民众。

  “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充满智慧”

  “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品尝茉莉花酒、体验茉莉花美妆产品……在横州茉莉花展馆内,马来西亚青年阿斯达·库玛卢频频点赞。“这次参观让我了解到一朵茉莉花如何‘开出’一个产业,帮助农民致富。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充满智慧。马来西亚各地也有不少特色农产品,我们可以把中国的经验推广到马来西亚去。”

  库玛卢是马来西亚彭亨州秘书办公室行政部副部长,也是个历史迷,平时很喜欢阅读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书籍。参加活动期间,库玛卢每天都会读一读手机里下载的《孙子兵法》,“中国传统文化充满智慧,这本书对我的工作和生活很有启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008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那次游历像是推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一个充满魅力的中国。”库玛卢说,从那时开始,他就渴望更多地了解中国,曾多次到访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桂林等城市。

  横州盛产茉莉花,当地就地取材推动茉莉花产业不断发展。幽香的茉莉花茶、轻盈的茉莉团扇、芬芳浓郁的茉莉精油……横州培育了多个以茉莉花为元素的本土知名品牌,带动了一批精深加工企业开发香水、精油、护肤品等高附加值产品。2022年,当地茉莉花产业综合总产值达152.7亿元,每亩花田每年为花农增收2万多元,带动34万花农致富。因花而美、因花而富,茉莉花的故事让库玛卢赞不绝口,“各式各样的茉莉制品通过电商平台远销海内外,还吸引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大家因种植茉莉花过上了好日子。”

  南宁青秀山峰峦叠嶂、郁郁葱葱,广州华南国家植物园百花绽放、姹紫嫣红,南沙水鸟世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览中国大地、走访城市乡村,让库玛卢真切感受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中国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他说。

  今年是中马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0周年,明年两国将迎来建交50周年。近年来,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合作不断走深走实:东海岸铁路项目稳步推进、“两国双园”模式开创共建共享新篇章……“中企参与建设的这些项目有助于增加当地就业岗位,帮助青年人提升职业技能、拓宽职业前景。”库玛卢如今正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国家间合作机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我的研究范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造福了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希望马来西亚与中国深化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这里的创新创业氛围令人振奋”

  “很高兴新冠疫情之后能来到中国,和中国及东盟其他国家的朋友面对面交流。”新加坡国家青年理事会青年领袖代表陈琦韵曾在中国香港留学,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

  谈起此次参访的印象,陈琦韵用了两个关键词:“科技创新”和“志愿服务”。

  在广州市南沙区,陈琦韵体验了安全、便捷的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汽车在传感设备的支持下实时监测路况变化,自行选择驾驶路线,“驾驶感很新奇,也很舒适。”在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陈琦韵了解到中国在空天科技领域的技术研发、装备建设以及空天飞行器产业化推进等方面的情况,“让人感到非常震撼。”在明珠现代都市农业实验园,陈琦韵实地参观了鱼菜共生4.0、数字渔场·桑基鱼塘等项目,感受科技与现代农业交融的魅力。

  “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了积极的正向循环。”陈琦韵表示,随着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端产业不断取得突破,“中国为全球科技创新贡献了强大动能。”

  陈琦韵曾在荷兰等国的初创公司实习,对于创业政策非常关注。“粤港澳大湾区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她以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创享湾为例,从提出创业方案,到初创公司的经营运转,再到产品的推广宣传,创享湾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帮助更多创业者把握大湾区发展机遇,“这里的创新创业氛围令人振奋。”

  “中国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如何?”“研究生支教团有没有短期项目?”“报名志愿服务以后,有哪些培训服务?”……青年营期间,无论是在广西民族大学举办的中国东盟青年交流座谈会,还是在华南国家植物园举办的志愿服务交流座谈会,围绕如何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陈琦韵频频提问。

  陈琦韵表示,志愿服务代表着回馈社会的精神。中国青年踊跃参与乡村支教、环保项目、敬老服务等志愿活动,形成了良好且浓厚的志愿氛围。“新加坡也提出了‘青年行动计划’,鼓励青年群体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中国在志愿服务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陈琦韵说。

  中国与新加坡在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新能源、人工智能产业等领域具有互补优势。在广州参观期间,陈琦韵主动向记者提及新加坡与中国合作建设的中新广州知识城项目。在她看来,这是新中双边合作的重要载体和创新典范。“知识城项目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目前已经两次扩容,这样的双边合作成果将进一步惠及两国人民。”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05日 17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605/c1002-40005907.html

2023年6月3日 星期六

中国代表团就美方在香会上的有关言论介绍原则立场

人民网新加坡6月3日电 (记者刘慧、杨一)3日,在新加坡出席第二十届香格里拉对话会的中方代表团召开媒体吹风会,针对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当天的大会发言中多次对中方进行不实指责,介绍中方原则立场。

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景建峰表示,美鼓吹“印太战略”,其实质是继续巩固其霸权地位。首先,它是在挑动集团对抗。冷战已经过去32年,美国非但没有清除“五眼联盟”、双边军事同盟等冷战残余,反而逆历史潮流而动,炮制拼凑“四边机制”、三边安全伙伴,以意识形态划分阵营、挑起对抗。其次,它是在蛊惑利用地区国家。美国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地区国家求稳求治的诉求,通过利诱胁迫,把别国顶在前面当枪使,根子上维护的是唯美独尊的霸权体系。第三,它是在损害地区安全和发展。美军加大地区兵力部署,常态化开展针对性极强的演训活动,四处侵权挑衅、耀武扬威,破坏的是地区和平稳定,动摇的是各国追求发展繁荣的根基。美国的这些做法及其背后的用意,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关于台湾问题,景建峰强调,第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是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应有之义。第三,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神圣职责。

景建峰表示,美方涉台言论罔顾事实、颠倒黑白,是完全错误的。一段时间以来,美方不断虚化掏空一个中国原则,强化与台湾地区官方往来,纵容“台独”分裂活动,提升售台武器数量和性能,频繁穿航台湾海峡炫耀武力,拉拢他国插手台湾问题。我们在台海周边组织的军事反制行动,针对的就是“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天经地义、无可指摘。改变现状的帽子扣不到我们的头上!美方“以台制华”,“台独”挟洋自重,才是改变现状、加剧紧张、破坏稳定。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容不得任何妥协退让。中国人民解放军全时待战、随时能战,坚决捍卫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关于南海问题,景建峰表示,近年来,美国持续插手南海问题,借机打压他国。这与地区国家求和平、谋发展、促稳定的意愿和努力,完全背道而驰。他重申,第一,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权益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符合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南海仲裁案所谓裁决是非法、无效的,中方不接受不承认。第二,中方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争议,中方始终致力于同直接有关的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有关争议。地区国家有能力、有信心、有智慧处理好南海问题,不需要域外国家来多管闲事。第三,美国才是南海局势紧张的真正推手。近年来,美方动辄派遣先进舰机到南海挑衅滋事、横行霸道,常态实施“航行自由”行动。美还变本加厉,增加临时部署、轮换部署,增设军事基地,持续强化南海地区力量存在。美国这么做,只会带来更多安全风险、更大危机隐患。

针对美国国防部长指称所谓“中国军队不专业的拦截行动”,景建峰表示,中国南部战区已经就此公布了事实真相,是美方侦察干扰在前,中方依法处置在后。中方坚定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所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中国军队采取的行动,是应对有关国家挑衅的必要举措,完全是合理合法、安全专业的。

对美方有关中美两军沟通的言论,景建峰指出,中方重视发展中美两军关系,两军的接触交流并未中断。当前中美两军关系面临的困难,责任在美方,因为美方一系列错误言行没有为两军沟通交流创造条件、营造氛围。沟通应当是良性的、基于相互尊重的,但美方一边呼吁要沟通交流,一边在损害中方利益关切;一边声称要加强危机管控,一边又不断挑衅示强,世上没有这样的道理!

景建峰最后送美方三句话:领导不是霸权,地位取决作为,行动胜于空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604/c1002-40005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