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2年12月18日 星期日

吴哥古迹入遗30周年 中国援柬专家获骑士勋章

人民网暹粒12月16日电 (记者赵益普)12月15日至16日,保护和发展吴哥古迹国际协调委员会第29届全体大会暨第36届技术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柬埔寨暹粒举行。来自柬埔寨、中国、法国、日本、德国、美国、印度等国家及国际组织和专业机构的近500名代表参会,重点讨论了在吴哥古迹保护、修复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果。

1992年12月14日,吴哥古迹作为濒危遗产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今年是吴哥古迹入遗3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副主任乔蒂在大会致辞中表示,吴哥古迹入遗30年以来,各国专家为保护吴哥古迹做了大量工作,这体现了国际合作精神,也是遗产保护国际合作的独特典范。

在16日下午的大会上,柬埔寨副首相兼议会联络与监察部大臣梅森安为保护吴哥古迹作出突出贡献的各国代表颁发勋章,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金昭宇、袁濛茜获柬埔寨王国骑士勋章。梅森安表示,柬埔寨人民应当铭记本国以及各国的专家为保护吴哥古迹所作出的奉献和牺牲。

1993年,柬埔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吴哥古迹保护国际行动,该行动是有史以来历时最长的文化遗产国际合作项目,超过20个国家持续三十年的参与使吴哥古迹成为遗产保护国际交流的平台。中国是该行动最早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之一。柬埔寨吴哥古迹保护中国工作队于1998年开始吴哥古迹保护修复工作,先后修复了周萨神庙和茶胶寺,2019年起开展吴哥古迹王宫遗址修复项目。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219/c1002-32589581.html

缅甸仰光一渡轮爆炸造成17人受伤

  新华社仰光12月18日电(记者张东强)缅甸仰光皎达达镇消防部门18日说,当天19时左右,往返于仰光城区和达拉镇区的一艘渡轮发生爆炸,造成17人受伤。

  消防部门工作人员对新华社记者说,事发时渡轮正要从仰光城区前往达拉镇区。渡轮共两层,爆炸发生在下层。伤者已被送往医院治疗。爆炸起因仍在调查中。

  渡轮是仰光城区和达拉镇区之间的主要交通工具。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219/c1002-32589547.html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领跑全球(专家解读)

  据俄罗斯卫星社近日报道,国际能源署最新消息显示,中国正以超前速度发展可再生能源,因此到2030年达到生产1200吉瓦生态清洁能源的目标将提前实现。据预测,2022年至2027年,中国将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的近一半。即使减少对风能和太阳能装置的补贴,中国可再生能源未来5年仍将继续增长。

  美国之音近日报道称,中国光伏产业10年以来取得了快速增长,全球光伏组件生产中心已经由欧美转移至中国。目前,中国是世界光伏产业第一大国,欧洲是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新兴国家印度和巴西同样拥有旺盛的市场需求。目前,中国的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设备产能已经领先全球市场。

 

  可再生能源是绿色低碳能源,是中国多轮驱动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发展较具规模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分为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四大类。

  据中国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9036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8.8%。其中,水电新增1590万千瓦、风电新增1924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526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262万千瓦,分别占全国新增装机的13.9%、16.8%、45.8%和2.3%。同期,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94万亿千瓦时。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持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过去10余年间,中国风能、太阳能产业得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与国内外多方面因素相关。经济层面,中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风能、太阳能能源技术产业体系,具有全球领先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全产业链集成制造有力推动了风电、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能源自主性、独立性、安全性显著增强。社会层面,近年来,中国民众对美好生活环境需求不断增长,改善能源结构、降低碳排放是改善环境最核心的环节。发展以风能、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可有效提升减污降碳成效,促进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改善。国际层面,近年来,中国日渐重视减碳国际责任。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实现该目标,中国政府不断出台系列配套措施,鼓励可再生能源相关产业发展,推动该领域进入发展新阶段。

  当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还面临一些发展瓶颈。一方面,政府应当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引导可再生能源产业有序发展,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运输、消纳等产业链各环节,系统性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发展需要对一些现有制度进行改革,为能源开发利用提供更多制度性保障。如风能、太阳能发电用地的用地类型划分,还需要更加切合实际的制度性安排。此外,风能、太阳能相关设备生产制造及废弃后回收、处理处置等环节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

  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处于“领跑”队列。中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总规模连续多年均稳居世界首位。在太阳能领域,中国已摘得全球最大光伏发电全产业链集群、最大应用市场、最大投资国、最多发明和应用专利以及最大产品出口国等一系列桂冠。国际能源组织的报告显示,中国占太阳能电池板关键生产步骤的份额已经超过80%,预计到2025年,一些特定关键组件所占份额将超过95%。

  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和设备制造国,中国持续深化可再生能源领域国际合作,业务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额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积极帮助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先进绿色能源技术,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各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速了全球能源绿色转型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产品“走出去”,不仅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在美欧等发达国家有广阔市场。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基建、配套服务等合作,对解决全球范围内的能源贫困问题有显著帮助。尤其对于国土面积较小、能源需求量较低、国家传统电网尚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灵活性强的显著优势。未来,中国不仅将大力推动国内能源结构电力化、传统化石能源原料化,加快减碳步伐,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也将持续推进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走向世界,为全球减排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高  乔采访整理)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219/c1002-32589231.html

2022年12月17日 星期六

荷兰瓦勒遇寒流 冰冻奇景令人惊叹

当地时间12月15日,荷兰瓦勒,冰冻景观鸟瞰图。自12月初以来,荷兰的气温一直徘徊在冰点左右,预计此次寒流至少将持续到本周末。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218/c1002-32589049.html

毛里求斯人民币清算行服务正式启动

  新华社塔那那利佛12月17日电(记者 凌馨)路易港消息:中国银行毛里求斯子行16日在位于毛首都路易港的毛里求斯中央银行举办人民币清算行服务启动仪式。

  中国银行毛里求斯子行行长李连宏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当前世界可能面临金融危机,而货币多元化是解决方案之一。人民币清算行服务的启动能够使毛投资组合多样化,将为中毛双边贸易、投资等经济合作贡献力量。

  毛里求斯中央银行行长哈尔韦什·库马尔·西戈拉姆则表示,人民币国际影响力日益显现,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毛的人民币清算行服务启动对于毛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两国之间跨境交易将更加便利。毛央行愿继续与中行毛子行合作,推动两国贸易往来、发展资本市场,助力中国企业在毛投资。

  中国驻毛里求斯大使朱立英也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中毛建交50周年,中毛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持续推进,特别是近年来两国在金融领域合作不断深入,毛成为中国与非洲各国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的重要平台。

  朱立英说,当前世界动荡和变革给包括中国和毛里求斯在内的国家带来诸多困难和挑战。下一步中毛两国将深入金融领域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新发展。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218/c1002-32589046.html

商务部回应世贸组织对美第15次贸易政策审议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 商务部世贸司负责人17日在回应记者关于世贸组织对美国第15次贸易政策审议的有关提问时回应称,审议中,中方发言列举了美出台大规模歧视性补贴政策、依据“301条款”单边加征大规模高关税、滥用出口管制措施等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做法,指出美背离多边贸易体制,违背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则,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同时,按照世贸组织规则,中方已分两批向美方提出312个书面问题,主动表达关注,反映企业诉求。

  商务部世贸司负责人介绍,会上共有65个成员发言。其中,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李成钢在审议会议上代表中方发言。欧盟、韩国、日本、加拿大、新西兰、巴西、南非、土耳其等成员也在发言中就美相关贸易政策措施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系统性影响表达了关注。同时,世贸组织32个成员向美方提出超过2000个书面问题,涉及美近期出台的《通胀削减法》《芯片和科学法》及其相关措施与世贸组织规则一致性、美政府采购政策、泛化国家安全等。世贸组织成员对美国经贸政策的审议关注是有一定共性的。根据规则,美方有义务对有关问题作出书面答复。

  这位负责人表示,贸易政策审议是与谈判和争端解决机制并列的世贸组织三大功能之一,是世贸组织成员行使权利、表达经贸关注的重要平台,在确保成员贸易政策透明度、监督成员履行世贸组织规则和承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次审议是时隔4年世贸组织成员对美国贸易政策的全面集体评议,各方高度关注。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218/c1002-32589045.html

阿格罗匈四国签署绿色能源战略伙伴协议

  新华社布加勒斯特12月17日电(记者林惠芬)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四国17日在罗首都布加勒斯特签署绿色能源开发与运输战略伙伴协议。据当地媒体报道,该协议将为铺设黑海海底电缆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框架。

12月17日,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总理丘克、匈牙利总理奥尔班、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罗马尼亚总统约翰尼斯、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格鲁吉亚总理加里巴什维利(从左至右)在阿格罗匈四国绿色能源开发与运输战略伙伴协议签字仪式上合影。新华社发(克里斯泰尔摄)

  按计划,阿塞拜疆将其绿色能源通过电网输送到格鲁吉亚,然后通过拟建的格鲁吉亚-罗马尼亚黑海海底电缆传输到罗马尼亚,再通过欧洲电力运输系统传输到匈牙利等国。

  当天,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格鲁吉亚总理加里巴什维利、罗马尼亚总理丘克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罗总统府签署了该协议。

这是12月17日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拍摄的阿格罗匈四国绿色能源开发与运输战略伙伴协议签署现场。新华社发(克里斯泰尔摄)

  阿利耶夫在签字仪式上表示,这是一个双赢局面,通过建造一条从阿塞拜疆到欧洲的新能源“桥梁”,阿塞拜疆将成为欧洲重要的电力,尤其是绿色能源的供应国。

  加里巴什维利说,格鲁吉亚正在对能源和通信基础设施进行扩大和现代化建设以使其符合欧洲标准,黑海海底电缆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前景”。

  据介绍,这条500千伏的格鲁吉亚-罗马尼亚黑海海底电缆总长1100多公里,造价约20亿欧元。格鲁吉亚已从世界银行获得对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资金,可行性研究计划将于2023年年底完成,电缆计划于2029年年底投入使用。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2/1218/c1002-32589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