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字

娛樂城鉅城娛樂城

2023年3月15日 星期三

越南举行仪式热烈欢迎中国游客

由120名中国游客组成的旅行团15日下午抵达越南。

新华社记者 胡佳丽 摄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316/c1002-32645355.html

“能源危机暴露英国深层结构性问题”(环球热点)

  由于新鲜水果和蔬菜供应短缺,英国多家超市近日实施限购措施。据外媒报道,水果、蔬菜短缺的原因之一是能源价格上涨,英国农户无力支付温室供暖的高昂费用导致农产品产量下降。3月2日,在英国曼彻斯特,一家超市的蔬菜货架出现缺货。
  乔恩·休珀摄(新华社发)

  对英国普通民众来说,这个冬天格外难熬。英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自去年7月以来,英国已有6个月通胀率超过10%。目前,英国家庭年平均能源账单费用高达2500英镑,同比上涨96%。今年1月,英国食品类价格的涨幅仍高达16.7%。

  为应对燃料价格大幅上涨、减少民众取暖负担,英国一些地方政府和福利机构在图书馆、社区中心等公共场所设置“温暖银行”,供困难民众免费取暖,并提供一些基本生活帮助。据英国《卫报》报道,半年来,“温暖银行”的数量增加了10倍。近日,本报记者实地探访了几家“温暖银行”,感受真实的民生现状。

  

  生活成本居高不下

  寒去春来,乍暖还寒。“这个冬天,我每周最多开两三次取暖设备,否则就没钱买食物了。”在伦敦兰贝斯区一家名为“滑铁卢行动”的社区中心,手捧一碗志愿者刚盛好的蔬菜汤,57岁的所罗门斯坐在轮椅上对记者说。

  所罗门斯身患淋巴水肿和严重的膝关节炎,只能靠申领政府救济金生活,他目前租住在一套一居室的市政福利房。他颤颤巍巍地掰着手指头跟记者说,去年以来电费和燃气费账单翻倍,每周买食物的开销也增加了一半。尽管最冷的天气已经过去,所罗门斯还是每天来社区中心,“在这里可以聊聊天,还有免费的热饮和饼干”。他说,大家都在谈论生活成本危机,“对很多人来说,生活就是如此艰难”。

  目前英国有4000多家“温暖银行”,这家社区中心就是其中之一。这座红砖建筑门面不大,旁边是繁忙的滑铁卢火车站,稍不注意就会走过。该中心负责人珍妮表示,中心成立于1972年,是伦敦地区运营最早的社区服务机构之一,主要面向独居老人和其他弱势群体。“当前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生活成本居高不下,来这里的居民不只是解决取暖问题。”珍妮说,“不少独居老人付不起账单、买不起食物,生活重压如此之大,我担心他们出现心理问题,变得更加孤独和封闭,甚至失去走出家门寻求帮助的勇气,宁愿忍饥挨冻。”

  在英国政府实施居民用电用气限价措施后,目前英国家庭年平均能源账单费用仍高达2500英镑,同比上涨96%。今年1月,单位电价又上涨了7.6%,相当于330万户采用分时电价计费的家庭年平均电费再增加约120英镑。这些家庭大部分都靠电力供暖,取暖成本将进一步攀升。

  依然需要“温暖银行”

  位于伦敦卡姆登区的“避风城堡”社区中心是今年1月中旬新增的一家“温暖银行”。中心每周有4天下午为在这里参加课后活动的孩子提供免费热汤,并延长开放时间、提供免费浴室,供有需求的人取暖和洗澡。

  “避风城堡”负责人卡门特别忙碌,在接受采访的15分钟里,她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她告诉记者,英国学校刚刚结束为期一周的期中假,来社区中心参加活动的学生数量明显高于往年。除了与其他机构合作组织足球、绘画、烹饪等活动外,社区中心还免费提供一顿午餐。卡门说:“许多家长很无奈。如果让孩子在家里待着,开暖气、做饭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该社区中心还运营“食物银行”项目,为周边街道行动不便、严重贫困的家庭派送“紧急食物包”。卡门表示,社区中心服务的家庭从之前的每周45个,增加到去年底的每周80个。今年以来,中心已为社区2000多人次派送了“紧急食物包”。“最初以老年人和残障人士为主,现在申请救助的还有不少年轻的教师、护士、清洁工等。对于有孩子的家庭,生活压力尤其大。”据介绍,社区中心还开辟了公共菜园,为社区民众种菜提供场地,以减少食物开销。目前,英国最大“食物银行”网络特拉塞尔基金会平均每13秒就送出一份“紧急食物包”。

  “即使气温回升,人们依然会走进‘温暖银行’。”卡门对记者表示,生活成本持续升高,家庭实际收入仍在缩水,“家长们还在为孩子放学后去哪里发愁,老人们还要为先付电费还是先买食物而焦虑。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弱势群体处境更艰难

  据英国《卫报》日前报道,一项调查显示,近40%的英国人是“月光族”。平均每4个英国家庭中,就有一个要为购买生活必需品而掏空钱包。英国最大的债务咨询慈善机构“跃阶改变”统计发现,1月英国有2200万人出现各种账单或信贷逾期。同时,近一半人表示自己的财务状况比前一年恶化,其中有71%表示能源账单飙升是主要原因。

  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西方实施一揽子经济制裁措施,大幅减少对俄罗斯出口。受制裁反噬效应影响,欧洲能源价格飙升,通胀高企,民众实际工资严重缩水,购买力下降。

  对于英国市场而言,由于一半天然气依赖国际进口,受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影响更大。在此期间,相关能源企业却赚得盆满钵满。英国石油公司去年盈利277亿美元,同比增长115.8%;壳牌集团去年净利润达399亿美元,创115年来新高。英国公益组织“消除燃料贫困联盟”协调员西蒙·弗朗西斯表示:“英国能源企业的大量利润是来自对弱势群体的盘剥。”

  英国智库“共同财富”主任马修·劳伦斯表示:“能源危机暴露英国深层结构性问题,私营能源企业追求的不是安全、清洁、能负担的能源,而是为了攫取最大价值和收益。”该智库研究发现,截至2020年的10年间,英国相关能源企业向股东派发了超过400亿英镑利润,而在基础设施投入、清洁低碳转型等方面停滞不前。

  英国平等基金会的一项研究表明,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英国亿万富翁的数量增加了约20%,他们的总财富在2020年至2022年期间增加了约1500亿英镑。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家庭财务调查估算,在2022财年,英国最贫穷的1/5人口的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下降3.8%,而最富有的1/5人口的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上升了1.6%。英国约克大学教授马丁·奥尼尔表示:“英国社会继续走向更严重不平等,国家不能为民众提供最基本的社会公平保障,这无疑将引发更多社会问题。”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316/c1002-32645144.html

中方希望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有助于改善也门局势

新华社联合国3月15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15日在安理会也门问题公开会上发言,希望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代表团北京对话取得的成果为也门局势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耿爽说,当前也门安全局势依然脆弱。休战中断距今已有5个多月,部分地区交火事件时有发生。中方呼吁冲突各方保持冷静克制,避免采取损害互信、制造紧张的行动。也门人道局势依然严峻。与此同时,联合国在也门的许多援助项目由于资金不足正面临关停风险。中方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也门的人道和发展投入,为联合国在也门行动提供充足资金保障。中方呼吁有关方面解除对联合国人道行动的不合理限制。

耿爽说,对话谈判是解决也门问题的唯一现实出路。中方呼吁也门问题有关各方坚持政治解决的大方向,以也门人民利益为重,充分展现政治意愿,积极相向而行。国际社会要努力为此营造良好氛围。中方赞赏沙特、阿曼等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劝和促谈工作,充分肯定联合国也门问题特使格伦德贝里所作努力,期待对也门局势有影响力的国家发挥建设性作用。

耿爽说,沙特和伊朗代表团上周在北京举行对话并取得重要成果,宣布恢复两国外交关系。这一成果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提供了利好消息,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团结合作注入了积极因素,希望也能为也门局势改善创造有利条件。北京对话是外交的成功,是和平的胜利,也是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的生动实践。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为解决也门问题、维护中东地区和平稳定作出不懈努力。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316/c1002-32645138.html

2023年3月14日 星期二

“青岛西海岸新区—韩国首尔经贸合作推介会”在韩举行

“青岛西海岸新区—韩国首尔经贸合作推介会”在韩举行。青岛西海岸新区供图

人民网首尔3月15日电 (记者马菲)“青岛西海岸新区-韩国首尔经贸合作推介会”、“跨境电商合作企业签约仪式”及“西海岸新区全球海外仓资源共享联盟成立仪式”14日在首尔举行。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一等秘书胡晨沛、 三等秘书王迪、青岛(韩国)工商中心首席代表惠志光、中韩网红交流协会会长金泰希、中国在韩侨民协会副总会长金虎林、釜山华人华侨联合会会长朴永南及100余家韩国企业参加活动。

推介会上,为吸引韩国各大品牌商家与青岛西海岸新区企业开展深度外经贸合作,青岛西海岸新区针对新区的产业优势、外贸港口优势、营商环境、人才政策等进行了全面介绍。青岛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对整个园区业务做了全面介绍,同时也将为韩国品牌在中国跨境电商全流程落地提供综合服务。30余家企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韩国跨境电商合作企业签约仪式”上成功签约。

海外仓是拓展国际市场的新型外贸基础设施,近年逐渐成为跨境电商竞争的焦点。目前,青岛西海岸新区已有16家企业的50余个海外仓加入青岛西海岸新区全球海外仓资源共享联盟,初步构建了覆盖六大洲、26个国家、44座主要城市的海外仓网络。

未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将立足产业集群、个性化服务平台等优势,依托全球海外仓共享资源网络,全面打造“产业带+跨境电商”一站式出海平台,推动制造业与跨境电商深度融合,助力新区产品实现“跨境出海”。

青岛西海岸新区商务局局长王娟表示,西海岸新区将深入实施“百团千企万人”拓市场攻坚计划,积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企业采取“线上+线下”“境内+境外”等形式积极参展,对企业参加线上、线下展的参展费用给予一定额度的补贴。“下一阶段,西海岸新区商务局将继续积极组织外贸业参加广交会、消博会、东盟会、进博会等国内外知名展会,集体抱团出海抢订单。”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315/c1002-32644836.html

美国两家银行接连关闭 美记者:美联储一手制造当前经济乱象

10日,美国硅谷银行关闭,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关闭的最大银行。12日,因“系统性风险”,美国签名银行也宣告关闭。

12日,美国福克斯商业新闻高级记者查理·加斯帕里诺批评称,正是美联储制造通胀在前、激进加息在后,才一手制造了一系列经济乱象。当前美国两家银行接连关闭是一个警告信号,接下来可能会发生更多这样的事情。

福克斯商业新闻高级记者 查理·加斯帕里诺:我认为这是一件影响所有美国人的事,这是一个警告信号,两家银行关闭表明了我们的银行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疏解机制有多糟糕。我们看一下之前,你知道的,美联储多年来大举印钞,美国政府和美联储这么做,经济就会被搞垮。这么做通胀率就会走高;通胀率高了,美联储又去加息,因为通胀太可怕了,通胀让我们的社会和经济更不稳定;然后等你们用加息降低通胀率的时候,你觉得会怎么样呢?你将会面对更多的混乱。这是一个警告信号,还会发生更多这样的事情。

业内人士:美联储持续加息将破坏经济体系

当地时间13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瑞银集团一位高级投资人员向客户出具的报告指出,美国两家银行关闭让投资者注意到,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正在产生负面影响,尽管美国经济还没崩溃,但是投资者对银行收益和资产负债的担忧还是加剧了市场的负面情绪。

此外,一位德意志银行战略顾问表示,美联储疯狂加息对美国银行系统造成巨大压力,美联储加息周期的速度和目标都应该放缓。

三菱UFG银行一位货币分析师则表示,硅谷银行的快速崩溃令市场参与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美联储无休止的加息最终将破坏整个经济体系。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315/c1002-32644761.html

为世界和平发展增加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国际社会眼中的中国“两会时间”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题:为世界和平发展增加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国际社会眼中的中国“两会时间”

  新华社记者郝薇薇 刘健

  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闭幕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我们要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要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既用好全球市场和资源发展自己,又推动世界共同发展。”

  东方风来满眼春,灼灼芳华景色荣。中共二十大后首次召开的全国两会,向国际社会展现了新时代中国踏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的自信豪迈,让世界各国看到了携手中国共筑和平、共享发展、共赴未来的壮阔前景。

  温暖世界的信心和定力

  “中国树立了榜样,给了我很多启发。”贝宁总统塔隆日前接受一家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在他看来,中国道路、独立自主和善治激励着所有发展中国家,“中国榜样”表明,发展是各国都可以努力实现的。

  世界高度关注,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的中国将如何发展?

  人民大会堂东大厅。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当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参加所在的江苏代表团审议。从粮食安全到“绿水青山”,从制造业升级到农业现代化,从新发展理念到新发展格局……同代表们共商国是,核心话题就是“高质量发展”。

2022年11月28日,高铁列车从湖南省首条智慧高速——湖南平江(湘赣界)至益阳高速公路上方驶过(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深邃思考和有力引领,引发采访两会的外媒记者高度关注。在菲律宾“亚洲世纪”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安娜·马林博格-乌伊看来,中国经济治理之道和发展之路具有重要全球价值,不仅可确保中国经济健康发展,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发展经验。

  有方向的笃定,也有行动的笃实。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一项项工作部署扎实有序,一个个任务目标稳中求进。英国广播公司网站评论称,5%的增长目标为中国政府留足了空间,“这个空间可以用于解决结构性问题,而不是盲目地刺激经济”。

2023年2月11日,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2023新疆春季人才交流会吸引众多求职者前来应聘。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多次旁听中国两会的泰国驻华大使阿塔育·习萨目对中国两会上的“绿色”议题印象深刻。在他看来,泰国的生物循环绿色经济模式与中国新发展理念有许多相通之处,都致力于实现以人为本的繁荣以及平衡、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2022年11月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方积极协助推动下,发表了《生物循环绿色经济曼谷目标》。

  两会是观察中国、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向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迈进的新时代中国,以自己的信心和定力,给世界带来鼓舞和启示。

  联动世界的发展活力

  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全国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再创新高,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持续扩张……2023年开年以来,关于中国经济的好消息接踵而至。在中国采访的西班牙《世界报》记者发现,“一切都再次快速地流动起来”。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给出这样的判断:“2023年,中国将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火车头’。”

  是勇毅前行的中国,也是踔厉奋发的中国。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友谊宾馆聚英厅,亲切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从“万企兴万村”行动到占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制高点,再到打通金融支持科创“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热烈的讨论场面,是新时代中国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涌流、竞相迸发的生动缩影。

2020年3月31日拍摄的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国际媒体对这场活动予以广泛关注。在新加坡《联合早报》看来,习近平总书记重申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要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消除顾虑、大胆发展。

  参加政协联组会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同近3000名人大代表一道听取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这份致力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方案,让世界再次感受到新时代中国深化改革的魄力、创新创造的活力。路透社从“组建国家数据局”看到了“数字中国愿景”:“中国人将生活在智能、联网的社会中,数据将与劳动力和资本一样被视为驱动经济的关键要素。”彭博新闻社特别报道了“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的消息,认为这将是中国“几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政府编制改革”。

观众在数字中国建设成就巡礼展专题馆参观(2022年7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百舸争流的活力中国,联动起世界各国,形成了通达四方的经济大环流、国际大合作,为低迷不振的世界经济注入了更多的信心和动力。美联储经济师在一份题为《中国发生的事情不会只影响中国》的研究报告中估算,如果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提高到5%至6%,溢出效应有望使世界其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5%至0.75%。

  

2023年2月22日拍摄的中老铁路磨憨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中国两会召开之时,一箱箱大西洋渔获“乘坐”远洋渔船从西非毛里塔尼亚出发,靠岸福建马尾港,经加工后销往中国各地以及巴西、日本等国;一吨吨智利车厘子“搭载”包机从太平洋东岸圣地亚哥起飞,在成都机场通关,进入中国电商平台;刚刚创下中老铁路老挝段单日旅客发送最高纪录的“澜沧号”动车,在老挝的崇山峻岭中疾速穿行;全球500强企业霍尼韦尔今年2月在上海成立的低碳智慧建筑研究院,研究人员正紧锣密鼓地测试数智运营技术……

2022年11月5日,在第五届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霍尼韦尔展台,参观者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体验模拟飞行。新华社记者 张可任 摄

  “在当今高度全球化、高度联通的世界,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外贸发展对世界经济保持活力至关重要。”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主席伊万·马兰比奥道出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心声。

  惠及世界的大国担当

  中国两会期间,传来一个重磅消息:在习近平主席明确支持下、在中沙伊三国领导人共识基础上推进的沙特和伊朗北京对话取得重要成果,沙伊同意恢复外交关系。

  沙特《欧卡兹报》专门刊发评论文章:“北京协议是在习近平主席倡议下进行的,沙特赞赏中方为支持与伊方修复关系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资深编辑穆罕默德·礼萨·马纳菲看来,在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提出重要倡议后,中国又成功斡旋伊沙复交,这向世界表明,“各国之间和平友好有利于全世界,战争和敌对永远不会造福人类”。

  “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世界和平发展增加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习近平主席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的大国担当、天下情怀。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为当代国际关系建构指明了新的发展道路。”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教授路易斯·保利诺如是说。在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看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表明,中国非常清楚地意识到,世界作为一个整体面临着一些关键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国家间合作才能得到恰当解决。“中国重视提供解决难题的项目和方案,‘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很好的例子。”

  印度孟买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前主席库尔卡尼认为,人类必须用全球视野考虑安全和发展,实现每个国家都安全、每个国家都发展,这正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的光辉愿景。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一个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中国,一个踏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的新时代中国,一个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新时代中国,必将是世界之幸、时代之福。(参与记者:鲁金博、王海洲、高文成、杜鹃、胡晓明、陈昊佺、李慧颖、卞卓丹、熊茂伶、蒋超)

  海报设计:孙瑶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315/c1002-32644678.html

王毅同印尼对华合作牵头人卢胡特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3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应约同印尼对华合作牵头人、统筹部长卢胡特通电话。

  王毅感谢佐科总统祝贺习近平主席再次当选国家主席,这体现了两国元首之间的高度互信和中印尼关系的高水平。王毅说,中国新一届政府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在这一进程中,中印尼合作将大有可为。

  卢胡特热烈祝贺中国两会取得圆满成功,表示印尼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愿同中方一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雅万高铁建设,推动两国各领域合作取得更多成果。印尼高度赞赏中方成功推动沙特伊朗对话并取得重要成果,认为这是通过协商化解矛盾、实现和平的范例,中国发挥的作用非常了不起。

  王毅介绍了沙特伊朗对话情况,表示这是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的一次成功实践,也是发展中国家通过自身努力解决地区热点问题的成功范例,是对话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争端,希望世界上的热点问题都能通过对话实现政治解决,将继续为此发挥建设性作用。

  双方还就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15日 03 版)

source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3/0315/c1002-32644362.html